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文文 本本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1 1 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依据 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规划依据 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1 1 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战略及建设方针发展战略及建设方针 1 1 第四章第四章 用地规划用地规划 3 3 第五章第五章 生活居住区规划生活居住区规划 6 6 第六章第六章 公共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规划 7 7 第七章第七章 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8 8 第八章第八章 综合交通规划综合交通规划 9 9 第九章第九章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1111 第十章第十章 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1111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212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综合防灾规划综合防灾规划 1515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规划控制体系规划控制体系 1515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规划实施策略与措施规划实施策略与措施 2222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附附 则则 2323 2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一条 根据赣州中心城区水东片区的发展需要 为顺利进行水东片区生态的保护与城市开发建 设 特制订本规划文本 下称文本 第二条 本次规划文本适用于水东片区 23 4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各地块及各类用地建设的规划管理 工作 规划区内开发建设 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均应符合文本的规定 第三条 文本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 规范指定的 未涉及的指标应 符合国家 江西省和赣州市的有关法规 标准确定 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依据 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规划依据 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第四条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 建设部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 146 号 3 国家标准 GBJ137 9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4 国家标准 GB50445 2008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城乡规划部分 6 国家 江西省相关法规和规范 7 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8 赣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9 赣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5 2020 年 10 赣州三江六岸城市设计 美国龙安公司 11 赣州市中心城区水东片区规划 赣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2 赣州市水东梅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第五条 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1 生态优先原则 2 区域协调原则 3 效益统一原则 4 人文特色原则 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战略及建设方针发展战略及建设方针 第六条 发展目标 1 发挥区位 交通优势 将水东片区建设成为赣州中心城区东部的园林化新城区 3 2 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注重文化内涵 将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有机融合 实现可 持续发展 将水东建设成为赣州中心城区 绿肺 人们休闲旅游的 后花园 和都市农业 生产基地 3 建设高效便捷的城市综合交通 公用设施 环境保护 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系统 完 善城市功能 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4 挖掘片区历史文化资源 尊重人们的宗教习俗 维护片区发展脉络 保持文化的多元 性 弘扬革命精神 人本精神 建设和谐社会 第七条第七条 功能定位 赣州中心城区后花园 以生态居住和休闲旅游服务为特色 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多元文 化展示区 第八条第八条 产业发展导向 水东片区主要发展城郊旅游 观光朝圣 城郊房地产 社会服务产业和都市农业 第九条第九条 发展规模 1 片区用地规模 规划总用地范围 23 41 km2 其中 城市建设用地 11 67km2 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 0 99km2 生态用地 10 75km2 2 片区居住人口规模 水东片区规划人口容量 15 万人 其中农村居住人口 1 3 万人 第十条第十条 用地选择及建设方针 1 用地选择 水东片区新增建设用地选择靠山发展 预留出东河桥头至木材厂之间的生态开敞空间 在青龙山东北侧安排建设用地 2 建设方针 水东片区的项目建设本着 道路先行 先地下 后地上 的原则 按基础设施配套 公 共服务设施完善 生态环境优良的的目标有序展开 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 1 道路建设应贯彻 抓干放支 的原则 充分协调区域大交通关系 片区内主干道应按 规划严格实施 先行展开建设 次干道需有但可调 保持通畅 以满足交通需求为主 支路 视需要配建 充分体现项目安排的灵活性 以适应因项目不确定对用地规模的不同需求 2 基础设施建设应依托赣州 章贡区 水东镇三级城镇进行配套发展 按容量适度超前 发展 设施逐步跟进建设的原则合理展开建设 体现水东片区的发展弹性 同时避免因基础 设施建设战线过长而造成的大量超前投资 3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与赣州 章贡区 水东镇三级城镇实现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完善 配套发展 避免重复建设 实现与城市共建共享 体现城市社区整体性 城区内服务于企业 的生产服务设施建设应优先和强化 4 生态环境建设应在尽量保护好原生态的前提下 积极展开片区的景观环境的建设 塑 造有特色的生态景观环境 积极营造片区园林化氛围 片区的生态建设主要是注重公共空间 重要景观节点的建设及道路和沿街绿化 按 以人为本 的原则 公共空间 重要景观节点 及道路绿化由片区指挥部控制和建设 加强 绿线 管理 沿街绿化用地与项目用地实行 4 捆绑式 由项目业主统一代征 片区指挥部进行营建 项目用地内部的景观与绿化建设由 指挥部引导 以弘扬企业文化为主题 由企业主自主经营 发挥个性与特色 提高水东片区 的品位 5 场地平整应在投资项目确定后 根据规划和场地设计依山就势局部展开 以利建设单 位结合自然地形展开建设 弘扬个性 同时可节约大量场地平整投资 避免大规模场地平整 造成对原生态的破坏 第四章第四章 用地规划用地规划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规划结构 结合水东片区的自然生态和已有建设条件 形成 一核两带 轴 三片 的布局结构 一核 为马祖岩生态人文景观核 两轴 带 依托赣江和贡江形成的滨江文化旅游休闲带和通过虔东大道 赣储公路 形成城市发展轴 三片 即以佛教文化 生态为主题的马祖岩片区 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七里片区 以 社会和谐 人文关怀为主题的虎岗片区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用地分类与构成 本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按国家标准 GBJ137 9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进行 分类 居住用地 本区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 沿赣江 贡江东岸安排一类居住用地 规划居 住用地总面积 499 74 公顷 其中一类居住用地面积 42 36 公顷 二类居住用地面积 457 38 公顷 居住用地占总建设用地 42 84 公共设施用地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模式 在七里古镇入口地块 水东派出 所地块 建春门浮桥 虎岗布置集中的公共服务设施 各居住区配建相应文化 教育 商业 设施 规划公共服务设施总用地面积 170 38 公顷 占总建设用地 14 67 工业用地 整合 搬迁虎岗和七里现有工业 近期严格控制其发展 条件具备后搬迁 规划保留的工业用地总面积 10 36 公顷 占总建设用地 0 89 仓储用地 结合大交通布置 建设赣东国际集装箱货运枢纽 在赣东货场周边集中安 排物资仓储配送中心 货运中心 形成服务于赣州区域的物流配送 物资集散基地 保留赣 州水东油库 规划仓储用地面积 42 72 公顷 占总建设用地 3 66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包括变电站 污水处理厂 公交保养场 加油站 邮政局 电信 局 燃气站 消防站 环卫所及配套各级市政服务设施 规划市政设施用地 25 26 公顷 占 建设总用地 2 17 绿地 规划遵循点 线 面 片结合的绿化结构系统 对规划范围内的绿化用地进行 统一布局 在赣江大桥桥头处规划桥头公园 建设综合性公园 居住区 沿江及主要道路布 置居住区绿地 街旁绿地及滨江绿地 公共绿地面积 92 72 公顷 占建设总用地 7 95 铁 路沿线 高压走廊区域 文物古迹周边区域布置防护绿地 用地面积 89 11 公顷 规划绿地 5 面积为 181 38 公顷 占建设总用地 15 55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水域和其他用地 1 水域及生态用地 保护片区内的山林水库 延续沿江的生态水网格局 维系片区生态平衡 围绕马祖岩生 态公园 沿江绿带 构筑生态廊道 规划本区水域及生态用地共 1071 58 公顷 其中马祖岩 生态公园绿地 481 09 公顷 2 新农村建设用地 规划保留片区内规模较大的村庄 进行社会主义新村改造 预留部分用地用于安置搬迁 的村民 规划本区安排该类用地 98 72 公顷 规划用地平衡表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 代号 用地性质面积 公顷 占总用地比例 R 居住用地 490 7442 84 R1 一类居住用地 42 36 3 63 R2 其中 二类居住用地 457 38 39 21 C 公共设施用地 170 3814 67 C1 行政办公用地 5 140 44 C2 商业金融业用地 119 7510 27 C3 文化娱乐用地 12 841 10 C5 医疗卫生用地 15 631 34 C6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1 56 0 13 C7 文物古迹用地 6 240 53 C9 其中 其它公共设施用地 9 66 0 83 M 工业用地 10 36 0 89 W 仓储用地 42 72 3 66 T 对外交通用地 40 39 3 46 S 道路广场用地 195 9316 79 S1 道路用地 186 35 15 97 S2 广场用地 1 190 10 S3 其中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8 39 0 72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25 26 2 17 G 绿地 181 3815 55 G1 公共绿地 92 727 95 G2 其中 生产防护绿地 89 117 64 合计建设用地 1166 61100 00 水域和其它用地 1174 3 水域 37 52 生态用地 1038 06 其中马祖岩生态公园绿 地 481 09 公顷 E 其中 新农村建设用地 98 72 总计 规划总用地 2340 91 注 规划居住人口容量 15 万 其中农村人口 1 3 万 一类居住用地安排 0 6 万人居 住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土地使用的兼容性 由于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本片区允许在不影响土地原规划使用环境条 件前提下 依照 水东片区土地兼容性控制表 中兼容性的控制规定调整土地使用性质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土地划分和细化 由于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本次规划划定的地块在实际开发建设中有可 能出现地块合并或细分的要求 为保证设施的配套及营造良好空间环境 建筑基地未达到下 列最小面积的 不得单独建设 水东片区最小开发用地控制表水东片区最小开发用地控制表 序号项目分类建筑高度 米 最小用地面积 m2 6 1 底层居住建筑H 10 500 多层居住建筑10 H 20 800 2 多层公共建筑10 H 24 1000 20 H 50 2000 高层居住建筑 50 H 100 3000 24 H 50 3000 3 高层公共建筑 50 H 100 4000 土地开发利用时 可根据实际需要 在满足土地使用相容性前提下 进行细划或组合 对于总面积较大的地块 在开发过程中如进一步划分为小地块 其开发强度可按如下规定进 行调整 1 细分后小地块的建筑面积总和不得超过原大地块所规定的限度 2 对于沿街道 城市广场等开阔地段的小地块 其容积率可适当提高 为防止土地投机 开发地块必须满足国土部门规定的项目最低容积率要求 若分期开发 首期开发的容积率不得低于 0 6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地价等级分区 本次规划确定的市政类用地总面积为 299 92 公顷 占总用地的 25 71 市场类用地总 面积为 661 95 公顷 占总用地的 56 74 类地价 位于水东片区核心部位 交通便捷 公共设施集中 可高强度开发的城市级 公共设施用地 类地价 靠近片区中心部位 以及临接规划区干道的公共设施用地 类地价 片区公共设施 市政设施配套 环境良好的沿江及中心区的居住用地 类地价 片区外围 交通便利 市政设施配套的居住用地 类地价 位于水东片区外围 交通便利 市政设施配套的工业用地 地价等级分区一览表地价等级分区一览表 地价类别用地面积 公顷 占总用地比例 类地价 48 524 16 类地价 62 445 35 类地价 153 5213 16 类地价 306 9526 31 类地价 90 517 76 市政类 299 9225 71 道路用地 204 7517 55 建设总用地 1166 61100 00 第五章第五章 生活居住区规划生活居住区规划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居住用地规划 本区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 沿赣江 贡江东岸安排少量一类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总 面积 490 74 公顷 居住用地占总建设用地 42 84 规划本区居住用地开发建设模式分为低 密度居住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村民安置用地三类 规划居住人口容量 15 万 其中农村人口 1 3 万 一类居住用地安排 0 6 万人居住 各居住区用地情况一览表各居住区用地情况一览表 居住区名称 人口容量 万人 一类居住 用地面积 公顷 二类居住 用地面积 公顷 配套公建 用地面积 公顷 村镇居住 用地面积 公顷 虎岗居住区 3 530 8168 7714 9942 04 7 马祖岩居住区 3 211 5558 7812 6239 22 水东居住区 511 27146 5114 7617 46 七里居住区 3 3 130 3510 60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居住区公建配套建设规划 按照 居住区级 居住小区级 两级进行配套 并按照分期实施原则 建设社区服务 中心 完善社区文化设施 完善幼托服务配套 幼托等服务配套 优化中小学分布 加强社 区体育设施建设 改善居住环境 具体情况如下 社区服务中心选址一览表社区服务中心选址一览表 居住区名称社区中心安排社区中心位置 回龙路 兴隆路交叉口附近 虎岗居住区2 处 东升路 兴隆路交叉口附近 虔州路 虎跃路交叉口附近 马祖岩居住区2 处 青峰路中段 虔东大道 红河路交叉口附近 水东居住区2 处 赣南大道 状元路交叉口附近 梅林大街 天游路交叉口附近 七里居住区2 处 虔东大道 吉甫路交叉口附近 水东片区中小学规划一览表水东片区中小学规划一览表 类别编号 占地面积 公顷 所在位置 18 18 水东居住区 虔东大道中段 24 36 马祖岩居住区 虎跃路东端完全中学 34 44 虎岗居住区 东升路东端 41 97 虎岗居住区 青山路西端 52 41 虎岗居住区 东兴路中段 62 93 虎岗居住区 兴隆路南段 72 29 马祖岩居住区 虎跃路西端 82 36 马祖岩居住区 赣储公路中段 龙兴路北侧 90 97 马祖岩居住区 青峰路南段 100 94 水东居住区 天竺路南端 111 51 水东居住区 东庆路中段 122 36 水东居住区 状元路北端 131 79 七里居住区 梅林大街西段 140 53 七里居住区 七里村 完全小学 151 91 七里居住区 梅林大街东段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新农村建设规划 规划区范围内农村居民点 必须进行统一规划 统一整治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 准 因地制宜的采取搬迁 合并和改造等方式 达到旧村整治与改造 建设农民新村的目标 建设模式以多层公寓式住宅为主 规划保留 改造的村庄包含马祖岩村 水东村 虎岗村 正兴村 七里村等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拆迁安置规划 规划对因城市建设需要 历史文化建筑保护 用地功能调整或环境需求等需对现有村庄 进行处置的 采取拆迁与合并两种方式处置 采用货币补偿 拆迁安置房或货币补偿 农民新 村的模式进行安置 安置小区以城市二类居住用地标准或以新村多层公寓式住宅为主建设 规划水东片区共安排拆迁安置用地 7 处 其中虎岗 马祖岩 水东居住区各两处 七里 居住区 1 处 共安排拆迁安置用地约 56 公顷 可安排拆迁户 6000 8000 户 8 第六章第六章 公共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规划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中心体系规划 规划本区公共服务体系以依托赣州河套老城区与赣县县城为主 本区形成 一主三特 的中心体系 各公共服务中心情况如下表所示 水东片区公共服务区一览表水东片区公共服务区一览表 名称名称定位定位位置位置配建设施配建设施 面积面积 公顷公顷 水东公共服务中心区级综合型 红星路 虔东大道 交叉口附近 商业服务 旅游接待 文化 娱乐 行政办公 15 20 虎岗公共服务区文化休闲型 虎岗路 回龙路 交叉口附近 文化旅游 商业服务5 10 马祖岩公共服务区商贸旅游型青峰路沿线 商贸旅游 休闲娱乐 医疗 卫生 10 15 七里公共服务区特色商贸型 锦鲤路 虔东大道 交叉口附近 特色商贸 文化旅游5 8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公共设施规划 1 行政办公设施 片区共安排行政办公设施用地共 8 处 搬迁水东镇政府 在规划区新 增办公用地内统筹安排规划行政办公用地 5 14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0 44 2 商业金融业设施 沿虔东大道布置商业金融用地 健全各类商业服务功能 依托七里古村及马祖岩文化 生态公园 打造特色商业文化街 各居住片区中心集中布置商业服务设施 形成居住区级商 业服务中心 保留并完善农资饲料大市场 新建蔬菜专业批发市场 在各居住区配套建设农贸市场 方便居民生活 依托马祖岩文化生态公园 七里古镇 中华儿童新村 建设旅游接待综合服务区 规划商业金融业用地 119 75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10 27 3 文化娱乐设施 安排文化娱乐设施 7 处 用地面积 12 84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1 10 4 医疗卫生设施 规划保留并改造市二医院 三六二医院 新建三所社区级医院 在各居住小区设置医疗卫生站 规划水东片区医疗卫生用地 15 63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1 34 5 教育科研设施 保留改造水东片区现状教育科研设施用地 6 文物古迹 严格按照文物保护要求 保护好片区内的各级文物 对中华儿童新村旧址 进行修复 建设旧址公园 对七里古镇进行整治 恢复古镇风貌 发展特色旅游 7 其他公共服务设施 完善社会福利院和救助管理站人员和设施配套 新建红星老年公 寓 规划水东片区社会福利设施用地面积 9 66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0 83 9 第七章第七章 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保护分区 规划对水东片区体现赣州传统风貌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根据现状建设情况和保护价值 将其划分为绝对保护区 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等三类进行保护和整治 绝对保护区 指以省级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本体以及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 祠堂 庙宇本体等确定为核心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内应拆除影响风貌的构筑物 不得新建建筑 建 筑恢复做到 修旧如旧 建设控制区 以马祖岩 李渤公祠 状元桥 建春门浮桥 万寿宫 仙娘古庙 池家 祠 坝上红军标语 中华儿童新村旧址等文物古迹和七里镇古瓷窑遗址本体保护范围之外外 延 30 50 米为建设控制区 七里村可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区内应严格控制新建建筑 协 调整改已有建筑 风貌协调区 在文物古迹外围 100 300 米划定风貌协调区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建筑处置规划 规划对各级文物保护协调区内的建筑进行定性和定位 提出保护 修缮与更新三种模式 及措施 保护建筑 指水东片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建筑 文保单位 以及调查研究后确定的优 秀传统建筑 要求采取保存 修复 复原的保护方式 严格按文物保护的要求实施保护 保 持原貌 如实反映真实的历史遗存 强调保护的 原真性 划定严格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 地带 修缮建筑 对风貌协调区内年久失修 但保留了原来的面貌 或者只是局部作了改变 较为破落 需要进行保护性的修缮 按照原有特征 使用相同材料进行修复 并对建筑内部 布局和市政设施进行改造 以适应现代生活方式 更新建筑 对功能不符 与周边环境风貌有较大冲突和视觉障碍 难以整饰而有条件 拆除的建筑物采取拆除更新的办法 对协调区内的一般民居建筑 由于建筑风貌一般 质量 较差 采取整体更新的方式 按传统风貌改造或重建 第八章第八章 综合交通规划综合交通规划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对外交通 完善片区北侧厦蓉高速公路防护绿带 加快赣州市环城准快速路的建设 预留京九赣龙 铁路复线空间 扩建赣州东站 货运 站场 加快实施跨江通道建设 畅通片区出口 加强 片区与中心城区及赣县的联系道路建设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城市道路网 规划本区道路以 三横一纵 丰 字型道路为主干骨架 形成脉络清晰的道路系统 道路分为主干道 道路红线宽度 36 52 米 次干道 道路红线宽 18 30 米 支路 道路红 线宽 米 15 三个等级 10 规划区内主次干道总长为 48 公里 主次干道道路网密度为 4 21 公里 平方公里 规划区 道路广场用地总面积为 195 93 公顷 占城市建设总用地 16 79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道路交叉口 道路交叉口建设必须符合道路行车安全和技术规范要求 预留环城准快速路与东兴路 虔东大道与赣南大道 赣南大道与贡江大道三处互通立交桥用地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城市广场 本区共布置 2 处城市广场 总占地面积 1 19 公顷 结合结合马祖岩文化生态公园布置入 口集散广场 结合章江浮桥及码头布置一处文化商业广场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公共停车场 加油站规划 规划区共布置 25 处公共停车场 总占地面积为 8 39 公顷 建设项目需单独配建停车场 地 其面积控制应符合 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面积要求表 规划区共布置 9 处加油站 总占地面积为 3 64 公顷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公共交通规划 本区与赣州市公交线路网由赣州市公交公司统筹安排 规划共布置 2 处公交站场用地 本区内部组织 2 条公交线路 公交站点按照 600 800 米距离布置 在东兴路北侧安排换乘站 占地面积 0 67 公顷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竖向规划 道路坡度控制在 0 2 3 0 以内 局部困难地段道路坡度大于 3 0 第九章第九章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绿地系统规划 结合区内道路 山体 水系 田园 湿地等自然元素 采用点 线 面相结合的手法 对片区内的绿化用地进行统一布局 构筑立体混合式绿地体系 形成 挽弓放箭式 绿地系 统结构 规划水东片区设置市级综合性公园 2 处 即水东公园 面积 5 67 公顷 和谐公园 面积 15 01 公顷 社区公园共 9 处 专类公园 2 处 即马祖岩佛教文化主题公园 占地面积 481 08 公顷 七里窑址保护公园 占地面积 5 81 公顷 街头绿地 47 55 公顷 建设沿京九 铁路防护绿化带及虎岗中华儿童新村防护绿地 规划水东片区防护绿地面积共计 42 36 公顷 规划保留并控制京九铁路沿线防护绿化带 马祖岩至老城区及水西共 3 条城市绿化景观通廊 结合贡江及赣江沿岸原有的滨水生态绿地建设水东片区生产绿地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古树名木保护 规划对片区古树名木按国家一 二级标准进行分级保护 实行专业养护部门保护管理和 单位 个人保护管理相结合的混合管理模式 通过设立护理围栏 护理花坛 防治病虫害 支柱 扶正 建立古树名木保护预备库 名录 方式进行保护等 并划定古树中心 12m 的范 围内不得建任何建筑 11 第十章第十章 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环境保护目标 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区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为年平均二级标准 赣江 贡江执行 类水体标准 废水处理率 100 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控制在 55 分贝 交通线两侧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控制在 70 分贝 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 85 生活固体废物进行卫生填埋 处理率 100 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减量化 资源化和无害 化处理 不可利用工业垃圾可由各企业自行运至赣州市属沙河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综合利 用率 95 危险固体废物将全部运送至赣州市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理 处理率 100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环境功能分区 空气环境功能分区 规划区执行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声学环境功能分区 规划区分为 1 4 类区 分别执行 1 类区 居住 文教区 昼间 55db 夜间 45db 2 类区 居住 商业 工业混杂区 昼间 60db 夜间 50db 3 类区 工业区 昼间 65db 夜间 55db 4 类区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昼间 70db 夜间 55db 水环境功能分区 规划区内赣江 贡江水质执行 类地面水质标准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给水工程规划 规划最高日供水量为 7 万 m3 d 供水水源依托赣州市一水厂 二水厂和赣县汶潭水厂 供水管网以市区给水干管为依托 分组成环 给水干管管径为 DN600 DN1000 管材采用 球墨铸铁管 用水实行联网调度 多头供水 以提高供水均匀性 沿城市道路间距 120 米布 置消防栓 与给水管同时敷设 管道覆土厚度及与其它管线 建筑物净距应满足规范要求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排水工程规划 规划本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新建日处理规模为 10 万 m3 d 城市污水处理厂 接纳 水东片区污废水 水质达标后方可排入赣江 七里污水处理厂前期主要接纳规划区吉甫路以 东的污废水 水东污水处理厂建成后 改建为污水提升泵站 规划区分 4 个排水区域 保留自然水塘 水渠 雨水干管以重力流就近排放为原则布置 规划区污水总排放量为 4 5 万 m 3 日 沿贡江河岸布置污水截流管 污水干管以重力流 就近排放为原则分小区布置收集污水 排水管网按规范要求设检查井 管道覆土厚度与其它 管线的距离均应满足规范要求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电力工程规划 12 规划区总用电负荷为 146MW 新建 110kV 水东变 2 50MVA 和七里变 现状 联网供 电 规划区内共布置 33 座 10kV 开关站 184 台变压器 每个开关站占地面积 300 平米 箱 式变电所一般配置 1 3 台变压器 开关站 变电所位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在负荷中心 220kV 高压走廊宽度控制 40 米 110kV 高压走廊宽度控制 30 米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通讯工程规划 规划本区内固定电话总数为 62000 部 移动电话用户 83000 户 共安排 3 处通讯用地 6 处邮政用地 总面积 1 3 公顷 按照每 1 万人设 1 处通讯邮政营业厅的原则 规划区内共 布置 15 处 通信邮政营业厅应布置在人口密集的沿街店铺 规划在商业区和居住区主要街道 上按 100 150m 设一部公用电话和公共信筒 建设通讯管沟 规划电信 移动 联通 有线电视 智能交通管理所有弱电的光 电缆采 用通讯管沟共沟敷设 通讯管沟主要沿东西向道路的北侧 南北向道路的西侧敷设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区内主气源采用采用西气东输二线气源 利用长输管线运输至赣州市燃气储备站后 实行中压管道供气 另以液化石油气为辅助气源 规划区内总用气量为 3 7 万 Nm3 d 实行中压管网供气 供气管网主干管由赣州市供气管 网经赣江公路大桥 贡江大桥和客家大桥接入 干管管径为 DE200 DE315 管材采用 PE 管 管网布置成环状 保留强力气站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环卫设施规划 规划区共布置 7 处环卫所 布置 1 处水域保洁工作基地 即收即运 设 8 处小型生活垃圾 中转站 占地面积应大于 100 平方米 垃圾中转站周边设置绿化隔离带 最小宽度为 3 m 其绿地率应达到 35 本区配备环卫职工人数 600 人 环卫车辆 30 辆 本区生活垃圾日产量为 15t 实行分类袋装化清运至垃圾中转站 用重载密闭运输车运 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企业的工业垃圾由企业自行运往垃圾处理厂 规划在道路两侧以及公共设施 社会停车场等的出入口附近设置废物箱 废物箱设置间 距应按商业 金融业街道 50 100 米 主干道 次干道 有辅道的快速路 100 200 米 支路 有人行道的快速路 200 400 米设置 规划本区共布置 45 处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设置指标公共厕所设置指标 城市用地类别 服务半径 m 附建式公共厕所建筑面积 平方米 座 独立式公共厕所用地面积 平方米 座 居住用地 50030 6060 100 公共设施用地 30050 12080 170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管线综合规划 规划区的工程管线包括 给水管 污水管 雨水管 电讯管 电力管 燃气管 全部采 用地下敷设方式 1 管线位置 原则上电信电缆 污水管 雨水管位于道路西侧或北侧 给水管 燃气管 热力管 电 力电缆位于道路东侧或南侧 雨水管在三块板和红线宽度大于 30 米道路下两侧布置 其余一 般都单侧布置在道路非机车道下 并视实际情况做局部调整 2 管线布置原则 水平布置 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平行布置次序为 电力电缆 电信电缆 燃气管 13 给水管 雨水管 污水管 它们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需满足规范要求 垂直布置 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 自路面向下的排列顺序为 电力电缆 电信电缆 燃气管 给水 管 雨水管 污水管 工程管线交叉时 它们之间的最小垂直间距需满足规范要求 3 工程管线交叉时的避让原则 压力管让重力自流管线 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小管径管 线让大管径管线 临时管线让永久管线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综合防灾规划综合防灾规划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规划本区贡江防洪堤东河大桥上游防洪标准按 50 年一遇 3 级堤防 路堤结合建设 东 河大桥下游防洪标准按 20 年一遇 4 级堤防 排涝标准均为 10 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至不 淹重要建筑物 保留梳理区内水系 周边预留 20 300 米的生态绿带 设置截洪沟 加砌生 态驳岸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消防规划 规划在七里 水东 虎岗各设一处消防站 按二级普通站建设 消防给水管道与市政给 水管道合用 采用低压给水系统 市政消火栓沿道路布置 间距不应超过 120 米 居住新区 内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 150 米 无市政消火栓 无消防通道的建筑密集区应修建消防蓄水 池 片区建设必须满足消防车辆通行要求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防震避震规划 片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 05g 城市生命线工程提高一个 等级设防 避难场所布局以规划的停车场 广场和各类绿地 作为避难场所 保障紧急疏散 时大街小巷畅通无阻 结合山林水域形成绿化林带 疏散半径为 0 3 0 5 公里 人均疏散占 地面积 2 3 平方米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人防规划 人防工程结合民用建筑修建 按国家有关规定和 江西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 空法 办法 实施 规划区人防工程重点布局在商贸服务区 居住区 以人员掩蔽为主 规 划重要防护目标为 区内行政管理机构 加油站 学校 变电所等 提高城市生命线系统抗 毁能力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贯彻统一规划 综合开发 合理利用 依法管理的原则 坚持社 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 考虑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要 因地制宜 远近兼顾 全面规划 分步实施 尽可能地与城市建设的发展同步 14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规划控制体系规划控制体系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控制 1 山体林地 主要包括片区西南部正对古城墙的山体 马祖岩文化生态公园内的山体以及建设地块内 部临路的山体 2 滨水生态隔离带 主要包括贡江 赣江右岸 20 300 米宽度的地带 保留湿地 林地 园地等自然地貌 可 引入苗圃 花圃和树木种植 进行绿化建设 限制开发建设侵占隔离带 3 水域 严禁向贡江 赣江排放不经处理 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废水 不得向河流两侧倾倒生活垃 圾 工业废渣等固体废物 美化河道环境 协调排水口与防洪等设施的布局 严禁在河流水 域内取土挖沙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控制指标依据 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 综合确定 具体控制指标包括 容积率 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 绿地率 配建停车泊位等 具体地块控制详见附表 水东片区建设地 块控制指标汇总表 指标控制一览表指标控制一览表 用地性质代 号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 多层住宅 1 7 30 35 商住混合用地 2 2 35 35 中 小学 R 0 8 35 45 行政办公 1 2 30 30 商业金融 2 0 3 0 40 25 文化娱乐 1 5 30 35 45 市场 2 0 40 25 医疗卫生 C 1 5 30 40 二类工业 M 0 5 30 20 30 市政设施 U 根据市政设施技术规范确定 15 适度开发绿地 G 5 80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建筑建造控制 建筑退让控制 原则上地块靠主干道一侧 建筑后退红线 10m 地块靠次干道一侧 建筑后退红线 3 6m 地块靠支路和区内小路一侧 建筑后退红线 3m 地块靠广场或绿地一侧 有可能采用二 层出挑或骑楼方式以及一些出挑的广告 招牌等 并也按后退红线 3m 控制 地块之间考虑开 设防火通道的可能 两侧需各退红线 4m 道路交叉口要增加退界 同时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建筑标准控制 采用多种户型和高 中 低档 以中档为主的住宅标准 建筑间距控制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和其他性质建筑的间距均应符合江西省和赣州市相关的日照 消防 交通 环保 卫生和市政管线的要求 多层 低层住宅日照间距不低于 1 1 1 高层板式住 宅日照间距不低于 1 0 9 高层塔式 点式住宅日照间距不低于 1 0 6 15 建筑高度控制 允许布置少量高层外 其余地段应严格限制高度 遵循自赣江 贡江始 水 城 山 渐高的梯级结构 建筑高度以不超过背景山体林梢为宜 建筑高度的控制包括区域和界面 区域高度控制 区域高度控制分为 12 米以下 12 24 米 24 50 米 三级控制 规划在各二类居住区主 要建设多层建筑 高度一般控制在 24 米以下 住宅一般控制在 20 米以下 局部地段点缀高 层公建 以形成空间视点 高度控制在 50 米以下 七里古村保护范围内为低层建筑 建筑高 度控制在 6 10 米 新农村住宅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 12 米以下 界面高度控制 建筑高度 H 不得超过道路宽度 W 和建筑退界距离 S 之和 D 的 1 5 倍 即街道 轮廓的高宽比 H D 不 即 W S 大于 1 5 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配套公共设施控制 配套公共设施控制根据国家标准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 90 及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 93 确定 详见下表及 生活居住区规划 规划配套设施一览表规划配套设施一览表 序 号 类别项目 数 量 用地面积 m2 处 建筑面积 m2 处 设置方式设置规定 职业学校 2 独立占地保留现有规模 完全中学 3 不低于 20000不低于 12000独立占地4 5 万人 所 小学 12 不低于 6000不低于 3000独立占地1 5 2 万人 所 1 教育 幼托 14 不低于 2000不低于 1500可附设0 7 1 5 万人 所 社区门诊所 13000 50002000 3000 独立占地3 5 万人 所 2 医疗卫 生社区卫生站 10500300 可附设 结合各居住小区设置 1 1 5 万人 所 居住区级文化中心 48000 120004000 5000 可附设结合社区服务中心设置 社区文化活动站 10400 600400 600 可附设 结合各居住小区设置 0 7 1 5 万 人 所 3 文体 居民健身设施 10 独立占地结合各小区中心绿地安排 综合超市 8 2000 3000 可附设结合社区服务中心设置 集贸市场 101500 2000100 1200 独立占地1 5 2 万人 所 服务半径 500 米 4 商业金 融服务 储蓄所 8 100 150 可附设结合社区服务中心设置 派出所 2600700 1000 独立占地5 7 万人 所 5 行政管 理街办 4300 500700 1200 可附设5 万人 所 公共停车场 22 独立占地地面停车或立体停车场 居住区停车场 独立占地地面停车或立体 地下停车场 6 道路交 通 公交首末站 2 独立占地虎岗 水东各设一处 开闭所 不小于 500 200 300 独立占地1 2 2 万户 所 7 电力 开关站 30 50 可附设负荷半径不应大于 250m 电信邮政分局 3600 15001000 2500 独立占地 虎岗 马祖岩 水东居住区各设一 所 8 通信 电信邮政所 6100 150 可附设邻近社区服务中心设置 垃圾中转站 8 不小于 100 独立占地0 1 1km2 所 垃圾收集点 设置间距应按道路功能划分 9 环卫 公厕 45 30 170 可附设 居住用地服务半径 500M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服务半径 300M 消防站 32000 48001200 2500 独立占地服务半径不大于 7 平方公里 10 消防及 人防人员掩蔽所 可附设居住小区按总建筑面积 2 4 配建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 交通设施控制 规划主干道两侧一般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 人流的公建出入口 次干道两侧可设置人 流量较大的公建以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地 公交站点 规划中在规定的地点设置的 公共停车场 库 用地 不得挪为它用 16 机动车出入口位置的确定须满足以下要求 1 城市主干道与城市主干道相交 距交叉口 60 80 米内限制设机动车出入口 城市 主干道与城市次干道相交 距交叉口 40 60 米内限制设机动车出入口 城市次干道与城市次 干道相交 距交叉口 35 50 米内限制设机动车出入口 30 米以下道路距交叉口 30 米内限制 设车出入口 2 30 米以下道路相交 地块机动车出入口退交叉口距离见下表 30 米以下道路机动车出入口退交叉口距离 单位 米 米以下道路机动车出入口退交叉口距离 单位 米 后退距离 道路红线宽度 道路红线宽 121830 12152030 18203030 30303040 3 较大人流公建 如影剧院 农贸市场 大型超市等布置在次干道交叉口附近时须采 取措施 使人流 车流出入口距交叉口不小于 50 米 4 主要人流出入口方位 进行人车分流 规定主要人流出入口方位 5 停车场 库 配建标准及出入口位置按下列规定执行 配建停车场 库 标准表配建停车场 库 标准表 序号序号类类 别别单单 位位机动车位机动车位 1高中档旅游 宾馆 招待所 车位 100m2建筑面积0 6 0 8 2普通旅馆 招待所 车位 100m2建筑面积0 5 0 7 3饭店 酒家 茶楼车位 100m2建筑面积0 9 1 2 4主要外贸 金融 合资企业办公 楼 车位 100m2建筑面积0 8 1 2 5普通办公楼车位 100m2建筑面积0 6 0 7 6商业大楼 商业区车位 100m2建筑面积0 6 0 8 7购物中心车位 100m2建筑面积0 6 0 8 8肉菜 农贸市场车位 100m2建筑面积0 7 0 9 9体育场馆车位 100 座0 8 1 5 10会议中心车位 100 座1 8 2 3 11影剧院车位 100 座1 1 1 3 12展览馆车位 100m2建筑面积1 0 1 3 13旅游区 度假村车位 1 公顷占地面积3 3 5 3 14城市公园车位 1 公顷占地面积1 8 2 3 15医院车位 100m2占地面积0 5 1 3 16中学 技术学校车位 100 学生0 6 0 9 17小学车位 100 学生0 5 0 7 18幼儿园车位 100m2建筑面积0 4 19住宅车位 100m2建筑面积0 4 1 0 20市场区车位 100m2建筑面积0 5 0 7 21工业厂房车位 100m2建筑面积0 1 22仓储物流车位 100m2建筑面积0 1 0 2 注 1 自行车按 0 8 1 2 平方米 辆 地上 或 1 5 1 8 平方米 辆 地下 控制 2 机动车以小汽车计算标准按 25 30 平方米 辆 室外 和 30 35 平方米 辆 室内 控制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出入口不宜设在主干道交叉点附近 且距离交叉口大于 50 米 自行车 公共停车场的出入口应设在次干道和支路上 机动车公共停车位大于 50 泊位时 出入口大于等于 2 个 停车位大于 500 泊位时 出入 口大于等于 3 个 出入口之间距离应大于 15 米 自行车停车位大于 500 车位时 出入口不少于 2 个 停车位超过 1500 车位时 应分成 1000 1500 个一组 每组有一对出入口 居住区内单行道和尽端式车道 长度不宜大于 120M 并应该设不小于 12M 12M 的回车 场地 17 居住用地内设置相应的居民小汽车 通勤车等停车场 库 社会停车位按每 100 户 30 车 位考虑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三条 城市紫线 城市紫线 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公 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 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 史建筑 主要含七里古瓷窑 仙娘庙 万寿宫 池家祠堂等文物古迹用地的保护范围界线 规划区内紫线范围为七里古镇 总用地 119 02 公顷 1 在城市紫线范围内确定各类建设项目 必须先由市 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 部门依据保护规划进行审查 组织专家论证并进行公示后核发选址意见书 2 在城市紫线范围内进行新建或者改建各类建筑物 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对规划确定 保护的建筑物 构筑物和其他设施进行修缮和维修以及改变建筑物 构筑物的使用性质 应 当依照相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 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进行 3 在城市紫线范围内各类建设的规划审批 实行备案制度 4 在城市紫线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 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 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文物保 护的法律 法规的规定 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 城市绿线 城市绿线 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包括公共绿地 防护绿地 生产绿地 居 住区绿地 单位附属绿地 道路绿地 风景林地等 本规划区内主要指沿生态水系的各级绿 地 居住小区内部绿地以及各级防护绿地 均已在四线控制图中进行定位 城市绿线规划控制要求 1 城市绿线内的用地 不得改作它用 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 划进行开发建设 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划 批准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 因建设或者其 他特殊情况 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线用地的 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2 在城市绿线范围内 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绿地范围内进行拦河截溪 取土采石 设置垃圾堆场 排放 污水以及其他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 3 近期不进行绿化建设的规划绿地范围内的建设活动 应当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并按照 城乡规划法 的规划 予于严格控制 4 居住区绿化 单位绿化及各类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都要达到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 标 的标准 各类建设工程要与其配套的绿化工程同步设计 同步施工 同步验收 达不到 规定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五条 城市蓝线 城市蓝线 是指城市规划确定江 河 湖 水库 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 的地域界限 本规划区内主要指区内的南北向生态主水系以及块状水域的用地界线 均已在 四线规划图中定位 建设用地应退蓝线不少于 10 米 城市蓝线规划控制要求 1 城市蓝线一经批准 不得擅自调整 因城市发展和城市发展布局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理想的风筝读后感700字(7篇)
- 企业人才储备及发展路径规划工具
- 纪检业务实战培训课件
- 五子棋争霸赛250字12篇
- 2025年日语能力测试N1级词汇语法强化训练试卷
- 乡村集体经济合作管理合同
- 2025年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社会工作评估实务(中级)试卷
- 宁德三年级数学试卷
- 鄱阳二中数学试卷
- 邳州初中考数学试卷
- 质量信得过班组申报材料
- 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化验检测及临床意义
-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治-2
- 酒店客房样板间装修验收记录表
- 2024高钾血症急诊处理专家共识要点
- 2024年高级统计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酒店行业前台接待礼仪与形象管理培训
- 体育开学第一课课件
- 失语症筛查评定表
- 浙江云格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万台车载压缩机冰箱及制冰机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高考英语词汇词形转换之动词变名词清单(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