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古代诗歌鉴赏体验高考真题解读阅读本质 1 2013 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后面题目 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 梅尧臣春风入树绿 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 响 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 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 应知已息机 选自 宋诗精华录 注 杜鹃 又名子规 息机 摆脱琐事杂务 停止世俗活动 1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 绿 字的妙处 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赏析能力 绿 本为形容词 但在第一句中 绿 字却展现出在春风吹拂下草木生发 万物复苏的动态过程 有化静为动之效 答案 绿 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 表现了春风的活力 显示了春天的生机 增强了诗的韵味 意思对即可 其他看法 言之成理亦可 2 三 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 请简要赏析 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赏析评价的能力 本诗三 四两联采用虚写手法 我们可以从虚写的具体内容 产生的艺术效果角度来分析 答案 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 一洗征尘 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 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 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思对即可 其他看法 言之成理亦可 2 2012 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回答问题 6分 望江南 宋 李纲江上雪 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 蓑衣时振玉花 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 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 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选自 御选历代诗余 卷二十五 注 玉花 喻雪花 1 箬笠但闻冰散响 蓑衣时振玉花空 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 请简要赏析 3分 2 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3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文学作品语言 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第 1 题主要考查鉴赏词句的语言 既要结合作品内容分析 更要答出语言组织中所用到的手法 即衬托手法 第 2 题考查的是整个下阕的内容 所以在组织答案时要尽可能回答全面一点 尽可能通过分析意象来理解作者的情感 答案 1 箬笠 蓑衣 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 画面简约 意境空灵 冰散响 描写轻细的声音 衬托出环境的寂静 钓翁的宁静 钓翁 时振玉花空 的动作 衬托出钓翁的凝定 但 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 示例 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 云水暮 归去远烟中 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 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 茅舍竹篱依小屿 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 缩鳊圆鲫入轻笼 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 欢笑有儿童 凸显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3 2011 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回答问题 6分 晓至湖 上 清 厉鹗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 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 选自 清诗选 注 湖 杭州西湖 折 弯曲 景 影 1 这首诗情感丰富 请作分析 3分 解析 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要理解诗歌中的感情 必须对诗歌的意境有个正确的把握 厉鹗既是狭义浙派的奠基人 又是广义浙派中一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他的山水诗 所写不仅仅是风景画 而是对山光水色的欣赏 对人生世事的感悟 诗中有画 画中有人 人有所思 值得回味 此诗用清凉的晨雾 清淡的远山 清澈的湖水 清灵的野凫 构成一幅清新的晓湖之景 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 愿像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 根据以上体会 便能很好地组织答案 答案 要点 喜爱幽静 人意静 寒雾生 等 亲近自然 临水 稍见初日开 等 向往自由 学野凫 逐清景 等 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 安得 意思对即可 2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 折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 进行赏析 3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首先要明确常用的几种手法 包括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其次 仔细观察题目中所限定的两句诗 将这两句诗细化到每一个词语和字 最后 在答题的步骤上应该注意 不能只是简单地说出用了什么手法和技巧 还要结合用这种手法和技巧所达到的效果进行解答 答案 要点 对比 以 有声 与 无影 对比 近写听觉 远写视觉 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对偶 以 折苇 对 遥山 近景与远景相结合 以 动有声 对 淡无影 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节奏优美 或形象丰富 或层次分明 意境深阔 淡雅 或幽静 清新 其他看法 言之成理亦可 考纲点击 福建最新 考试说明 规定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命题研究 1 考查重点注重考查对古代诗歌的整体审美鉴赏 注重对古代诗歌的语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综合考查 1 对语言的考查 侧重考查炼字 2 对表达技巧的考查 较为全面 其中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考频较高 3 对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考查 侧重于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创作背景赏析评价 并且常与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综合在一起考查 2 命题形式 1 从试题题型 分值上看 渐趋于稳定 2010 2013年福建高考 都是选一首诗 词 设置两个主观题 设问方式有明暗两种 其中较多采用明确设问的方式 只有部分考查表达技巧的命题暗中设问 问题较为含蓄 分值为6分 2 从设题角度上看 切口较小 命题指向明确 总体难度不大 3 选材特点 1 从题材上看 以写景抒情类诗歌为主 如2013年 2012年 2011年福建卷诗歌鉴赏选取的都是写景抒情之作 2 从体裁和时代上看 以宋代诗词为主 其他朝代的作品也有所涉及 如2011年福建卷选了清代厉鹗的 晓至湖上 备考策略 1 建立诗词鉴赏的知识系统要积累各种类型 各种风格的诗歌 识记诗歌鉴赏的必备知识 培养语感 树立题型意识 系统梳理诗歌考查的角度 强化规范作答的意识 2 掌握解题的方法技巧 1 把握诗歌倾向 看作者 知人论世 以察诗情 以题解题 以文解题 以注解题 2 掌握解题思路 先揣摩诗歌 再推敲词句 然后体味意境 最后明辨技巧 3 强化具体分析 观点明确 要点齐全 结合诗句逐点分析 论据要充分 鉴赏古代诗歌 读懂是前提 对于考生而言 能否读懂诗歌 决定着能否全面理解作品的内容 深刻领悟作品的技巧 下面以高考题为例 分析诗歌的阅读技巧 一 借助有效信息解读诗歌大意捕捉有效信息要靠 三看 一看标题 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切入点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 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 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 地点 对象 事件 主旨等 如 送何遁山人归蜀 望江南 交代诗歌描写的内容 晓至湖上 交代了时间和地点 表明诗歌内容是作者早晨在西湖上的所见所感 点拨 诗歌标题的主要作用 二看作者 知人论世 是欣赏诗歌 把握内容和旨趣的主要途径 读诗时 要注意诗人的遭遇 境况以及所处朝代的国势 联系这些背景 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如厉鹗既是狭义浙派的奠基人 又是广义浙派中一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他的山水诗 所写不仅仅是风景画 而是对山光水色的欣赏 对人生世事的感悟 诗中有画 画中有人 人有所思 值得回味 三看注释 注释 或是简介作者 或是简介写作背景 或是简介所用典故 或是点明某关键词的含义 这些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 如2013年福建卷 送何遁山人归蜀 的注释 息机 摆脱琐事杂务 停止世俗活动 此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句内容 点拨 诗歌中注释的主要作用1 简介作者如2012年辽宁卷诗歌鉴赏 初见嵩山 后面的注释 张耒 北宋诗人 苏门四学士之一 因受苏轼牵连 累遭贬谪 由此可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主要手段之一 所以通过了解作者的经历等 对诗歌内容会了解得更全面 深刻 2 简介写作背景如2013年湖北卷诗歌鉴赏 临江仙 后面的注释 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 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 今四川阆中 通判 远道来访 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词中的 曲江花 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 阆苑 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通过交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可以了解诗人创作诗歌时的心境 遭遇 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歌内容 把握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3 简介所用典故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 诗歌鉴赏 鹊桥仙 的注释 镜湖 即鉴湖 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 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 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理解了 镜湖 的故事 有利于揣摩诗人的用意 4 点明某关键词的含义如2012年福建卷诗歌鉴赏 望江南 的注释 玉花 喻雪花 明确了 玉花 即 雪花 后 有利于把握 箬笠但闻冰散响 蓑衣时振玉花空 的内涵 二 从诗歌本身解读诗歌大意1 抓住意象 体悟意境诗歌中的某些意象具有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 因此 我们可以根据意象而理解诗歌的主旨 体会诗歌的深层含意 具体到一首作品时 我们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 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 体悟诗歌的意境 大致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如2013年福建卷 送何遁山人归蜀 读全诗 找出诗中描写的景 物 人等名词 如 春风 绿树 童稚 柴扉 杜鹃 蜀客 社燕 征衣 等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 描绘了一幅蜀客归来的图景 春风吹绿了林木 儿童眺望着柴门 远壑深处 传来杜鹃的啼鸣 前山山口 出现蜀客归来的身影 到了家 恰逢社燕 下了马 洗洗征衣 整天临水自娱 已摆脱琐事杂务 停止世俗活动 2 如2011年福建卷 晓至湖上 一诗涉及的意象较多 作者围绕这些意象选用的修饰词以及抒发的情感如下 2 辨明情感 明确主题不同的诗歌无非是作者借助不同意象 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抒发各自不同的情感 因此 我们要抓住具体的意象 结合关键词和表现手法来辨明情感 明确主题 如2011年福建卷 晓至湖上 折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 两句 以 有声 与 无影 对比 近写听觉 远写视觉 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进而表现作者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之情 3 把握特色 重点突破对表达技巧的鉴赏 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 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 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如2013年福建卷 送何遁山人归蜀 尾联从虚处入手 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 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 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解读探究 诗歌示例 阅读下面的诗歌 结合前面所学内容 试做右栏问题 完成诗歌的初步阅读 梅花 明 高启琼姿只合在瑶台 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 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 无好咏 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 何郎 南朝诗人何逊 其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被历代文人誉为咏梅佳作 整体剖析 1 借助有效信息 读懂诗意 1 看题目 标题 梅花 是本文的 可以看出本诗是一首 其特点是用所写之物来曲折表达自己的 2 看作者 高启 明代 字季迪 长洲 今江苏苏州 人 与杨基 张羽 徐贲合称 其诗雄健有力 富有才情 开始改变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 学诗兼采众家之长 无偏执之病 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 又死于盛年 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 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 富有生活气息 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 风格雄劲奔放 3 看注释 注释解释了 2 抓住意象 体悟意境 首联两句写像梅花这样的风姿 本来应该充任瑶台上的琼玉 却不知被哪位仙人栽到了江南的处处山林 颔联以高士 美人作比 又以雪满山中和月明林下作为背景来映衬 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与清秀闲雅的精神 颈联分承颔联 进一步用竹来烘托梅的身影 用春掩残香表达对梅之高尚品格的尊重 尾联则借抬高南朝诗人的咏梅佳作 表达了诗人的自负 似乎只有他高启才是梅的 3 辨明情感 明确主题 本诗通过传神的描写 表现了梅花的 的特点 借此表达了诗人的情怀 4 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速冻面米制品抗裂剂作用机理分析
- 2025-2030中国藏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推广策略报告
- 2025-2030中国老年人群饮料产品适老化改造设计指南报告
- 2025-2030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下游需求变化与全球供应链重构分析
- 2025-2030中国社区团购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与监管风险分析报告
- 第12课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一 二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人教版(一、二年级起点)
-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设计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人教版
- 3.7切线长定理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 四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参加画展-河大版
- 医院中医科常见病症诊疗规范
- 《电子商务概论》(第6版) 教案 第11、12章 农村电商;跨境电商
- 2025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大象牙膏教学课件
- 颅脑创伤急性期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2025至2030年中国健康保险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沙棘采摘协议书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数学(人教B版)-学生答案一~五章
- 资产评估学教程(第八版)习题及答案
- 工业设计课件全套
-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