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30000ta电解金属锰新建项目初步设计书.doc_第1页
某公司30000ta电解金属锰新建项目初步设计书.doc_第2页
某公司30000ta电解金属锰新建项目初步设计书.doc_第3页
某公司30000ta电解金属锰新建项目初步设计书.doc_第4页
某公司30000ta电解金属锰新建项目初步设计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公司30000t/a电解金属锰新建项目初步设计书目 录1 总论41.1 企业概况41.2 设计依据41.3 设计指导思想41.4 设计范围及分工51.4.1 设计范围51.4.2 设计分工51.5 工厂组成51.6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71.7 主要原材料的品种、年需求量及供应情况81.8生产方法及工艺示意流程图81.8.1反应机理81.8.2 工艺流程91.9 厂址概况131.9.1 厂址的位置131.9.2 气象、水文条件131.9.3 地理位置和地貌、地质条件171.9.4工厂水、电等动力来源171.9.5储运工程181.10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181.10 .1三废排放及其控制设施181.11劳动安全卫生231.12 消防设施231.13工作制度及定员241.14 技术经济主要指标252 总图及运输312.1设计原则312.2 厂址周边环境312.3总平面布置322.4 竖向布置322.5工厂交通运输332.6 工厂防护设施及其它332.6.1 围墙与门卫332.6.2 绿化332.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33 工艺353.1 工艺流程图353.2设备选择374车间布置与配管385 通风与空调425.1 设计范围425.2 设计依据425.3 设计方案436 给排水446.1设计标准446.1.1 本工程项目采用的设计规范和标准:446.1.2 给水、排水工程447 供电497.1 概述497.1.1 设计依据和设计规范497.1.2设计范围497.1.3 电源概述50本工程在厂区内设置10KV变配电间一座,面积129m2,10KV电源来自开发区35KV总变配电所。507.1.4 供电设计507.1.5电力设计517.1.6 照明527.1.7防雷及接地537.1.8 电讯548自动控制及仪表558.1设计规范及标准558.2设计范围558.3 概述558.4环境特征及仪表选型568.4.1 环境特征568.4.2 自动化水平568.4.3 仪表选型568.5防护措施578.6 动力供应589 土建599.1 设计依据599.1.1 地质、地震等自然条件599.1.2 气象条件599.1.3设计采用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规范609.2 建筑设计629.2.1 工程概况629.2.2 建构筑物结构设计说明:6210液体、固体原料及产品贮运6410.1概述6410.2原料、产品贮运情况6410.2.1 原料及产品贮运温度、压力6410.2.2 贮运情况6410.2.3 生产制度6410.2.4 主要物料性质(见附件1)6410.2.5仓储设施6410.2.6 安全措施6511 节能6511.1 耗能指标6611.2 节能措施6612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6712.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6712.2设计依据及标准7012.3本工程三废情况及治理措施7012.3.1废气7012.3.2废水7112.3.3废渣7212.3.4 绿化7313 劳动安全卫生7413.1设计依据和规范7413.2防护措施7413.3事故预防7613.4应急救援措施7914 消防8214.1设计依据8214.2 基本情况8214.2.1 场地情况8214.3 消防措施8314.3.1 总图消防8314.3.2 工艺消防8314.3.3 电气消防8414.3.4 建筑消防8414.3.5 水消防8615 概算8815.1 编制范围8815.1.1 土建工程概算8815.1.2 主要设备及材料概算如下表8915.1.3 总概算9015.2 建设依据9115.3项目总投资911 总论1.1 企业概况 某公司30000t/a电解金属锰新建项目位于某地县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园区高燕B区。工程采用湿法冶金工艺,主要包括矿石破碎制粉、矿粉化合制取电解液、电解、电析产物的钝化、水洗、烘干、剥离处理等工序。公司利用某地县修齐镇锰矿(品味29%)及高燕乡铁合金企业的尾矿(品味为12%左右的废弃矿石和矿粉)生产电解锰,年产30000t含Mn99.7%的电解金属锰。 拟建项目总投资1363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455.9万元,占总投资的3.34%。1.2 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 (2)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书1.3 设计指导思想 初步设计深度按HG/T20688-2000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的规定。(1)尽量采用节能、性能良好的单体设备及其他节能措施。(2)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三废治理设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做到各种有害物质达标排放,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3)认真搞好职工生产安全和工业卫生,对安全卫生有危害的环境必须采取防范措施。1.4 设计范围及分工 1.4.1 设计范围(1)电解车间一(2)电解车间二(3)电解车间三(4)化合车间(5)废水处理车间(6)制粉车间(7)压滤车间(8)仓库(9)罐区(10)办公楼及宿舍1.4.2 设计分工1)某公司承担本工程的初步设计。2)电力外线及电信由甲方另行委托当地有关部门设计。1.5 工厂组成 本项目拟建项目为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组成。主体工程包括矿粉加工车间、制液车间、电解车间、压滤车间;辅助工程包括化验室、地磅房、循环水池、冷却水回收池、冷却塔等;储运工程包扩硫酸储存、氨水储存、双氧水储存、原矿、产品储存等;公用工程包括电设施、供水设施、供热设施及办公室、食堂、宿舍;环保工程包括除尘、除酸雾设施及废水处理设施等。拟建项目表见下。序 号工程内容用 途一工程主体1制粉车间矿石破碎、磨粉2 制液车间生产合格的电解液3电解车间生产处合格电解金属锰4 压滤车间压出滤液二 辅助工程1化验室控制、化验2地磅房称重3循环水池供水4冷却水回收池收集冷却水5冷却塔冷却三储运工程1硫酸储存储运硫酸2氨水储存储运氨水3双氧水储存储运双氧水4原矿堆放场地矿石堆放5仓库产品堆放四 公用工程1 给水工程供水2 供热日成生活3供电生产生活用电4 办公室办公、管理5 食堂 工人用餐6 职工宿舍住宿五环保工程1 粉尘除尘器除尘2酸雾塔除硫酸雾3引风机除氨雾4 废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废水和含铬、含锰废水5 渣场利用园区渣场1.6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根据设计要求,本新建工程设计规模为年产电解金属锰3万吨,产品质量为含Mn99.7%。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一览表工艺名称建设规模产品产量产品名称年生产天数备注湿法冶金30000t30000t金属锰330t1.7 主要原材料的品种、年需求量及供应情况30000吨电解金属锰项目原材料品种年用量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单耗来源1碳酸锰矿(品位29%)ta5.88486.67tt产品某地县修齐镇2碳酸锰粉矿渣(品位12%)ta14.1233某地县高燕乡3双氧水(为27%)ta0.510.17tt产品某地县4硫酸(:93%)ta4.951.65 tt产品安康县5硝酸(:3%)ta62kgt产品安康县6液氨(含量为99%)ta0.2790kgt产品长寿县7二氧化硒(含量99%)ta541.8kgt产品吉首市8富美钠(含量96%)ta1806kgt产品西安市9电a195006500 t产品某地县高燕乡10重铬酸钾(化学级)ta150.5kgt产品长寿区11工业新水a5.391.80t产品覃家河 1.8生产方法及工艺示意流程图 1.8.1反应机理 主要反应机理是用加生成再进行电解而得金属锰。其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 2+22+2- + 3- + - 阴极:2- 阳极:4-1.8.2 工艺流程 电解锰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矿石破碎制粉、矿粉化合制取电解液及电解、电析产物的钝化、水洗、烘干、剥离处理,获得电解金属锰产品。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1) 破碎 碳酸锰矿石首先进入矿粉加工车间,矿粉加工车间有鄂式破碎机9台,4R型雷蒙磨粉机18台,小时磨量3t,运行10h台d。矿石经破碎后送雷蒙机磨制成粒度为100目的矿粉。其主要污染物是破碎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碳酸锰)、噪声。(2) 化合(浸出)化合车间每天生产3批次,单次反应时间为6h,经计量后的合格碳酸锰粉矿以及硫酸进行化合,得硫酸锰溶液,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见。其主要污染物为加碳酸锰粉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碳酸锰)、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和酸雾。(3) 中和、出杂碳酸锰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浓度27%),利用双氧水的氧化性将转化成,经分析化验合格后,向化合桶中加入氨水(浓度4%),将转化成氢氧化铁沉淀去除。化学反应见式。(4) 粗虑化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溶液用压滤机进行粗虑,其滤渣进渣场,而滤液进入下一过程。(5)净化在PH为7左右(用4%氨水调节PH值)加SDD(富美钠)除金属杂质;经过充分反应,大部分重金属杂质硫化成渣,沉淀于池底。(6) 精滤硫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溶液用精度压滤机进行精度压滤,所产生的滤渣进渣场:滤液(硫酸锰液)中加入电解添加剂二氧化硒,制得合格的电解液进入下一步工序。(7) 电解电解液在电解车间, 经过电化学反应、后处理工序,生产出合格的电解金属锰。条件为:pH6.8-7.2、温度39-42、直流电电压为4.4-4.5V,电流为750A下电解24h,得金属锰(附在阴极极板上)、氧气、和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见。其中用氨水调节pH值在6.8-7.2之间,用循环冷却水调节槽液温度在39-42之间及冷却电极。主要污染物为氨雾。 (8)钝化金属锰较活波,需使其钝化而避免被氧化,所以本项目的工艺过程中有钝化这一过程。把水浸过的阴极放入浓度为3-5%的钝化液(槽液)中,使金属锰钝化。(9)漂洗 钝化过的阴极板用水浸泡后再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此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废水,废水中含有、等污染物。(10)烘干、剥离 烘干采用电加热,剥离采用人工敲打。(11)极板清洗 敲打后的极板在放入浓度为3-5%的硝酸池中浸泡清洗、去除极板杂质,硝酸消耗量约2Kg/t产品。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1.9 厂址概况 1.9.1 厂址的位置 某公司位于某地县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园区高燕B区(高燕乡青山村),位于某地西南面,距离某地至万源公路约1.5Km,有园区公路通至厂区南侧,交通方便。 某地县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园区(高燕及庙坝片区)位于某地西南面,由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与2008年12月以渝园区领导小组200821号文批准成立。园区规划面积112.05 ,高燕区规划用地面积83.87 ,其中工业用地为62.04 ;庙坝片区规划用地面积28.18 ,工业用地面积为20.2 。园区规划高燕A,B区为锰加工区,庙坝C区为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区,庙坝D区为畜禽养殖加工区,庙坝E区为中药材加工区。目前建成区面积约为21.65 ,本项目是园区引进的冶金项目之一,项目布置高燕B区,该项目属自筹资金的建设项目。 1.9.2 气象、水文条件 某地地表水系发育,河网密布。所有河流都属长江水系。北部为汉江流域的仁河水系,南部为嘉陵江流域的前河水系。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条,50100千方公里的6条,1050平方公里的26条。仁河、前河为境内两条主要河流。 拟建项目位于平坝河上游(覃家河)北侧1.5Km。覃家河枯水期多年平均流量为1.75 /s。 某地属四川盆地北亚热带山地气候,系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山高谷深,高差大,具有山区立体气候的特征。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天气出现;夏季降水集中,七、八月多干旱,伏前、伏后多洪涝;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天气;冬季时间较长、气温低。常年平均气温138。年际变化比较稳定。年均最高气温145,最低气温为 130。平均无霜期234天,年均降雨日166天,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34小时;年均降水量12614毫米,降水趋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少,年均风速为02米秒,风向多为西南风。 某地地处大巴山,海拔高差大,不同的地理位置对气候有一定的影响。春、夏随山体高度的增加而推迟,秋冬则随着山体增高而相应提前和延长。低、中山地区气候条件较好。在海拔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某地境内最南地区比最北地区年平均气温要高1度左右。南部地区降雨量比北部地区偏多。某地常年平均气温为13.8。最高年14.5,出现在1966年,最低年13,出现在1974年。一年中,7月平均气温最高,多年平均值为24.8;1月平均气温最低,常年平均值为2.4,年较差为22.4。410月的月平均气温高于年均气温值,11月至次年3月的月均气温低于年均气温值。春、秋两季的气温非常接近,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也快。夏季和冬季气温的月际变化较小。县境内的气温日较差较大,常年平均为 9.6,月平均最大为11.3,出现在8月,最小为7.9,出现在12月。据县气象资料载,1958一1980年的23年中,极端最高气温为38.9,出现在1959年7月13日;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3.2,其余年份极端最高气温都在36左右,多出现在7、8月份。极端最低气温在零下6左右,多出现在l、2月份。年平均初霜期为 11月10日,最早为10月22日,最晚为12月2日;年平均终霜期为3月19日,最早为 2月21日,最晚为4月14日;年均无霜期为234天,最长为274天,出现在1975年,最短为193天,出现在1980年。 某地地处四川四大暴雨区之一的大巴山暴雨区,雨量充沛,六、七、八月活动在长江流域的极锋带。逐步从东南向西北推进,成为大巴山区的暴雨期。九月,当极锋南旋时,因受山脉阻拦,西南暖气流尚未退完,使极锋有时呈静止状态,形成连绵不断的阴雨。据县气象站19571980年观测统计,0.lmm的年均降水日数为166天。最多为196天,出现在1974年;最少为134天,出现在1966年。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2614mm,最多年份达17558mm,出现在1963年,最少年份为8292mm,出现在1966年,一年中以五月降雨日数最多,为18天,1月和12月最少,平均为9天。某地降水量受季节影响,降水变化很大。11月至次年4月的降水量为2854mm,占年总降水量的226。510月降水量达976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74。一年中,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的汛期,降水量为8571mm,占年总降水量的68。7、8月份,降水主要集中于伏前伏后,多暴雨洪涝,伏中高温少雨,易形成干旱,9月份降水量最多,常年平均为210mm,1月最少,为147mm。某地降雨总的特征是:雨量集中、旱、涝交错,伏天多旱,秋天多雨。境内地形复杂,下垫面对降水量有一定影响,不同区域的降水量分布亦不均匀,总的趋势是由西南向东北雨量逐渐减少,位于县南的咸宜乡,年降水量为1450mm,偏北的箭岭乡,年降雨量为11711mm。某地位于大巴山南麓,地形对光照影响较大,南坡日照较好,北坡较差。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341小时,最多年达17497小时,出现在1978年,最少为1290.7小时,出现在1964年。一年中68月的日照时数最多,其中又以8月份的月平均日照时数最多,平均为2066小时,2月最少,平均为792小时。据某地县农业区划资料载,某地常年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35,最高年达40,出现在1978年,最低年为29,出现在1960年、1964年、1980年的三年中,一年中各月日照百分率以7、8月为最多,为46,2月和11月最低,月平均为27。某地年平均总太阳辐射为919036卡cm,年总生理辐射为450328卡cm。月总辐射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太阳幅射为126522卡cm,生理辐射为61996卡cm,4 8月的太阳总辐射为535436卡cm,生理辐射为262364卡cm,分别占年总辐射量的 58,其中7、8两月的总辐射为250533卡cm,生理辐射量为122761卡cm,占年总辐射量的27。1.9.3 地理位置和地貌、地质条件 某地位于大巴山南麓,属大巴山弧形断褶带的南缘部分,由一系列西北至东西走向的雁列式褶皱和冲断层组成。褶皱紧密,断层密集。岩层走向为北西至南东向,并向南弧形凸出。 县境内出露地层,均具盖层性质,下部为震旦系火山碎屑岩或冰碛碎屑岩建造,厚度大于16004000米:中部为震旦系上统至三迭系嘉陵江组的海相沉积,厚度为5841 6141米:上部为陆相河湖相沉积,厚度大于648米。 某地地置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地质构造多复式背(向)斜和穹隆构造,岩层倾角多为50一70。境内断裂十分发育,尤以仁河流域断裂最为发育。多数断裂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其中最长的断裂带是高望巨型冲断层,由万源北部的田坝,经黄溪到高望,走向为北西一南东向,全长120公里。全县分为3个地质构造带,(一)北大巴山西北向构造带,包括岚溪一东安复式褶皱带,大店子一油房沟冲断层:(二)高观寺一钟宝巨型弧形冲断构造带:(三)南大巴山帚状构造带。1.9.4工厂水、电等动力来源(1)供水工业用水:工业用水补充新鲜水量163.4/d (5.39万/a),年产3万t电解金属锰,每天生产1t电解金属锰所消耗新鲜水量约为1.08。从覃家河取水。 生活用水:生活用水量60.6/d (2.0万/a),取当地山泉水使用。 (2)供电 项目供电由高燕110KV变电站供给,供电总负荷为11000KVA3。年耗电量19500万KW.h。1.9.5储运工程 储运工程包括硫酸存储、氨水储存、双氧水储存、原矿、产品储存等;设有3个500硫酸储存罐、3个200氨水储存罐、1个5双氧水储存罐。原料及矿粉在制粉车间储存。1.10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 1.10 .1三废排放及其控制设施 1.10.1.1 废气(1)制粉车间 碳酸锰矿石首先进入矿粉加工车间,矿粉加工车间有鄂式破碎机9台,4R型雷蒙磨粉机18台,小时磨量3t,运行10h台d。矿石经破碎后送雷蒙机磨制成粒度为100目的矿粉。锰粉进入封闭的锰粉仓,再通过刮扳机自动密闭输送至化合桶。 雷蒙磨粉机的粉尘含尘浓度越7500mg/,采用配套袋式除尘器处理,设有18套除尘设备,除尘效率为99.9%左右,配套除尘风量约16000/h,除尘后废气含尘浓度约7.5 mg/,排放高度25m,单机排放速率0.12kg/h,总排放量为7.13t/a;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要求。 (2)制液车间在制液过程中,加入浓硫酸电解液将产生硫酸酸雾,加氨中和并去除铁等杂质时有少量氨排至车间空气中。化合车间每天生产3批次,单次反应时间为6h,化合桶设为密闭容器,反应生产硫酸雾尾气经酸雾洗涤后排放,化合初期1h酸雾较大,主要含、硫酸雾,后期基本无硫酸雾的产生。酸雾塔酸雾处理能力为18000/h,酸雾初始浓度为250 mg/,净化后浓度为25 mg/,排放速率0.45 kg/h,排放量为0.45t/a;氨气排放速率为0.1365 kg/h,排放量为0.1365 t/a,排放筒排放高度为15米,排放筒设采样孔。洗涤污水循环使用,饱和后返回制液。(3)电解车间 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硫酸雾和氨气量很小,电解车间硫酸雾、氨味的大小与温度的高低有关且难于收集,电解车间安装与其面积相匹配的排风机设施,用抽风机排至车间外,车间顶部采用天窗结构。经过治理后氨雾对环境和职工影响较小。类比估算硫酸雾无组织排放量为0.75t/a;氨气无组织排放量为0.6645t/a。(4) 锅炉房 产品烘干采用电烘干,无燃煤污染物产生;生活锅炉为1t热水炉,每天有效运行时间为5h,年耗煤量33t,初始浓度为1920 mg/,烟尘初始浓度为1800 mg/,燃煤采用双碱法脱硫,脱硫效率80%,锅炉配套有出尘设施,除尘效率90%,经20m高的烟囱排放,可保证烟尘和达标排放。 1.10.1.2 废水 施工期工程量较小,所产生的废水很少,废水主要是营运期所产生,包括生产区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全部综合利用。(1)工业废水 营运期工业废水主要是有漂洗、冲洗极板、洗滤布隔膜布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渣场渗滤液和冲洗地面所产生废水。 制液车间及压滤车间 压滤机的滤布清洗在阳极液池中浸泡,后采用冷却水清洗,废水产生量为10/d,废水中锰浓度约为200mg/l,进入含锰废水收集处理系统处理后用做制浆化合补充水。制液泵房产生有少量渗漏废水,在泵房下放设有废水收集池,收集后回用做制浆化合补充水。 电解车间 电解过程中电解槽盆管间接冷却水量为1500/d,变压器冷却水量为330/d,冷却废水仅水温升高,设玻璃钢冷却塔3套,废水经冷却后1666.6/d循环使用, 冷却排水108.5/d回用做滤布清洗水、电解车间冲洗地坪水和钝化工序漂洗用水。 电解车间含铬废水与含锰废水分开收集。沉积电解金属锰的阴极板由电解槽取出后在重铬酸钾钝化液中对电解金属锰表面进行钝化处理,然后用高压水枪对阴极板漂洗,产生含铬废水。生产过程中不定产生少量钝化液和极板处理废液,与漂洗废水一并进入含铬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废钝化液和漂洗废水量150/d,六价铬浓度为7.22mg/l,锰浓度约200mg/l,COD130mg/l,氨氮约1070mg/l,该废水经含铬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六价铬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再进入含锰废水收集处理系统,电解车间有专门的钝化作业和极板漂洗区,地面已做防腐、防渗处理,设有专门沟槽收集含铬废水进入含铬废水收集池。 电解车间地坪冲洗废水产生量为150/d,废水中锰浓度约为120mg/L,COD150 mg/L,SS约150 mg/L,收集后进入含锰废水处理系统。 渣场渗滤液 根据园区渣场设计,该渣场总占地面积10.68h,总库容为120万,366万t,根据气象单位提供的30年逐月降雨量和蒸发量,项目所在年平均降雨量为1245.6mm,降雨量与蒸发量相差不大,渣场填埋作业区的降雨下渗系数取0.8,电解锰废渣对置过程中只进行碾压压实,不进行覆盖,其休止区的降雨入渗系数为0.5。渣场库区总面积为21390 ,本处置场最终处置规模将达到82.62万t/a,进场渣体含水率一般为28%,稳定后的含水率按16%考虑。由此计算出本工程渗透率最大生产量为517.2/d。渣场初期仅供富宇矿业3万t/a电解锰项目使用,回用至该项目的平均水量约180/d,废水中锰浓度约200mg/L,COD200mg/L,SS约500 mg/L,设有渗滤液收集池,送往含锰废水收集处理系统收集处理后回用。含铬废水处理采用硫酸亚铁还原、中和沉淀处理,排入含锰废水收集系统。经含锰废水收集系统收集处理的废水282.1/d回用于制浆制氨水补充水,剩余全部回用于滤布清洗。车间冲洗及钝化工序用水。(2) 生产区初期雨水 厂区实行雨污分流,生产区设雨水收集池,在收集池入口处增设分流挡板,初期15分钟雨水经收集池收集后送含锰废水处理站回用,后期雨水直接进排水沟排放。生产区雨水收集面积为3.5h,最大小时降雨量为22mm,生产区初期15分钟雨水产生量192.5。 (4)生活污水 营运期厂区生活用水量为60.6/d,2.0万/a(按100L/人.d计),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6万/a(按用水量的80%计),生活污水其主要含量COD300mg/L,150mg/L,SS约200mg/L,氨氮30mg/L,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前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至溪沟汇入覃家河,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1.10.1.3 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电解金属锰原料为碳酸锰矿(品味20%)和碳酸锰粉矿渣(品味12%),混合后含锰17%,根据物料平衡,年生产干废渣量为14.608万t,硫酸反应后4.9499万t进入渣中,氨反应后0.2699万t进入渣中,总干废渣年生产量为19.8279万t,废渣主要生产与压滤车间,压滤渣含水率28%,年废渣量为27.5388万t,每年生产1t电解金属锰将生产6.61t干废渣,9.18t废渣,排入园区渣场填埋处理。含废水处理生产的污泥量约为18t/a,属危险固体废物,送有处理资质的长寿危险固体废物处理场进行处置。厂区设含铬污泥暂存库,容积30。暂存库做防渗、防雨淋处理。含锰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量约为51t/a,排入园区渣场填埋处理。电解槽中产生的阳极泥量为1200t/a,其中含锰约为25%左右,但其不能进行利用,出售。厂区设阳极泥暂存库,容积50。阳极渣储存设防雨淋、防流失、防渗透设施。破碎除尘灰产生量7123t/a,收集后作为原料综合利用。 1.11劳动安全卫生 1、存在中毒危险的岗位每人不少于1个的过滤式防毒面具。各生产车间、有毒原料仓库、有毒成品仓库应配备不少于2套正压自给式防毒面具。2、存在粉尘危害的作业人员应配备防尘口罩或防尘面具。3、厂房内应设置足够的通风散热设施,有火灾、爆炸危险区域的通风设备具有防火、防爆功能。4、对于存在高温及热辐射的部位,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5、在有化学灼伤的部位和有毒性危害的作业环境中,应设计必要的淋浴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其服务半径小于15m。1.12 消防设施(1)本设计采用消防水池与循环水池合并的给水系统,用工业用水作为消防水的补充水源。从工业园区内已铺设的工业用水管网上引入一根DN65给水管,作为消防水池的补充水管, 消防泵房一座,采用简易棚挡雨,内设消防水泵二台,一用一备。每台型号:XBD3.2/25-100-160L,Q=25L/S,H=0.32MPa,N=15KW。按规范要求,室外布置6只数量的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大于120米。按规范要求,在车间内布置18只的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大于30米。(2)消防管道管材:地下消防给水管采用给水管(PE),粘接。地上消防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3)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在车间、仓库等处布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6共36只,MF/ABC4共20只,MF/ABC2共16只,)。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T/ABC50共2只。)1.13工作制度及定员 (1) 生产制度 项目建成后工作天数为330d,生产车间为每天三班。 (2)劳动定员 本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册人员为604人。名 称工 种合计人员备 注制液车间管理人员12投料工60化合工、班长17压滤工60泵 工15电解车间管理人员12槽面人员30清槽工30出槽工、洗板工200剥离工40抛光工12班 长21化验室16统 计8机 修20保 管7财 务3生产技术科6供销科8食 堂8保 卫7打 杂2行 管10总 计6041.14 技术经济主要指标本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产品名称(金属锰)t/a30000Mn99.7%2金属回收率%88.23主要原材料、能源年耗量4碳酸锰矿t/a58848品味29%5碳酸锰粉矿渣t/a141233品味12%6双氧水t/a5100170kg/t产品7硫酸t/a495001.65t/t8液氨t/a270090kg/t9电kWh195006500kWh/t产品10新水t5.391.80 /t产品11厂区占地面积5220012绿化面积1044013项目总投资万元1363514劳动定员人60415产品销售收入万元39000016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166117年利润总和万元6013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合计备注一可变成本84041碳酸锰粉吨60145027452硫 酸吨108555010183氧化锰吨0.34001204液 氨吨0.125002505硫 铵吨0.0330096SODKg3.2601927氧化硒Kg22004008包装物个135359重铬酸钾Kg21530010机务费10011电 耗度65000.47305512其 它15013工 资360300二固定成本折旧400合计8804单位产品实现增值税金、利润情况 新建年产10000吨电解金属锰生产线,经济效益按以下依据计算: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为13000元/吨(含税价)。不含税销价=13000(1+17%)=11111.11元销项税=13000-13000(1+17%)=1889元进项税=(8408-100-300-150)17%=1335.18元应交税=销项-进项=1889-1335.18=553.82元 吨产品实现利润见下表:序号指标名称金 额单 位备 注1销售收入11111.11元2生产成本8804.00元3销售费用50.00元4城建税27.70元5%5教育附加费24.90元4.5%6销售利润2204.51元7企业管理费用150.00元8其 它0.00元9财务费50.00元10纯利润2004.51元单位产品利润=553.82+52.6+2204.51=2810.93 年收益按不同的生产率列入下表序号指标利税单位达产70%达产80%达产90%达产100%1产 量T210002400027000300002产 值万元23333.3026666.7030000.0033333.33销售收入万元23333.3026666.7030000.0033333.34利 润万元4209.504810.805412.206063.505利 税万元5903.006746.207590.008432.80从以上表可能看出,达产率70%,年收益为4209.50万元,若达产率90%,年收益为5412.20万元。 保本点分析每月固定费用B=折旧+管理费+财务费=400000+400000+80000=880000元单位产品不变成本D=7500元单位产品不含税销价S=11111.11月保本上点产量 Q=B(S-D)=88000(11111.11-7500)=243.6吨一年按10个月生产计划,年产量为243.610=2436吨,此达产率为2436/20000=12%,即建成投产后,年产量只要达设计能力的12%,就可实现保本经营。 效益分析(按达产率80%计) (1)投入产出比 =产值总投入=72001897.55=3.8 (2)投资利税率 =利税和总投资利润=2568.881897.55100%=135% (3)投资利润率 =利润总投资=1968.881897.55100%=103.7(4)投资回收率 =(利润+财务费用)总投资 =(1968.88+32) 1897.55100%=105.4% 通过上述财务分析,同时对效益指标进行评价,该项目投入产出比,投资利税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率都很高,效益很好。 2 总图及运输2.1设计原则平面布置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满足生产要求,工艺流程合理; 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布置; 考虑地区主导风向,减少环境污染; 考虑防火防爆,注意防振防噪,保证安全生产; 适应内外运输,线路短捷顺直; 重视节约用地,布置紧凑合理; 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有机结合,有利企业发展。2.2 厂址周边环境 某公司位于某地县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园区高燕B区(高燕乡青山村),位于某地西南面,距离某地至万源公路约1.5Km,有园区公路通至厂区南侧,交通方便。 某地县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园区(高燕及庙坝片区)位于某地西南面,由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与2008年12月以渝园区领导小组200821号文批准成立。园区规划面积112.05 ,高燕区规划用地面积83.87 ,其中工业用地为62.04 ;庙坝片区规划用地面积28.18 ,工业用地面积为20.2 。园区规划高燕A,B区为锰加工区,庙坝C区为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区,庙坝D区为畜禽养殖加工区,庙坝E区为中药材加工区。目前建成区面积约为21.65 ,本项目是园区引进的冶金项目之一,项目布置高燕B区,该项目属自筹资金的建设项目。 厂区内各建构筑物之间的间距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相关规定,且建构筑物与厂区围墙及厂外道路的防火间距也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厂区内布置有环形的消防通道。具体见总平面布置图。2.3总平面布置 工程总占地面积约5.22万,拟建工程建设区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林地和农业用地,间有少量建设用地,纳入园区规划后化为工业用地。 拟建工程厂区平面布置见附图。生活办公区布置在厂区南侧入口处,地磅房位于厂区入口处,便于厂区管理,矿石堆放场地、制粉车间、压滤车间位于厂区西侧坡地,压滤渣可自流至园区渣场,矿粉可经刮扳机运输至化合筒,化合后亦可自流至下一工序,减少动力消耗。硫酸储罐、氨水储罐、双氧水储罐位于厂区西北侧,生活区位于其侧风向,可以减少风险事故状态下对环境污染。电解车间从南至北依次布置在厂区平地上。整个厂区平面布局紧凑、规整、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工艺流程流畅,生产操作方便,管线布置根据地势,充分利用重力作用,经济合理。2.4 竖向布置 本工程建设场地地势经过平整后较为平坦,因此竖向设计方案采用平坡式连贯单坡竖向设计。2.5工厂交通运输某地县地处大巴山南麓,位于重庆市最北端,东邻陕西镇坪、平利,西与四川宜汉、万源相交,南重庆开县、巫溪、北接陕西凤埠,经210国道到官渡火车站80公里,万源为火车站91公里,正在修建的重庆西安的高速公路距57公里,交通比较便利。 2.6 工厂防护设施及其它2.6.1 围墙与门卫 厂区四周设置高度为2m的围墙;人流入口、门卫位于厂区东面。2.6.2 绿化 绿化能调节气候,提高湿度,减弱噪音,滞留尘埃,美化环境,改善劳动条件。 在厂区周围种植树形、姿态较美的树种以及灌木、花草、乔木,厂房四周泥土表面种植草皮,使厂区具有清洁美丽的生产环境。 2.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 称全厂指标备 注1厂区占地面积52200 2建筑占地面积15985 3总建筑面积9570 4建筑密度30.6%5容积率0.183 3 工艺3.1 工艺流程图电解锰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矿石破碎制粉、矿粉化合制取电解液及电解、电析产物的钝化、水洗、烘干、剥离处理,获得电解金属锰产品。 3.2设备选择 年产3万吨电解金属锰项目的主要生产设备具体下表: 序号车间主要设备名 称数 量1矿粉加工车间破碎机9台4R雷蒙磨机18台配套除尘器15台2制液车间159型搅拌器15套引风机1用1备3电解车间电解槽3套高压整流变压器3套4压滤车间250 箱式压滤机12台(粗滤)250 箱式压滤机3台(精滤)5地磅房地磅1个6冷却塔冷却塔3套7锅炉房1t/h热水炉1台4车间布置与配管 4.1 车间一 4.1.1设备布置说明车间一外形尺寸11228m,共1层,建筑物占地面积为3116m2,属于甲类防爆建筑,采用单层排架结构,沿口标高9m,钢筋混凝土柱,轻钢屋盖,砖墙围护,柱下独立基础,砖条基,耐火等级为二级。具体设备布置见设备布置图。4.1.2管道设计说明4.1.2.1采用的法规、标准和规范1)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20002)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3)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20024)不锈钢直缝卷管 GB/T12771-19915)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规定 HG/T20646-19994.1.2.2管道设计原则本车间为甲类生产车间,除自来水、循环水外,其余管道均为GC2级压力管道。管道材料选用原则:车间输送溶剂的管道采用不锈钢管道,其余介质使用碳钢管道。4.2 车间二车间一外形尺寸11228m,共1层,建筑物占地面积为3116m2,属于甲类防爆建筑,采用单层排架结构,沿口标高9m,钢筋混凝土柱,轻钢屋盖,砖墙围护,柱下独立基础,砖条基,耐火等级为二级。具体设备布置见设备布置图。4.2.1管道设计说明4.2.1.1采用的法规、标准和规范1)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20002)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3)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20024)不锈钢直缝卷管 GB/T12771-19915)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规定 HG/T20646-19994.2.1.2管道设计原则本车间为甲类生产车间,除自来水、循环水外,其余管道均为GC2级压力管道。管道材料选用原则:车间输送溶剂的管道采用不锈钢管道,其余介质使用碳钢管道。 4.3 车间三车间一外形尺寸11228m,共1层,建筑物占地面积为3116m2,属于乙类防爆建筑,采用单层排架结构,沿口标高9m,钢筋混凝土柱,轻钢屋盖,砖墙围护,柱下独立基础,砖条基,耐火等级为二级。具体设备布置见设备布置图。4.3.1管道设计说明4.3.1.1采用的法规、标准和规范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