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选编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阐释。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散文,文章从居里夫人的“美丽”下笔,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这一问题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赞美她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更赞美了她的人格与精神。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事实强调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我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认识到了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 “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口语交际安排的是辩论,辩题是“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习作编排有两项教学内容,一是自由作文,二是编一本自己的习作选。“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具体感受;二是交流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关于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方面的16个词语。“成语故事”讲述了“舍本逐末”的故事。 单元教学目标:1、 更自主地认识“埃、伦、藤”等19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侵蚀、头衔、捆绑、逆时针、驳倒”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3、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不同方面对科学精神做具体的认识和理解,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4、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5、通过“口语交际”使学生对科技的发展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6、 指导学生写好一篇自由习作。组织学生选编自己的作文选并通过交流展示以提高作文鉴赏能力。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不同方面对科学精神做具体的认识和理解。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 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教学措施及手段:1、本组课文体裁多样(有散文、记叙文、议论文),而且写法上很有特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去发现。2、 教学本组课文时,对句子的理解尽可能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独立思考,放手让他们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3、本组课文篇幅较长,在教学中可抓住重难点,做到长文短教。4、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让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单元课时安排:18跨越百年的美丽2课时19千年梦圆在今朝2课时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课时21我最好的老师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五2课时 18、跨越百年的美丽主备教师:徐吉帅 上课时间:4月26日教学目标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刻内涵。 4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文章所要表达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前置预习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内容及学习的目标,并画出学习重点。2、初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将得到的理解标注在书上,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3、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4、自主阅读,从课文内容、情感、表达以及精彩语段等方面进行自由批注。4、把读书时不懂的问题标注在书上。5、搜集介绍天然放射性元素镭的文章及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3、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4、默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一、初读感知 25分1、整理预习成果,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交流对新词的理解及生字的写法。注意:藤、衔、粪、顽等字的写法。引导学生归类识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独体字等;形近字区分、多音字标注。教师范写藤、乏、衔这几个字,学生在书上描红后在田字格纸上写一遍。(10分)(2)指名读文,师生共同评议。(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使=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4)写作顺序预设:一、(1-2)登台作报告。二、(3-4)探索发现镭。三、(5-6)淡泊名利。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的好处。二、品读感悟 15分1、梳理疑问,解决简单问题。预设:(1)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2、 依据学段目标,单元训练重点以及本课重难点,师生共同确立探究内容。预设:1、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朗读,再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并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跨越百年美丽”的深刻内涵。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科学精神。三、品读感悟 10分一、反复读文,根据自探内容,品读批注。自探内容与要求:(1)、自由读文,想一想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画出相应语句深入体会并做批注,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2)、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朗读,再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把自己独特的感悟批注到书上。(3)默读全文,本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二、默读课文,整理批注,准备交流。三、组内交流自探内容,互补完善。四、精读升华25分四、全班交流,深化对课文的理解。预设:1、引领学生围绕自探内容,展开交流讨论。自探内容(一):结合具体语句汇报重点指导:居里夫人的外表美指声朗读相关语句,谈出对该句的体会和认识,在感悟的同时,结合看图,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镭的颜色美想象当时的情景,尤其是在“幽暗的破木屋的映衬下”这点略带蓝色的荧光显得更美,指导朗读相关语句。居里夫人的内在美,人格美。(指导学生抓住全文有关语句进行朗读、感悟,注意读悟结合,切忌空谈;教师要善于点拨、提升和概括。)A、巨大贡献是美关注语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中”“它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它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B、勇于探索、忘我献身是美关注语句: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矿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实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C、淡泊名利是美“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小组学生根据自探内容,找出并汇报理解感受,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自探内容(二)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执著的探究精神。)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体会居里夫人执著的信念与追求。)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从这两段话中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的巨大贡献及其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精神。)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一心想着人类的科学事业,视名利如粪土。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居里夫人最美的地方。)小结: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只有内在的美才会是永恒的,不变的。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那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薄名利的人格魅力上。所以,她的美丽才会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才会跨越百年,甚至是永远。自探内容三、写法特点教师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显而易见的写法特点。倒叙、引用。2、 回顾全文,师生总结学习策略。 1)、回读通览课文,理解题目含义首先学习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都表现在哪儿?1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结合课文谈一谈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2小结: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只有内在的美才会是永恒的,不变的。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那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薄名利的人格魅力上。所以,她的美丽才会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才会跨越百年,甚至是永远。(这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五、拓展应用 4分任选一题完成:1继续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写一篇有关居里夫人的短文,可以结合自己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和爱因斯坦写的悼念玛丽居里后所受到的启发,重新构思并完成作文。2搜集其他一些科学家、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仿照跨越百年的美丽写一写你心目中最崇敬的一位科学家或历史文化名人。(课下做)六、评价导航 1分树立自信激励导航再次批注(根据同学交流及自己深入学习的体会,再次批注。可课后完成。) 19*千年梦圆在今朝主备教师: 徐吉帅 上课时间:5月6日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嫦娥奔月、炎黄子孙、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苍穹、振奋、规模、协作、精细、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猝然、宛若、概括、评价、魄力”等词语。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1、了解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体会并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2、学习体会作者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前置预习1、 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扫清文字障碍,并标注在书上。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给课文分段。3、自主阅读,从课文内容、情感、表达以及精彩语段等方面进行自由批注。把读书时不懂的问题标注在书上。4、搜集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的相关资料,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概况。一、初读落实字词感知内容 10分1、 出示本课生字词:“乳白色 执行 滑坡 控制 侨胞 边缘”等词,通过多种形式读,识记生词。(开火车朗读、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2、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理清写作思路一(13)二(410)三(11)二、品读突出主题落实策略 6分1、 回想学习本单元前篇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时,我们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师生共同回顾总结:(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3)学习作者运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2、将课文重点内容与学习策略相融合,师生共同确立本课探究内容:(1) 默读课文,想一想,“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圈画出相关语句圈画出航天发展过程的语句,加以体会,做好批注,并试着有感情朗读。 三、精读批注交流点拨提升 16分1、 按照确立的探究内容,运用策略学生进行自学批注。2、 组内交流圈画 的关键语句,总结完善自己的见解。3、 全班交流,教师适机点拨:预设: 交流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1)炎黄子孙尝试飞天梦。a、梦想飞离地球遨游太空b、 万户尝试人类首次火箭飞行 c、炎黄子孙没有放弃飞天梦(2)新中国航天事业呈现勃勃生机。a、发射卫星成功b、载人航天工程艰苦实施 c、“神舟五号”首次航天飞行d、“神舟六号”成功飞天。(3)更高的梦想。 师:古代产生梦想、明代万户飞行、七十年代人造卫星上天、世纪初神州飞船飞天,历时数千年,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实现的,真可谓千年梦圆在今朝呀! 板书: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4、谁来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结合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谈。5交流本文在表达方法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65、师小结:飞天梦的实现是靠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才使梦想变为现实。这种在具体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既有说服力又具体感人,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写作方法。文章举了四件事,但并不是平均使用笔墨,而是做到了(详略得当)四、拓展随文练笔阅读感悟 7分1、 学完了这片课文你想对这些航天人说些什么呢?请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写写自己的感悟1“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并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2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神州五号”飞行成功仅仅三年,“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请你来为本文作者填补这一空白:把“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也写进课文中,加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五、评价树立自信激励导航1分说真话、表真情,表扬进步、导航方向。(机动环节,可有可无。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主备教师: 徐吉帅 上课时间:5月9日教学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教学重难点1.通过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2. 学习体会作者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前置预习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内容及学习的目标,并画出学习重点。2、初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将得到的理解标注在书上,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3、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4、自主阅读,从课文内容、情感、表达以及精彩语段等方面进行自由批注。4、把读书时不懂的问题标注在书上。5、搜集相关资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思路。一、初读感知 25分1、整理预习成果,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预设:(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交流对新词的理解及生字的写法。注意:械、逆、玫、域等字的写法。用列出形近字的办法识记“澡”、“械”、“玫”,强调“械”的撇,示范写,学生描红并练写一个字。分别给这几个字组词。(10)分(2)指名读文,师生共同评议。(3)读准下列词语。诞生 漩涡 花圃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重点理解: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其中“见微知著”比较难理解,要结合浅显易懂的事例理解。)(4)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语,启发联系上下文理解。(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预设:a、课文主要用几个事例,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b、课文主要用三个事例说明只要善于观察,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普通事物中发现真理)(6)理清写作顺序: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第二部分(2-6)运用事例,证明观点。首先 概括地指出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科学真理的发现都是在发现者和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获得的。第三部分(7、8)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二、品读感悟 15分1、梳理疑问,解决简单问题。预设:(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什么意思?课文具体讲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依据学段目标,单元训练重点以及本课重难点,师生共同确立探究内容。预设:1、默读课文,想一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你还能补充哪些事例?2、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朗读,再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并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2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三、品读感悟 14分 一、反复读文,根据自探内容,品读批注。自探内容与要求: (1)、自由读文,想一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你还能补充哪些事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画出相应语句或段落,深入体会并做批注。(2)、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朗读,再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并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3)默读课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二、默读课文,整理批注,准备交流。三、组内交流自探内容,互补完善。四、精读升华 19分四、全班交流,深化对课文的理解。预设:1、引领学生围绕自探内容,展开交流讨论。自探内容(一):结合具体语句汇报重点指导:(1)a、它的含义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追问,不断探索,解决问题,就能发现真理。b、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能发现在真理(12)在读书交流的同时设置填写表格:人物发现现象不断发问找到真理谢皮罗教授洗澡水的漩涡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旋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波义耳紫罗兰的变色紫罗兰中有种什么物质遇酸变色呢?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奥地利医生睡觉时眼珠的转动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2) (3)你还能例举出这样的事例吗?(学生可能会谈到曾经学过的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补充: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学生找出这几个事例,结合课内外资料,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注: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教师点拨: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例举具体事实加以证明。这样的文章叫做论说文,也叫做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自探内容(二):1)、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结合课文,理解:这里的“?”是发现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2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联系课文所举的三个事例,见微知著中的微分别指( 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 )、( 奥地利医生发现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而著分别是指(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 发明了酸碱试纸)、( 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最后来阐述开头的观点。)自探内容三:再读课文,感悟写法1默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例举具体事实加以证明。这样的文章叫做论说文,也叫做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五、拓展应用 6分1、下面我们再来阅读一篇论说文,看一看这篇文章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怀疑与学问顾颉刚“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视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选自顾颉刚通俗论集)(1)自读自悟。(2)全班交流,说一说这篇文章作者要说明什么观点。(做学问首先要有怀疑精神。)2读了两篇论说文,下面我们亲自尝试来写一写论说文。请同学们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来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等。六、评价导航 1分树立自信激励导航再次批注(根据同学交流及自己深入学习的体会,再次批注。可课后完成。) 21*我最好的老师主备教师: 徐吉帅 上课时间: 5月15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默读课文,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的能力的重要性。理解课文内容。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4.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正确理解怀特森老师运用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具有怀疑精神的做法。感受怀特森老师具有的坚持不懈、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2.理清文章脉络,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写作方法。3.正确理解怀特森老师运用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具有怀疑精神的做法。 前置预习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扫清文字障碍,并标注在书上。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给课文分段。3、自主阅读,从课文内容、情感、表达以及精彩语段等方面进行自由批注。把读书时不懂的问题标注在书上。一、初读落实字词感知内容1、出示本课生字词:“编造、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兴趣”多种形式读。(开火车朗读、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理解驳倒等词义)3、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体安全培训课件安排
- 江西省九师联盟开学考试2026届高三上历史试卷(含答案)
- 偏远岗位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保密知识培训会主持词课件
- 西藏拉萨市那曲二中2025-2026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
- 研学旅行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 2025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与参考答案
- 埃及旅游资源
- 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课件
- 伪状态对抗性防御-洞察及研究
- SYT5405-2019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非器质性失眠症的护理查房
- 《新学期“心”动力》心理主题班会
- 《基础写作教程》 课件全套 第1-11章 基础写作概论- 理论文体
- 培养团队协调能力
- 拓培非格司亭注射液-临床药品应用解读
- 装饰色彩课件
-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
- (医学课件)急诊科进修汇报
- 1-丁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临床药理学(完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