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合肥市第四十五中 郭安贝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设计思路说明:本课的学习者是初一学生,经过半年多的初中生活,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新的成长,精力旺盛,独立性和叛逆性增强,接受新知识和独立学习能力也大大增强,完全具有独立阅读教材,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但他们还是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精力充沛,但不耐久;活泼热情,但不深刻。所以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持久的注意力,本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课堂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充分利用红楼梦的电视连续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方法和技能方面,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和历练,掌握了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练习了合作探究的方法,这为学习本课基础知识和探究综合题目提供了条件;但鉴于初一学生历史综合概括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欠佳,因此本课在安排自主学习和探究时,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并提供大量课外史料,直观的让学生感受红楼梦长生殿和京剧的艺术性。教材分析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2016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下第21课,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文化的兴起,清朝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的戏剧剧种有了新发展,以长生殿和桃花扇为代表的昆曲艺术在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四大徽班进京后,京剧形成并不断创新,成为最主要剧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2、 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境再现、问题探讨等方式,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育人文主义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教学难点: 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87版红楼梦剧照同时配歌曲枉凝眉)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整个的欧洲。红楼梦是一部巨著。古今中外对它的评价这么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二)新课教授一、红楼梦1、红楼梦成书过程这部长篇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40回由文学家高鹗完成。2、主要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3、学生读教材,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特点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一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至今,红楼梦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4、学生读教材并要求学生总结红楼梦中的影响学生回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教师小结: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鲁迅说这红楼梦中“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因此,研究与评价红楼梦实际上是与五千年中华文化、与百科知识打交道,是永远研究不完的。据不完全统计,红楼梦迄今已有18种文字、60多种译本,在世界各国发行,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第一流的珍品,国外学者把“红学”与“甲骨文”“敦煌学”一起列为关于中国的三门世界性的“显学”,国内也有人把“红学”与易经一起称为两门“玄学”;甚至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够得上专学之资格的,仅一部红楼梦而已。过渡:由于当时社会的戏剧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所以深受大众喜爱。加上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繁荣,观看戏剧成为清朝城乡民众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二、昆曲和京剧1、昆曲昆曲兴起的历史概况?教师指出: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昆曲和京剧是其中的代表。学生读教材,要求学生回答昆曲的流行与发展及代表作学生回答: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明代代表作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清朝代表作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学生总结昆曲的特点。提示: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 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并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学生读课文简短的介绍昆曲的衰落。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2、京剧相关史事介绍京剧的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学生读教材并介绍:京剧兴起的背景1790年,由徽商出面组织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 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有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成为“京戏”或“京剧”。学生阅读课文,简短的介绍京剧兴起的过程由于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有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课堂小结: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压榨人民,这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和市民文化的兴起,清朝的文学艺术起得了很大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思想,展示了晚期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的戏剧剧种有了新的发展,以长生殿桃花扇为代表的昆曲艺术在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唱腔优美、行当齐全、化妆考究、表演规范的艺术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挂直播间协议书
- 偿债承诺协议书
- 8.1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教学设计)
- 第13课 文字编排形式多说课稿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 中国移动梅州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网络优化与维护类
-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说课稿 新人教版
- 3.4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说课稿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7在合作中成长| 辽大版
- 海南木工安全技术培训课件
-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说课稿中职基础课-哲学与人生(第3版)-人教版-(政治(道法))-59
- 采光顶玻璃拆除施工方案
- 医院电梯乘坐安全培训课件
- 《公共机构建筑机电系统调适技术导则》
- 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面试
- 三年级数学简便计算300题及答案
- 生涯发展报告
- 企业活跃度分析报告
- 管理学原理说课课件
- 关于自愿放弃缴纳社保协议书
- 梦想课程《去远方》(版)分享课程
- 2023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681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