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语文学法指导(上) 第一单元 阅读方法指导 记叙文(小说)阅读方法指导一、怎样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思想。1、从文中标题入手: 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中心,体现文章主要内容; 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了中心思想。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 有的文章开篇点明或揭示了中心; 有的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3、从分析文章议论、抒情句入手: 记叙文中的段落议论句点明段意,结尾处的议论句通常点明中心。议论抒情句通常表达观点和抒发感情。4、从概括段意或人物事件入手: 概括段意后把意思相关的综合到一起:写人的记叙文中比较多的是人物的性格品质即中心。叙事的记叙文通常事件的社会意义即中心。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根据文中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活动的,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紧密结合事件的时代背和环境情况。二、怎样理解词语的语境义。1、联系上下文揣摩指代内容: 从被指代事物和距指代词的距离看,有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之分。首先看前后句是否包含指代内容,然后看本段中是否有指代内容最后看临段或其它段中是否能概括指代内容。2、联系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附加义: 联系一定的语言环境,从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语体特点、风格特点等方面来理解,重视词语的活用、感情色彩的反用、修辞手法的使用。三、怎样理解难句。1、结合语境理解句意。A、抓关键词语:从理解关键词的深刻含义入手就可以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B、结合前后句分析和结合整个段落来分析句子的含义,有时能有突破,易于理解。2、分清句子的结构。 若是单句就分析出句子的主干;若是复句则理清复句关系,看强调的重点是什么。3、理解含蓄句子的含义A、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 注意特定语言环境中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比喻义、引伸义、附加义、象征义等。B、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 不同时代背景中句子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同时要联系文章所反映的内容的民族特点、种族特点、宗教特点等。C、联系文章的中心内容: 一般情况下文章中的难句都和中心有关,这是一种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关键是要学会具体分析。D、联系写作方法: 有些作品用到象征、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对比、衬托等写作方法,只要有机的结合都能分析出来句子的含义,要注意每种写作方法的特点。四、怎样理解文章结构。1、纵向结构:按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的过程2、横向结构:按事物的空间关系或事物的不同方面安排材3、纵横结构:总体上采用横向或纵向,局部采用纵向或横向五、怎样划分段落层次。1、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抓住关键词2、按故事的情节发展划分抓住转换处3、按地点的变换转移划分抓住转地处4、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抓角度变化5、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抓住变化点6、按总分总结构特点划分抓结构特点7、按段落内在联系来划分抓段落中心8、按事件详略安排来划分抓过渡句段六、怎样理解过渡的作用。1、连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场景。 运用过渡词、句、段把不同的事件或场景连接起来,分析时注意过渡词句段前后的事件或场景之间多数是并列的,比较明显。2、记叙、议论、抒情间的转换。 这种过渡在段落中不明显,一般情况下只要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就可突破,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就比较明显,通常有一个纪叙基础上的总结词语。3、转换不同的记叙方式。 文中通常是在插叙的前后运用,分析时注意看插叙事件前后的内容是否是一件事的发展经过。4、交待说明有关的记叙要素。 交待记叙要素有时是按简历的方式写出来的,通常是段与段之间。过渡分“承”“转”两种,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景物、表达方式等的转变。作用是使文章曲折多变、跌荡起伏、上下文衔接自然。七、怎样把握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空间顺序为线索。时间:具体时间:如中午、2008年、15分钟等。 间接时间:如旭日东升、夜幕降临、黄昏时分等 笼统时间:如古时候、从前、很久以前。空间:地点的变换、经常出现的地点、同一地点观察角度的变化。2、以人物的思想感情为线索。 全文看人物思想感情、看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看人物的心理历程、看人物的认识过程3、以象征性的事物和具体事物为线索。4、以中心事件发展历程为线索。5、以作者的认识发展为线索。八、怎样分析照应。1、看段与题目的照应。2、看开头与结尾的照应。3、看前段有伏笔,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4、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的重叠或照应。5、前面提到,后面有发展。6、前面设悬念,后面有提示。九、怎样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1、从描写入手:A、从直接描写入手,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心理。 人物语言包括对话、独白、从性格化和个性化两方面分析。 人物外貌包括容貌、服饰、神情、姿态等。 人物动作分析时注意特殊动作、习惯动作和动词。 人物心理包括: 感受式:直接写出人物的心里想什么。 剖析式:人物为什么会这么想。 梦境式:种种睡梦中的形象。B、从侧面描写入手:人物烘托和景物烘托C、从细节描写入手:具体细微的人物外貌、动作等D、从语态描写入手: 动态:人物说话时的伴随动作。 声态:声音的大小、高低、粗细等。 神态:说话时的表情、体态 心态:说话时的心理特征。2、从事件入手:A、从事件的社会意义角度分析,B、从事件的发展过程看C、从事件的性质分析3、从变化入手:A、从人物的性格变化看,对比中分析人物。B、从人物正反两方面对比和正反人物的对比中看人物相对变化分析。C、从人物在事件中感情、心理、角色、地位等变化或对事件的认识变化看D、从人物描写前后变化看人物特征,由表及里。十、怎样分析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及作用1、虚写与实写 景物的虚写与实写相互呼映,虚写通常是想象的景象,用来突出实景。2、静态和动态。 景物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式从多角度写景。3、固定观察和移动观察。 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移步不换景换角度观察。4、作用: 交待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十一、怎样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1、分析人物:A、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B、人物间的关系C、人与环境的关系D、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情感2、分析事件A、分析事件的六要素B、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C、分析场面和细节D、分析作者对事件的态度和感情3、分析景物A、分析景物特征B、分析景物包含的思想感情C、景与人的关系D、作者对景物的感情和态度十二、怎样理解文中的写作特点1、从选材看A、有的围绕中心选择点型材料B、有的十分注意选材的详略C、有的选材别具一格,与众不同2、从结构布局看A、有的结构严谨。注重内在联系和过度是否自然。B、有的既严谨又灵活C、有的结构精巧、独具匠心D、有的采用双线结构,包括明线和暗线。E、有的开头、结尾遥相呼应3、从表达方式看A、有的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记叙:顺叙、倒叙、插叙、分叙、补叙 描写: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场景描写:自然景物、人文景观、场面 描写方法:虚写与实写、白描与细描、人物速写、静态与动态 抒情: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说明议论B、有的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性格C、有的通过景物表达情感4、从语言运用看A、有的遣词造句准确、鲜明、生动、形象B、有的句式多变、修辞丰富。从用途看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常用修辞格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设问、对比等。C、有的风格朴实清新、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洒脱自然、有的深沉含蓄、有的细腻温馨、有的-D、有的文章中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多运用口语、有的书面语较浓;有的词语含有深刻含义、有的感情发生变化,词义反用,词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店运营团队时间分配与管理方案
- 船舶起重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疫情期间校内活动策划方案
- 瓦楞纸箱成型工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 我的图册-用看图软件创建图册说课稿 河大版
- 罐头加工参数调节效果评价分析报告
- 拈花湾建筑方案设计文本
- 建筑模型内部深化方案设计
- 采购项目成本控制与预算实施
- 中国大数据营销方案研究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
- 铜府字202322号铜鼓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公布稿)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欺凌防范政策
-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 农贸市场装修施工方案
- 2022年广东双百社工笔试真题及答案
- 四川省兴文县建设煤矿2021年矿山储量年报
- EPLAN电气设计 课件全套 陈乾 任务1-15 初识Eplan、Eplan的安装-图纸设计与电气元件选型练习
- 2024年中考考前语文集训试卷17及参考答案(含答题卡)A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