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文言文.doc_第1页
2016文言文.doc_第2页
2016文言文.doc_第3页
2016文言文.doc_第4页
2016文言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文言文阅读一、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法1、课文求义法A. 讽帝大征西方奇技。B.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2、成语印证法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有的放矢 的:箭靶)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 假:借助)其文约,其辞微。(微言大义 微:深奥、微妙)3、结构求义法3、结构分析法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变姓名,诡踪迹。4、语法分析法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故久立与其客语。徒立故琅琊王泽为燕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句中“梁君臣之首”是名词性短语,作宾语,而“函”带这个宾语,由此可推知“函”此时应由名词(“匣子”)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用匣子装”。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使”是动词,很显然这个动作是由“人”而不是“隶”发出的。这样“隶”只能作状语来修饰“使”,是“像奴隶那样”的意思。5、形训求义法6、音训求义法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应该在拥有扎实的课内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上下语境,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另外在做选择题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1、 文言文考查内容是古文,如果选项中给出的加点字解释是现代文最常见的意思,应特别注意。这类选项错误率较高。2、 可使用代入法进行判断,如果带入后语句不通,或者不合逻辑的,则为错误项。如2010年四川省试题(选自汉书酷吏传)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mA.长安中奸猾浸多 浸:逐渐。B.悉籍记之 籍:凭借。C.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 内:里面。D.赏所置其魁宿 置:放置。反馈练习1、( 05高考湖北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B、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2、(06高考福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而去之 去:使离开B天下宗周(王室) 宗:祭祀C我安适归矣 适:往,到D余甚或焉 或:通“惑”3、(09高考山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大夫期十日 期:约定B.会天疾风 会:适逢C.犯风而罢虞人 犯:冒着D.过而击之也 过:经过4、(05年高考浙江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 胶:搁浅。B庭除甚芜 除:废弃。C疆场无侵削之虞 虞:忧虑。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条:整理。5、( 06高考重庆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堪:忍受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6、(09高考广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刺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奇妙B.以章献起于寒微 起:出身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诛:惩罚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驰:延缓7、(05高考辽宁卷)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恒其业 恒:固定B可以喻大 喻:比喻C道能讽之 讽:背诵D遽命道对面草词 遽:立即8、(06高考湖南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C间以婀娜之声 间:间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9、(09高考福建卷)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了:明白,了解B.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戚:忧愁C.县吏怪其意气 怪:责怪D.见其面斥人过 面:当面10、(11年高考山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11(05年四川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B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禀告。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诺 诺:答应。D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箧:小箱子。12(12年四川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习举子业辄鄙之曰 鄙:以为羞耻。B自劾求退 劾:检举揭发。C必宥尔,无恐 宥:宽恕。D上官按之不得实 按:查验。二、 文言文断句1、中正性(对称性)原则2、语法分析原则典型例题1、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 莫 不 举 贤 或 以 治 或 以 乱 非 自 遁 求 同 乎 己 者 也 己 未 必 得 贤 而 求 与 己 同 者 而 欲 得 贤 亦 不 几 矣 使 尧 度 舜 则 可 使 桀 度 尧,是 犹 以 升 量 石 也。(取材于淮南子缪称训)典型例题2、古大将之才,类出天授。然其临敌臸胜也,要皆先识兵势虚实,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之法。文士家作文亦何独不然盖意乘间则巧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词旁搜曲引则畅虽古今名作如林亦断无攻坚摭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 (蒲松龄与诸侄书) 典型例题3、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史记太史公自序) (2013年海淀期末) (2013年西城期末) 典型例题4、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 (文心雕龙知音)典型例题5、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骄傲自满)乃亡。(柳宗元敌戒) 典型例题6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典型例题7老子送孔子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典型例题8、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曰:“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不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夫以大王之贤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窃为大王羞之韩王忿然作色攘臂按剑仰天太息曰寡人虽死必不能事秦!”典型例题9石曼卿喜豪饮与布衣刘潜为友尝通判海州刘潜来访之曼卿迎之于石闼堰与潜剧饮中夜酒欲竭顾船中有醋斗余乃倾入酒中并饮之至明日酒醋俱尽 典型例题10盖所谓出于己之所自得而不窃于人之所尝言者也就其所自得以论其所自鸣规其微疵而约于至纯此则渭之所献于子肃者也。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臸利害可以待敌凡兵尚义不义虽利勿动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苏洵心术三、 文言文阅读解题法(阅读流程)1、弄清传记类文言文的情节线索2、关注有效信息3、阅读时间不超过八分钟典型例题一 袁宏字彦伯,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焉。答云:“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即迎升舟,与之谭论,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尚为安西将军、豫州刺史,引宏参其军事。累迁大司马桓温府记室。温重其文笔,专综书记。宏后为东征赋,赋末列称过江诸名德,而独不载桓彝。时伏滔先在温府,又与宏善,苦谏之。宏笑而不答。温知之甚忿,而惮宏一时文宗,不欲令人显问。后游青山饮归,命宏同载,众为之惧。行数里,问宏云:“闻君作东征赋,多称先贤,何故不及家君?”宏答曰:“尊公称谓非下官敢专,既未遑启,不敢显之耳。”温疑不实,乃曰:“君欲为何辞?”宏即答云:“风鉴散朗,或搜或引,身虽可亡,道不可陨,宣城之节,信义为允也。”温泫然而止。宏赋又不及陶侃,侃子胡奴尝于曲室抽刃问宏曰:“家君勋迹如此,君赋云何相忽?”宏窘急,答曰:“我已盛述尊公,何乃言无?”因曰:“.功以济时,职思静乱,长沙之勋,为史所赞。”胡奴乃止。宏性强正亮直,虽被温礼遇,至于辩论,每不阿屈,故荣任不至。与伏滔同在温府,府中呼为“袁伏”。宏心耻之,每叹曰:“公之厚恩未优国士,而与滔比肩,何辱之甚。”谢安常赏其机对辩速。后安为扬州刺史,宏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道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其手,顾就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时人叹其率而能要焉。 (取材于晋书袁宏传)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率尓与左右微服泛江 率尔:率性、洒脱地B.引宏参其军事 引:指引C.君赋云何相忽 相:代指“家君”D.时人叹其率而能要焉 要:抓住要领9.下列对文中句子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声既清会,辞又藻拔声音既清越有节奏,词句又极富文采B.既未遑启,不敢显之耳既然没来得及向您禀告,也就不敢把他的名字写出来了C.时贤皆集,安欲以卒迫试之当时贤士们都会集在此,谢安想用士卒胁迫的办法考验他D.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就应当宣扬仁德之风,抚慰那里的黎民百姓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袁宏吟诵表现他个人志趣抱负的咏史诗时,被微服出游的谢尚听到而得到赏识,从此声明日渐显扬。B.袁宏因不听伏滔的劝谏而与他产生矛盾,辩论时又从不曲意奉承桓温,因此始终得不到荣升。C.袁宏不愧为一时文宗,他才华出众,著述颇丰,所著的东征赋北征赋在当时很有影响。D.这篇史传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即使是次要人物,虽着墨不多也塑造得生动可感、各具特色。11.文中桓温和胡奴提到的“家君”与“家君作宰,路出名区”中的“家君”意思相同,它是古代的一种称谓,是说话人在外人面前提及_时的尊称。(1分)12.为什么袁宏能让桓温由“甚忿”转变为“泫然而止”?请概括回答。(4分)答案8. B 9.C 10.B (每小题3分) 11. 自己的父亲(1分)12. 答案要点:平息愤怒:没有请示,不敢擅自提及桓彝,示谦敬之意;消除怀疑:回答非常迅速,让人感到不是临时应变之辞;触发情感:高度赞扬桓彝的功德,评价中肯,触发桓温怀念追思之情。(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译文:袁宏字彦伯,父亲袁勖,为临汝县令。袁宏有超人才华,文章造诣绝佳,曾作咏史诗,意在寄托个人志趣抱负。当时谢尚驻镇牛渚,乘秋夜月色,穿上民服与随从率性自在地泛游江上。恰巧袁宏在一小船中诵诗,朗诵清晰悦耳,文辞又华丽出众,于是谢尚泊舟倾听很久,派人去探问。回报说:“是袁临汝的公子在咏诗。”这就是上述咏史之作。谢尚立即让随从邀请袁宏登上自己的船,并与他谈论,自夜达旦未眠,从此袁宏的声誉日渐显扬。谢尚任安西将军、豫州刺史,召引袁宏参谋其军事。袁宏多次升迁直到大司马桓温府记室。桓温看重他的文笔,让他专门掌管文书记录和撰写工作。袁宏后来作东征赋,赋末称颂渡江南迁的德高望众的名流,惟独未写桓彝。其时伏滔早在桓温府,又与袁宏交好,极力地劝他补叙桓彝,袁宏笑而不答。桓温知道后特别生气,但是忌惮他是一代文学大家,不想让人特意去询问。后游青山饮酒归来,命令袁宏与他同车,从属多为袁宏感到害怕。行了数里,桓温质问袁宏:“听说你写东征赋,称举了很多先贤,为什么没有提到家父呢?”袁宏答道:“尊公的称谓不是下官敢擅自提及的,既然还没来得及向您请示,也就不敢写出来了。”桓温怀疑不是实话,就又问到:“你打算用什么言辞来写呢?”袁宏立即答道:“风度鉴识飘逸豪朗,(对于人才)有的搜访,有的引荐,人虽然可以死去,道义却不可陨落,尊翁的节操,信义二字最为公允恰当。”桓温流着眼泪不再询问。袁宏的赋中也未提及陶侃,陶侃的儿子胡奴在一密室里拔刀质问袁宏:“我父亲功勋那么显著,你的赋辞何故忽略了他?”袁宏十分窘迫,答道:“我已充分颂述尊大人,怎么会说没写呢?”于是说:“建功以挽救时局,在职常思肃清战乱,长沙郡公的功勋,为史家赞颂。”胡奴就不再追问了。袁宏生性刚正不阿忠诚爽直,虽受桓温礼待,但每当辩论时常常据理力争,毫不屈意奉承,所以得不到荣升。他与伏滔同在桓温府,府中以“袁伏”并称。袁宏内心耻于如此称谓,常叹息说:“桓公厚恩未加于一国之杰出人士,而我与伏滔地位相等,这是何等的耻辱。”谢安经常赞誉袁宏应对机敏,辩论时反应迅速。后谢安任扬州刺史,袁宏由吏部郎出任东阳郡,在冶亭设宴饯别。当时众贤会聚,谢安想试试他在仓猝紧迫间的应变能力,临别时握住他的手,回头从随从手中取一把扇子给他,并说:“姑且以此物赠行。”袁宏应声答道:“我当宣扬仁德之风,抚慰那里的百姓。”那时人们都赞叹他坦率而能得要领。袁宏跟随桓温北伐,作北征赋,是文章中的佼佼者。撰著有后汉纪三十卷及竹林名士传三卷,诗、赋、诔、表等杂文共三百余篇,流传于世。典型例题二曾庭闻自万里归,己酉正月,会酒于三巘,尽欢。壑风十尺,倒上吹墻屋,雨雪杂下。庭闻尽出其所为古文,使予论定。庭闻之文句,格法昌黎,而苍莽勃萃,矫悍尤多秦气。予与庭闻为童子时同学,庭闻天资甚鲁,终日读不尽十行。长,省尊大夫于京师,数过吴门,与吴中名士游,其文斐然一变,而庭闻之名盛于东南。近二十年则出入西北塞外,尝独身骑马行万余里,最好秦中风土,至以宁夏为家,而庭闻名在西北,其文又一变。庭闻间归,相见予于山中,毛衣革踏,杂佩帨带刀砺,面目色黄黝,须眉苍凉,俨然边塞外人。回视向者与予咿唔笔研间,及细服缓带为三吴名士时,若隔世人物。呜呼,庭闻之文多秦气,何足异也。文章视人好尚,与风土所渐被。古之能文者,多游历山川名都大邑,以补风土之不足,而变化其天质。司马迁,龙门人,纵游江南沅湘彭蠡之汇,故其文奇姿荡轶,得南界江海烟云之气为多也。余读史,尝怪赫连氏,初无功德,而兴之暴,西夏强且久,与宋室为终始,此必有所以自强固者,不独恃甲兵之力。间披舆图,按其处,距长城外河西数十里,自分力劣弱,终身不能至,详考其兴亡盛衰之迹,而庭闻乃竟以是为家边徼风土人情叛服治乱必有深知其故者他日著之文章当不止如史传所记载也。(取材于清代魏禧曾庭闻文集序) 注:曾庭闻(16211677),名畹,字庭闻;江西宁都人。崇祯间乡试不遂,远游边徼,寄籍西安。尝省父应遴于北京,诸名公争延之,诗文脱稿辄诵持 去,名盛于东南。赫连氏:在西北建立政权的少数名族。魏禧(16241680),江西宁都人,明末清初散文家。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省尊大夫于京师 省:看望B.数过吴门 过:错过C.故其文奇姿荡轶 其:他(指司马迁)的D.不独恃甲兵之力 独:只2.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庭闻天资甚鲁,终日读不尽十行 曾庭闻天资愚鲁,一天也读不了几行书B.最好秦中风土,至以宁夏为家 最喜欢秦地风俗,以至在宁夏安了家C.回视向者与予咿唔笔研间 回想从前和我一起读书写作D.初无功德,而兴之暴 开始并没建立什么功德,然而却以军事暴力兴起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曾庭闻和本文作者自幼就是同学,但是曾庭闻贪玩儿,读书一点也不勤奋刻苦。B.曾庭闻最初学习韩昌黎的文章风格,后来经历了两次变化,在吴中有很大名气。C.曾庭闻自西北来看往本文作者,细服缓带,让作者感到他仿佛是位“隔世人物”。D.作者对西夏历史极为关注,但是因身体不好,难以到西北边陲做一番实地考察。4.用“ / ”为第二大题文末划线的语句断句(5分)。而 庭 闻 乃 竟 以 是 为 家 边 徼 风 土 人 情 叛 服 治 乱 必 有 深 知 其 故 者 他 日 著 之 文 章 当 不止 如 史 传 所 记 载 也。5.文章援引司马迁的事例有什么作用?论述了什么道理?联系生活实际,写出对你语文学习的启示;不少于150字。(12分)参考答案:1.(3分)B(过:过访)2.(3分)D(兴之暴:兴起之快。上下文并无西夏残暴之意)3.(3分)D(A.文中并无曾庭闻“贪玩、不刻苦”的意思,只说他“天资甚鲁”。B.说曾庭闻最初就学韩昌黎,不对。C.“细服缓带”是为三吴名士时的装束)4.(5分)而 庭 闻 乃 竟 以 是 为 家 /边 徼 风 土(/) 人 情 /叛 服(/) 治 乱/ 必 有 深 知 其 故 者 /他 日 著 之 文 章 /当 不 止 如 史 传 所 记 载 也。【评分标准】每断错一处得扣分;可断可不断处不扣分。5.(12分)答案示例:司马迁与曾庭闻都是经历了一番山川名都大邑的游历过程,受到启发,变化气质,才写出超常的文章。本文主要论述了人的经历对文章影响很大这一道 理。人,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长期生活在一个环境下,人的气质会受到环境的限制,这时,就要走出去,游览名山大川,陶冶性情,变化气质,笔下的 文章,才会改变原来的风格,出现全新的面貌。新课标卷真题回顾2014年新课标一卷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日:“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日:“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2014年新课标二卷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振:救济。B 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当:承担。C 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D 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著:彰显。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第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D韩文刚者易析,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2015年新课标一卷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慧国,崇、观法慧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嗓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给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刚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节选自宋史孙傅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更变,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祟、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前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2015年新课标二卷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气。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場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