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2).doc_第1页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2).doc_第2页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2).doc_第3页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是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多数为病毒感染,少数由细菌感染。对症处理及护理:1 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半流质饮食。2 发热、头痛可服解热镇痛剂,年老体弱者不宜过量,防止出汗过多而虚脱。3 咽痛可含消炎喉片或淡盐水漱口。4 打喷嚏、流涕、鼻塞者可用扑尔敏、1%麻黄素呋喃西林液滴鼻。5 咳嗽、咳痰者可选用止咳、祛痰药物。痰粘稠、不易咳出时雾化吸入,以达到消炎,易于咳出。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长期受病毒和细菌感染或理化因素刺激以及过敏反应等所致的炎性改变。临床表现可概括为“咳”“痰”“喘”“炎”四症。但长期反复咳嗽为最突出,慢性咳嗽、咳痰,严重时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病。护理:1. 注意保暖,预防着凉,鼓励排痰。痰液一般呈白色、粘稠或泡沫样,量不多,合并感染时呈黄色、脓性、咳痰剧烈,痰量增多。2. 定时更换体位,咳嗽剧烈、痰量增多时,轻拍背部,以利排痰。3. 腹式呼吸锻炼,加强膈肌活动,提高运动幅度,使呼吸由浅速变为深缓,增加有效通气量,从而达到改善肺功能的目的。腹式呼吸的方法:取立位(体弱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要求缓呼深吸,不可用力,每分钟呼吸速度保持在78次。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4.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消毒。5. 痰粘稠不易咳出时,可行蒸气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祛痰药或解痉药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6. 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和思想情况,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解除痛苦。7. 注意环境卫生和居住条件,消除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吸烟)对呼吸道的影响。8. 哮喘发作常与精神因素有关,随时了解心理活动,发现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应进行思想工作,以消除因条件反射或心理失衡等因素导致的发病。9. 痰多而粘稠以致呼吸不畅者,可用药物雾化吸入,湿化呼吸道,使粘液稀释,以利排出。10. 控制哮喘发作,可用支气管解痉药,如麻黄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使用茶碱类药物时,应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或心动过速时,应及时报告医师。11. 异常烦躁者,10%水合氯醛灌肠,禁用吗啡和大量镇静剂,以免抑制呼吸。12. 哮喘发作夜间机会较多,故夜班护士应随时巡视病房,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第三节 肺炎的护理肺炎是指肺部组织的急性炎症,临床常见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两种。肺炎大都是由肺炎双球菌引起,少数由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引起。大叶性肺炎多见于青壮年,起病突然,先寒战、后高热,伴头痛、乏力、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部分患者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和紫绀。少数病例因严重感染而引起中毒性肺炎,高热继而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脉细速等。小叶性肺炎多见于年老体弱或继发于支气管炎,常有咳嗽、咳痰、不规则发烧。重者呼吸困难、紫绀,严重者呼吸循环衰竭。护理:1. 卧床休息,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湿度和温度要适宜。2. 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每日不少于3000毫升。必要时静脉补液,以利毒素的排出。输液量不应多于2000毫升,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肺水肿。3. 气急、紫绀、呼吸困难者氧气吸入,半卧位。4. 做好口腔护理,每日34次漱口。口唇干裂者涂滑润油,口周围疱疹者可涂1%龙胆紫。5. 观察痰液颜色和量,根据需要留取痰标本送检。6.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面色、神志和尿量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少尿、紫绀、体温骤降、脉速、血压下降时,及时报告医师。7. 大便秘结时,温盐水灌肠,腹胀时肛管排气。8. 咳嗽、咳痰服用祛痰剂。痰液粘稠者蒸气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9. 胸痛剧烈者侧卧位,或用胶布固定胸壁,以减少患侧胸部活动,必要时可服用止痛剂。第四节肺气肿的护理肺气肿是指终末支气管远端的细支气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腔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护理:1. 调节室内温度,阳光充足,定期消毒。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2. 卧床休息,高枕自由卧位或半卧位。3. 低盐饮食,鼓励多进食,注意蛋白质、热量、电解质和维生素的摄入。4. 加强晨、晚间护理、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5. 严密观察神志、精神、发绀、缺氧、浮肿、尿量、咳嗽、痰量及呼吸、心率。6. 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协助拍背翻身,鼓励咳嗽,观察痰量和性质。7. 正确合理给氧,改善呼吸功能,做好各项急救准备。8. 注意心理反应,加强心理护理。9. 戒烟酒,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预防感冒,加强呼吸运动锻炼,指导患者腹式呼吸。吸气时尽力挺腹,呼气时尽力收腹。吸气时用鼻,呼吸时用口。采用深而慢的呼吸,频率8-10次/分,每次进行数次,每次3-5分钟。第五节 肺脓肿的护理肺脓肿是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组织炎症、坏死,继而形成脓肿。临床变现为精神萎靡、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畏寒、战栗、弛张型高热、伴有咳嗽、咳痰;炎症波及局部胸膜时,可致胸痛;病变范围大时,导致呼吸困难。起病痰少,57天后咳嗽加剧,痰量增多。护理:1. 急性期卧床休息,减轻体力和能量消耗,保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减轻痰臭对空气的污染。2. 保持口腔卫生,每日漱口34次,除去口臭,避免口腔内细菌下行,继发下呼吸道与肺部感染。3. 准确记录痰量,细致观察痰的颜色和性质,留取标本并及时细菌培养。有条件者应同时做厌氧菌培养。4. 促进浓痰的排出,口服祛痰剂,进行体位引流。每日三餐之间引流2次,每次1530分钟,采取正确的体位引流。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高热时物理降温,呼吸困难时吸氧。6.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高热量、易消化饮食。第七节支气管扩张的护理 支气管扩张是由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而引起。临床表现:长期咳嗽,咳脓性痰,带臭味;痰放置后可分三层,上层泡沫样粘痰,中层系浆液,下层是脓液和细胞碎屑。部分患者反复咳血以及因慢性化脓性感染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晚期可并发肺气肺、肺不张和肺原性心脏病等。1. 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灰尘和烟雾刺激,减少感染机会。2. 发热或咯血时,绝对卧床休息。3.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注意调节口味,增进食欲,提高抵抗力。咯血期间应给温流质饮食。4. 注意口腔清洁,饭前、饭后要漱口,以除去口臭,增进食欲并减少感染机会。5. 注意观察痰的颜色和性质,记录痰量;需要时留标本送检,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如痰粘稠不易排出,可用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6.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引流,使痰排出。7. 咯血患者常有精神紧张和恐惧心理,应安慰鼓励。保持镇定,并指导将气管内留存的积痰、血轻轻咳出。8. 如有咯血,按咯血常规护理。9. 备好抢救药品,如吸痰器、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氧气、气管切开包、急救药品等。第八节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发作时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导致支气管狭窄而发病。临床表现:阵发性喘鸣音的呼吸困难,呼吸延长,严重者可超过24小时,呈哮喘持续状态。久病者可并发肺气肿及肺原性心脏病。护理:1. 急性期护理,半卧位或坐位,出汗多者及时擦干,更换衣服,防止受凉,以免感冒。2. 发作时体力消耗过大,发作后异常疲劳,故应卧床休息,做好生活护理。3. 发作时不宜多说话,发作过程不宜进食,缓解后高营养清淡的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多食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蛋等4. 每15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观察血压、呼吸和脉搏的变化。同时应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及酸碱度,以便及时抢救,纠正呼吸衰竭和代谢紊乱。5. 发作时,烦躁不安应安慰患者避免紧张。如有紫绀或呼吸困难时应给予氧气吸入。6. 严密观察病情,了解患者生活、工作、家庭环境、发病规律,仔细回忆发病前的诱因,以便寻找致敏原。7. 密切观察发作的先兆症状,喉部发痒、胸部闷胀、呼吸不畅、干咳、精神紧张等。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医师。第十节急性肺水肿的护理急性肺水肿系指肺静脉、肺毛细血管压力突然升高,超过毛细血管渗透压,大量浆液由毛细血管渗出至肺间质、肺泡内。主要表现: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大汗淋漓、缺氧明显。可洛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护理:1. 绝对卧床休息,坐位或半卧位。2. 高营养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3. 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湿化瓶中放70%酒精,酒精能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改善通气和缺氧症状。可用有机硅消泡剂喷雾。4. 使用强心剂,支气管解痉药物时,注意给药速度,缓慢静脉推入。使用利尿剂时注意尿量和药物反应。5. 使用上述方法的同时,可四肢加用止血带,每15分钟轮流交替放松,以保证肢体循环的正常运行。6. 做好精神护理,安慰患者,安定情绪,配合治疗。肺水肿纠正后,应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休养环境。第十二节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护理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系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增加,继而心脏肥大,最终发生右心心力衰竭。临床表现:长期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紫绀、心悸、浮肿、不能平卧等。由于长期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常引起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肺性脑病、心律失常、上消化道出血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护理:1. 休息,明显紫绀、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周围血管扩张、汗多、肝大伴腹水和下肢浮肿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半卧位,低流量吸氧。2. 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心力衰竭时低盐)饮食。3. 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按时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以防受凉。室温恒定,适宜。定时空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4. 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体温及神志变化。5. 保持呼吸道通畅,咳嗽、排痰、经常更换体位,轻拍背部,以利于痰液的排出。无力排痰者,经常吸痰。痰液粘稠者雾化吸入。6. 注意口腔卫生,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用利尿剂时,准确记录出入量,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