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题题型训练-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序12345678910111213答案1【2015年全国I卷.25-1】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2【2015年全国II卷.25-1】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3【2016年全国II卷.25-1】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4【2016年全国卷.25-1】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5【2016年全国I卷.25-2】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6【2017年全国I卷.25-2】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7【2017年全国II卷.25-2】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D修撰的政治性8【2017年全国卷.25-2】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A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B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C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D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9【2018年全国II卷.25-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10【2014年全国I卷.25-3】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C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11【2014年全国II卷.25-3】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儒家伦理得到强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血缘亲情逐渐淡化12【2015年海南卷.5-3】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A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13【2017年海南卷.3-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B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C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D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参考答案25题题型训练-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外戚干政的背景,意在考查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可知,皇帝母族得到重视,故C项正确。A项是其目的之一,不是背景,排除;外戚干政违背了“家天下”的观念,排除B项;王国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得到解决,排除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外戚干政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就是汉宣帝的那句话。汉宣帝说能够与他一同统治天下的人只有优秀的郡太守。这说明汉宣帝对待地方问题的重视,再根据后代帝王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说明地方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统治是很重要的。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行政制度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由两汉的“察举制”到隋唐时期的是“自由投考”反映的是选拨的方式变化,与最优秀官吏无关,且表述也过于绝对,故A项排除;据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考察的是官员的道德水平,而科举考试不符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的选官制度的演变是为了避免世家大族的垄断,故C项排除;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最重要就是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使教育变成全民的教育,从而提升了官员的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4B【解析】据所学可知汉初政治上“汉承秦制”,思想文化上“汉继楚绪”,推行黄老之术,但是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所以题干中“(秦)文书之力也”崇尚儒家思想的表述不准确,故项排除;据所学可知秦朝很多法律制度、赋税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以及钱粮、人口等大量数据,是汉初统治者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础,又据材料中“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是“(秦)文书之力”,说明了汉初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故B项正确;据材料中“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可得出“未能充分”的表述不合史实,故C项排除;“文书之力”意指汉代成功实现统治全国,是借助了秦之文书,据此不能说明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故D项排除。试题分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5【答案】D【解析】题干中提到的时间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内容为多人集体劳作,分工进行,联系所学内容可知在汉代出现了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选D。图片内容显示为多人集体劳作,与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不符,所以A错误。精耕细作农业主要体现在耕作方式和生产技术上,这些内容图片中反映不出来,所以B错误。中国的土地公有制存在于井田制之下,汉代时井田制已经瓦解,不再存在土地公有制的情况,所以C错误。6C【解析】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王国与朝廷之间矛盾到汉武帝时期不可能“渐趋激化”,排除A。题干反映的是朝廷控制的郡级政区的变化,不涉及中央行政体制调整,排除B。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直接管辖的郡国更多了,中央集权更加巩固。这说明中央政府更有能力、更有实力解决边患(匈奴威胁),故C正确。题干反映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王国控制的区域应该越来越小,排除D。点睛:D是误选项。很多学生认为“汉代由15个郡扩大到108个郡”,事实上是“把这15郡分成了108个郡。”,郡越分越小,地方的权利越来越弱。7D【解析】【详解】由私人修史转向政府官修史书,“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对修史的重视和控制,体现了史书修撰的政治性,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官修撰史书的真实性,故A项错误;私家著述和官修史书,也看不出评价历史的公正性,故B项错误;官修史书和私人撰写史书,都不能保证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故C项错误。8A【解析】【详解】根据“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可知很多人发家致畜,说明当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结合所学,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A项正确;“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富有,而这些富人并非都是豪强地主,财富多也不能说明控制了郡县,故B项错误;义利观是指如何看待道义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材料中反映了西汉时期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而没有提到当时人道义理念的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工商业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致富,而且西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朝廷不可能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汉前期”“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联系所学西汉初期的治国政策和影响分析解答。9B【解析】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B;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题目主要涉及到了西汉经济领域的诸多概念,如实物田租和货币人头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自耕农经济等,考生需要准确理解这些重要概念,才可以由题干信息推论出答案,思维含量较高。10【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唐代道教和佛教一度盛行,冲击到了儒家的正统地位,但都不能持久,都没有能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说明儒学的地位最稳固,所以选B选项。A选项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C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错误,魏晋以来,佛教的基础已经很深厚。点睛:之所以唐朝初年尊崇道教,因为道教传说中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与唐朝皇帝的姓氏相同,故有尊己之意。但这种政策最终抵不过儒家的正统思想,最终被历史改变。11B【解析】“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强调了养子地位的提升,也说明了儒家伦理得到强化,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养子亲子权利是不相同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宗族利益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血缘亲情逐渐强化而非淡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2.【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信息“二者皆圣人之教也”体现了佛教主动适应正统思想儒学的变化,故D项正确;B项出现于唐代,早于题目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的三方协议书
- 血液科白血病化疗护理管理培训
- 肺炎病毒性感染预防措施培训
- 2025版脑炎常见症状及护理注意事项
- 小学劳动教育
- 健康宣教PDCA护理个案
- 主持人讲师介绍
- 医美项目原理科普
- 麻醉科全麻手术后镇痛管理指南
- 2025版自闭症儿童表现分析及护理技巧
- 柴油安全协议书
- 第九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 新进博士教师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中国现金支付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 DB42T 851-2012 湖北省公路工程监理规范
- 2025年川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目录P118)
- 员工运营合同协议书
- 手机维修学徒合同协议书
- T/CEPPEA 5020-2023城市电力电缆隧道规划技术导则
- T/CCPITCSC 120-2023中国品牌影响力评价通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