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国论教学设计贵阳市第十中学 田雄课 题六国论年 级高 二学 科语 文学 期第二学期课 时2课时课 型检测课教材名称中国古代诗歌散欣赏(选修、人教版)学前分析进入高二上学期的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阅读浅易的文言,对一些多义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文言特殊句式等的知识、已有了一定的积累;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需进一步引导。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二、过程与方法1.从读入手,通过反复诵读,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2.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3.通过自学和讨论,提高学生对疑难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4.方法有自学法、讨论法、提问法、讲授法、朗读法等。三、知识与技能1.理解20个左右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2.掌握词类活用-使动用法。3.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4.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2.理解词语,掌握文中特殊句式及使动用法。3.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4.背诵课文教学资源手提电脑、ipad、录音机、投影仪或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唐太宗李世民曾感慨地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如何演变为秦一统天下,我们来学习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题 解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即六国灭亡的道理原因。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另一说法:“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作家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时代背景1.间接背景:战国时期,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 (2)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3 )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秦灭六国地图(见课件上)2.直接背景:北宋的情势。 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辽(前称“契丹”,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来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的。 北宋地图(见课件上) 朗读全文1.听范读,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音。 六国互丧(sng) (di)殆尽 下咽( yn) 胜负之数(sh) 草芥(ji) 与嬴( y) 暴(p)霜露 洎(j) 2.听范读,注意情感和停顿。 3.学生齐读全文,注意情感、停顿、字音。 疏通字词句1、独自逐段找出重点的难于理解的字、词、 句。2、独自依据对本文内容的感知,依据上下文来推断找出的字词句的含义和用法。 3、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左右桌之间相互讨论解决各自的不懂之处。 4、老师在不同桌旁观察和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见学生的文章上)课堂检测1、指出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不同含义 、其实百倍 、思厥先祖父 、后秦击赵者再 、始速祸焉 、可谓智力 、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2、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暴霜露 、暴秦之欲无厌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3、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日割月削 、以地事秦 、义不赂秦 、不能独完 、李牧连却之4、解释下列多义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以荆卿为计 邯郸为郡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无使为- 六国破灭 薪不尽,火不灭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并力西向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良将犹在 或曰 或未易量 以地事秦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或曰 或未易量 以地事秦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5.文言特殊句式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当与秦相较,或或未易量。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4)洎牧以谗诛(5)举以予人(6)至丹以荆卿为计(7)赵尝五战于秦 小 结齐读全文,进一步感知整体 从我们以上的学习了解到,我们学习文章一定要首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哪怕只是略知大意,对于理解和记诵都是十分必要的。布置作业 1、复习掌握本节课所讲的内容。2、体会本文的思想内容、论证方法、论证结构、写作目的等。 3、对比阅读苏辙的六国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 板书设计课堂检测时的一些学生写不起的字、注释等。(略)评价反思另见单独的资料上。备注资料【“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组织结构调整中的薪酬体系变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缺陷检测的创新应用报告
- 2025年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与节能降耗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报告
- 2025年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评估应用报告
- 2025年科技与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深度解析报告
- 2025年环保产业园园区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协同政策效果评价报告
- 共享汽车使用协议书
- 2025年度三人合伙创办高端美容养生馆合作协议
- 2025房地产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绿色石粉原材料供应与采购合作协议
- GB/T 45817-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陶瓷砖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消息二则》课件(定稿)
- 纳迪亚之宝全流程攻略 100%完结完整通关指南
- 预测分析:技术、模型与应用 - SAP Predictive Analytics
- 教务处作业检查记录表
- 屈光不正处方案例分析33页PPT课件
- 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移民安置独立评估细则-范文
- 低压电工实操演示
-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实例
- 中医运动养生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