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学科、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2课。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 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词语。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奥秘的兴趣。3、运用想象、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等方法,加深对月球魅力的感受。4、想象未来月球,进行习作准备。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运用想象、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月球的魅力和神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2. 学生课前收集并整理、阅读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3. 学生收集的描写月亮的古诗词名句等。第 一 课 时一、字词学习1、反馈预习效果展示预习时学生预错或易错的生字,引导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纠正、提醒、归纳、巩固)2、根据学生已知,设定巩固字词的方法及所需时间。评析碍是一个重点,运用提前预错,互相提醒、及时纠正的方法,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教师可根据预习情况针对性的以学定教,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二、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导语: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引导学生朗读第一段,想象皓月当空的景象,小组内交流对月亮的感受和遐想)2、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月球之迷。(板书课题)。三、自主探究,读文感悟(一)学习第二段和资料袋1、(出示课件演示)看,这就是月球,当我们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评析媒体课件资源,引导学生观看录象,整体感知。2、请大家找一找在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把它划下来,并读一读。评析的景象。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评析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个别)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评析主读书的能力,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和体验,感受读书的快乐。5、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想象的简直太不一样了,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们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出示课件)你们看,宇航员在月球上是怎样行走的呢?怎么会这样呢?评析识,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二)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1. 四大组轮读课文3-6段,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2. 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师梳理板书)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推测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月球之谜的谜底。评析的机会。3、师小结: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4、感情朗读课文。评析探究、合作学习中,培养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针对这一理念,这一环节我采用“读找议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3-6自然段。重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月球之谜。同时,设计问题注意层次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附:板书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的“谜”调整、补充)尘土是否能杀菌?22、月球之谜 水藻为何鲜嫩青绿?(十分奇异) 年龄是否比地球大?四、课外延伸,拓展知识面1、课文的第7自然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2、请同学们课后再阅读和月球之谜相关的资料,收集和月亮相关的诗句等,我们下节课交流。第 二 课 时一、指名朗读课文二、听写词语三、创设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1. (出示月色皎洁的图片,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让我们在春江花月夜这首名曲中,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名句写在黑板上。课后诗句;课外收集的诗句2. 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反复吟诵几遍,再抄写下来。评析体会古诗词的韵味,同时注意照顾差异。四、发散思维,大胆想象,拓展练笔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准备去做什么?2、结合园地六中的习作,进行想象作文(进行课堂习作片段练习)评析于月球的大胆想象,如何在教学中为每一个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每一个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想象作文是一个既省时又能照顾全体的方法,同时也使教材整合,使教学的语文味更浓。教后反思:一、识字教学以学定教,让孩子快乐学习。三年级的孩子已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因此,在预习时,及时扫清字词障碍是一个重点。运用“提前预错-互相提醒-及时纠正”的方法,让孩子们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可根据预习情况针对性的以学定教,强调易错字、形近字、多音字等,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二、阅读教学关注差异,让孩子快乐学习。例:在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环节时,教师设计了: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要求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推测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月球之谜的谜底。此处设计体现差异教学,问题分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三、课外延伸激发兴趣,让孩子快乐学习。课堂上,孩子提出的关于月球的问题五花八门,其难度和深度可不是我们老师可以解决的。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把课堂延伸到课外,鼓励孩子课后广泛阅读,了解自己有兴趣的问题。其实,这些关于月球的问题有很多是目前人类无法解开的谜团,但我们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及阅读的过程,不是吗?这才是语文课语文味的体现,而“谜”只是激趣的手段。 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把加加林 送上近地轨道之后,人类便开始闯入太空并着手探测月球。美国和苏联曾展开了一场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科学技术竞赛。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或逼近或登陆月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 ,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这一年先后有12名宇航员踏上月球,并向地面带回440公斤的月岩样品。1972年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以后,由于探月活动耗资巨大,月球探测一度有所降温。然而,人类还是反抗不住月球独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诱惑,再加上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进一步探测月球的可能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月球。篇二: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月球之谜教案焦东路小学 李娜 篇三: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教案三年级下册第22课月球之谜设计者: 刘一笑【设计说明】月球之谜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科普的文章,其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在写法上也很有特色: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探索的愿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二是要抓住“谜”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本文列举的只是几个关于月球的不解之谜,对于学生来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在学习此类文章时,我认为应大胆地引入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去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三是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体现了“为学而教”,学教练测高度一致,坚持“目标中心原则”。【教学目标】第一课时目标1、会认“悬、遐”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等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奥秘、努力”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想象、抓重点词等方法,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从中感受月球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欲望。3、积累一些有关月亮的诗句。第二课时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欲望。【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2、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准备】搜集月球的相关资料;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1、师: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这是什么?2、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索月球之谜,边说边板书:月球之谜。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心地读读,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4、检查生字出示词语:悬挂 遐想 奥秘 年龄努力 细菌 水藻 估计登上 夜幕降临 一项研究(1)我来考考你们,谁最先和它们交上朋友。指名读 开火车读 (为了更好地完成课堂作业本的练习1,重点评价前后鼻音。)(2)这些词语你是否都读懂了呢?预设:奥秘是什么意思?你还能给它找个朋友吗?水藻:提示“藻”是上下结构,想看看水藻吗?努力:你能用“努力”说个句子吗?5、指导写字:田字格里的生字哪个是需要提醒大家的?(交流)把你认为难写的生字漂漂亮亮地送到田字格里。6、检测生字书写情况,同桌当小老师互相修改一下。y m jing ln hi zo xun gu o m nin lng dng shng( ) ( ) ( ) ( ) ( ) ( )三、再读课文,获取信息。1、把生字送到课文里你还能读好吗?指名分段读课文。2、交流: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了解学情,更好地以学定教。)四、望月遐想,引人入境。导语:月球如此的神秘,有着这么多的谜,我们先来欣赏这美丽的月亮。课文哪句话写了这迷人的景色?随机出示句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1、读出画面。(1)学生读句子,想象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的景象。(2)交流眼前浮现出来的画面,随机理解“夜幕降临、皎洁”等词,并指导个别朗读。(3)带着你们的想象,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2、读出诗句。(1)师:这皎洁的明月,使你想起了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句呢?(指名交流)(2)补充课后诗句: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读一读,记一记吧。(课件出示课后诗句)(3)及时巩固,完成课堂作业本练习4。3、读出遐想。(解决课文小泡泡: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1)师:古人对月冥思,曾写下了这么多关于月亮的诗句。同学们,当你仰望星空,望月观赏时,是否还想到了其他的什么呢?(2)全班交流。预设评价:你想到了和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你们想到了一大串的疑问,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3)师:大家的这些奇思妙想,可以称之为“遐想”。(板书“遐想”,一起读。)4、小结:同学们,不光是你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对这颗神秘的星球都充满了美好的遐想,来,带着心头的种种遐想,美美地齐读第一段。五、感受神秘,入情入境。1、过渡:是呀,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们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同学们,还记得2003年10月15日,随着神舟五号的飞天,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谁?杨利伟。让我们闭上眼睛,跟随他坐上神舟五号,远离咱们的地球,直冲神秘的太空。到了,请睁开眼睛,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课件出示月球图片)交流。2、师:那么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让我们去读读第二自然段。出示学习提示:划出描写月球景色的句子,自己读读,看能感受到什么?2、交流描写月球景色的句子。(1)出示句子: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2)读出了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师归纳并板书:荒凉、奇异)(3)你们是从哪些字词体会到荒凉和奇异的?抓住关键词反复练读。(4)指导朗读:同学们,当你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这样的景色,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能带上这样的心情把这奇异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吗?(5)引读:当我们在地球上望月时,月亮曾是那么迷人有魅力,齐读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当我们登上月球一看,而月球上的天空却?月球上满是?没有?没有?月球是?(生齐读省略号部分)3、小结:想想看,月球的天空黑沉沉的,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生命,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是一个多么神秘的世界啊!齐读第二段。六、设置悬念,结束课堂。人类翘首期盼登上月球来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可是当人类登上了月球却发现了更多的谜。下节课我们将深入走近月球。七、作业设计1、摘录1、2段中优美的语句。2、查找有关月球知识的资料。八、板书设计月球之谜遐想奇异 荒凉第二课时一、只言片语,直奔主题。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感受了月球的美好和神秘,现在让我们继续揭开那神秘的面纱,去探索它更多的奥秘吧。二、月球探秘,提问延伸。1、导语: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宇航员们对此感到十分好奇,他们把月球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这些实验又让我们对月球产生了新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去了解科学家都做了些怎样的实验。2、出示学习提示:自己小声读一读3、4、5、6段,读后完成实验报告。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实验,在旁边写写想法和感受。实验报告3、全班交流。预设如下: (1)实验一:把细菌撒在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尘土上,结果细菌一下子都死了。a、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在做这个尘土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细菌一下子都死了,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b、这个实验结果真让人费解呀!你能用朗读来向大家汇报汇报这个有趣的实验吧!c、月球上的尘土也可以杀菌吗?带着我们的好奇一起来读读这个有趣的实验吧!(齐读)(2)实验二: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上,没有明显不同。水藻放在月球尘土上,长得特别鲜嫩青绿。a、你们做了这个植物的实验后,脑海里跳出了哪些疑问?(交流孩子提出的未解之谜) b、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惊奇的发现介绍给大家?(3)实验三:研究从月球带回来的岩石。a、你们研究了从月球带回来的岩石后,又有什么想说的想做的呢?(交流)b、齐读疑问: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篇四:月球之谜公开课教案22.月球之谜教学目标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词语。2. 理解课文内容,解决月球的已解之谜。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第一课时课前放水调歌头师:今天能来给我们301班的同学上课,王老师非常开心,一进教室,老师就注意到你们的眼睛,里面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所以,老师决定和大家做个小游戏,看看你们到底是不是聪明的小朋友。行吗?生:行!师:那现在,老师说一个句子,只说一遍,看看你们能不能记住。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师: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山高。师: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师:看来同学们的记忆力真的很了不起,现在,准备上课吧!一、说遐想,导课题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课前我们说的这些诗句中,都带有一个什么字? 生:月。(出示明月图片)师:是呀,同学们,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它的奥秘吧!(出示:22.月球之谜)齐读课题。生齐读。师:“谜”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出示:)1. 单指谜语。2. 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师:在题目中,“谜”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呢?生:第二种解释。师:是呀,这篇课文说的就是月球上没有弄明白的问题。二、遐想引入第1段师: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就曾问月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啊?它有多大岁数了?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对这颗神秘的星球都充满了好奇,课文中介绍了哪些和月球有关的谜题呢?请翻开书本,自由朗读课文。(出示“温馨提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有哪些月球之谜?它是否已解开?生读,师巡视。师:看来同学们都读好了,现在,让老师来考考你们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先快速地和同桌读一读。指名读:悬挂:看,“悬”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一个“县”字,里面只有两横。看老师写一写。自己写一个。皎洁:“皎洁”就是洁白明亮的样子。遐想:“遐想”是想象的意思。奥秘:“奥”字特别难写,它没有封口,而且里面的“米”字最后一笔是点,我们再来一起写一写。水藻:看一看,水藻是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水藻叶子69厘米长,叶子细小如鱼鳃状。齐读新词:悬挂、皎洁、遐想、奥秘、努力、细菌、土壤、水藻、一项、估计师:同学们读得既准确又流利,真棒!看,一轮明月升起来了,月光如水,多么迷人,你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交流想象:预设生:我想知道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哪些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预设生:我想知道月光为什么会那么皎洁呢?预设生:我想知道在月球里生活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师:你们真是浮想联翩,月亮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很美的(板书“美”),你能边想象边美美地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吗?快自己读一读。出示句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xun)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jio)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xi)想。 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师:谁愿意先来试一试?指名生读。师: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美?生:师:是呀,多美的夜晚,多美的月亮。谁还要读一读?师:读这话应该注意些什么?(适当提醒:哪儿可以轻轻地读,哪儿可以读得重一些。) 预设生:这句话写的是夜幕降临时,皓月当空的美丽景色,我认为读的时候语气应轻一些、柔一点。师:你来试试吧。生读句子。师:还有谁有什么想法?预设生:我认为这句话中的“高高的夜空”“皎洁”应该重读,突出天空的美;“美好”“遐想”应重读、延长,这样才能让人产生遐想。师:你能来读读这句话吗?生读。师:读得有模有样的,请大家模仿他的语气,边展开想象边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师:看,老师这儿有一个填空题,谁能用刚刚学过的新词来填一填?(出示:夜幕降临,一轮明月 在高高的夜空,那 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 。 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 月球的 ,人类付出了巨大的 。)生答。(幻灯演示)师:同学们的脑筋动得真快!月亮是那么清幽,那么神秘,我们的老祖宗就曾编织过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这样美丽的传说(出示图片)。那月亮上真有嫦娥吗?它和地球一样有蓝天绿水吗?(出示“?”)(板书“?”)二、读文本,理脉络师:现在呀,请你拿出发给你的作业纸,写上你在书中找到的月球之谜,如果它已经被我们解决了,你就打一个勾。生填写。师:你找到哪个月球之谜?师:你呢?师:看,老师也找到了书中的这些月球之谜。(出示几个问题:月球上面有些什么东西?月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水藻一碰到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月球的尘土怎么会有特殊的杀菌力呢?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师:从大家刚才的回答中,我们知道“月球之谜”有些已经解开,叫(点击图片)已解之谜,有些人们暂时还不能解开,叫(点击图片)未解之谜。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月球的“已解之谜”:月球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三、研“奇异”、拓资料师: 1969年7月20日,当两名美国宇航员踏上月球,终于揭开了月球神秘的面纱。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景色是怎么样的?是像我们想象得那样美丽吗?谁能给我们描述一下? 生答。(出示)“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师:谁告诉老师,月球上有什么,没有什么?生:有阳光、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和任何生命。师:月球真是一片荒漠的世界。荒漠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片吧。预计生:就是什么东西也没有。师:那什么是“环形山”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片。解释:“环形山”通常指圆形坑洞,是被陨石砸出来的。)你看得出哪儿是环形山吗?谁来指一指?生指。师:这些环形山还有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命名的呢,它们分别叫: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出示姓名。)师:你看,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想象的简直太不一样了。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预设生:奇异。师:是呀,月球上的情景实在是太奇异了,(板书:奇异。)如果你就是那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你能和我们说一说你看到的景象吗?自己试一试填一填。(出示:大家好,我登陆月球后,看见这里的上空是 ,但月球表面 ,我的周围都是 、 和 ,我没有看到 ,或者是 。在我看来,月球是 。)师:哪位宇航员要先来为大家介绍?生答。师:谁还愿意来试一试?生答。师:请大家一起来当一当宇航员,来介绍一下月球的景象。(老师边提示学生边说。) 生齐答。师:月亮上的景色真“奇异”呀,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一段话吧!生读。师:其实呀,月球上不仅景色奇异,还会发生很多奇异的事情。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们从月球上传回的视频。(出示课件)你们看,宇航员在月球上是怎样行走的呢?怎么会这样呢? 生答。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你真会读书呀!这个谜已经被科学家解释出来了(出示资料袋:月球是绕地球旋转的星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重6公斤的东西,到月球上就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师:从这里,你又了解到什么?生:我了解了,在地球上重6公斤的东西到月球上就只有1公斤了。师:对呀!你的体重是多少?生:x公斤。师:除以6,看来到月球上你还不到x公斤重,跟一个小婴儿差不多。生:我还知道,在月球上跳高或者跳远能取得好成绩。师:是的,如果拿在月球上跳高或者跳远的成绩参加运动会,那全校第一一定是你了。 师:其实呀,不仅美国人登上了月球,中国人也正在积极准备着登月呀!看,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启动了!(出示视频)师:随着“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的研制工作启动,中国将实施开展载人登月,直至建立有人驻留的月球基地。说不定登月的宇航员就是我们班的同学呢!四、结尾师:同学们,经过我们一节课的共同努力,我们了解到了月球上已解的谜题,从我们是不是真正完全了解月球了呢?生:不是。师:是呀,月球上还有许多的未解之谜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月球,看看月球还有哪些神秘之处。回家后,预习课文的3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去写月球的未解之谜的(板书:怎么写)。现在呀,就让我们带着这节课收获的月球之谜,和这个美丽的星球说“下节课再见”吧!五、作业第二课时一、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宇航员们对此感到十分好奇,他们把月球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这些实验又让我们对月球产生了新的疑问。你们想了解科学家做的什么实验吗?1. 自己小声读一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1)全班交流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呢?(2)科学家把尘土带回地球,做了第一个实验,是什么呢?接着科学家又用植物做了什么实验呢?最后科学家又对月球上的岩石作了研究,他们有什么发现呢?2. 在这三个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3. 在四人小组内选择一个你们共同感兴趣的实验,仔细读一读。说一说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在做这个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4. 小组汇报。(1)哪个小组先来汇报a. 你们组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b. 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在做这个尘土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细菌一下子都死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组内说组内补充还有其它同学想对这个实验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吗?c. 这个实验结果真让人费解呀!你们用朗读来向大家汇报汇报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d.月球上的尘土也可以杀菌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有趣的实验吧!(2)还有哪个组来汇报你们感兴趣的实验。a. 你们组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b. 你们做了这个植物的实验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c. 你们能根据你们在这个实验中惊奇的发现,向全世界的人提出一个谜吗?d.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实验!这个实验中还有谜团吗?e. 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个实验吧!(3)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呀!a. 科学家继续做的什么实验呢?哪个小组来汇报汇报。b. 你们研究了从月球回来的岩石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c. 研究了这块岩石后,你们的疑问是(小组读谜)。d. 还有对这个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吗?我们一起来追问一次吧!(放大)课文的第七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还有很多很多的未解之谜。5.除了这些实验给我们提出的没有解开的谜,结合你们读的月球的资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谜呢?6.月球留给我们的谜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因为月球留给我们这么多未解之谜,才更加激发了人类探索它的欲望,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二、课外延伸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学习还可以继续下去,课外,你想做些什么?这一段时间,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了许多关于月球的资料。我们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办成一张月球之谜的小报。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组合完成。我们还可以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可以办什么小报呢?(木星之谜、火星之谜、宇宙之谜的小报。)篇五:22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全文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丛生。开篇从“遐想”入手,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首写“谜”。接着写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以及开展的实验,看似在“揭密”,其实,处处生“谜”,用一个自然段的省略号,留下无穷无尽的“谜”。正因为如此,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因此,这是一篇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好教材。编者在文尾提供了一个“资料袋”,不但介绍了月球上的引力,还介绍了月球上环行山的命名,以及以哪四位中国科学家的名字给这些山命了名,也意在激发学生长大后了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与此同时,课后第三题收录了一些写月亮的诗句,赋予了教材诗意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探索奥秘是人类的天性,每个正常人都有求知欲。从某种意义上说,“谜”是推动人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动力。让孩子们从小就心中有谜,试图去揭开这些“谜”,这本身就是一个孕育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因此,本教学预案力图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引导孩子在与文本、文化和客观世界的对话中,把“谜”播种在心田,使之成为持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艺术上,努力设置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去想象、去构思,培养学生的科幻意识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合作探究,获取多元智慧,提高学习成效。三年级的学生对月球的有关知识知道得不是很多,但是求知欲强的学生对月球之谜这篇课文却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具有从网上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贯彻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合作的伙伴和知识的探究者。、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教学目标:、认识“悬、遐、奥”等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个字,正确读写。、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初步感知课文,借助网页,理解课文,拓展知识,心系月球,课堂小节) 课前游戏:同学们,我们做个猜谜的游戏吧。让学生出谜语大家猜。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我也给大家说一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是什么?“看来大家对月亮很熟悉,课前,你们搜集了一些关于月亮的资料,现在咱们来交流一下吧!”师:“看来你们对月亮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瞧,月亮多美啊!(屏显并配乐:一幅优美的月光图)那皎洁的月光,富于变化的月形,看着这美丽的月色,你们都会产生哪些遐想呢?(学生汇报)师:“你们对月球充满了想象和疑惑,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月球,去探索月球的奥秘吧。” ( 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步感知课文、认读生字:师:“同学们请进入?奔向月球?。”师:“课前你们已经进行了预习,相信你们已经读过很多遍课文了,我先检查一下本课的生字你们是否会认了。”指名读带拼音读生字,然后去掉拼音让学生再认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屏显:带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的生字)、接读课文:师:“看来生字朋友是难不住你们了,我们来个课文接读吧,请进入?登陆月球?。看谁读得正确流利,看谁听得最认真。(屏显: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师:“听读完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月球的确有很多奥秘,现在就让我们乘上网络快车去进行我们的月球探索吧!”(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也激发学生想进一步探索月球奥秘的欲望。)三、借助网页,理解课文,拓展知识、学生自由浏览网页:师:“课文多有趣啊,请同学们?登陆月球?精读课文,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你会有更多的发现;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可以进入?纵览月球?和?探索宇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探究者。)、根据浏览,理解课文:师:“请同学们回到?登陆月球?,通过进一步地阅读课文,你对课文的哪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点拨,学生随机进入课件的相关链接形象直观地加以理解。如:学生回答第三自然段,要指导问句的朗读;回答第四自然段,要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回答第六自然段,要强化问句的朗读训练;回答第二自然段,要指引学生了解“奇异的景色”“两名宇航员”“环行山”等,在了解这些重点词语时,可以通过相关的链接,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进行理解。屏显:宇航员、奇异的景色、环形山、)(体现学生主体与老师的主导相结合,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汇报通过浏览网页了解到的月球的知识:师:“通过浏览网页你们还了解到哪些月球的知识?”(屏显:学生汇报的内容)师:“你们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月球知识,课前的疑惑解决了吗?( 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同时也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观看视频录像,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屏显:两为宇航员登月的实况录像)师:“月球,真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星球,想随着两位宇航员去月球上看看吗?那就出发吧。 师:“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那样困难,但也没有退缩,他们的探索精神多么可贵啊!”正像他们所说的虽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师:“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宇宙星空的奥秘,不仅仅是月球,还有火星,我们的祖国也成功地发射了?神州五号?,就是因为这样一种探索的精神才使得今天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 ( 通过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探秘的实况录像,让学生跨越时空,与宇航员一起登陆月球,了解月球表面的样子以及宇航员的探索过程,共同感受月球的神秘与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四、心系月球(屏显:在宇宙中转动的月球)师:“学到这里,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培养学生更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五、课堂小节师:“你们的话让老师激动不已,你们的志向振奋人心,那就请你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自主探究,读文感悟,发散思维,拓展练习,板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那曲市中储粮2025秋招写作案例分析万能模板直接套用
- 中国联通黄冈市2025秋招网申填写模板含开放题范文
- 萍乡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三明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购销统计岗
- 2025年警犬寻人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移动阳江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行业解决方案经理岗
- 新疆地区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气储运与管道岗
- 铜仁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炼油工艺技术岗
- 中国移动钦州市2025秋招写作案例分析万能模板直接套用
- 国家能源杭州市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GB/T 3810.2-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
- 《编程猫系列》第1课-Hello-编程猫(课件)
- GB 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 GA 38-2021银行安全防范要求
- 非典型骨折课件
- 封闭区倒塌围墙修复施工方案
- 户口本翻译样本-Word范文-Word范文
- 企业融资计划书2022
- 99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集
- 多发性大动脉炎
- 光纤损耗测试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