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临床护理进展.doc_第1页
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临床护理进展.doc_第2页
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临床护理进展.doc_第3页
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临床护理进展.doc_第4页
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临床护理进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临床护理进展护理08四班 杨文萍摘要 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有效减轻病人的痛苦,受到患者的欢迎而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发生静脉炎,留置时间短而导致留置中断。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大大减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于留置针材料柔韧性好,对血管的刺激性小,病人感到舒适,同时它减少穿刺次数对病人造成的痛苦,便于抢救,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因此,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由于静脉留置针使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引起一些并发症,而导致留置中断。因此许多研究者也对其进行了探讨,笔者对此进行了综述,以供临床护理者参考。1 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1.1 封管液 自静脉留置针应用以来,临床上常规应用肝素稀释液封管,防止静脉套管针内血栓形成,保证下次输液通畅。但肝素用量过大、次数过多,势必引起出血倾向;肝素的用量过小,则会发生堵管,从而影响留置时间。张建兰1研究认为封管液太少(10 mL)不能冲净局部血管内的药液,滞留的药液对局部血管的刺激,可引起局部疼痛、变硬。1.2 封管方法 封管针头若全部插入肝素帽内封管液推注完后再退出针头,会使血液随拔针时的负压倒流入管内,导致凝血堵管。另外受重力影响,四肢下垂时,远端静脉血流缓慢,血液滞留,甚至倒流,也可导致套管尖端血液凝固堵管,从而影响留置时间。2 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原因 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静脉炎,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将静脉炎分为三度。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未触及硬结。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静脉炎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2.1 与穿刺部位有关 远端发生静脉炎的几率明显多近端,下肢高于上肢。崔爱荣2认为在炎症的构成上近心端和穿刺的部位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中度炎症逐渐增加,远心端则全部为轻度炎症,未见中度及以上炎症发生。与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血液在血管内滞留,易形成血栓有关。2.2 与输入药物的性质及液体量有关 黄仕明3等人研究认为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使留置针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20%左右。武海珍4人认为特别是液体量每日超过1500ml的,易引起静脉炎,失血失液使血液浓缩,血流变慢,容易导致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张建兰1认为术中输注药物及液体对静脉的刺激,为术中出现静脉炎的主要原因。因为刺激性药物或高渗性液体进入静脉后,刺激血管壁,引起血管痉挛收缩,病人感到疼痛麻木,以至于静脉变硬,成条索状,严重时出现静脉炎。倪爱珍5等人研究认为颈外静脉的管径粗,离心脏较近,血流畅,不容易形成血栓和管腔的堵塞有关,所以不容易导致静脉炎的产生。2.3 与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有关 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越高。宋瑰琦6等人研究认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每增加 1 h, 发生静脉炎可能性是不发生静脉炎可能性的 1.012 倍。这是由于留置针穿刺时对血管壁造成了一定损伤,以及套管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机械损伤血管内皮及刺激性药液对血管内皮的进一步损伤,使血小板在受伤部位及血管尖端聚集,随着留置时间延长,血栓形成,发生静脉炎及静脉内膜炎,内膜炎症。崔爱荣2认为内膜炎症还会使血栓与血管壁的粘连更加紧密,血栓不易脱落和被冲散而机化。毕秀芝7认为静脉留置针的安全留置针时间不宜统一规定在3-5天,而应该结合输液药物的种类、患者的自身条件及具体的操作情况灵活选择。黄仕明3等人研究认为输入高渗液体时,留置时间最多不超过3d。黄小珍8认为套管针可留置 57d,在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相对无菌及周同皮肤清洁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可以适当延长留置时间。3 影响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其他原因3.1 年龄及性别因素 14岁以下者,留置针易脱出,这与患儿躁动不配合有关,尤其是2-5岁患儿活泼好动,留置针不易固定;而15岁-59岁因影响日常生活及活动,多数不乐意使用;只有输液量大、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由于畏惧重复穿刺的痛苦,而选择了留置针。宋瑰琦6认为女性较男性发生静脉炎几率明显增高,女性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430倍。3.2 季节因素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患者出汗多,留置针的保护膜因汗液的浸湿极易脱落,导致留置中断。而其他季节由于温度适中,患者出汗较少,留置针的保护膜与皮肤结合紧密,留置效果较好,患者乐于接受。 4 护理新进展4.1加强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目的、意义,取得信任积极配合。告知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静脉留置针作为血管内的异物,并与外界相通,很容易受皮肤、环境细菌的污染或侵袭,严重者可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1、输液时将远端抬高20-30度,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对下肢静脉的刺激;2、处理导管周围皮肤,保持皮肤干燥和衣服清洁,肢体活动幅度不宜过大,严格固定套管针。罗秀荣9认为对营养不良的患者应给予营养加强,增加血管对创伤的修复能力和抗炎能力。3、留置针期间禁止沐浴,防止穿刺点感染、蔓延。若穿刺点出现红、肿、热、痛则提示有静脉炎的可能,立即拔出留置针。李承莲10认为大范围外渗一般在药液外渗2h内,用50%硫酸镁或95%酒精湿敷,局部0.1%利多卡因封闭,也可以用马铃薯、生姜外敷。廖春萍11认为如出现血肿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血肿部位局部按压给予冰敷,24h后用硫酸镁溶液湿敷。李静凯12认为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泡,水泡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以用无醇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里的渗液,再用不含醇的碘伏外涂、外敷、也有报道用鸡蛋清外敷的。朱汉敏13认为取肝素钠12.5万U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配置成封管液,每天封管后,将剩余溶液浸湿无菌纱布,外敷于患处,每4-6小时更换1次,一般1-4天患处红、肿、痛完全消失。徐大秘14认为输液过程中持续湿热敷穿刺的肢体每2小时一次每次20分钟防止静脉炎效果最好。樊巧荣15研究认为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白细胞吞噬能力和新陈代谢增加,使局部抵抗力和修复力增强。徐琳等16人研究认为采用云南白药加 300600mL 白酒调匀,敷于患处,2d 换药 1 次,连用 6 次痊愈。也可以脉输入抗生素治疗。4.2 严格掌握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范围 对输液量少、自理血管条件好的病人,无需使用静脉留置针。对于输液量大、输液时间长、药物刺激性强、自身血管条件不好的病人,应使用留置针,选择血流速度快、走向直而粗大、远离关节和静脉瓣的血管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操作。由于远端发生静脉炎的几率高于近端,下肢高于上肢,所以尽量避免在手背、手腕、下肢、踝部置静脉留置针,以免引起静脉炎。4.3 正确输入药液和液体 根据药物性质与输液量来调节输液速度。对于刺激性强的药物或输液量较大时,选择粗大的血管输入。若出远端静脉输入时,输液速度宜慢,使药物充分稀释,以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及液体对血管壁的侧压力。用药顺序是先输入高渗性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后输入等渗或刺激性小的药物。廖晓燕17研究认为对于静脉输血的患者建议另外建立外周通路,不使用留置针,这样可以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避免产生化学性静脉炎,对血管刺激强的药物应减慢输液速度。李雪琴18认为应避免在局部反复推注药液,并使输液一侧的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或高于心脏,导管要固定牢,采用较宽松的腕套把整个留置针套住效果会更好。在输血浆、全血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输完后用生理盐水快速冲管,减少有形成分附着,保持套管通畅。廖晓燕17研究认为在输入高渗液、刺激性药物后应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ml左右,再行肝素盐水25ml封管,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4.4 护士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皮肤消毒时应用碘酒。郑锡莉19等人认为穿刺前对皮肤的消毒要做到严格、广覆盖,消毒范围必须大于留置覆盖区,一般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大于8cm。静脉留置针的保护膜应视污染情况随时更换,穿刺时应采取适当的进针角度,掌握送管的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静脉内膜受损,减轻患者的疼痛,注意封管液的用量及浓度,保证正压封管,防止药液刺激血管壁。 5 小结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仍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总之,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普通头皮针反复穿刺给带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静脉的损伤,可以减少输液意外感染的机率。静脉留置针可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并且能够保持静脉通道持续通畅,便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参考文献:1 张建兰,樊小平,陈彩林. 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全科护理.2008 11(6):28632崔爱荣,焦光琳,张玉敏等.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血管的炎症反映相关性研究.中外医疗,2008( 13): 73黄仕明,王秋梅,张昌美,任启勤,常莉. 静脉留置针输入刺激性药物后两种封管方式与静脉炎的相关性探讨.吉林医学,2009 16(30):1761.4武海珍,邓桂珍.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现代临床护理,2008 7(1):285倪爱珍,章泾萍,吴瑞芳. 浅静脉留置针产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的探讨与对策.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 3(15):2356宋瑰琦,乔晓斐,郭兵等.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分析.护理学报,2008 15(2):117毕秀芝,林丽丽,于艳华.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 25(12A):22 8黄小珍.静脉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09 17(7):17 9罗秀荣.静脉留置针156例常见并发症观察与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 14(5):9910李承莲.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中国实用医药,2011 7(6):20911廖春萍,肖秀英.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 24(6):10812李静凯.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当代医学,2009 30(15):12413朱汉敏.肝素钠封管液外敷治疗留置针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护理学杂志,2009 5(24):8314徐大秘.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健康必读杂志,2011 7 15915樊巧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