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训练试卷(2)A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训练试卷(2)A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训练试卷(2)A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训练试卷(2)A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训练试卷(2)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训练试卷(2)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如下图是人体脑部和生殖器官与全身相对生长速率的比较曲线,解读该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 曲线表示脑部生长,表示生殖器官生长B . 在青春期开始前生殖器官的生长基本停滞C . 青春期开始时脑部生长已基本完成D . 在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生长的同时,智力也迅速发展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传递刺激的结构B . 感受器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C . 皮肤中存在各种感受器,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D . 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感觉的结构3. (2分)牛肉炖土豆是营养丰富的美味把出芽的一小块土豆植入土中即可长成新马铃薯植株以下植物的繁殖方式与马铃薯不同的是( )A . 葡萄用扦插的方法繁殖B . 桂花用压条的方法繁殖C . 苹果用嫁接的方法繁殖D . 花生用种子繁殖4. (2分)下表是一些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或沸点,则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纯铁锡物质名称液态水银液态酒精液态煤油溶点(C)106410831535232沸点(C )35778大于150A . 熔化铜的容器不能用来熔化锡B . 金掉在铁水中会熔化C . 在我国漠河地区最低温度可达50C,在此地区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D . 能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5. (2分)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向平面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 .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 .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 .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6. (2分)如下图为菜豆种子和幼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为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 . 为胚芽,发育成,它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C . 为胚轴,发育成,它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D . 为胚根,发育成7. (2分)下列关于人耳感知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发出声音,这个声音与外界声音一样响B .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给大脑,人就会感知声音C .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将振动传给耳蜗,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将其转化为信号再通过听神经传给大脑D . 人如果没有耳廓就不能听到声音8. (2分)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 .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D . 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受鼓声的气势磅礴9. (2分)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从哪来的?( )A . 这些物品中原来有的B . 空气中的C . 因为有这些物品,它们跑来的D . 这些物品中的某些物质变来的10. (2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 ) A . 0B . 30C . 45D . 6011. (2分)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远视眼镜能矫正远视眼,是因为其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B . 日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 . 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D . 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12. (2分)电磁波家庭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电磁波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B . 手机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C .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D . 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13. (2分)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 . 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C . 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D . 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而虚像不能14. (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还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 . 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C .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声,观察振动的快慢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 . 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15. (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照相机照相时在底片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 老花镜的焦距可以在太阳光下用刻度尺粗略测出C . 白光下的一件红色衣服在只有绿光的房间内是黑色的D .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色光三原色混合而成的16. (2分)如图,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A . 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B . 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C . 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D . 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17. (2分)蝗虫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是( )A .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B . 受精卵若虫成虫C . 受精卵若虫踊成虫D . 受精卵幼虫若虫成虫18. (2分)黄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它是制取大豆油的原料,我们食用的毛豆、豆腐、千张、豆浆、豆芽、豆腐乳等都离不开它。以下关于黄豆的分析,错误的是( )A . 黄豆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毛豆就是它的果实B . 豆腐、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主要来自黄豆种子的胚乳C . 豆芽是由黄豆的种子萌发形成的,其食用的主要部分由胚轴发育而来D . 一粒黄豆和一粒玉米相比,玉米有果皮,而黄豆没有19. (2分)小亮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的实像,他必须( ) A . 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B . 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C . 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D . 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20. (2分)如图,与女性第二性征出现有关的结构是(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1分)21. (3分)从菌落的_、_和_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22. (12分)图为菜豆种子结构和幼苗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标号的名称是_,其作用是_。B是由种子的_发育成的。(2)C的名称是_由_直接发育。(3)的名称是_将来发育成_。(4)菜豆种子的营养贮藏在_中,它有 _片。菜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由组成的结构_。23. (2分)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能发出声音。吹气时,瓶口外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促使瓶内气体向外流动,使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的压强,空气又向内流动。这样空气在瓶口不停地_,就发出了声音空气进出瓶口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24. (2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水中的鱼看上去比实际的位置高,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漫反射(2)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25. (2分)有阳光的冬天,在没有火柴的情况下,某人为了取火,将一块冰做成 _透镜,并找来了一些干的树叶、木柴等,拿着自制的冰透镜正对阳光,在树叶上方上下移动,直到树叶上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过了一会儿树叶就点燃了。他取火的过程利用了冰透镜对光的 _作用;树叶上的那个明亮的光斑就是冰透镜的 _,这个光斑到冰透镜的中心的距离就是它的 _。三、 综合题 (共5题;共29分)26. (10分)艺术家有时会做出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梵高有一幅画叫做自己的伤兵,描绘的是用纱布包裹住耳部伤口的自己。这幅画是梵高在精神接近崩溃的时候,用剃须刀片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后画的。(1)这里的“耳朵”实际上是指耳的哪一部分结构?_。 (2)没有了这只“耳朵”,他的听力将( ) A . 丧失B . 减弱C . 不变D . 增强27. (3分)嫁接成功的关键是_。28. (7分)根据图回答问题:(1)图是女性的_系统图,该系统主要由(_ ) _、(_ )_、(_ ) _、(_ )_、等器官组成。(2)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_ )_,它能产生_。(3)_是受精的场所,_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29. (2分)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取两枚相同的棋子E和F小明将棋子E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面的棋子F,直到它看上去与棋子E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1)为了让坐在右侧的小亮也看到棋子E的像,小明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棋子E的像_(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棋子E的像的光路图(D点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_(2)小明拿走棋子F,再将棋子E横放,这时他看到的应该是图丙中的_种情形30. (7分)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选取四个干净的同种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相同种子,在如下不同条件中培养。请回答:(1)上述装置中,可以发萌发的是 _。(2)若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对照装置_。(3)装置乙和丙对照,可探究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4)丁装置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5)若只选择乙装置探究种子萌发,你认为是否科学,为什么?_。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0分)31. (3分)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时应选_(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序号123A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B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32. (4分)某兴趣小组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1)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正对平行光,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移动(选填“向左”或“向右”)(3)将凸透镜和蜡烛分别固定在“100”和“80”刻度线上,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33. (3分)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右图)。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_。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五、 解答题 (共1题;共5分)34. (5分)杯壁很薄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多半杯水,将一只钢尺竖直插入水中,钢尺水下部分看起来比水上部分宽。如图甲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注:如果需要,可在俯视图(乙图)上画示意图,以辅助说明。O为圆心 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