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真题)2011年全国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二34矩形 菱形 正方形_第1页
(试题 试卷 真题)2011年全国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二34矩形 菱形 正方形_第2页
(试题 试卷 真题)2011年全国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二34矩形 菱形 正方形_第3页
(试题 试卷 真题)2011年全国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二34矩形 菱形 正方形_第4页
(试题 试卷 真题)2011年全国中考数学模拟汇编二34矩形 菱形 正方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4.矩形、菱形、正方形A组一 选择题ADCBEF(第17题图)1(2011上海市杨浦区中考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中,AD =4,DC =3,将AD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EF(点A、B、E在同一直线上),则C点运动的路线的长度为 .【答案】;2. (2011杭州市余杭中考模拟)如图,矩形ABCG()与矩形CDEF全等,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 的顶点P在线段BD上移动,使为直角的点P的个数是 ABCPG(第8题)EDA0 B1 C2 D3【答案】Ca3. (2011杭州市金山学校中考模拟)(原创)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角,为了得到一个锐角为60 的菱形,剪口与折痕所成的角a 的度数应为( )A15或30 B30或45 C45或60 D30或60【答案】D4. (2011杭州市金山学校中考模拟) (引黄冈市 2010年秋期末考试九年级数学模拟试题)正方形、正方形和正方形的位置如图所示,点在线段上,正方形的边长为4,则的面积为( )、10 、12 、14 、16【答案】D5、 (南京市浦口区2011年中考一模)如图,从边长为(a3)cm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形,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acm,则另一边长是( )A(2 a3)cm B(2 a6)cm C(2a3)cm D(a6)cma+3a(第1题)答案:D6(南京市下关区秦淮区沿江区2011年中考一模)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6,则BC的长为( ) A1 B2 C2 D12答案:C7. (2011浙江新昌县模拟)如图,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要使它成为矩形,第4题图那么需要添加的条件是A. B. C.D.【答案】D二、填空题1. (2011杭州市金山学校中考模拟)(原创)ADEPBC如图所示,正方形的面积为12,是等边三角形,点在正方形内,在对角线上有一点,使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答案】 2(2011浙江金衢十一校联考)如图正方形ABCD,其边长为4P是射线AB上的点,且AP=x将APD沿过点D的折痕PD折叠,点A的落点记为A/,若A/DP与正方形ABCD的重叠面积记为S,(1)若x=6, 则S= (2)S1时,则x的取值范围为(用含x的不等式表示)_ _【答案】 或 32 x64 3(2011浙江舟山市模拟)如图,RtABC中,C= Rt,AC=10,BC=20, 正方形DEFG顶点G、F分别在AC、BC边上,D、E在边AB上,且JE/GH/BC,IF/DK/AC,则四边形HIJK 的面积= 。【答案】 4(南京市建邺区2011年中考一模)一张矩形纸片经过折叠得到一个三角形(如图),则矩形的长与宽的比为 (第3题图)答案:2(或或)5(南京市下关区秦淮区沿江区2011年中考一模)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点G在边AD上,且ECG45,点F在边AD的延长线上,且DF= BE则下列结论:ECB是锐角,;AEAG;CGECGF;EG= BEGD中一定成立的结论有 (写出全部正确结论)答案: 三 解答题OABCMNDxy1(2011浙江金衢十一校联考)(12分)已知,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O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点M(t,0)为x轴上一动点,过A作直线MC的垂线交y轴于点N(1) 当t=2时,求直线MC的解析式;(2) 设AMN的面积为S,当S3时,求t的值;(3) 取点P(1,y),如果存在以M、N、C、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当t0时,甲同学说:y与t应同时满足方程t2yt50和y22t210y260;乙同学说:y与t应同时满足方程t2yt50和y28t240,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并说明理由再直接写出t0时满足题意的一个点P的坐标【答案】 (1) (2分)(2)St2t(t0)(1分) t1(1分) St2t(5t0)(1分) t2,t3 (1分)St2t(t5)(1分) t6(1分)(3) 都正确,作PHy轴 ,则PHNMOC, 得 ,所以 t2yt50, 满足PNCM (1分)由RtPCH得 1(y5)22t2, 所以 y22t210y260 ,满足PCMN, 故甲正确(1分) 直线x1与x轴交于E,由 RtPE得 , (5)2y2(1t)2 所以 y28t240 ,满足PMCN, 故乙正确 (1分) (每个方程1分)P(1,6)(1分) 2. (2011浙江新昌县模拟) 将正方形ABCD绕中心O顺时针旋转角得到正方形,如图1所示. (1)当=45时(如图2),若线段与边的交点为,线段与的交点为,可得下列结论成立 ;,试选择一个证明.(2)当时,第(1)小题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图2(3)在旋转过程中,记正方形与AB边相交于P,Q两点,探究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请描述它与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变,请直接写出的度数.图1【答案】(1)若证明当=45时,即,又 ,同理 2分在Rt和Rt中,有 2分 若证明法一证明:连结,则 是两个正方形的中心, 2分即 2分法二:证明,同先证明 得即 2分在和中有 2分(2)成立 1分证明如下:法一证明:连结,则 是两个正方形的中心, 2分即 2分法二如图,作,垂足分别为E,F则 ,在Rt和Rt中,有 2分即 在和中有 2分(3)在旋转过程中,的度数不发生变化, 1分 2分 (第21题图)3(2011浙江舟山市模拟)(本题10分)如图,已知Rt,的平分线交于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1)请以图中的点为顶点(不增加其他的点)分别构造两个菱形和两个等腰梯形那么,构成菱形的四个顶点是 或 ;构成等腰梯形的四个顶点是 或 ; (第22题图)(2)请你各选择其中一个图形加以证明。 【答案】解:(1)构成菱形的四个顶点是B、E、D、F或E、D、C、G2分构成等腰梯形的四个顶点是B、E、D、C或E、D、G、F;2分 (2)证出一个得3分()垂直平分 ()菱形 , 1分 平分 1分 四边形是等腰梯形1分 2分 1分 四边形是菱形或()等腰梯形 ()菱形,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形是等腰梯形4. (2011珠海市香洲区模拟)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对角线AC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再以对角线AE作第二个正方形AEGH,如此下去(1)记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边长依次为,请求出的值;(2)根据以上规律写出的值.【答案】解: 2分 3分 4分5. (2011珠海市香洲区模拟)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是BC边上的高,将ABE沿BC方向平移,使点E与点C重合,得GFC.(1)求证:BE=DG;(2)若B=60,当AB与BC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FG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ADGCBFE【答案】证明:(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分是边上的高,且是由沿方向平移而成 2分, 3分 4分(2)当时,四边形是菱形 5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ADGCBFE分中, 7分, 8分四边形是菱形 9分6(南京市高淳县2011年中考一模)(第5题) (9分)如图(1),正方形ABCD中,点H从点C出发,沿CB运动到点B停止连结DH交正方形对角线AC于点E,过点E作DH的垂线交线段AB、CD于点F、G(1)求证: DHFG;ABCDEFGH图(1)(2)在图(1)中延长FG与BC交于点P,连结DF、DP(如图(2),试探究DF与DP的关系,并说明理由ABCDFEGPH(第28题)图(2)ABCDEFGH图(1)P解 :(1)证明:过点F作FPDC于点P在正方形ABCD中易证FPDC1分又因为FPDC,易证PFGHDC2分FPDC,PFGHDC,FPGDCH90FPGDCH 3分 DHFG 4分(2)过点E分别作AD、BC的垂线,交AD、BC于点M、N,交AB、CD于点R、T因为点E在AC上,可得四边形AREM、ENCT是正方形6分易证FREDMEENP FEDEEP 8分ABCDFEGPH图(2)MNRT又DEFP,DF与DP的关系为相等且垂直9分 7(南京市鼓楼区2011年中考一模)(7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F为AB上两点,且DAFCBE求证:(1)A90;ABCDOEF(2)四边形ABCD是矩形答案:(本题7分)证明:(1)DAFCBE,AB 1分AD/BC,AB1802分2A 180即A 903分(2)DAFCBE,ADBC4分 又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6分 A 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7分7(南京市鼓楼区2011年中考一模)(1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4点M是AC上动点(与点A不重合),设AMx,过点M作AC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N(1)当AND的面积为时,求x的值;(2)以D、M、N三点为顶点的DMN的面积能否达到矩形ABCD面积的?若能,请求出此时x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ABCDMDN答案:(本题10分)解:(1)在RtABC中,AB4,BC4,B90,tanBACtanBACBAC是锐角,BAC30在RtAMN中,AMx,AMN90,MNAMtanBACx,AN2分SADNADAN4x2 3分(2)设DN交AC于点E当点E、M重合时,xAM=4=2 4分当0x2时,点M在ADN的内部过D作DFAC,垂足为FDFADsin6042SAMNxxx2,SADN4xx,SADM x2x,SDMNSADNSAMNSADMxx2xxx2设SDMNS矩形ABCD,xx2442,2xx212x22x120 (2)241120,该方程无实数根 6分当2x8时,点M在ADN的外部SDMNSAMNSADM SADNx2xxx2x设SDMNS矩形ABCD,x2x2, x22x12x22x120x110,舍去,x2134,415x1满足条件当SDMNS矩形ABCD时,x110分8(南京市建邺区2011年中考一模)(6分)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D,AEBC, DEAB.ABCDE(第8题图)证明:(1)AE=DC;(2)四边形ADCE为矩形答案:(本题6分)证明:(1)在ABC中,AB=AC,ADBC,BD=DC1分AEBC, DEAB,四边形ABDE为平行四边形2分BD=AE,3分BD=DCAE = DC4分(2)解法一:AEBC,AE = DC,四边形ADCE为平行四边形5分又ADBC,ADC=90,四边形ADCE为矩形6分解法二:AEBC,AE = DC,四边形ADCE为平行四边形5分又四边形ABDE为平行四边形AB=DEAB=AC,DE=AC四边形ADCE为矩形6分9(南京市江宁区2011年中考一模)(本题6分)如图,四边形是正方形,点在上,垂足为,请你在上确定一点,使,请你写出两种确定点G的方案,并写出其中一种方案的具体作法和证明方案一: ;方案二:(1)作法:(2) 证明:答案:解:方案:(一)过点B作BGAE,垂足为G; (二)在AE上截取AG=DF; (三)作交AE于点G;2分(注:其中任意一个均可作为方案一,另外再选择一个作为方案二)(作法正确)3分(2)如果是过点B作BGAE,垂足为G,证明如下:,BGAE,.4分由题意知,.5分四边形是正方形,AD=AB, 在与中,AD=AB,(AAS). 6分如果是在AE上截取AG=DF,证明如下:,ADAE,.4分四边形是正方形,AD=AB, 5分在与中,AG=DF,AD=AB,(SAS). 6分如果作交AE于点G,证明如下:,ADAE,.4分四边形是正方形,AD=AB, 5分在与中, AD=AB, (ASA). 6分ADBCAOCBAOCB(图1)(图2)(图3) 10(南京市溧水县2011年中考一模)(8分)在平面上有且只有4个点,这4个点中有一个独特的性质:连结每两点可得到6条线段,这6条线段有且只有两种长度我们把这四个点称作准等距点例如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如图1),有AB=BC=CD=DA,AC=BD其实满足这样性质的图形有很多,如图2中A、B、C、O四个点,满足AB=BC=CA,OA=OB=OC;如图3中A、B、C、O四个点,满足OA=OB=OC=BC,AB=ACBCAD(1)如图,若等腰梯形ABCD的四个顶点是准等距点,且ADBC写出相等的线段(不再添加字母);求BCD的度数(2)请再画出一个四边形,使它的四个顶点为准等距点,并写出相等的线段解:(1)AB=DC=AD, AC=BD=BC2分AC=BD,AB=DC,BC=BC,ABCDCB,DBC=ACB,3分 ADBC,DAC=ACB,DC=AD,DAC=ACD,ACD=ACB,4分BC=BD,BDC=BCD=2ACB,5分设ACB=x,则BDC=BCD=2 x,DBC= x,2 x+2 x+ x=180,解得x=36,BCD=726分(2) AB=BD=AD =AC,BC = CD 或 AB= BC= CD=BD=AD,AC,8分11(南京市溧水县2011年中考一模)(9分)已知,(如图)是射线上的动点(点与点不重合),是线段的中点(1)设,的面积为,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如果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以线段为直径的圆外切,求线段的长;(3)连结,交线段于点,如果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求线段的长BADMEC第11题图BADC备用图解:解:(1)取中点,连结,为的中点,1分又,2分,得;3分(2)过D作DPBC,垂足为P,DAB=ABC=BPD=90,四边形ABPD是矩形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以线段为直径的圆外切, 又,DE=BE+AD-AB=x+4-2=x+24分PD=AB=2,PE= x-4,DE2= PD2+ PE2,5分(x+2)2=22+(x-4)2,解得:线段的长为6分(3)由已知,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又易证得 7分由此可知,另一对对应角相等有两种情况:;当时,易得得; 8分当时,又,即=,得x2=22+(x-4)2解得,(舍去)即线段的长为29分综上所述,所求线段的长为8或212(南京市六合区2011年中考一模)(8分)我们通常可以对一些图形进行剪切,并利用图形的轴对称、平移、旋转等进行图案设计,如图1中,可以沿线段AE剪切矩形ABCD,再将ABE通过变换与梯形AECD拼接成等腰梯形.请按下列要求进行图案设计:(1) 把矩形剪切2次拼接成一个菱形,请在图2中画出剪切线,再画出拼接示意图;(2) 把矩形剪切次拼接成一个菱形,请在图中画出剪切线,再画出拼接示意图.答案:(1)4分 (2)8分13(南京市六合区2011年中考一模)(9分)如图1,ABC中,AB=AC=5cm,BC=6cm,边长为2cm的菱形DEFG两边DG、DE分别在AC、AB上若菱形DEFG以1cm/s的速度沿射线AC方向平移(1)经过 秒菱形DEFG的顶点F恰好在BC上;(2)求菱形DEFG的面积;(3)设菱形DEFG与ABC的重合部分为Scm2,菱形DEFG平移的时间为t秒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答案:解:(1)12分(2)方法一:如图,连接GE、AF,交于点O,并延长AF 交BC于点H由AG=AE得AGE=AEG,由AB=AC得B=C,AEG=C= GEBC, =,得GE= 3分菱形AEFG中,GEAF,可得AHBC,故CH=BC=3RtACH中,AH=4=,得AO=,于是AF=4分S菱形AEFG=GEAF= 5分方法二:易求SABC=123分由AGEABC得=()2,即=()24分所以,SAGE=得S菱形AEFG= 5分(3)当0t1时,S= 6分当1t3时,AD=t,则CE=5t2=3t,EN=EC=3t,故FN=2(3t)=t1 由FMNABC可得=()2 即=()2,所以SFMN=(t1)2 所以S= S菱形AEFGSFMN= (t1)27分当35时,S=09分14、(南京市浦口区2011年中考一模(6分)如图,在和中,、交于点M.(1)求证:;(2)作交于点N,四边形BNCM是什么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解:(本题6分)(1)在ABC和DCB中,AB=DC,AC=DB,BC为公共边.ABCDCB(SSS) 2分(2)四边形BNCM为菱形3分ABCDCBDBC=ACB即 MB=MC 4分BNAC ,CNBD四边形BNCM为平行四边形. 5分又MB=MC平行四边形BNCM为菱形. 6分15(南京市下关区秦淮区沿江区2011年中考一模)(6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为梯形,分别过点A、D作底边BC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四边形ADFE是何种特殊的四边形?请写出你的理由答案:四边形ADFE是矩形1分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为梯形,所以ADEF2分因为AE是底边BC的垂线,所以AEF90同理,DFE90所以,AEDF,4分所以,四边形ADFE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EF90,6分所以四边形ADFE是矩形16. (南京市玄武区2011年中考一模)(9分)如图,小明将一张直角梯形纸片沿虚线剪开,得到矩形ABCD和三角形EGF两张纸片,测得AB=5,AD=4,EF=在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下面的几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1) 请你求出FG的长度(2)在(1)的条件下,小明先将三角形的边EG和矩形边AB重合,然后将EFG沿直线BC向右平移,至F点与B重合时停止在平移过程中,设G点平移的距离为x,两纸片重叠部分面积为y,求在平移的整个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重叠部分面积为10时,平移距离x的值(3)在(2)的操作中,小明发现在平移过程中,虽然有时平移的距离不等,但两纸片重叠的面积却是相等的;而有时候平移的距离不等,两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也 不可能相等请探索这两种情况下重叠部分面积y的范围(直接写出结果)答案:(1)在RtEGF中,EG=AB=5,EF=,FG=.2分(2)当0x4时,;.3分当4x10时,y=2x+24,.4分当y=10时,x=7或.6分(3)当0x4时,顶点为(10,25),.7分当0x4时,0y16当4x10时,y=2x+24,4y16当4y2),AB长为n(n2),的矩形”,其他条件不变,试判断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图1ADCBE图2BCEDAFPF考查内容:答案:FADCBE132解:(1)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1分2分=ABBE=5:2 3分(2)在上取一点,使,连接(4分),是外角平分线,(ASA)(6分) (7分)(3)在上取一点,使,连接,是外角平分线, (9分) (10分)23、(2011平顶山二模) (9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C,AB=1,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0,将直线AC绕点0顺时针旋转,分别交BC、AD于点E、F.(1)求证:当旋转角为90时,四边形ABEF为平形四边形;(2)在旋转过程中,四边形BEDF可能是菱形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如果能,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AC绕点0顺时针旋转的度数.考查内容: 答案:证明:(1)如图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即AFBE. 1分当旋转角为900时,ACEF,又ABAC, ABEF. 2分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 3分(2)在旋转过程中, 当EFBD时,四边形BEDF可以是菱形.理由如下: 4分如图2,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性可得:OF=OE,OB=OD,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又EFBD, 四边形BEDF是菱形. 6分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C=,OA=.OA=AB=1,又BAC=900,即AB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OB=450. 8分EFBD, BOF=AOB+AOF=900, AOF=450.即:当AC绕点O顺时针旋转450时,四边形BEDF是菱形. 9分ABCDOF图1EBACDOF图2E24、(2011年徐汇区诊断卷)(本题满分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如图,正方形ABCD中, M是边BC上一点,且BM=.(1) 若试 用 表 示 ;ABDCM(2) 若AB=4,求sinAMD的值.考查内容: 答案:(1) 正方形ABCD,AD/BC,AB/CD,且AB=CD=BC=AD, 1分BM=, 2分 1分(2)AB=4,且BM=,MC=3,BM=1,在RtDMC中,DM 1分在RtABM中,AM 1分过点A作AEDM于E, 1分SADM=,. 1分在RtAEM中,sinAMD 2分25、(2011年天河区)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等腰OBD中,OD=BD,OBD绕点O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OAC,此时正好B、D、C在同一直线上,且点D是BC的中点.(1)求OBD旋转的角度;(2)求证:四边形ODAC是菱形.考查内容:答案:(1)OD=BD,CD=BD,OD=CD=BD-1分又OBDOACOD=OC-2分ODC是等边三角形COD=60-4分即OBD旋转的角度为60-5分(2)OBDOAC,ODC是等边三角形OD=OC,BD=AC ,OB=OA OCA=ODB=18060=120-7分ACD=OCAOCD=12060=60ACD是等边三角形 -9分OD=OC=AC=AD -11分四边形ODAC是菱形. -12分另解:连结AB,由(1)得:AOB=60又OB=OAAOB是等边三角形OB=AB-7分OD=OC=BD=AC BC垂直平分OA OD= AD -9分OD=OC=AC=AD -11分 四边形ODAC是菱形. -12分26.(2011番禺区综合训练)如图9,在梯形中,图9是上一点,(1)求证:(2)若,求的长答案:(1)证明:ADBC, EAAD EABC 2分AEBCEM=90 在RtMEB中,MBE45 BMEMBE45 BEME (2)解: 在ABE和CME中, BAEMCEAEBCEM BEMEABECME MCAB 又AB7 MC7 27. 2011番禺区综合训练)图14如图14,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折叠, 使点落在边上(不与、重合), 为折痕,折叠后与交于.(1) P判断与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2) 当落在什么位置上时, 折叠起来的梯形面积最小,并求此时两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答案: 解:(1)与是否相似. 其理由如下:,又又由. (2)如图, 过作于,则, 连,交于. 则由折叠知, 与关于直线对称, 即,有,. 6分(公用). 设则,代入上式得:.在和中,又,. 故. 由,得当时,即落在的中点处时,梯形面积最小,其最小值为. 12分此时, 由(1)得;故, 所以两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28. (2011萝岗区综合测试一)在如图所示的一张矩形纸片()中,将纸片折叠一次,使点与重合,再展开,折痕交边于,交边于,分别连结和(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2)过作交于,求证:AEDCFB第25题图(3)若,的面积为,求的周长; 答案:解:(1)连结交于,当顶点与重合时,折痕垂直平分,在矩形中,四边形是菱形(2)证明:过作交于,由作法,由(1)知:,又,则 四边形是菱形,(3)四边形是菱形,设, 又,则 由、得:,(不合题意舍去)的周长为AEDCFBPO29. (2011年天河区综合练习)如图,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