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书_secret.doc

z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毕业设计计算书及图纸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78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159319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4-13 上传人:大** IP属地:山西
尺寸:421x268像素    分辨率:96dpi   颜色:RGB    工具:
9.6
积分
关 键 词:
城市 垃圾 卫生 填埋场 毕业设计 计算 图纸
资源描述:
z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毕业设计计算书及图纸,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毕业设计,计算,图纸
内容简介: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设计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摘 要本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总平面布置(选址和场区总体设计等等),填埋工艺,防治工程,渗滤液收集导排工程,渗滤液处理工程,地下水、地表水导排处理工程,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设计,环境监测设计,封场工程,辅助工程(如绿化、道路等),设备选型,二次污染防治设计,经济分析等等。关键词垃圾 卫生填埋设计 渗滤液 气体 The Design Of Sanitary LandfillAbstractThis engineering design primary coverage includes: The city life trash health fill in bury the field to process the total plane arrangement (selected location and field area system design and so on), fills in buries the craft, the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project, the infiltration fluid collection leads a row of project, the infiltration fluid processing project, the ground water, the surface water leads the row of processing project, fills in buries the gathering of gas and the use design,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esign, seals the field project, auxiliary project (for example afforestation, path and so on), equipment shaping, two pollutio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design, economic analysis and so on.Keywords Rubbish Landfill of hygiene Design Ooze and filtrate Gas 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 II -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概 论51.1 设计背景51.1.1 生活垃圾的危害51.1.2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国内外处理现状51.1.3 卫生填埋法的类型及发展趋势71.2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81.2.1 城市概况81.2.2 自然条件91.3 该城市垃圾的处理概况101.3.1 垃圾成分111.3.2 垃圾处理状况及存在问题111.4 设计的必要性及依据151.4.1 设计的必要性151.4.2 设计的依据151.5 设计的主要内容161.6 本章小结16第2章 总体设计172.1 填埋方案的确定172.2 设计规模182.2.1 服务人口182.2.2 垃圾产量182.3 场址选择192.3.1 填埋场址的选择原则192.3.2 垃圾填埋场场址的确定202.4 本章小结20第3章 垃圾收运系统213.1 垃圾的收运原则213.2 垃圾收运规模213.3 垃圾收运现状及设计收运方案的确定223.4 本章小结23第4章 垃圾处理场工程设计244.1 垃圾处理场的组成244.2 卫生填埋场工程设计244.2.1 垃圾场总库容及使用年限的确定244.2.2 垃圾坝244.2.3 渗滤液的收集系统264.2.4 渗滤液处理设备尺寸的计算374.2.5 填埋气导排484.2.6 终期封场494.3 配套工程504.3.1 道路工程504.3.2 围墙与绿化工程504.3.3 给水工程514.3.4 消防工程514.3.5 防洪工程514.3.6 防震工程514.3.7 通讯工程514.3.8 电气工程514.3.9 垃圾场主要机械设备524.4 本章小结52第5章 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535.1 环境保护535.1.1 污染来源535.1.2 环境保护标准和规定545.1.3 环境保护措施545.2 环境监测555.3 本章小结56总 结57致 谢60参考文献61英文翻译62中文译文:68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在目录上点右键“更新域”,然后“更新整个目录”。打印前,不要忘记把上面“Abstract”这一行后加一空行- IV -第1章 概 论1.1 设计背景1.1.1 生活垃圾的危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日渐增加。而目前市内还没有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工程措施,基本上所有的垃圾都是简易堆放处理,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卫生要求远达不到环境法规的卫生标准。这些简易的垃圾堆放场已经造成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表现在:一,垃圾露天堆放,散发阵阵恶臭,污染大气环境,周围几平方公里的地方都可以闻到,严重影响景观。二,垃圾无隔离措施,其产生的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和周围的地表水,极大地威胁居民的健康。三,污染周围的土壤,使土壤失去应有的功能。城市的经济持续增长,人口数量在上升,消费物品也在增加。若不处理对垃圾无害化处理,将引发重大的灾难。1.1.2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国内外处理现状1.1.2.1 生活垃圾处理方法 1.填埋处理 填埋是大量消纳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也是所有垃圾处理工艺剩余物的最终处理方法,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直接填埋法。 所谓直接填埋法是将垃圾填入已预备好的坑中盖上压实,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一个不大的城市,人口不多,城市周围是广阔的乡村,在远离城市的一块丘陵山地的低洼处选建填埋场,为了防止二次污染,采取如下措施: (1)在底部和周围铺有防渗层; (2)分层铺放,即堆放一层垃圾,而后盖土压实,根据介绍,有些垃圾堆放层还安装导气和导水管道,并利用产生的沼气。 填埋处理方法是一种最通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处理费用低,方法简单,但容易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二次污染。随着城市垃圾量的增加,靠近城市的适用的填埋场地愈来愈少,开辟远距离填埋场地又大大提高了垃圾排放费用,这样高昂的费用甚至无法承受。 2.焚烧处理 焚烧法是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种方法,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美国西屋公司和奥康诺公司联合研制的垃圾转化能源系统已获成功。该系统的焚烧炉在燃烧垃圾时可将湿度达7%的垃圾变成干燥的固体进行焚烧,焚烧效率达95%以上,同时,焚烧炉表面的高温能将热能转化为蒸汽,可用于暖气、空调设备及蒸汽涡轮发电等方面, 焚烧处理的优点是减量效果好(焚烧后的残渣体积减少90%以上,重量减少80%以上),处理彻底。但是,焚烧厂的建设和生产费用极为昂贵。3.堆肥处理 将生活垃圾堆积成堆,保温至70储存、发酵,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养分。经过堆肥处理后,生活垃圾变成卫生的、无味的腐殖质。既解决垃圾的出路,又可达到再资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养分含量低,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变坏,所以,堆肥的规模不易太大。 不论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焚烧或堆肥处理,都必须要有预处理。1.1.2.2 生活垃圾国内外处理现状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这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因地理环境;垃圾成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区别,表21为三种处理方式的比较。由于城市垃圾成份复杂,并受经济发展水平、能够结构、自然条件及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国外对城市垃圾的处理一般是随国情而不同,往往一个国家中各地区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很难有统一的模式(表21)。但最终都是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为处理目标。从应用技术看,国外主要在填埋、焚烧、堆肥、综合利用等方式,机械化程度较高,且形成系统及成套设备。从国外多种处理方式的情况看,有以下趋势:(1)工业发达国家由于能源、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焚烧处理比例逐渐增多;(2)填埋法作为垃圾的最终处置手段一直占有较大比例;(3)农业型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以堆肥为主;(4)其它一些新技术,如热解法、填海、堆山造景等技术,正不断取得进展。焚烧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大型的配备有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的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由于顺应了回收能源的要求,正逐渐上升为焚烧处理的主流。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和西欧,普遍致力于推进垃圾焚烧技术的应用。国外焚烧技术的广泛应用,除得益于经济发达、投资力强、垃圾热值高外,主要在于焚烧工艺和设备的成熟、先进。世界上许多著名公司投入力量开发焚烧技术与设备,且主要设备与附属装置定型配套。目前国外工业发达国家主要致力于改进原有的各种焚烧装置及开发新型焚烧炉,使之朝着高效、节能、低造价、低污染的方向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起步较晚,截止1992年底,全国垃圾、粪便清运量已达11264万t,而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厂仅有371座,处理总能力71501t/d。近几年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从对策和规划着手,对城市垃圾处理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杭州、常州、天津、绵阳、北京、武汉等城市在学习国外城市垃圾处理技术经验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垃圾机械化堆肥处理生产线;深圳、乐山等城市建设垃圾焚烧厂的成功,也为各城市应用焚烧技术提供了经验;沈阳、鞍山等城市对医院垃圾实行统一管理,集中焚烧,也走出了特种垃圾处理的新路。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对策是:以卫生填埋和高温堆肥技术为主,提倡有条件的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焚烧技术。近几年各城市开始进行垃圾焚烧处理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开发了包括NF系列逆燃式、RF系列热解式、HL系列旋转式小型垃圾燃烧炉及一批医院垃圾专用焚烧炉,并建设了一批中小型城市简易焚烧厂(站)。1985年,深圳引进日本三菱公司焚烧成套技术与装备,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大型(300t/d)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一体化处理厂,为我国开展城市垃圾焚烧装置国产化工作打下了基础。客观分析近几年我国城市垃圾构成变化,可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中可燃物、易燃物含量明显增加,热值显著增大,一般经过分类、分选等预处理后,垃圾热值已接近发达国家城市垃圾的热值。因此我国一些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等已具备了发展焚烧技术的基础。1.1.3 卫生填埋法的类型及发展趋势卫生填埋是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等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渗滤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垃圾处理方法。长葛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属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规定的IV类、III级垃圾填埋场,它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 防渗处理工程措施必须保证填埋场内垃圾堆体与外界的水环境隔离,其中防渗层的渗透系数必须小于10-7cm/s,以减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2. 填埋场必须有效的控制填埋气体,防止甲烷气体爆炸。可以采取自然排气法排气,但填埋场区空气中的甲烷气体含量不得大于5%。对不能利用的甲烷气体应引出地面进行燃烧处理。3. 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系统应能有效的收集填埋场内的渗滤液,经预处理后输送到指定的污水处理设施,经过处理并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后排入水体。4. 填埋作业应分层铺盖、填埋、压实,并尽可能做到当日覆盖。填埋作业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蚊蝇的孳生。1.2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1.2.1 城市概况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商贸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市辖七个区、一个市、八个县,面积:42,469平方公里,人口561.1万(市区143.9万)。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平原。东北与本省绥化地区、南与吉林省白城地区、西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北与本省黑河地区接壤。距省会哈尔滨市359公里,距绥化市328公里,距白城市282公里,距海拉尔524公里,距黑河市483公里。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和第三隆起带的交接处,嫩江大断裂贯通平原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部是小兴安岭南麓,中部和南部为嫩江冲积平原。 齐齐哈尔市还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商贸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市辖七个区、一个市、八个县。齐齐哈尔是被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1970年将嫩江县划给黑河市,1993年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林甸县划给大庆,现在总面积约为43000平方公里。)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齐齐哈尔市区东南32公里处,因此,这里又被誉为“鹤的故乡”。“齐齐哈尔”,为达斡尔语,是“边疆”或“天然牧场”之意。清朝的黑龙江将军府和建国初期黑龙江省省会曾设在这里。全市辖七区九县,集聚着汉、蒙古、朝鲜、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柯尔克孜、锡伯等35个民族。齐齐哈尔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674年清政府移吉林水师驻齐齐哈尔。1683年定齐齐哈尔为水师营制。1684年于齐齐哈尔设火器营。1691年齐齐哈尔建城。1698、1699年黑龙江的副都统和将军先后由墨尔根移驻齐齐哈尔。1895年在齐齐哈尔设黑水厅。1907年齐齐哈尔为黑龙江省省会。1936年齐齐哈尔实行市制。新中国成立后,齐齐哈尔先后为嫩江省、黑嫩省、黑龙江省的省会,1954年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省会设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改为省辖市。齐齐哈尔是一个开发潜力巨大的新兴城市。齐齐哈尔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国家最早兴建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以重型机械、冶金工业为主体,包括化工、轻工、纺织、建材、食品、电子、医药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既有被周总理誉为“国宝”、“掌上明珠”的第一重型机械厂、北满特殊钢厂和被列为全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的第一、二机床厂,又有全国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齐齐哈尔车辆厂和大型化工企业黑龙江化工厂、齐齐哈尔化工总厂,还有和平、建华、华安等为共和国作出卓越贡献的三大军工生产企业。齐齐哈尔是跨黑龙江、吉林、内蒙三省区的交通、通讯枢纽,铁路四通八达,民航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大连、黑河、海拉尔等航线。水上运输北通黑河、东通哈尔滨、佳木斯等地。电话通信已进入国际直拨网。齐齐哈尔旅游景观独特。境内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是驰名中外全国最大的水禽、鸟类保护区。世界珍禽丹顶鹤就在这里休养生息。因此齐齐哈尔被誉为鹤乡之城。齐齐哈尔市距省会哈尔滨市359公里,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的松嫩平原,东临石油城大庆,北接边城黑河。齐齐哈尔古称卜奎(达斡尔语“吉祥”之意)。齐齐哈尔市交通便捷,通讯设施完备,旅游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 齐齐哈尔市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典雅的古建筑、悠久的历史遗迹。特别是闻名中外的世界珍禽丹顶鹤之乡-扎龙自然保护区;四面环水、景色宜人、天然成趣的明月岛;湖光山色、亭阁别致、风景秀丽的龙沙公园;新石器时代的昂昂溪文化遗址、大乘寺、清真寺、关帝庙、石碑山、塔子城等历史文物遗迹,为旅游者所青睐,每年都吸引着大量中外宾客前来观光、旅游。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驰名中外的最大的水禽、鸟类保护区,吸引了世界珍禽丹顶鹤在这里休养生息。因此齐齐哈尔又被誉为鹤乡。得天独厚的冬季冰雕雪景更是蔚为壮观,为中外旅游者所赞叹。1.2.2 自然条件齐齐哈尔市地域平坦,平均海拔146米,东部和南部地势低洼。齐齐哈尔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严寒,夏秋凉爽。年降水量415毫米,年均温3.2,1月均温25.7,7月均温22.8。齐齐哈尔市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地处东经122至126度、北纬45至48度,东临大庆市和绥化地区,南接吉林省白城地区,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北与黑河、大兴安岭接壤,土地总面积为4228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一般在200至500米之间。齐齐哈尔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点十分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暂短霜早,冬季干冷漫长。齐齐哈尔南部属温暖干旱农业气候区,中部属温和半干旱农业气候区,北部属温凉半湿润农业气候区。齐齐哈尔市年平均气温在0.7至4.2摄氏度之间,南北相差摄氏3.5度左右。年平均无霜期122至151天。年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10至120千卡,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似,生长期(五至九月)的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65至67千卡。年日照时数在2600至2900小时,生长期(五至九月)日照时数为1300至1350小时。年降水量在400至550毫米之间,生长期降水量一般在350至480毫米之间,占年降水量的85%以上。齐齐哈尔市有利的气候条件是辐射充裕,雨热同季,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旱、涝、低温、早霜、风等,它们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在年际间、地域上差异较大。1.3 该城市垃圾的处理概况(一)生活垃圾收集 目前,齐齐哈尔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基本为混合收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容器式 所谓容器式指的是收集容器放置于固定的地点,服务时间为一天中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常见的收集容器有桶式和厢式两种。主要街道的两侧和公共场所设置果皮箱也属于容器式收集方式。 目前使用的收集容器材料多为钢或塑料制品。钢制容器结构强度大,可制成较大的容积,但也有易腐蚀,洗刷不便的缺点。塑料垃圾筒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易于保洁等优点,正在获得较多的应用。2、构筑物式 垃圾定点构筑物式收集方式,是以固定构筑物作为其收集容器的。构筑物一般为砖、水泥结构,样式各异,容器约510m3,不密封。这种收集方式的特点是收集容器为半永久型,故此容器使用寿命长,费用较低,但它具有容积固定,高峰季节会发生垃圾漫溢的情况,易造成周围卫生状况的恶化,保洁困难。3、垃圾道收集 在已建成的多层和高层住宅楼中,通过垃圾道收集居民生活垃圾是最常见的收集方式。在居民生活垃圾产量高峰时如夏季,由于底层垃圾间贮料间容积有限,常会出现垃圾将门挤开使垃圾暴露;垃圾投放口密闭性差造成垃圾和臭味逸出,污染环境;特别是垃圾道收集方式不便于对垃圾收集的管理和控制以及推行分类收集等缺点,这一收集方式将逐步被淘汰。目前,北京、广州和上海等城市相继规定新建住宅楼不设垃圾道,许多城市还将已建住宅楼的垃圾道封闭停用。(二)生活垃圾运输 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运输方式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模式。固定式收运的容器则始终在原地不动,收集车把垃圾装入车中运走。空的垃圾容器留在原地。移动式收运是把装满垃圾容器整个运往转运站或处理场,卸空后在把容器拉回原处或其他地点。(三)转运站 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是为了使小型垃圾收集车从居民、商业和其它单位等各收集点清除的垃圾在这里合并,并将其投入大型车辆或其它运输成本较低的运载工具继续运往处理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的设施。 垃圾转运站和转运方式选择应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上的合理性。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全过程中,垃圾的收集和运输是耗费人力和物力最大的一个环节,采用垃圾中转的目的,就是提高垃圾收集运输的效率和质量。(四)处理设施 我国大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以郊外堆放、简易填埋、卫生填埋为主,很少一部分采用焚烧处理,一些高温堆肥常基本处于半运转状态。1.3.1 垃圾成分居民生活垃圾的成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种是煤球友、尘土;另一种是菜皮、家禽内脏等厨余物及纸张、破布等有机垃圾;还有一种是碎石、陶瓷、玻璃、废金属等无机垃圾。1.3.2 垃圾处理状况及存在问题城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系 同市场脱节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严重制约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事业发展,主要表现在: l)在管理体制上政企不分,基本上完全依靠政府投入,缺乏自身活力。 2)由于政府投入不力,城市垃圾处理缺乏资金来源,处理率低,处理效果差;城市垃圾收运机械及辅助生产设备陈旧,机械化作业水平低,设备不足,工人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 3)城市垃圾收运处理技术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由于缺乏资金投入,限制了垃圾收运、处理技术的发展。 分析其原因,其根本在于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体制和政策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经济的需要,具体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l)在管理机制上,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卫生体制完全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运行的,是在垃圾粪便清扫清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管理职能和环卫作业为一体,政企不分,具有国有企业共有的缺点。随着环卫工作内涵的深入和外延的扩大,显得效率低、负担重,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2)在经费来源上,长期以来,城市环境卫生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完全由国家负担,成为政府部门的沉重包袱,缺少资金来源,完全依赖于市长是否重视,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和资源化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不利于城市环境卫生产业的发展。 3)由于环境卫生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传统的体制和政策使相关行业互相分割,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影响了管理力度。由于没有有利的政策,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正处于萎缩状态,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由于不能有效的保障全社会采取洁净生产工艺,不利于垃圾的减量化。 (二)处理技术1、分类收集与回收利用 分类收集的目的在于提高废品回收率和便于分类处理。总体而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工作才刚开始,分类收集的效果还不是很大,还无法有效的将占垃圾50以上的厨除物分开。 目前大城市普遍推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在主要的街道,居民小区都设立了分类收集的垃圾筒,但到目前为止,垃圾的混合收集仍是大城市普遍采用的垃圾收运方式。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推行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公众的环境意识不高,为方便起见,随手乱仍的现象比较普遍; 第二,分类收集设施不足,在设计上缺乏分类引导; 第三,分类运输的设施不足,致使本已分类收集的垃圾,又混合运输; 第四,缺乏分类处理的基础设施; 第五,缺乏优惠的废品回收政策。2、堆肥处理 (1)堆肥技术与设备 以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主要为煤灰和厨徐类有机物,而包装物如塑料、废纸等含量较低,适宜于堆肥处理。1987年颁布的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GB81721987)和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1987)是指导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的技术标准,也是我国最先制订的有关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标准。到目前为止,堆肥处理主要采用低成本堆肥系统,大部分垃圾堆肥处理场采用敞开式静态堆肥。“七五”和“八五”期间,我国相继开展了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动态高温堆肥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了积极成果。但限于现实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机械化高温堆肥由于处理成本较高而难以推广应用。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一些机械化程度低、主要采用静态通风好氧发酵技术。其特点是工艺简单,使用机械设备少,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但同时也存在堆肥质量不高、堆肥筛上物未得到处理和气味及污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如臭味、蚊蝇难以控制等因素,其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 (2)堆肥原料 目前由于城市垃圾缺乏有效的分类收集,不能有效的将厨余物等有机质分离出来,用于堆肥的垃圾原料含有玻璃、塑料、甚至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 (3)堆肥产品 堆肥产品质量不高,肥效低,销路不畅,严重制约着垃圾堆肥处理的发展。目前许多堆肥场都面临着关、停的困境。解决堆肥问题的关键是必须实现有机垃圾的分类收集。3、焚烧处理 焚烧在我国发展较慢,目前,制约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发展主要因素是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可靠、实用的国产化焚烧处理技术以及垃圾特性。其中资金短缺是关键因素。 (1)资金短缺 制约垃圾垃圾焚烧发展的重要原因还在于焚烧厂的建设一次性投资太大,以及建成后的运行成本太高,这些都是制约焚烧在大城市发展的瓶颈。如目前我国引进焚烧设备(关键部分引进)单位处理投资为4070万元(吨日),如果按综合折旧 年限15年计算,其折旧成本就达88.9155.6元吨,可见垃圾处理建设投资成本需求 缺口很大。 (2)缺乏可靠、实用的国产化焚烧处理技术 目前我国引进焚烧处理设备投资约为4070万元/吨/日,由于投资大,超过大 多数城市的经济承受力,只能借助利用国外优惠贷款来建设。垃圾焚烧处理要进一 步发展,需要立足于国内,开发利用国内的技术和设备,降低单位处理投资。首先 需要重点开发单台处理能力在100吨l日以下的垃圾焚烧系统,配套简单、实用的余 热利用和烟气处理设备,使得单位处理投资降到1025万元吨/日,将适应我国目 前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并能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市场的发育与发展。 目前我国只有深圳1985年从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成套引进两台日处理能力为 150 吨/日的垃圾焚烧炉,且运转正常,该厂在1994年底开始扩建三号炉,并完成了 3炉国产化工程,设备国产化水平达到80以上,在技术性能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原 引进设备的水平,为我国大型垃圾焚烧设备国产化打下了基础。 尽管垃圾焚烧设备的国产化进展缓慢,但目前垃圾焚烧技术设备的开发正成为 热点,国内正在形成以企业实体为主的垃圾焚烧设备开发群体。但参与垃圾焚烧处理的科研、设计和有关的企业部门都处于十分分散的状态,所开发的技术类型既有发达国家几十年前就淘汰的落后焚烧技术,也有直接还应用较少的不成熟的焚烧技术。由于规模小且实力弱,既无力与国外同类企业竞争,也难以开发和生产适合国内市场需要的技术和产品。在北京等大城市的已有的一些小型焚烧炉,基本上是国产开发的,大部分处于试运行阶段,烟气排放无法达标,甚至没有有效的烟气处理系统,余热基本未有效利用。 (3)垃圾的特性 由于城市中大部分垃圾还是混合收集,垃圾中有机物含量高达 60,且含水率较高,导致垃圾热值降低,不利于焚烧。可强化生活垃圾分区、分类收集。首先通过分区收集选择对非燃煤区的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进一步通过分类收集提高垃圾可燃物含量,改善垃圾焚烧效率,从而降低焚烧厂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4、填埋处理 垃圾填埋处理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一种主要方式,并且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将占垃圾处理的主导地位。近几年来许多大城市都在建设或已建成大型甚至超大型的垃圾卫生填埋场,这些填埋场在技术水平上总体而言采用了和发达国家接轨的技术要求,例如场地防渗采用了水平铺设HDPE膜和粘土矿物相结合的复合系统进行防渗,填埋场的运营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如北京的阿苏卫填埋场等。另外在我国大城市中还存在相当数量的的垃圾堆放场或填埋场,这些填埋场还未达到使用年限,由于最初的选址、设计等因历史原因未按照卫生填埋场的要求,这类填埋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1)填埋场的技术规范高发达国家的技术规范要求还有差距,导致设计的填埋场先天不足,在场底防渗、修滤波处理、以及填埋气体的回收利用方面存在问题。 *填埋场防渗与渗滤液收集 我国还存在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的争论,现存的填埋技术规范中也没有作出明确的技术说明,而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其技术规范对防渗作出了十分明确的规定,填埋场必须采用水平防渗,并且生活垃圾填埋场必须采用HDPE膜和粘土矿物相结合的复合系统进行防渗。 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系统往往在若干年后失去收集作用,场底导渗管发生堵塞,渗滤液无法正常排走,整个填埋场形成形成了高含水的渗滤液库,垃圾填埋一定年限后,渗滤液往往从侧面覆盖体渗出,严重影响堆体的稳定性和环境。 *渗滤液处理 处理的渗滤液无法达到正常的排放标准,在暴雨的时候因渗滤液超出处理能力而直接排放,严重污染环境。 *填埋气体 垃圾场产生的填埋气体直接排人大气,缺乏回收利用,这种自然排放的方式对大气以及周边的环境都造成了危害。发达国家禁止填埋气体直接排入大气,规定填埋气体必须进行回收利用,无回收利用价值的则需集中收集燃烧排放。目前国内只有广州李坑垃圾填埋场和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对填埋气体进行了回收发电利用。 (2)填埋场缺乏规范的运营管理,缺乏监督。 垃圾填埋场的运营需要综合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大城市垃圾填埋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填埋场的污染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的好坏。对填埋场的运营管理要形成完整的体现。不仅要对填埋作业区的垃圾进行规范的作业,逐步实现对垃圾种类、数量垃圾,对地表水、地下水、渗滤液的数量、位置、对噪声、飘尘,对填埋气体的数量、特性等项目实现计算机的辅助管理。1.4 设计的必要性及依据1.4.1 设计的必要性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市区面积不断扩大,且近年来,郊区农村的生活垃圾的处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将最终纳入城市卫生填埋系统,以解决农村环保意识和环卫设施相对落后,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不断加剧的现象,因此所需要的填埋场面积将越来越大;而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不仅使生活垃圾产生的量增加,市区的生活垃圾量每年的递增速度超过了10。垃圾的成分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垃圾中的大件刚性固体废物、有机废物、塑料制品和对环境有危害的重金属等物质所占的比例快速增加。然而,从长远来考虑,即使采用最现代化的填埋技术,也有安全隐患,因此要尽可能少地填埋垃圾,搞好垃圾源头控制,还应根据垃圾处理的需要,进行有限度的分类回收,循环利用垃圾,尽量使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向综合处理方向发展。但现阶段首先应建设符合标准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逐步消除垃圾堆放场,优先解决城市日益增加的垃圾产量的出路问题。 1.4.2 设计的依据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作为城市环境治理项目,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场址、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产生二次污染,防止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本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 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从当地垃圾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兼顾垃圾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利用,搞好能源转化,提高利用率,减少占地,逐步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2. 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走符合国情的路子。根据国家的垃圾处理技术政策,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寻求垃圾处理的技术和模式,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配套技术。3. 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改进及完善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为环卫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4. 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务求实效1.5 设计的主要内容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平面布置(选址和场区总体设计等等),填埋工艺,防治工程,渗滤液收集导排工程,渗滤液处理工程,地下水、地表水导排处理工程,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设计,环境监测设计,封场工程,辅助工程(如绿化、道路等),设备选型,二次污染防治设计等。1.6 本章小结本章内容主要为设计的基本资料、内容等,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查阅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第2章 总体设计2.1 填埋方案的确定根据我国国情,我国的垃圾产业政策是:近期以卫生填埋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焚烧技术和高温堆肥技术,应该本着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这个顺序和原则。我国目前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仍然是以卫生填埋技术为主,卫生填埋又称为土地填埋,是为了保护环境,按照工程理论和土木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科学工程方法。卫生填埋分为厌氧填埋、好氧填埋和准好氧填埋三种类型。其中好氧填埋类似高温堆肥,最大优点是可以减少因垃圾降解过程渗出液积累过多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其次好养填埋分解速度快,所产生的高温可有效地消灭大肠杆菌和部分致病细菌;但好养填埋处置工程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投资费用高,较难于推广。准好养场地介于好养和厌养之间,也存在类似好养填埋的问题,使用不多。厌养填埋是国内采用最多的填地形式,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程造价低、可回收甲烷气体等优点1,故该设计采用厌氧填埋方法。其填埋作业工艺流程图如图2.1所示:图2.1 填埋作业工艺流程图2.2 设计规模2.2.1 服务人口服务人口采用下式计算:An=A0*(1+P)n式中 An 第n年的服务人口数,人; A0 初始服务人口数,人; P 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和(根据调查本次设计中分别为1.5%,1%)n 第n年,年。设计城市初始人口数A0为143.9万人;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2.5%2.2.2 垃圾产量根据设计城市环抱部门的统计和国内城市垃圾产量的变化趋势,该城市现在的人均垃圾产量为1.052kg/人.d。结合该城市的发展规划和人口增长率,设计该城市的生活垃圾将在未来的几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垃圾产生量采用下式计算:Wn=An*a/1000Wn第n年的日产垃圾量,t/d;a 第n年的垃圾人均日产率,kg/人.d。由以上两式求得某城市各年的服务人口及垃圾产生量见下表年 限人口(万人)生活均垃圾日产量(t/d)生活垃圾年产量(吨)1143.9217.28979310.492147.4975222.721281293.253151.1849228.289383325.584154.9646233.996585408.725158.8387239.846487543.946162.8096245.842689732.537166.8799251.988691975.858171.0519258.288394275.249175.3282264.745596632.1210179.7114271.364299047.9311184.2042278.1483101524.112188.8093285.102104062.213193.5295292.2295106663.814198.3677299.5353109330.415203.3269307.0237112063.616208.4101314.6993114865.217213.6204322.5667117736.918218.9609330.6309120680.319224.4349338.8967123697.320230.0458347.3691126789.7合计20259592.3 场址选择2.3.1 填埋场址的选择原则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根据2001年12月1日实施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填埋场场址设置应符合当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符合当地城市区域环境总体规划要求;符合当地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 2. 填埋场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影响或对周围环境影响不超过国家相关现行标准的规定。 3. 填埋场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4 填埋场应具备相应的库容,填埋场使用年限宜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应低于8年。 5. 选择场址应由建设、规划、环保、设计、国士管理、地质勘察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 6. 填埋场选址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场址初选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地形、地质资料在图纸上确定3个以上候选场址; 2)候选场址现场踏勘选址人员对候选场址进行实地考察,并通过对场地的地形、地貌、植被、水义、气象、交通运输和人口分布等对比分析确定预选场址; 3)预选场址方案比较 选址人员对2个以上(含2个)的预选场址方案进行比较,并对预选场址进行地形测量、初步勘探和初步工艺方案设计,完成选址报告,并通过审查确定场址。 7. 填埋场防洪应符合表4.0.1的规定:表4.0.1 防洪要求填埋场总容量(104m3)防洪标准(重现期:年)设计校核500501002005002050注:降雨量取值为7d最大降雨量。8. 填埋场宜选在地下水贫乏地区。9. 垃圾场选址应远离水源地、远离耕地。2.3.2 垃圾填埋场场址的确定根据以上规范,对场址进行选择。由于设计所给资料过于简单,所以我首先按照齐齐哈尔市的常年风向确定了当地的主导风向。接着我按照设计条件在城市西南方向13km处定了此处为一个西高东低自然坡度为2%的平地,适合建造一个范围规整的矩形填埋场。根据高程判断,地图的西部坡度相对较陡,应为一个小山包,东部坡度平缓;南部有316国道横穿而过,路边有宾馆、居民区、家具市场等,相对比较繁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综合以三大大因素并参考规范中相应的要求,我们最终将填埋场址确定在地图中部略偏东北。2.4 本章小结本章的内容是对一些初始数据及填埋工艺的确定,计算服务人口数量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计算时需要考虑人口增长率,计算出人口数量以后确定垃圾产量。垃圾填埋场场址的确定,这一步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填埋工艺及工艺流程的确定,填埋工艺需要通过比较进行确定,确定工艺后科学的设计出工艺流程。第3章 垃圾收运系统3.1 垃圾的收运原则清扫、收集、运输 1.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逐步实行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具体办法,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地区实际制定。 2.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地点、时间等要求,将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容器或者收集场所。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应当按规定时间投放在指定的收集场所。 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的地区,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分类要求,将生活垃圾装入相应的垃圾袋内,投入指定的垃圾容器或者收集场所。 宾馆、饭店、餐馆以及机关、院校等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单独收集、存放本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并交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企业运至规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所。 禁止随意倾倒、抛洒或者堆放城市生活垃圾。 3.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 未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的企业,不得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活动。 4. 直辖市、市、县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招投标等公平竞争方式作出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许可的决定,向中标人颁发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 直辖市、市、县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与中标人签订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经营协议。 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经营协议应当明确约定经营期限、服务标准等内容,作为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的附件。 3.2 垃圾收运规模由于城市的城区面积大,人口密度高、垃圾量大、垃圾种类多;城市的环卫设备、设施配置相对复杂。所以一般需要配备:小型垃圾收集车,垃圾压缩车,垃圾压缩转运成套设备等。通过对各城市的宏观经济水平、财政收人状况、自然生态环境、行政区域分划、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城市远景规划、现有环卫设备设施、垃圾种类、现有垃圾量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选择合适的垃圾收运模式后,即可制定出成套设备、设施的配置方案。配置方案主要涉及到确定不同设备设施种类的购置、设备设施如何运行、以及运行频率等: a、城市环卫设施种类、型号、数量、布点。 b、城市原有环卫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整合、改造、提质。 c、城区机械、人力清扫清洗路线规划、频率规划。 d、城市垃圾转运车辆的运行路线设计。 e、垃圾处理方式的确定和垃圾处理中心的选址。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成套设备、设施的服务保障体系3.3 垃圾收运现状及设计收运方案的确定齐齐哈尔市环卫部门现有各种专业车辆,其中垃圾清运车辆多部。垃圾中转站多座,垃圾简易堆放场一座。生活垃圾采用混合收集、混装运输的方式。目前的收运系统存在以下问题:机械化程度低,作业方式落后;垃圾收运车密闭性差,收运过程中易散落垃圾、发散臭味,影响环境卫生和人民生活;收运车辆不足,设备老化;垃圾贮运设施少而分散、标准低,存在二次污染。垃圾收运的方式主要分为: 1、垃圾收集 生活垃圾袋装,在指定的时间地点排放居民、单位把产生的生活垃圾用塑料袋装好放在门口或楼层公用垃圾桶内由环卫工人定时上门收集。收集频率一般为每天1次,某些繁华商业区每天23次。 2、站前运输 我市目前所使用的站前垃圾运输工具是人力三轮车或手推车,全市有13748辆。经过数百米至2000米的人力运输,环卫工人将人力三轮车或手推车装载的垃圾运到垃圾压缩站或临时装车点,卸入压缩机料斗。2004年开始在全市大力推广车载桶装垃圾收运方式,目前全市已改造和新建了22个可实行车载桶装的垃圾压缩站,配置了125辆1.9吨小型垃圾收运车,24093个240升塑料垃圾桶,全市各区均部分采用了车载桶装收运方式。 3、压缩运输 在垃圾压缩站,压缩机将垃圾压入垃圾箱,满载后的垃圾箱被吊上垃圾车底盘,运往垃圾填埋场;在临时装车点,直接用后装式垃圾压缩车的料斗进行装车作业,满载后运往填埋场根据齐齐哈尔市垃圾产生量和产生源分布情况,采用下图所示的收集运输方式。生活垃圾袋装后由居民放入住宅附近的集装箱垃圾站,再由垃圾收集运输车运往垃圾填埋场。居民 垃圾车垃圾袋装 垃圾集装箱 垃圾处理场图31 垃圾桶点与集装箱垃圾站相结合的收集系统集装箱垃圾站收集系统是一种袋装化、密闭化、容器化和不定时的收集系统,能方便居民投放垃圾,适用于人口密度不大的中小城市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3.4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内容是对该城市的垃圾运收进行全面设计,要对该城市现状况了解然后科学设计运收。第4章 垃圾处理场工程设计4.1 垃圾处理场的组成根据工程规模和垃圾处理工艺要求,本垃圾处理场组成如下:1.卫生填埋场2.污水处理站3.辅助设施:车库机修洗车台、计量间、给水泵房、锅炉房等。4.生活设施:设有办公室、化验室、食堂、倒班宿舍、浴池等。5.小型垃圾收集站4.2 卫生填埋场工程设计4.2.1 垃圾场总库容及使用年限的确定填埋场单位库容的垃圾消纳量取值为1.0t/m3 ,覆土用量按垃圾库容量的1/6计算。根据填埋场单位库容的垃圾消纳量、覆土用量和服务年限内的垃圾处理总量可计算出垃圾填埋场的总库容。服务年限内垃圾总产量203万吨,经过机械压实、自然沉降和生物降解之后,垃圾堆体的总体积为203万m3,加上1/6的覆土体积33.8万m3,故填埋场总库容为236.8万m3。垃圾填埋场的服务年限为20年,年均垃圾处理量为10.2万吨,日均垃圾处理量为280t,填埋场总库容为236.8万m3。4.2.2 垃圾坝卫生填埋技术是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为增加垃圾库容、或填埋分期规划 ,需设置不同的垃圾拦挡构筑物。拦挡构筑物根据材料的不同 ,主要分为碾压式土石坝、混凝土坝、浆砌石坝等。4.2.2.1 设计垃圾卫生填埋场土石坝的设计主要包括 :坝型选择 ,材料选择 ,坝体结构 ,坝基选择 ,坝体与岸坡的连接等。4.2.2.2 坝型选择填埋场用土石坝没有防渗要求 ,不设心墙 ,一般可分为均质坝和多种土质坝。由于场地地质情况不同 ,又兼土石考虑就地取材及降低造价 ,采用多种土质坝是合适的选择。4.2.2.3 材料选择材料的选择基本同水工坝的要求 ,技术条件可放宽 ,材料选择更广泛。筑坝材料压实后 ,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一定的抗风化能力 ,并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除了含有机质太多的土料、淤泥和软粘土外 ,几乎所有土石料都可用作筑坝材料。4.2.2.4 坝体结构1.坝体高度土石坝的高度主要由填埋库容确定。对于某一特定的填埋场地和红线范围 ,最大库容对应某一坝高,根据现有经验 ,坝高一般在 30以下 ,按水工分类标准都属于低坝。2.坝坡一般确定坝坡均在 12附近。上下游可采用同样的坝坡。填埋场内边坡每隔一定高度根据需要设土工膜锚固平台。填埋垃圾一侧的坝面因上覆防渗层 ,可仅做压实土层防护 ;长期暴露的坝面应做坡面防护 ,根据重要性可选择植草防护 ,干砌石防护 ,预制板铺砌等 ,为防止坝体材料流失 ,应做反滤层。4.2.2.5 坝顶构造填埋场往往将土石坝顶作为运输或巡检通道 ,不宜将坝顶宽度定的太小,一般不少于 5。常用泥结碎石、沥青碎石等材料 ,既防止雨水冲蚀 ,又能满足车辆行使的要求。坝轴线中点附近填筑高度最大 ,坝基覆盖层也可能最厚,设计中应留有一定超高 ,到轴线两侧逐渐降到设计高度 ,同时也有利于坝顶排水。4.2.2.6 坝基选择土石坝既可建在岩基上 ,也可建在土基上。对于地基的强度和变形的要求 ,比其它形式的坝要低。但地基中如含有不良地质情况 ,则须慎重对待 ,进行地基处理。土石坝竣工后的总沉降量 (包括坝基及坝体 )一般不应大于坝高的 1%。4.2.2.7 土石坝与岸坡的连接岸坡开挖要去掉表土、浮石 ,并将表层土压实。对于失水很快分化变质的软岩石 ,开挖时预留保护层 ,填筑时 ,边开挖 ,边回填 ,也可开挖后喷浆防护。土石坝面与岸坡形成自然沟渠 ,为防止此处冲刷 ,必须设置排水沟。4.2.2.8 计算设计中必须考虑坝体防渗 ,考虑渗流的作用。而填埋场中土石坝主要用来挡垃圾 (固体废弃物 ) ,一般不考虑水的渗流作用。填埋场中往往设有良好的地下水导排系统 ,坝体在计算中可不考虑渗流的作用。大部分垃圾卫生填埋场均设有通畅的地下水导排系统 ,故坝的计算中不必考虑渗流的计算和渗透稳定的计算 ,可仅进行坝的稳定和变形计算。但坝基中的稳定地下水位对其稳定与变形的影响则应予以考虑。本垃圾填埋场分为3个填埋区,垃圾堆体高度为10米,根据坝体高度的设计标准,我把坝体高度确定为4米,坝底宽度根据坡度确定为12米,坝顶宽度为4米。垃圾坝紧挨垃圾一侧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得比较陡,而背向垃圾一面则比较舒缓。在坝面上的防渗材料一般选用膜。为增强防渗膜的抗滑稳定 ,可选用单毛面的 ,而且毛面贴着坝体。坝面防渗材料的稳定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力学分析计算。如不满足 ,则需要在马道和坝顶设置锚固沟或采取其他的锚固设施。4.2.2.9 施工土石坝施工难度不大 ,关键是做好取土规划。填埋场中的一个特点是在施工中要预留出运营期间的垃圾覆盖土 ,此部分对土质要求不高 ,但用量很大。所以要做好取土、存土规划 ,结合垃圾覆盖土综合考虑 ,尽可能在场区内解决土源问题。本垃圾填埋场垃圾坝选用土石坝,土石坝由于可就地取材、适应性强、造价低廉、安全性好的优点 ,在垃圾卫生填埋场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设计施工中仍参照采用水工行业的有关规范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应重点注意水工坝与填埋场土石坝的区别。4.2.3 渗滤液的收集系统4.2.3.1 渗滤液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中国的生活垃圾是混合收集的,其成分受生活条件,生活习惯,地区和季节的影响很大,而生活垃圾中污染物的转化非常复杂,这就造成渗沥液中污染的成分也很复杂,通过质谱分析,含有93种有机污染物,其中已被确认的有机致癌物1种,促癌物、辐射致癌物5种,多种重金属、还检测出多种病源微生物。渗沥液的水质水量特点和处理难度:1 水质水量变化大,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堆放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物,水质水量时空变化大。2 氨氮浓度高,采用传统的生化方法处理渗滤液时,BOD5:N:P比例失调,活性污泥往往质轻而不稳定,易产生污泥解体和大量泡沫,造成污泥流失,难以维持稳定运行,处理效率低,难度大。3 盐分大,易结垢离子含量高,由于国内城市很少对生活垃圾进行严格的分类和筛选,故渗沥液中含有几十种金属离子,主要成分为有K+、Ca2+、Na+、Mg2+、Cl-、SO42-、CO32-等,电导率接近海水的水质。但由于重金属离子含量少,因此,对微生物毒性小。由于本项目的渗沥液偏酸性,因此Ca、Mg、Si含量很高,Ca在20003500mg/L之间,Si在300mg/L左右,而生化处理系统在69的条件下运行,因此生化反应器部分结垢严重。4 垃圾渗滤液含有大量的腐殖酸类物质,腐植酸是渗沥液中长期性的最主要有机污染物,难于生物降解,且以水溶性腐殖酸为主,存在形态为胶体,因此单靠生化系统很难达标,后续还要进行深度处理才能达到有关排放标准。5 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渗沥液中的悬浮物含量很高。6. 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如果处理不当将对地下水、土壤和大气造成很大污染。4.2.3.2 渗滤液的产生量渗滤液的来源中,降雨量与蒸发量的查值、垃圾的含水量是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二者在一年四季的变化很大,因此渗滤液的水质水量也随之由较大的变化。设计规模为日最大处理垃圾348t,年最大处理垃圾量12.7万吨,服务年限20年。齐齐哈尔年均降雨量550毫米,且多集中在69月。渗滤液的年产生量为:Q=IC(A1+A2)/1000式中Q-表示渗滤液年产生量,m3/d;A1-填埋区汇水面积,24万m2;A2-调节池汇水面积(忽略不计);C-渗出系数,取0.6;I-表示最大年或月降雨量的日换算值,mm。齐齐哈尔年均降雨量550毫米,填埋区面积为24万m2,Q=550*0.6*240000/1000由此确定渗滤液的年产生量为79200m3,日平均217 m3。渗滤液的最大日产生量为: q=i*c*(a1+a2)/1000式中 q-渗滤液日产生量。m3; i-日降雨强度,mm;取年最大日降雨量c-渗出系数,取0.5;a1-填埋区汇水面积24万m2;a2-调节池汇水面积(忽略不计)。q=(550*85%/5/30)*0.6*240000/1000调节池中渗滤液停留不超过24小时,综合考虑不确定因素等确定渗滤液日最大产生量为550 m34.2.3.3 防渗系统设计关于防渗系统设计所参照的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Sanitary LandfillsCJJ 172004其中涉及到防渗排渗系统的条例如下:61 填 埋 场 地 基 与 防 渗6.0.1 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同时还应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6.0.2 天然粘土类衬里及改性粘土类衬里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7cm/s,且场底及四壁衬里厚度不应小于2m。6.0.3 在填埋库区底部及四壁铺设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作为防渗衬里时,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并应符合填埋场防渗的材料性能和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6.0.4 人工防渗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1 人工合成衬里的防渗系统应采用复合衬里防渗系统,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的防渗系统也可采用单层衬里防渗系统,在特殊地质和环境要求非常高的地区,库区底部应采用双层衬里防渗系统。2 复合衬里系统组成(从下至上):1)库区底部:基础、地下水导流层、膜下防渗保护层、HDPE土工膜、膜上保护层、渗沥液导流层、土工织物层、垃圾层,见图6-1。垃圾层土工织物层渗沥液导流层(30cm)膜上保护层HDPE土工膜膜下防渗保护层(粘土厚度100cm、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地下水导流层(30cm)基础图6-1 复合衬里(库区底部)系统示意图2)库区边坡:基础、地下水导流层、膜下防渗保护层、HDPE土工膜、膜上保护层、渗沥液导流与缓冲层、垃圾层,见图6-2。垃圾层渗沥液导流与缓冲层膜上保护层HDPE土工膜膜下防渗保护层(粘土厚度75cm、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地下水导流层(30cm)基础图6-2 复合衬里(库区边坡)系统示意图3 单层衬里系统组成(从下至上):1)库区底部:基础、地下水导流层、膜下保护层、HDPE土工膜、膜上保护层、渗沥液导流层、土工织物层、垃圾层,见图6-3。垃圾层土工织物层渗沥液导流层(30cm)膜上保护层HDPE土工膜膜下保护层(粘土厚度100cm、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5cm/s)地下水导流层(30cm)基础图6-3 单层衬里(库区底部)系统示意图2)库区边坡:基础、地下水导流层、膜下保护层、HDPE土工膜、膜上保护层、渗沥液导流与缓冲层、垃圾层,见图6-4。垃圾层渗沥液导流与缓冲层膜上保护层HDPE土工膜膜下保护层(粘土厚度75cm、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5cm/s)地下水导流层(30cm)基础图6-4 单层衬里(库区边坡)系统示意图4 双层衬里库区底部系统组成(从下至上):基础、地下水导流层、膜下保护层、HDPE土工膜、膜上保护层、渗沥液导流(检测)层、膜下保护层、HDPE土工膜、膜上保护层、渗沥液导流层、土工布织物层、垃圾层,见图6-5。垃圾层土工织物层渗沥液导流层(30cm)膜上保护层HDPE土工膜膜下保护层渗沥液导流(检测)层(30cm)膜上保护层HDPE土工膜膜下保护层(粘土厚度100cm、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5cm/s)地下水导流层(30cm)基础图6-5 双层衬里(库区底部)系统示意图5 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钠基膨润土垫替代膜下防渗保护层。6 填埋场防渗系统基础与天然地下水水位的间距不得小于2m。6.0.5 人工防渗材料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1 铺设HDPE土工膜应焊接牢固,达到强度和防渗漏要求,局部不应产生下沉拉断现象。土工膜的焊(粘)接处应通过试验、检验。2 在垂直高差较大的边坡铺设土工膜时,应设锚固平台,平台高差应结合实际地形确定,不宜大于10m。边坡坡度宜小于12。3 人工防渗材料的基础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整度:应达到每平方米粘土层误差不得大于2cm;2)洁净度:不采用膜下土工布保护层时,垂直深度2.5cm内粘土层不应含有粒径大于5mm的尖锐物料;3)压实度:位于库区底部的粘土层不得小于93%;位于库区边坡的粘土层不得小于90%。6.0.6 填埋库区地基应是具有承载填埋体负荷的自然土层或经过地基处理的平稳层,且不应因填埋垃圾的沉降而使基层失稳。填埋库区底部应有纵、横向坡度,纵、横向坡度均宜不小于2%。7 渗 沥 液 收 集 及 处 理7.0.1 填埋库区防渗系统应铺设渗沥液收集系统,并宜设置疏通设施。应对收集的渗沥液进行处理。7.0.2 渗沥液产生量和处理量应按填埋场类型、填埋库区划分和雨污水分流系统情况、填埋物性质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7.0.3 渗沥液收集系统及处理系统应包括导流层、盲沟、集液井(池)、调节池、泵房、污水处理设施等。7.0.4 盲沟宜采用砾石、卵石、碴石(CaCO3含量应不大于10%)、高密度聚乙烯(HDPE)花管等材料铺设,结构为石料盲沟、石料与HDPE管盲沟、石笼盲沟等。石料的渗透系数不应小于1.010-3cm/s,厚度不宜小于40cm。HDPE管的直径干管不宜小于250mm,支管不宜小于200mm。导渗管开孔率应保证强度要求。7.0.5 集液井(池)宜按库区分区情况设置,并宜设在填埋库区外部。7.0.6 调节池容积应与填埋工艺、停留时间、渗沥液产生量及配套污水处理设施规模等相匹配。7.0.7 集液井(池)、调节池及污水流经或停留的其它设施均应采取防渗措施。7.0.8 渗沥液应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具备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条件时也可建设配套污水处理设施。根据以上规范,具体设计方案如下:首先是确定系统材料。设定土壤渗透系数为9*10-4m/s,渗透性强,如果直接用来填埋垃圾,而不采取防渗措施,将对地下水的卫生安全造成威胁。必须设置人工防渗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中6.0.4 : 人工合成衬里的防渗系统应采用复合衬里防渗系统,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的防渗系统也可采用单层衬里防渗系统,在特殊地质和环境要求非常高的地区,库区底部应采用双层衬里防渗系统。考虑到齐齐哈尔市不属于特殊地质和环境要求非常高的地区,不需要使用双层衬里防渗系统;又由于地下水并不贫乏,单层衬里防渗系统不可能达到防渗要求,决定采用复合衬里防渗系统。其次确定系统材料铺设厚度。填埋库区底部及四壁铺设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作为防渗衬里,取2.0mm厚度,参照规范6.0.4的复合衬里系统组成,参考长葛课程设计中的相关设计,确定了防渗衬里的结构和各层的铺设厚度,见复合衬里防渗系统结构图。考虑到库区底部和边坡的衬里结构相似,仅有细微的区别,在复合衬里防渗系统结构图中,只画了库区底部衬里的结构,在图纸说明中指出边坡衬里的差别。在决定防渗系统填埋深度的时候,要用到齐齐哈尔地下水位资料,可惜没有查到,根据以往的经验,一般地下水在地面以下10米,确定防渗系统基础在地下5米,与天然地下水水位的间距应该不会小于2米,符合规范要求。在设计防渗排渗系统时,边坡坡度取为1:2。填埋库区底部纵、横向坡度均取为2%。最后是布置渗沥液收集系统。因为系统布置建立在设计图纸上,先需要初步计算填埋库区库容,以确定填埋库区底面面积和垃圾填埋高度。根据先前计算得知填埋库区库容(20年):176万m3。由此初步确定填埋库区底面面17.6万m2,垃圾填埋高度为10米(不含底层防渗层和顶层覆盖层)。因为库区底面积大,设三个填埋分区,用分区坝隔开。并且为了减少渗滤液污染面积和污水处理厂的负荷,设三个集水井分别收集三个分区的污水,污水由三条主盲沟分别导向三个集水井。集水井设在填埋库区外面,与调节池相连。从节省能源的角度分析,由于一分区最先填埋,收集其污水的一号集水井最早投入运行,所以应最靠近调节池,二区集水井紧靠一号集水井,三区靠二区。渗滤液导排管具体布置见防渗排渗系统平面图.4.2.3.4 渗滤液的处理工艺选择垃圾渗沥液处理的工艺组合有多种选择,根据所执行排放标准的不同,所选择的工艺也有所不同。现有的工艺为:氨吹脱+UASB+SBR,以及在此基础上增加臭氧氧化、混凝等工艺,较典型的是采用改进的渗沥液处理工艺混凝+氨吹脱+pH回调+厌氧滤池+SBR+臭氧消毒,但从处理结果看,由于渗沥液的碱度高,使得pH在调节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酸碱,造成氨吹脱的运行费用高达每吨水1015元,而吹脱出的氨又带来二次污染。而且从渗沥液的特点来看,渗沥液的氨氮相对于COD来说浓度并不高,不需要在第一步工艺就进行氨吹脱,即使渗沥液在经过厌氧处理后氨氮升高,如果设计合理,控制良好的话,也没必要用氨吹脱工艺,采用硝化反硝化工艺完全可以把氨氮采用生物的方法转化为氮气去除掉。某渗沥液处理站曾采用Feton试剂氧化+氨吹脱+混凝沉淀+厌氧+SBR+ClO2氧化+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渗沥液,该工艺实际主要是依靠化学氧化剂及活性炭吸附去除污染物,从运行结果来看,加药正常时出水可以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但运行费用高达120元/吨以上。根据本项目渗沥液水质水量的特点和所执行的排放标准,使得所选择的工艺应具有:(1)确保出水达标;(2)能够适应不同季节、不同年份渗沥液浓度的波动;(3)工艺流程简单,占地少,运行维护费用低;(5)自动控制程度高。由于渗沥液中含有难生物降解的物质,因此通过生化处理不能够达到要求的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从目前现有的工艺技术来看,膜处理是唯一能够稳定、可靠地使渗沥液达标排放的技术。因此我们经过综合考虑和慎重选择,决定采用厌氧MBR纳滤的处理工艺。由于渗沥液的COD值很高,因此需采用厌氧处理以降解大部分的有机物,避免直接采用MBR而能耗过高。本处理系统的厌氧采用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床工艺,是由荷兰的G.Lettinga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研制开发的。UASB是一种悬浮式的消化器,其构造由反应区、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在反应器的底部是污泥浓度较高的污泥层,称污泥床,在污泥床上部是污泥浓度较低的悬浮污泥层,通常把污泥层和悬浮层称为反应区,在反应区上部设有气、液、固三项分离器。渗沥液从污泥床底部进入,与污泥床中的污泥进行混合接触,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微小沼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气泡。由于气泡上升产生较强烈的搅动,在污泥床上部形成悬浮污泥床。气、水、泥的混合液上升至三相分离器内,沼气气泡碰到分离器下部折射板时,折向气室而被有效的分离排出,污泥和水则经孔道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在重力作用下水和泥分离,上清液从沉淀区上部排出,沉淀区下部的污泥沿着斜壁返回到反应区内。在一定的水力负荷下,绝大部分污泥颗粒能保留在反应区内,使反应区具有足够的污泥量。采用厌氧反应,能耗低,不需要曝气,减小了动力消耗,节约了能源。同时厌氧反应能产生沼气,平均0.350.45Nm3/1kgCOD,沼气可作为能源利用。UASB能去除6580%的有机物。UASB厌氧反应器的加热采用自身产生的沼气和燃煤锅炉产生的蒸汽来加热,如果条件允许采用垃圾场的LFG填埋气和UASB厌氧产生的沼气来加热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水温保持在353,采用保温玻璃丝棉,减少热量损失。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在UASB中设有特殊材料的内衬,既起到隔绝散热的作用,又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渗沥液对钢结构的腐蚀。MBR是生化反应器和膜分离相结合的高效废水处理系统,用膜分离(通常为超滤)替代了常规生化工艺的二沉池。生化部分由前置式反硝化和硝化组成,在硝化池中,通过高活性的好氧微生物作用,降解大部分有机物,同时将氨氮(NH4+ - N) 和有机氮转化成亚硝态氮(NO2- N)和硝态氮(NO3- N),回流到反硝化池,反硝化菌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各种碳源将亚硝态氮(NO2- N)和硝态氮(NO3- N)还原为氮气(N2),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该段工艺中COD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氨氮去除率可达90以上。为防止硝化池中的泡沫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转,采用消泡剂去除泡沫,并设有泡沫回收池,消泡后的污泥重新回到硝化系统,防止了污泥的流失,同时对消泡剂能够重复利用,减少了消泡剂的用量,节约了运行费用。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MBR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要高得多,因为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由于受二沉池对污泥沉降特性要求的影响,当生物处理达到一定程度时,要继续提高系统的去除效率很困难,往往需要延长很长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只能少量提高总的去除效率,而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由於分离效率大大提高,生化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可从常规法的36 g/l提高到1520g/l,可以在比传统活性污泥法更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内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减小了生化反应器体积,提高了生化反应效率,出水无菌体和悬浮物,因此在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提高出水水质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优势。MBR的主要特点: 启动很快主要污染物COD,BOD和氨氮有效降解,无二次污染;100%生物菌体分离;出水无细菌和固体物;占地面积小;污泥负荷(F/M)低,剩余污泥量小;由于渗沥液的成分复杂,其中含有部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如腐殖酸、苯类等物质,使得COD还不能达到要求的排放值,而且主要由盐类组成的溶解性固体的指标也不能达到排放要求,因此后续需要添加膜处理工艺,以保证各项出水能够达标。膜处理技术是水处理领域中最安全可靠的技术之一。但必须根据处理对象选择合理的膜组件和配套预处理技术,以保证膜处理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在本方案中我们采用纳滤膜处理工艺。本工艺采用UASBMBR纳滤核心处理技术,确保出水达到业主要求的标准。渗沥液渗沥液调节池浓缩池上清液及压滤液泵自清洗过滤器超越管UASB泵泥饼填埋混合液回流反硝化池15Q脱水机硝化池换热器泵污泥浓缩池超滤膜超滤清水池泵浓缩液储池纳滤NF泵排出清水池垃圾填埋场图4.1 渗滤液处理系统整体工艺流程图4.2.3.5 总工艺流程说明(1)渗沥液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的渗沥液经过漂浮泵提升进入自清洗过滤器,以去除废水中部分悬浮性SS,减轻后续UASB处理的负荷。采用漂浮泵从调节池表面取水,可以避免大颗粒砂石等杂质及大量悬浮物进入后续的处理系统,避免管道远距离输送的堵塞。提升泵选用川源CP3-65不锈钢潜水泵,设计最大提升流量25.2m3/h,最低扬程18m,功率3.7kW。(2)从调节出来的渗沥液进入UASB处理系统。由于本项目中渗沥液的COD和SS都很高,因此通过厌氧处理能够有效降解大部分的有机物和SS,降低后续MBR处理系统的能耗。UASB的加热采用自身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同时配备燃煤锅炉来加热,如果条件允许采用垃圾场的LFG填埋气和UASB厌氧产生的沼气来加热是一种经济而又合理的选择。(3)MBR系统和一般的传统生化相比,提高了处理过程中的污泥浓度,使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分离,可以对渗沥液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充分的分解,同时可以实现完全的硝化反硝化。(4)MBR透过液进入超滤清水池,由水泵提升进入纳滤处理系统。结合本项目渗沥液的特点,渗沥液在经过厌氧和MBR处理后,出水中的COD值介于达标和不达标之间,因此为保证出水稳定可靠达标排放,决定采用纳滤NF工艺对其做进一步处理,但具体在工程中是否采用纳滤系统,还需要通过中试的结果来确定。(5)后续的膜处理采用纳滤处理系统。(6)NF的出水进入清水储池,一部分回清水储罐,满足系统的冲洗需要;其余的出水达标排放。(7)生化处理的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在污泥搅拌浓缩机的作用下,进行重力浓缩。浓缩污泥泵入板框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泥饼收集后集中外运填埋,滤液回处理系统;浓缩池上清液回到污水处理系统。(8)NF纳滤系统浓缩液进入浓缩液储池,定期回灌到垃圾填埋场或外运焚烧处理4.2.4 渗滤液处理设备尺寸的计算4.2.4.1 调节池由于渗沥液具有水质水量随时空变化大的特点,需要设置调节池,以保证系统的稳定合理运行。根据给出的渗沥液水质指标,渗沥液在调节池内停留5天以上的时间后, COD、BOD、SS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氨氮含量增加。本调节池采用加盖设计,以达到除臭的效果。调节池的计算:调节池的有效容积V.调节池的时间间隔t取5d120h,则V=Qt550120/24=2750 m3/h调节池的水面面积A.调节池的有效水深H取5m,超高0.5m,则 A=V/H=2750/5=550调节池的长度L.取调节池的宽度B为20m,则 L=550/20=27.5 m池的实际尺寸:长宽高27.5m20m5.5m由于后续UASB反应器适合的PH值为69,因此在调节池上加一PH值在线自动控制系统以维持适宜的PH值。4.2.4.2 集水井集水井的作用是有利于调节池的出水用泵向UASB反应器提升。容积按最大处理量的10分钟流量计算,则设池长L=2m,池宽B=1m,则池的有效水深为:h=2m(注):在UASB之后同样设一集水井。4.2.4.3 UASB反应器对于中等浓度或者高等浓度的有机废水,一般情况下,有机容积负荷是限制因素,反应器的容积和废水量,废水浓度以及允许的有机物容积负荷去除率由关。由资料提供数据:设计容积负荷为Nv=8 kgCOD/(m3d),COD去除率为85,则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为:= QSr/Nv,其中:Q - 设计流量, /s Sr- 进水COD含量,mg/l Nv -容积负荷,kgCOD/(d)= =2200 UASB反应器的形状和尺寸将UASB设计成圆形池子,布水均匀,处理效果好且保温效果好,不需另加保温材料。本设计采用5座池子,则每座440 以下计算以单座反应器为依据。 设计反应器有效高度为h8m,则横截面积S/h440/855 D=9m,取9.5m一般反应时反应器装液量为7090,本工程设计反应器总高H为9m,其中超高为0.5m。反应器的总容积V=SH=V=3.149.59.59/4602.2有效容积为440 ,则体积有效系数为73,符合有机负荷要求。6.3.3.2.3水利停留时间(HRT)和水利负荷率()=(550/550)2424hQ/S=4.6/55=0.1m/h对于颗粒污泥,水利负荷0.10.9 m/h,符合要求。4.2.4.4 排泥系统设计剩余污泥量的确定与每天去除的有机物量有关,当没有相关的动力学常数时,可根据经验数据确定。一般情况下,可按每天去除1kgCOD产生0.050.10kgVSS计算。本设计取X=0.07kgVSS/kgCOD,则产泥量为: X=XQ0.07110300.822189.882(kgVSS/d)式中Q-每座反应器设计处理量,m3/d-去除的COD浓度,kgCOD/ m3 据资料,小试条件下,垃圾渗滤液的VSS/SS=0.90,但不同实验条件规模下VSS/SS是不同的,因为规模越大,被处理的废水含无机杂质越多,因此取VSS/SS=0.80,则=189.882/0.80=237.35kgSS/d污泥含水率p为98%,因为含水率大于95,取1000kg/ m3污泥产量为/(1-p)237.35/1000(1-98%)=11.87 m3/d可用150mm排泥管,每天排泥一次。4.2.4.5 MBR一 生化部分1.设计参数确定:a.污泥指数:SVI=80b.回流污泥含量 1.2/SVI=15000mg/LC.污泥回流比R=100%d.曝气池内混合液污泥含量X X=mg/L2.按BOD污泥负荷率法计算生化反应池容积 取污泥负荷0.53kg/(kgd),则A/O池总容积=404.72=17.6h按照经验数据,缺氧段与好氧段得停留时间比按1:3计算,则缺氧段:4.4h,101.18好氧段:13.2h,303.543.校验:反应池容积+=101.18303.54404.72取池深H=4m,超高取1m则 反硝化池:池长取9m,池宽=101.18/(49)2.8m, 硝化池:池长取9m,池宽303.54/(49)8.4m,廊道取1.4m,校核符合要求。4.计算好氧池混合液回流比(内回流比)I,根据前述,反硝化去除率为:1001331/(1331+5500.0012500)96.8550(250080)0.0011331kg/d,得到混合液回流比I=45.剩余污泥量 (1).设计污泥泥龄:首先确定硝化速率(取设计Ph=7.2),计算公式:式中 N-的浓度,mg/L -氧的半速常数,mg/L -反应池中溶解氧浓度,mg/L=0.247硝化反应所需的最小泥龄1/0.2474.05d选用安全系数K=3设计好氧区污泥龄K=34.0512.2d则好氧区设计污泥泥龄12.212.2101.18/303.5416.29d生物污泥产量:527.4kg/d对存在的惰性物质和沉淀池的固体流失量在此忽略不计剩余污泥量=527.4kg/d26.37/d去除每1kg产生的干污泥量0.336.曝气系统设计计算A.设计需氧量AOR。需氧量包括碳化需氧量和硝化需氧量,并应扣除剩余活性污泥排放所减少的及的氧当量(此部分用于细胞的合成,并未好氧),同时还应考虑反硝化脱氮产生的氧量。 AOR=碳化需氧量+硝化需氧量-反硝化脱氮产氧量 (去除需氧量-剩余污泥中氧当量)+(硝化需氧量-剩余污泥中的氧当量)-反硝化脱氮产氧量a碳化需氧量 式中 kBOD的分解速度常数,取k0.23 t试验的时间,取t5d1596.7b.硝化需氧量 式中 进水总氮浓度,kg/ 出水农速,kg/5822C.反硝化脱氮产生的氧量式中,为反硝化脱除的硝态氮量1331kg/d2.8613313806.66故总需氧量AOR=+-=1596.7+5822-3806.66=3612.04 最大需氧量与平均需氧量之比为1:4,则:1.4AOR=1.43612.045056.856去除每1kg的需氧量2.26B.标准需氧量。采用鼓风曝气,微孔曝气器敷设于池底,距池底0.2m,淹没深度3.8m,氧转移效率=20%,将实际需氧量AOR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需氧量SOR. 式中 水温20时清水中溶解氧的饱和度,mg/L 设计水温T时好氧反应池中平均溶解氧的饱和度,mg/L T设计污水温度,T25 好氧反应池中溶解氧浓度,取2mg/L 污水传氧速率与清水传氧速率之比,取0.82污水饱和溶解氧与清水中饱和溶解氧之比,取0.95压力修正系数,工程所在的区大气压/1.013,本例工程所在地区大气压微1.013Pa,故此取1查表得水中溶解氧饱和度9.17mg/L,8.38mg/L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绝对压力:式中 H空气扩散器的安装深度,m P大气压力,p1.013Pa 1.013+9.83.81.385Pa 空气离开好氧反应池时氧的百分比: 式中,为空气扩散装置的氧的转移效率,取20 17.54好氧反应池中平均溶解氧饱和度:Mg/L标准需氧量为:SOR=5383.13kg/d 224.297kg/h相应最大时标准需氧量为:1.4SOR=1.45383.137536.382kg/d314.034kg/h好氧反应池平均时供气量为:100224.297/(0.30.2)1003738.28最大时供气量为:1.45233.592C所需空气压力p(相对压力) P式中 供风管道沿程阻力,MPa 供风管道局部阻力,MPa 曝气器淹没水头,MPa 曝气器阻力,微孔曝气在0.0040.005 Mpa,取0.004 MPa 富余水头,0.0030.005 Mpa,取0.005 Mpa取+0.002 MpaP0.002+0.038+0.004+0.0050.049 Mpa49kPaD.曝气器数量计算 a按供氧能力计算曝气器数量 式中 按供氧能力所需曝气器个数,个 曝气器标准状态下,与好氧反应池工作条件接近时的供氧能例, 采用微孔曝气器,参照有关手册,工作水深4.3m,在供风量q13 时,曝气器氧利用率=20%,服务面积0.30.75 ,充氧能力0.14,则:2243个 b以微孔曝气器服务面积进行校核 fF/5236/22430.420.75C.缺氧池内设一台潜水搅拌器,所需功率按5W/ 污水计算。d.混合液回流泵 混合液回流比400混合液回流量=Q=45502200/d91.7/h设混合液回流泵1台,采用潜污泵。二 管式膜处理部分根据试验经验,超滤膜的通量F取1.56 m3/(m2d)(膜孔径为30 nm),最大膜通量取3.6 m3/(m2d),设计运行周期则为35周。所需膜组件的有效面积为:A=Q/F550/1.56=352.6 已知膜组件制造厂家给定的基本参数A0,可容易地计算出所需的膜组件数:N=A/A0 352.6/27.2=13个式中A - 膜组件的有效面积A0 - 单个膜组件的有效面积27.2 具体参数见下表。超滤有机膜基本规格项目单位规格超滤分离膜组件数只13(83G 66.03 I8)单个膜组件的膜面积m227.2总膜面积m2352.6最大膜通量m3/m2/d3.6本系统设定的膜通量m3/m2/d1.56膜孔径nm30膜表面流速m/s4.5组件长度mm3000组件外径mm210通道直径mm8膜管端压差bar0.88膜材料PVDF膜壳材料GFK膜使用寿命年3生化部分温度25MLSSkg/m313污泥负荷 kgCOD/kgMSS/d0.53反硝化罐 1座有效容积101.18 m硝化罐 1座有效容积303.54m剩余污泥产泥系数kgMLSS/kgCOD 0.10剩余污泥量3 m/d最大鼓风机风量m3/h78004.2.4.6 NF部分主要设计取值参数本纳滤NF系统为一级处理系统,回收率80%。所有管线、控制系统、膜柱系统都安装在组架内,另外还有2个20m3的储罐(清水储罐和MBR出水反应罐)放置在室内,硫酸罐放置在室外。NF部分的基本参数膜材料有机膜入流流量QhQh = 28 m/hr清液产生量QpQp = 22 m/hr设计通量JROJRO = 17 l/h*m2(产品参数)膜需要总面积SROSRO = QP/JRO = 900 m单位膜管面积Sa,ROSa,RO= 26.4 m需要膜管数nRONRO = 49膜使用寿命2年4.2.4.7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一 污泥浓缩池 本设计采用重力浓缩池。其主要的设计参数如下:(1) 进泥含水率:当为初次污泥时,其含水率一般为9597;当为剩余污泥时,其含水率为99.299.6;当为混合污泥时一般为9899.5。(2) 污泥固体负荷:当为初次污泥时,采用80120kg/();当为剩余污泥时,采用3060 kg/();当为混合污泥时,采用2580 kg/()。(3) 浓缩停留时间:浓缩时间不宜小于10h,但不要超过18h。(4) 有效水深:一般为4m,最低不小于3m。(5) 定期排泥时的排泥间隔可采用8h。(6) 浓缩池采用水密性钢筋混凝土建造,设污泥管、排泥管、排上清液管等管道,最小管径采用150mm,一般采用铸铁管。重力浓缩池的相关计算 (1)每日产生的污泥量为: UASB11.87/d,MBR26.37/d,共38.24/d (2)浓缩池计算如下:a、池总面积 =38.2420/809.56 式中,Q污泥量, C污泥固体浓度,kg/ ,1000(1-98)20kg/ M浓缩池污泥固体负荷,取80b池的直径 =3.5m,取3.8m,则11.33,则M=65c工作部分高度 m式中 T设计浓缩时间,取8hd、污泥斗高度取2.86m,下底直径取1.5m,圆斗取55,超高取0.3m,缓冲层取0.3m。则池总高度为1.125+0.3+0.3+2.864.585me、浓缩后的污泥体积 =式中,进泥浓度,出泥浓度二 污泥脱水机械脱水方法的比较污泥浓缩后仍需进宜步的脱水以减少体积,便于运输核后续处理。一般可使污泥含水率从96降至6085,体积减少至2010。目前常用的污泥脱水机械由: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和离心机等。选用板框脱水机,原因:间歇操作,滤饼含固量高,固体回收滤高,药品消耗少,滤液清澈,适用于:其他脱水设备步适用的场合,需要减少运输,干燥或焚烧费用,降低填埋用地的场合。型号:HTB-1000,1.5kw一台。4.2.4.8 建构物构建筑物清单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调节池27.5m20m5.5m (H)1钢混结构2UASBD=9.5m,H=9m5钢混结构3硝化池L=18m,B=1.4m,H=5m1钢混结构4反硝化池L=18m,B=4.2m,H=5m1钢混结构5浓缩液储池10m8m4m(H)1钢混结构,合璧共建。6超滤清水池7污泥浓缩池D=3.8m,H=4.585m1钢混结构8处理车间24.012.04.8(H)1砖混结构9脱水机房12.012.04(H)1砖混结构,两层10鼓风机房12.012.04(H)14.2.5 填埋气导排填埋气体(LFG)中主要气体包括甲烷、二氧化碳、氨、一氧化碳、氢、硫化氢、氮和氧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12。它的典型特征为:温度达4349,相对密度约1.021.06,为水蒸气所饱和,高位热值在1563019537kJ/m3。虽然填埋场产生的微量气体虽然很少,但其成分复杂,毒性较大,不能对其忽视。 因填埋场工程较大,处理的垃圾量也较大,产生的沼气数量可观,持续的时间长,所以本工程主要把填埋气体用作发电。其总的气体处理与利用工艺流程如图4.3所示:图4.3 填埋气体的处理与利用工艺流程4.2.6 终期封场本垃圾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到期后将进行封场。终期封场按“单元式”填埋作业方式依次重复操作至设计填埋高程时,需进行最终覆盖,其目的在于减少雨水的渗入,进行填埋场生态恢复。最终覆盖层由下至上有三部分组成:下层为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压实厚度为0.3m;中间层为自然土,压实厚度为0.3m,其主要功能为防止植物根系穿透防渗层而导致渗水;最上层为营养土层,压实厚度0.2m,以种植草皮或浅根植物。封场后顶面坡度为5%,以利于降雨的自然排出。填埋场最终覆盖系统主要组成有:表土层、保护层、排水层、屏障层和基础层/气体收集层等5层。采用的终场覆盖材料压实粘土、土工膜、土工合成粘土层三者。这三种联合使用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4。本填埋场的最终覆盖系统从上到下分别为:15cm带有会浅根植被的表土层,60cm保护层,HDPE土工膜,土工网排水层,45cm压实粘土层。其封场结构见附图1.15cm带有会浅根植被的表土层:其作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并保护屏障层,提供一定的持水能力。2. 60cm保护层:其作用为将渗入覆盖层的水分贮存起来直到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将垃圾和掘地动物以及植物根系隔离开来;使人和垃圾接触的可能性减少;保护覆盖系统中下面各层免受过度干湿交替和冰冻的影响而导致覆盖材料破裂损坏;侧向排水。3. HDPE土工膜:采用与基础衬垫系统的防渗材料一致的15mm光面高密度(HDPE)膜,使其与上下方的粘土层结合形成复合防渗结构。4.土工网排水层:采用有土工布滤层的土工网,其作用为降低其下面屏障层的水头,从而使渗过覆盖系统的水分最小化;降低覆盖材料中孔隙水的压力,提高边坡的稳定性。5.45cm压实粘土层:压实粘土的还是具有一定的防渗作用,与HDPE土工膜结合使用,既经济又方便。封场后还必须对其进行维护,包括场地维护和污染治理的继续运行和监测。具体为:渗滤液处理系统运行和监测、渗滤液调节池臭气处理系统运行和监测、填埋气体导排与利用系统运行和监测、地下水监测、地表水监测、地面沉降监测、场地维护等等。4.3 配套工程4.3.1 道路工程本处理场按日接纳处理生活垃圾200吨计,年处理量为7.3万吨。以5吨密闭式垃圾清运车运输,每日平均需要60车次左右,加之运行时各工序之间物料的往来运输,在场区内形成了较大的物流量。盘山道路随着填埋高度的增加逐渐延伸而形成,其功能单一,填埋高度一旦达到设盘山道路有可能废弃,故它仅为临时性道路,维持晴天通行,雨天稍维护就能通行的水平即可。车辆在盘山道路上行驶的速度为V10km/h。平面设计:场区道路与进场道路相接,盘山道路在分选区附近与进场道路相连,盘山道是随填埋高度而上升的坡道。断面设计:道路断面有路肩及车道组成。盘山道有车道、路肩及表面排水沟组成,其边坡与垃圾填埋边坡一致取1:3。场区道路按城市道路标准设计,但由于场区行人极少,故路两侧不另设人行道,路边安砌缘石保护路边,路面横坡为减少排水设施均采用单向坡。路面结构设计:盘山路基本不建路面,采用简易的碎石路,其厚度约15cm,加强维护以维持交通。路基设计:盘山路是以填埋的垃圾为基础,故在填埋初期应做实验路段,以便掌握压实次数与压实密度及路基稳定性方面的资料。路面排水顺利与否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定,故填筑盘山路时随时保持路面的横坡,并保持道路内侧排水沟的通畅。由于盘山公路只是一条临时的道路,路面,路基要求不高,所以我只做了简单的设计,满足垃圾填埋场的基本需要即可。4.3.2 围墙与绿化工程 4.3.2.1 围墙工程在垃圾场周围设置钢丝网围墙,以防止垃圾中的轻质物如塑料、废纸等随风飘扬到填埋场区以外。同时,形成一个全封闭式的卫生填埋场,便于日常管理。4.3.2.2 绿化工程在垃圾填埋场周围种植树木,形成一个绿化隔离带。管理区是绿化美化的重点,应尽可能的多种植树木与草坪。封场后应种上草皮和灌木。4.3.3 给水工程场区最高日用水量为80m3/d,由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两部分组成。生产用水包括汽车冲洗、堆肥用水、地面洒水、绿化浇水等,生活用水主要集中在管理区。在场区内建一座深井泵房,在泵房内打一眼深井,出水量为50m3/hr,在泵房附近建一座水塔(兼消防水池),水塔容积为200,高度为30m,生活、生产、消防用水由水塔直接供给。4.3.4 消防工程在室内外设消火栓,消防用水量室内为5L/s,室外为15L/s。200m3水塔兼作消防水池,要求保证水塔内2小时的消防水量不被动用,水塔的进水根据水位自动控制深井泵的启停。4.3.5 防洪工程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第二十二条规定该填埋场雨水导排系统的防洪标准按25年重现期设计,50年校核。沿填埋区四周设一圈排水明渠收集填埋区的雨水,其长度为861m,断面为梯形,尺寸为:B上B下H=1.20.51.0(m)。收集后的雨水排到场外的排水沟。在盘山道路内侧设置排水沟,用以拦截堆体表面的径流水,其断面为矩形,尺寸为0.4m0.4m,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堆体表面排水沟与填埋区周围的排水明渠连接,然后排出场外。4.3.6 防震工程该工程地震作用应按7度抗震设防烈度进行设计。采取的抗震措施为:(1)对主要建(构)筑物按7度设防烈度要求采取抗震措施。(2)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措施设计,加强房屋的整体刚度。(3)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设计概念设计的要求,平面,竖向设计要规则。(4)结构体系应具有明确的设计简图及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4.3.7 通讯工程为满足处理场的通讯要求,由市话局引入6对电话线,分别设在综合用房、门卫、实验室等。4.3.8 电气工程供电电源由甲方提供,10KV线路引至场内,场内部分采用电缆直埋。场区设800KVA/10KV土建变电站一座,低压侧输出0.4/0.23KV。由变电站向各附和组供电为放射式系统,由各配电箱至终端设备,原则采用放射式,少部分采用树干式,低压配电一般不多于三级。采用段路器作过载保护、短路保护、配电短路器采用复式脱扣。接地保护系统采用TNS系统,各建筑物、构筑物均做区等电位联接。手持电动工具所用回路及插座回路设漏电保护装置。4.3.9 垃圾场主要机械设备推土机:推铺并压实垃圾履带装载机:装运垃圾并平整覆盖材料电子汽车衡:计算垃圾进场前应收的费用自卸车:运输覆土和临时转移场内少量垃圾工作用车:用于场内的安全管理,采集监测样品4.4 本章小结 为此次设计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了整个垃圾填埋场的设计计算,其中包括垃圾坝,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工艺计算,垃圾填埋库区的确定,气体导排的与辅助工程的设计。渗滤液处理工艺确定要实用,处理工艺要对渗滤液的处理达到标准,工艺计算过程中一定要细腻,计算要准确,垃圾坝设计要科学,导气与辅助工程设计要合理实际的安排。第5章 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根据国家计委与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87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环境设施与主体工程实行“三同时”制度。由此编制本工程的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5.1 环境保护5.1.1 污染来源垃圾填埋场的处理对象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大气污染物:是填埋场在垃圾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成分是CH4、CO2、NH3、H2S等。2. 污水:管理区产生的主要污水为生活污水和洗车后的废水,堆肥区的渗滤液是在堆肥过程中产生的,填埋区的渗滤液主要是由大气降水通过垃圾表面渗透进入垃圾堆体的,其次是垃圾本身所带的水分和垃圾中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水分。渗滤液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和氨氮。3. 噪声:堆肥区内的机械设备主要是筛分机、运输机、鼓风机、装载机,堆肥生产线产生的噪声值可达80100分贝。填埋区内填埋机械的动力源均系内燃机,主要有堆土机、挖掘机、运土汽车和压实机等,其噪声值可达80100分贝。4. 臭气:管理区废气主要是燃油采暖锅炉在使用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废气,如氮氧化物等。堆肥区废气主要是在堆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H2S、NH3。填埋区废气主要是由于微生物分解垃圾中的有机成分而产生的,废气的主要污染物是CH4、NH3和H2SCH4是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和气后在一定的体积范围内(515%)易发生爆炸,NH3和H2S为强刺激性气体,有恶臭气味,而且H2S对人体毒性较大。废气的典型成分见表91。成分体积百分比(%)成分体积百分比(%)CH44050CO23040N21020O21H2S微量CO3表5.1 废气的典型成分5. 粉尘:堆肥区粉尘主要是在垃圾装卸、输送和筛分过程中及干燥机干燥堆肥物料时产生的。填埋区粉尘主要是由覆土及运输车辆产生,作业区和道路的扬尘与气候条件有关,干燥时节、有较强风力时,扬尘较大。6. 致病害虫:垃圾填埋场若不能严格按作业计划进行适时覆盖并勤清理,就有可能使大量蚊蝇等致病害虫及鼠类孳生繁殖,严重危害填埋场及其周围的卫生状况。5.1.2 环境保护标准和规定本设计采用以下标准和规定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0951996)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87)国环字003号9. 经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002号5.1.3 环境保护措施1. 填埋气体:设置导排气系统有序引导,采用甲烷报警器及燃烧装置来监测废气中甲烷的浓度,当甲烷浓度超过5%时通过电子点火燃烧排气。 2. 污水:清水(主要为场区径流和作业坡面径流)和废水(垃圾渗滤液、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垃圾运输车清洗用水等)各自形成独自的排水系统,分别进行控制。清水排至场外,废水进渗滤水池,然后用于回喷或运至污水处理厂。3. 粉尘:堆肥区、填埋区、进场公路和场区通道等区域表面定期洒水,以防止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干燥机装设纤维布袋除尘器,使排出的烟尘符合工业窟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二级标准要求。4. 臭气:填埋垃圾应及时覆盖以控制臭气外溢,防护网外设置防护林带,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5. 噪声:所有的设备全部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低噪声设备,并采取适当的隔音措施,使噪声在85分贝以下。若有必要,工人可戴防噪音耳塞。6. 致病害虫:对蚊、蝇、鼠类等带菌体,一方面组织人员按时喷药灭杀,另一方面加强填埋场作业管理,消除低洼地带的积滞污水,及时清扫散落的垃圾,及时进行填埋覆土,避免垃圾外露。7. 环境绿化:绿化带不仅能美化环境、吸收粉尘臭气以净化空气,还能吸收噪音,并防止水土流失。故除在场区周边设置绿化带外,在管理区、道路两侧也应进行绿化。对已封场的部分要及时做好绿化。5.2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填埋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填埋场正常运行和进行环境评价的重要手段,环境监测内容见表72。为保证环境监测工作,需配备必要的监测分析仪,见表73。 内容项目监测点布置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甲烷监测场区内布置3点,管理区布置1点CH4每天监测一次大气监测场区上风向、下风向各布2点总悬浮物颗粒、SO2、氮氧化物、CO、H2S、NH3、臭气每月监测一次地表水监测填埋场下游PH、BOD、COD、SS、NH-N、TKN、TP、TK、氯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每年枯丰平水期各采样一次地下水监测填埋场上游一处,两侧和下游各两处PH、COC、BOD、SS、DO、NH-N、悬浮物、TKN、TP、TK、氯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硬度、硫酸盐每月一次,运行两年后每年雨期两次渗滤液监测渗滤液调节池PH、COD、BOD、SS、DO、NH-N、悬浮物、TKN、TP、TK、氯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每月进行一次全分析蝇类监测作业区蚊蝇类孳生密度每年6-10月,每月2-3次表5.2 环境监测内容表序号名称型号或规格数量(台)1便携式气体分析仪12大气采样机GS-III型13空气采样泵KB-120C14显微镜15菌落计数器16蒸汽消毒器手提式17分析天平18高温箱式电阻炉SX-10-1319电热干燥箱DL-201110真空泵2XZ-1111电磁搅拌器WCT-801112酸度计PHSS-29A113空气机114恒温水浴锅H.H.S115电热板BGG-3.61表5.3 环境监测分析仪器表5.3 本章小结环境检测是垃圾处理场不可缺少的部分,设计过程中要做到面面具到不可缺少,此部分要考虑填埋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范围与程度,对污染物要确切了解,合理安排检测等一些设备。总 结 时间匆匆,转眼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毕业设计到此也算告一段落了,现在对毕业设计完成的经过进行一些总结。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同时毕业设计的水平也反映了本科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动员教育。在学期初进行了毕业设计动员,强调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整个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从认真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着手,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及工作量进行讨论并确定,并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独立查阅文献能力、计算机及软件应用能力等的培养。指导教师平时加强毕业设计的辅导,还可随时找老师进行答疑,老师为方便学生联系,把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给学生,有什么事就可以及时得到解决,这样问题不致堆积、也不会因此拖了进度。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比较重视,也没有因找工作而拖延进度的,老师对学生能认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也较满意。设计期间,同学们自觉独立进行设计,有问题时学生之间会进行讨论、争论,师生之间也常进行研讨,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觉得收获很大。大部分同学能主动走进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有的同学其独立工作能力及主动性较强。同学们通过毕业设计,普遍感到自己应用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所学的许多课程觉得很零散,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及怎么用,现在也都找到了用武之地。毕业设计是在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总结,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训练。对于毕业设计这一环节我有几点体会1. 毕业设计起到了强化专业知识的目的。2. 毕业设计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 毕业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岗位的能力。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很多人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也不例外,首先的问题就是资料缺乏,许多学生感到图书馆参考资料不够或找不到想要的资料;有时候甚至缺少自己查资料的主动性。这给毕业设计的过程带来许多的困难和不便。再者就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差,对自己所做课题用到设计规范、计算原理等不清楚,更不清楚其它未用过的有关知识,类似问题较多,这反映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差。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完成的步骤,我简单说一下毕业设计的一般步骤:1. 设计准备阶段首先熟悉了设计任务书,并且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设计资料,形成了初步的设计方案。 2. 草图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时,对整个工程的形态开始构思,对各个区域分区有合理的思路,绘出大样草图。3. 工艺的确定在这个阶段时,已经通过查阅资料等可以确定设计所应用的工艺流程。4. 计算当确定工艺流程之后在继续的就是具体详细的计算,这个阶段要求一定要严谨细腻。5. 绘图当计算完成后整理好说明书就可以开始绘制图纸了,这时所绘的图纸在今后的变动应该不是很大了,一定要整洁工整。6. 总结当以上工作都完成之后进行总结回顾,即可对检查验收又可对知识增加更深的印象。以上是我的一点点见解,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掌握了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现将感受总结如下:首先,我学会了对相关科技文献的检索,一切科学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对于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文献的检索已经从图书馆的纸质资料转移到网络平台下的电子文档。通过毕业设计,我详细的学习并掌握了IEE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检索与使用。其次,对于外文资料的翻译与理解。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限制以及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前沿的科技文献都是用英语给出的,给我们非英语国家造成了一定的不便。这就要求我们在科研工作中必须能够快速准确的阅读理解并翻译英文文献资料。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所接触的文献资料主要是由英文给出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对外文资料的阅读理解水平,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对外文资料的翻译能力。 最后,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还使我了解了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熟悉了offic系列软件在文字处理与排版等方面的使用。总之,这次毕业设计不是简简单单的完成了一个课题,而是使我初步的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步骤与方法,巩固了我的专业知识,练习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锻炼了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致 谢敬启者切闻:今文之成,谢恩莫大于师矣。师之教导,授之以言,感之于怀;授予以鱼,亦之以渔。师学风之严谨,辅导之耐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教胜于言传矣。青山苍苍,江水泱泱,恩师之风,山高水长。荀子曰:“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我辈乃圣人之后,为人岂能忘怀恩师。周有仲尼问礼之贤行,宋有程门立雪之懿范。张恭幼读诗书,粗知礼义,耿耿此心未尝忘怀。 另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风华正茂之众同学,乃吾生活之镜,悠悠四载走过,扶持互助,肝胆相照。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辞六月挥手将别,念过往,愿友谊地久天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饮食衣行之养,取之父母,乌鸦反哺,羊羔跪乳,鸟兽尚知恩图报,又何况十月怀儿,抚育至今,恩重难表矣。饮水当思源,吾辈今能安心读书,亦当感谢学校之培养,国家之安定,人民之哺育,我党之英明。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万里长征今方始迈一步,以此为志,科学之路漫漫而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参考文献【1】 李颖.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指南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2】 李湘宁,周无祥.EGSB反应器实验装置及启动实验设计研究.环境保护科学,2006.【3】 王长坤,刘振江,褚一威.国产CMF系统在污水浓度处理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5,21(1):77-79【4】 汪群慧.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 张小平.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 陈现明,原培胜,白振光.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技术J.舰船防化,2005(4):1-4.【7】 沈耀良,曹晓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回灌处理及其作用J.江苏环境科技,2004(2).4-6.【8】 高红武.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2-65.【9】 詹艳慧, 王里奥, 林建伟.生活垃圾堆放场及填埋场矿化垃圾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环境卫生工程, 2005(6).52-58.【10】钱学德,郭志平等.现代卫生填埋场的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2.【11】周北海,松藤康司等.中国垃圾填埋场的问题与改善方法.环境科学研究,2001.11(3).【12】冯亚斌,陈全等.对我国垃圾填埋场存在若干问题的调查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01.9(1)【13】Wenzel WW, Jockwer F;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plants grown on mineralized soils of the Austrian Alps M;Environ Pollut; 1999年. 【14】. Yazdani R,Augensein D,Pacey J; U,S EPA project XT:Yolo county,s accelerated anaerobic aerobic compostingprojectA M;Proceedings of California integrated wastemanagement board symposium On landfill gas assessmentand managementC; 2000年【15】Erses AS,Onay TT; In situ heavy metal attenuation inlandfills under methanogenic conditionJ M;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3年英文翻译中文译文:交替式光电Fenton反应处理垃圾渗滤液摘要:交替式光电Fenton反应可用于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COD、色度和磷酸盐。该技术主要是把不同类型的电Fenton和紫外线照射相结合,通过改变一些操作参数(初始pH值、H2O2浓度和电流等)考察该技术的去除效果以及生成废泥的沉淀性能。此外,本研究还就交替式光电Fenton反应的去除效果与电絮凝、电Fenton以及UV/H2O2进行了对比。在初始pH值为3、H2O2浓度3000mg/l、电流2.5A以及反应时间20min条件下,处理效果较好, COD、色度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通过对比试验研究表明:相对其他技术而言, 交替式光电Fenton反应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更好。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芬顿试剂 光电Fenton 废水处理1. 绪论:高级氧化过程广泛应用于废水中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氧化处理。在这些过程中,OH自由基作为强氧化剂用来破坏复杂有机物的结构。在高级氧化技术中,芬顿试剂(在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具有高反应活性的羟基自由基(OH))由于它强大的氧化能力,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芬顿氧化氧化过程中,有机物的氧化一般以下列链式反应方式进行: + +H2O2 + +OH- +OH* (1) + +OH* + +OH- (2)RH + OH* H2O + R* (3)R* + Fe + R+ + (4) 最近,电Fenton在几个方面得到了应用。张等人根据顿试剂是否外加电化学反应器还是原位反应,把电Fenton分为四种类型。在第一种类型中,亚铁离子外加,同时过氧化氢在阴极(例如汞极、碳棒、网状玻璃质的碳、石墨电极、有活性的碳纤维、不锈钢的钢板、或者碳PTFE)产生。在第二种类型中,过氧化氢外加,亚铁离子通过铁电极产生。在第三种类型中,过氧化氢外加,而亚铁离子通过还原三价铁离子或者氢氧化铁沉淀而产生。在第四种类型中,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在阳极及阴极同时产生。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电Fenton反应的运行费用、操作难易程度以及去除效率的对比分析表明,每一种类型各有利弊。在电Fenton过程中通过紫外线灯管照射,起催化作用的的催化能力可以被加强。因此,这一过程被称作光电Fenton过程,它能提高的再生速率。 + +hv + +OH* (5)同时,由于在反应过程中的浓度提高,从而使该技术的氧化能力得到了加强。此外,由于紫外(253nm)的光催化作用,在反应过程中,一个分子的可以产生出2个。+ hv 2OH* (6) 将PEF过程应用于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z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毕业设计计算书及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159319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