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交际礼仪对比Custom(礼仪)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A state of ceremonies)的称誉,伊丽莎白女王也曾说过“礼仪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但是,不同地域却有不同的礼仪,特别是跨国界的礼仪有些存在很大的差距。一、 称谓(address)在汉文化中,家(family)是指家族,中国的礼仪产生于家族的宗法文明,因此中国人的家族称谓之繁,可谓举世罕见。尔雅释亲解释家族的称谓约100种,历来很受重视。直到今天仍有很多被沿用,诸如:“姑”、“舅”、“姨”、“家父、“犬子”、“内子”等。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称谓之多,堪称“名词爆炸”。中国人讲究内外亲疏远近之别,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堂兄、表兄等。受西方文化影响称社会上其他成员为“小姐”、“先生”也是常见的,尽管没有血缘关系叫“阿姨”、“叔叔”也不少,也有的直接叫“xx师傅”、“xx老师”更有表示亲切的叫他人“小李”、“老张”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强烈的“血缘关系”和“人情味”思想。另外,在称呼上,中国人遵循着一定的礼仪规范,晚辈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姓名,该怎么称呼就怎样;同辈可以随意称呼,长辈之间按顺序排名称呼。而在大多数的西方国家中,家(family)来源于拉丁语familia,它和famulus一词同根。Famulus 一词是仆役,它源于阿斯堪语(奴隶)摩尔根认为,familia 一词本源意义是指“从事劳动的奴隶”,这与中国的“家”完全不同。英语国家的人名在前姓在后,如:约翰威尔逊,约翰是名,威尔逊是姓,这与咱们汉语是不同的。也有的人把母姓或与家庭关系密切者的姓放在第二位,沿袭父民和父辈名也是常见的,如John William ,junior译为小约翰威廉。女士结婚之后要冠上夫姓,婚前可用自己的名字,婚后是自己的名加上丈夫的姓,玛丽怀特和约翰戴维斯结婚后就成了玛丽戴维斯。书写时常把名字缩写为一个字头,但姓一般不缩写如G.W. Thomson.君主制国家也称“陛下”、“殿下”、“爵士”等,与我国古代的称谓相差不大,有的称呼也同汉语的称呼一样比如叫“professor x”、“doctor x”。值得强调的是,“miss”用于未婚女士,已婚女士用“mrs”,“mr”“sir”用于男士,如果不是熟悉的朋友尽量不要直接叫他们的名,那是很不礼貌的。二、 打招呼(greeting)在中国遇见朋友或熟人必会打招呼,而打招呼又根据不同场合而不同,比如说常用的“吃饭没有啊?” “上哪儿去啊?”,回答的人也根据不同的提问做出相应的回答;对于不熟的人,大多数人也就点点头,微笑一下就过去了,不会去关心吃没吃饱,上哪儿去的问题。欧美国家打招呼相对简单而文明,英文用“good morning ”, “how are you? ”“Good night ”,“hello”等,对于像我们那种打探别人隐私的行为在西方是不礼貌的。对于见面之后,相互间的礼节是不可少的。在中国古代多行作揖礼,只要见到比自己位高的要行作揖之礼,见到君王还要行跪拜之礼。如果是同级之间还要相互还礼。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人们愈来愈倾向于握手:主客之间,主人先伸手;男女之间,女士优先;上下级之间,上级先;长幼之间,年长的先伸手。男女握手时,不可握太紧,如女方无握手之意,只要男方点头即可;上下级之间,下级一定要主动并且双手致意;同长辈握手时一定要专心,面带感情,不可心不在焉。若戴有手套时,应该主动摘下手套,以表敬意。在西方国家,吻礼(kiss)是一种传统且盛行的礼仪行为,主要是表示友好亲善。吻礼来源于古罗马,相传罗马人禁止妇女饮酒,当男子外出作战归来时,为了检查妻子是否喝酒,便凑到她嘴边闻闻是否喝酒,这种礼仪被沿袭下来就成了夫妻见面的第一道礼。古老的英国人喜欢行握手礼,他们很少使用拥抱礼(hug)和吻礼(kiss)。女子一般行屈膝礼,男子若戴帽,则要行脱帽礼。在社交场合,他们一般用“thank you ”、“sorry”“ok”等礼貌用语。三、 介绍礼(introducing)中国人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一般场合,做自我介绍时,首先问候他人,然后再向别人介绍自己。但前提是别人是愿意认识你的,如果不愿意,千万不要贸然行事。在做自我介绍时,一定要感情真挚,真诚自然,这样才能博得他人的好感。在介绍他人时,要注意先把地位高的、年龄大的、女士介绍在前,介绍时可以加上相应的职务、单位等。西方人在做自我介绍时,强调主体是“我”,“my name is xx, and I am ”,他们在结识时一般需要别人介绍,介绍的程序一般与我们相同,他们也通过书信介绍朋友认识。介绍信简单明了,不必封口直接交给被介绍人。被介绍人一般不直接持介绍信去拜访对方,以免收信任做出反映。对方收到信后,一般要在3到4天做出答复,以便被介绍人造访。四、做客礼仪中国文化讲究礼尚往来。孔子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传统礼仪当中,登门造访须投递名片和带相应的礼物,称为“贄”,客人根据地位不同带不同的东西,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拜访结束时,主人会把“贄”还给客人,尊长可以不要还。现代人到朋友家里,一般都会带点礼物,或给主人家小孩买一点礼物或给主人买点酒之类的东西,朋友家里不用太拘束,男女之间不会忌讳年龄,收入,婚否的询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客人要会为主人打算,主人问你问你渴不渴,饿不饿时,你要回答不渴,不饿,以便为主人减少负担。当然之后也就有“劝吃劝喝”的习俗了。到西方家里去做客,可就不像在我们国家那么随便了,西方人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如果你要去拜访某一个人,你需要提前预约,否则会让主人很不高兴的。而切在主人家里不能逗留太久45分钟至1小时最佳。到英国人家里做客一般要带有一些价值不大但是意义重大的礼物,若是探视病人或私人宴会可送鲜花水果,但是切忌送菊花和太私人化的东西。参考文献:何浩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海养殖水下监控与数据分析
- xx市燃气改造项目施工方案
- 2025年边际函数考研真题及答案
- 燃煤发电厂冷却水系统改造方案
- 物业服务与社区安全防范三方合作协议范本
- 某小区物业合同终止及移交管理协议
- 【二手车】2025年市场规模预测: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占比达10%
- 2025年数学七下试卷及答案
-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在2025年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报告
- 建筑方案设计手绘作业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五 装配式隔墙
- 药事管理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
- JT-T-883-2014营运车辆行驶危险预警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 (高清版)JTG 5421-2018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 管理百年-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五年级安全标志提醒你
- 脑死亡判定标准
- 猪肉配送服务方案
- 《五环旗下一家人》课件
- 屠呦呦生平事迹
- 喷涂分析改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