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自我伤害防治手册.doc_第1页
校园自我伤害防治手册.doc_第2页
校园自我伤害防治手册.doc_第3页
校园自我伤害防治手册.doc_第4页
校园自我伤害防治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自我伤害防治手册|目 录关于这本手册 .2校园自我伤害三级预防概念3第一章 预防处置阶段4一级预防第一节校园自我伤害危机处置小组的设置.5第二节校园自我伤害危机处置的案例模拟演练6第三节举办自我伤害防治处理相关知能研习.8第四节小区资源的重要与介绍.8第五节生命教育的实施.9第六节情绪教育的实施.12二级预防第七节早期介入-筛选量表简介与筛选后的处置.12三级预防(一)第二章 危机处置阶段.30 第一节危机处置基本概念30 第二节校园自我伤害处理标准化流程简介.31 第三节自我伤害事件处理小组会议.36 第四节24小时通报系统的建立.38 第五节校园危机事件发生实际案例说明.39三级预防(二)第三章 事后处置阶段.43 第一节减压团体简介.43 第二节参与学生的告别式.49 第三节自杀未遂当事人的处置.50 第四节高危险群师生的处置与辅导.50第四章 自我伤害相关文献52 第一节以校园为主的自我伤害防治计划52 第二节自我伤害行为的征兆.53 第三节自我伤害的定义、成因与影响59 第四节结语.65校园自我伤害防治三阶段简明版.66校园自我伤害三级预防模式66校园自我伤害防治检核表67 校园自我伤害危机处置小组组织结构.68 校园自我伤害危机处置标准化作业流程.69 壹、预防处置阶段摘要70 贰、危机处置阶段摘要85 参、事后处置阶段摘要89关于这本手册本手册是一本结合理论与实务经验汇编出来的校园自我伤害防治手册。手册中,实务工作的操作流程、处置原则与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列,盼能成为各级学校参照的一本实务工作手册。我们以校园为主的概念来看自我伤害防治,运用三级预防的概念,以及自我伤害计划相关理论知识分为预防处置、危机处置、事后处置三阶段,放置于手册的前三章叙述,第四章放置自我伤害相关文献,让各校工作人员更了解自我伤害的专业知识。手册的最后一部分为校园自我伤害防治三阶段简明版,分述介绍各阶段的实施流程与细则,以提供各校在实务操作过程的相关架构、处置标准化流程、检核表等。本手册也强调打破学校组织处室的架构,而循着各阶段的主要目标来做任务编组、分工、进行的要则,并期望能让实务工作者清楚知道三阶段的处置要点,与各小组成员的任务内容。 另外,手册中所提供的自我伤害防治检核表、组织结构、处置流程,仅是一个基本的架构,可供各校做为参照指标,由于每所学校有其特殊资源与特色,因此,鼓励各校循着自己的校园文化与特色,来增修并建构专属于自己学校的校园自我伤害防治手册之操作步骤与流程。本手册的特色是:(一) 本手册详述三阶段之内容后,将各阶段摘要整理成校园自我伤害防治三阶段简明版,并将内容归纳成流程图,提供学校在短时间内能迅速了解本手册之重点内容及工作要则。(二) 本手册中所提供的检核表、组织结构、量表、流程架构图,主要是提供各校一个参考架构,建议各校可先行演练操作后,将之修订为各校专属的处置流程与细则。(三) 本手册按三阶段处理流程编排章节,即:第一阶段预防处置为第一章,以此类推,第四章是与自我伤害有关的相关文献。各校可依据目前实际的状况来阅读;例如:危机事件发生,可先行翻阅本手最后之简明版查看处置流程、要则,若需要更详细的内容,则可翻阅至前半部之第二章内容解说部分作详尽了解。校园自我伤害三级预防概念自我伤害议题在校园频频发生,无论学生或师长面对自我伤害行为经常产生心理压力,不知道怎么去谈自我伤害,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事实上,和想要自杀或有自伤行为的人谈自杀,并不会促进他们真的去自杀,反而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其他人知道怎么协助他。通常想要自杀的人,会释放自杀的意念或是求助的讯息,因此,我们若能掌握时机介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将可预防甚至避免重大自我伤害事件发生。自我伤害防治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更需要结合家庭、小区、医疗等资源,进行合作与整合,才能在第一时间点将伤害降至最低,以期确实预防自我伤害之发生。同时,协助校园师生发展个人的调适应能力,也是预防工作的重要的一环。在此简单介绍自我伤害三级预防的主要内涵,包括:一级预防:强调政策性、环境性、教育性、互动性的全面预防工作,建立自我伤害危机处理小组的架构,改善校园自我伤害预防措施、推广正确的生命与情绪教育,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等行动指标,主要目的在于确立哪些是危险因素(压力事件、情绪、家庭冲突等)与保护因素(支持系统、教育等),以提升保护因子并降低危险因素。二级预防:筛选出高危险族群,提供心理辅导、资源协助等,落实早期发现早期介入的概念,以避免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三级预防:自我伤害危机事件发生时,依据其类型动员小组团队人员以进行相关后续事件的处理,主要目的在于避免事件产生的冲击扩大,降低事件的负面影响,将危机转化为转机。自杀行动自杀未遂自杀身亡危机处置与事后处置工作危机处置与事后处置工作早期发现,学校辅导与医疗合作协助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校园自我伤害危机小组制度建立与实施预防处置阶段危机处置阶段事后处置阶段推广生命、情绪教育了解学生的危险因素(急性压力事件、负面想法与情绪、家庭因素等)筛选高危险群自杀计划自杀意念 图1-1三级预防的模式第一章 预防处置阶段首先,对于校园自我伤害,学校需要有三级预防的概念,在校园危机发生前必须先做好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的处置工作,以落实系统中预防胜于治疗之概念。初级预防的处理包括:设置危机处理小组、拟定处理架构、落实演练并反复修正,找出学校执行时可能的错误,以达到最佳符合各校的操作流程。而初级预防概念另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提升学校及师生的保护因子。因此,学校人员需要建构该校的小区资源网络,建立畅通的沟通管道,同时鼓励学校人员加强生命教育和情绪管理之课程,继续教育有关自我伤害预防、危机处置之相关知识,以提升校园师生之心理健康。第一节 校园自我伤害危机处置小组的设置第一步骤即是建置各校的校园自我伤害危机处置小组,其设置办法可参照如下:自我伤害危机处置小组设置目的,是为了增进全校师生对自我伤害事件应变能力,能迅速有效的进行妥善处理,以维护校园安宁和谐,保障师生安全与尊严,并增进学校与社会之沟通合作。此设置需依据各校校务计划办理。一、实施内容:(一)组织:本小组得设召集人、总干事及发言人各1名,并依事件处理任务编制设置8个工作小组,各组设组长1名,组员若干名。其遴选与职掌的内容如下: 1.召集人:由学校校长担任之。n 负责事件处理总指挥。n 召开紧急处理会议。n 指定人员对外发言。2.总干事:由具备评估事件严重程度及能灵活掌握小组运作者担任之。n 襄理一切小组事务。n 依事件类型及大小决定启动相关组员以进行事件之处理。3.发言人:由校长指定适当人员担任之。n 负责事件处理对外发言之单一窗口。n 视需要发布新闻稿。4.工作小组: (1)安全组:建议由学校训导处与总务处相关人员担任之。n 负责事件现场与善后之各项安全工作。 (2)辅导组:建议由学校辅导人员担任之。n 筛选与评估需要接受辅导之相关人士,并协助其危机处置相关 资源的转介与运用。n 进入事发现场,协同处理自杀或自伤学生,并陪伴家属。n 协助处理班级现场,宣告事实。n 进行减压团体(debriefing)。 (3)医疗组:建议由卫生组及医护人员担任之。n 负责紧急救护处理。n 协助相关医疗处置事宜。(4)课务组:建议由教务人员担任之。n 负责因事件之发生,相关课务调整之处理。(5)总务组:建议由学校总务人员担任之。n 负责学校内外之联络及相关之总务工作。n 负责隔离现场。n 提供事件处理所需之各项支持(如器材、用品等)。 (6)法律组:建议由学校人事人员并聘请法律顾问担任之。n 负责学校内外有关事务之申诉、仲裁、救助、赔偿等协调工作。n 提供相关法律问题咨询。(7)资料组:建议由辅导室资料组与学校文书组人员担任之。n 负责事件数据之记录与汇整。n 呈报事件处理报告。n 处理相关各项通报事宜。 (8)小区资源组:包括家长会、小区心理卫生中心、医院、警察局、其他相关小区机构。n 提供直接、间接服务与相关协助及咨询。第二节 校园自我伤害危机处置的案例模拟演练自我伤害危机处置小组建置后,为了落实各个小组之编制与职责,需于平时进行实务操作之模拟演练,以防校园自我伤害事件发生时,虽处在紧急且备感压力的时刻,但仍可依照标准步骤即刻启动校园各组工作人员,并各司其职。自我伤害事件的发生,会带出许多突发状况,参与成员要有足够的默契以团队方式来进行任务,发挥自我伤害危机处置小组跨处室的合作目标,来达危机处置之时效性。所以,在事件发生前,校园需进行自我伤害危机处置实务演练,以达团队默契、熟练标准化操作步骤。有关实务演练,建议各校依照该校的特质、情境设计校园自我伤害危机事件的发生,并确实动员所有工作人员实际演练事件处理的步骤,与各组的处置机制。确实的模拟演练,可以达到几个目的:(一)透过模拟演练,让各组工作人员亲身感受校园危机发生的过程,从中探讨其应对处置方法,增加危机意识并强化每个人的学习经验。(二)透过模拟演练,协助工作人员熟悉危机处置中的工作角色,同时可以增进各组工作人员的合作性,以共同面对与处置校园自我伤害事件。(三)透过实际演练,各组工作人员可提出危机处置上的质疑或缺失,经实际行动结果来讨论、澄清及分享工作流程,有助工作人员达到共识,并藉此可以按照校园特色,修订与建置出该校危机处置的标准化作业流程。自我伤害危机处置小组于仿真演练中的注意事项包括:一、建立联络网的传递顺序各校依照自我伤害危机处置小组的组织编制,建构属于该校的联络网。各组人员必须清楚知道联络的顺序,如:组员接获消息直接向该组长呈报,组长继续将消息呈报总干事;总干事需负责下达执行指令予组长,组长再联络相关组员执行任务,以树状链接的方式,彼此做双向的讯息流通。二、传达内容言简意赅紧急事件发生时,通报内容必须简单扼要,重要的讯息不能遗漏,必要时,可以统一简短文字说明发放给工作小组人员,以免因紧张而口误所造成的困扰。传达内容可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自我伤害学生的简短客观基本资料、自我伤害的方法、危急程度、接受什么样的紧急处置,以及交办的任务重点等。透过实务演练,藉此了解或修正每个人的讯息传递模式,以确认每个人在内容传递的过程中,不会遗漏或曲解重要讯息。三、落实实务演练仅是纸上作业的状况,是校园自我伤害危机处置的最大败笔,建议校方必须确实模拟演练,并就模拟真实情境发生的状况进行处理,工作人员也务必实际体验其工作任务。仿真演练的执行流程至少包括:(一) 自我伤害危机处置小组的启动及会议流程。(二) 工作小组人员实际进入现场模拟操作后,并进行会报及讨论。(三) 减压(Debriefing)团体之实际操作与演练。模拟演练可以评估工作人员对危机事件具备的知识及处理能力,并确认是否需调整其职位及任务,讨论各组处置流程的优缺点。最后,试图建构属于该校的处置标准化作业流程。建议各校每学期至少能演练一次。每次演练结束,工作人员召开检讨会议,可依据检讨结果执行:(一) 修订自我伤害危机处置事件之操作程序,并依照事件性质决定启动之机制,各校可以依照不同事件大小建置其标准化处置流程。(二) 了解小组中工作人员之特质,依照其适配性,对小组人员进行重新编制或要求专业进修。实务演练题:请各组依据以下的校园自我伤害危机事件,进行实际模拟演练。案例一: 真真是一位高一新生,入学时做过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被筛选为高危险群,真真表示其有想要自杀的念头,因此,辅导室(咨商中心)开始持续为他安排心理辅导与就医服务。一切还在深入了解真真的状况时,有一天午休后,真真突然消失在课堂中,真真躲在厕所哭泣,企图想要吞药自杀时,被两位同学发现她在厕所里,同学急忙告诉导师.案例二: 小雨是一位非常清秀的高二生,曾有忧郁症,虽然状况稳定许多,但仍非常不满意自己的外表,常遇到不如意时就会想要自杀。最近男友跟她提出分手,对他产生重大打击,就在晚自习小雨情绪突然失控,藉由上厕所时,小雨拿起美工刀割腕自杀,许久后有学生到厕所去,看见一摊血,小雨昏倒在地案例三:斯伟是一位九年级的学生,由于强大的考试压力,所以让他开始无法专心念书,父母与老师都十分焦急与关心斯伟的状态,而加以探问,斯伟不仅更加求好心切而倍感压力,就在某一次模拟考成绩公布后,他非常不满意自己的表现,担心无法考上理想的高中。中午吃饭时间,他邀约同学前往活动中心打球,同学请他先吃饭再前往,但斯伟却独自一人悄悄地爬到活动中心顶楼徘徊,并从上面一跃而下。此时,林姓体育老师外出用餐完毕,欲返回活动中心一楼的办公室时,赫然发现斯伟躺在活动中心旁的地面上已死亡。第三节 举办自我伤害防治处理相关知能研习自我伤害防治处理,需要相关之专业知识,平时应着重相关之专业进修,其包含:自我伤害基本概念、自我伤害高危险群师生之辨识方式、自我伤害事件处理之专业辅导技能等。在学校行政处理上,建议学校于恰当场合安排自我伤害防治之专业知能的倡导,例如:新进人员培训、学期初的教师进修时间,以及段考后的教师进修时间等,来和全校同仁介绍本校自我伤害事件处理标准化作业流程,并了解危机小组之相关人员或组成组别,使所有教职人员都能清楚学校的处理流程,并且认识相关工作人员。第四节小区资源的重要与介绍校园自我伤害事件发生,经常需要小区资源或与其他相关单位做链接,以获得其他机构的协助或咨询,才能提供校园较完整的危机处置。学校必须在建立自我伤害危机小组时,即邀请相关小区单位成为小区资源组的一员,商谈学校与机构间要如何彼此合作,参与学校危机处置流程的建构过程。小区资源包括可包含:警政、社福、心卫、医疗、消防等机构,本手册提供相关机构的搜寻网站,学校可自行上网点选,寻找距离接近、能提供学校需要服务的机构:表1-1 小区资源索引检表单位网址警政相关网站连结.tw/all-sublink.php?topage=1&id=8&t_type=s台湾公益信息中心国内NPO数据查询.tw/NPOInfo/list.asp行政院卫生署自杀防治中心咨询与医疗机构.tw/link_01.htm行政院卫生署自杀防治中心好站连结.tw/link_02.htm小区心理卫生中心一览表.tw/ufile/doc/200407_台湾小区心理卫生中心设置时间一览表930110.doc医疗院所信息(网站超链结)/columnpage/health/hospital.asp全国医疗院所信息.tw/service/taiwan/Welcome.html台湾生命线.tw/family/family_main.htm张老师服务中心.tw/家扶中心.tw/index10.html小区资源小组需参与预防处置阶段的相关会议,提供咨询,或者协助学校承办相关的知能研习;而在自我伤害事件发生后,可以提供学校直接的危机处置服务与专业咨询。第五节 生命教育的实施在预防处置阶段,积极地推广生命教育的概念是必要的。生命与死亡的议题可以融入各科教学中,或是透过班会或其他团体活动时间来做教导与讨论,协助学生面对生命与死亡,并教育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在东方文化下,成人培育小孩子死亡或生命的意义时,经常以避重就轻的方式教育小孩,经常误导孩子对死亡的看法例如:小孩子不要随便乱说死,免得惹祸上身、好人死会上天堂,坏人死会下地狱!这些看法出自亲人之口,常深深影响孩子对死亡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往往对死亡扭曲成一种获得解脱或引起他人注意的手段,对于生命的意义价值并不了解,常出现的不当想法例如:为了让某人良心不安而自杀、希望藉此解除痛苦、盼望藉此读到他人的关怀等。所以当我们正视生命与死亡的议题,可以让学生探索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了解死亡的本质,协助他们面对生死会带来的冲击与影响,以减低校园自我伤害发生的机率。生命教育应该包含下列几点:一、 协助学生体认自身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可贵就在迎向挑战、克服困难的奋斗过程。每个人都有其丰富的潜能待开发,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在不断实践中发展自己的潜能,从而对自我生命的价值有更深了解与领悟,是老师或辅导老师在协助学生时的一个重要方向。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意义,便能够让学生知道生命是具有价值,任何一个人的存在都是值得赞赏的。二、 教导正确的死亡概念死亡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一)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二)了解死亡及丧葬有关的问题,消除死亡的禁忌。(三)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处理自己或重要他人的死亡。(四)认识死亡在文化上的意义。死亡教育可以包含的内容十分广阔,本手册条列如下:(一)死亡本质及意义:1. 哲学、伦理及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观点。2. 死亡的医学、心理、社会及法律上的定义或意义。3. 死亡的过程及循环;老化的过程。4. 死亡的禁忌。5. 死亡的泛文化之比较。(二)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和引起的情绪问题:1. 儿童、青少年及成年人对死亡的态度。2. 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3. 性别角色和死亡。4. 了解及照顾濒死的亲友。5. 死别与哀悼。6. 为死亡预做准备。7. 文学及艺术中的死亡描写。8. 寡妇、鳏夫和孤儿的心理调适。(三)对死亡及濒死的处理及调适:1. 对儿童解释死亡。2. 与病重亲友间的沟通;对亲友的悼念。3. 器官的捐赠与移植。4. 有关死亡的业务:遗体的处理方式、殡仪馆的角色及功能、葬礼的仪式和选择、丧事的费用等。5. 与死亡有关的法律问题,如遗嘱、继承权、健康保险等。6. 生活型态和死亡型态的关系。(四)特殊问题的探讨:1. 自杀与自毁行为。2. 安乐死(euthanasia)。3. 意外死亡;暴力行为。事实上,死亡就是生命永远的终结。因此老师或辅导老师可从以下四点加以引导学生:(一)死亡具有不可逆性,人一旦死了,就不可能复活,所以不能存着侥幸尝试的心理。(二) 以自我伤害方式达到求死目的,通常会带给本人极大的恐惧和痛苦,万一不死则可能终身残废。(三)死亡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爱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伤痛。(四)死亡代表失去人世间美好一切,包括亲情、爱情和财富、地位等。三、 提高学生面对压力的因应能力目前教育学生面对压力是不可或缺的课程之一,老师们可参考有关压力调适相关书籍,并在平日的教学或辅导过程中实施,以增进学生面对压力的因应能力。四、 善用社会支持系统当学生有困扰时,若能随时获得他人在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帮忙与协助,则学生的自杀危险性较低;如果此种人际间的支持不是持续性的或是随时可得的,则自杀危险性便会提高;如果学生遇到困扰时不仅得不到家庭或朋友的帮忙,甚至家人或朋友采取敌视、中伤或漠视不管的态度,则自杀危险性更会大大提高。因此,学校有责任教导学生面对课业、人际、个人、生活等困扰时,如何寻求资源、如何向他人表达个人的需要,并让学生明白求助的重要性。五、 协助新生或在校学生适应学校辅导老师可在学年度开始时,举办新生班级活动比赛,以协助建立班级凝聚力,此外配合各校学生的学长姐制让新生得以适应学校生活。另外,针对在校学生可设计同侪互助计划,建立同侪之间支持系统,共同面对课业、人际、家庭、情感等问题。六、生命教育相关网站提供目前台湾生命教育相关网站以供参考:表1-2 生命教育相关网站网站名称网址:教育部生命教育学习网.tw/homepage/091/new_page_2.php生命教育全球信息网.tw/life2000/财团法人台湾生命教育学会00/tlea/台湾教育资源网生命教育资源.tw/life.shtml网站的信息提供相关知识、讯息,可以协助学校专业人员随时获得有关生命教育的最新讯息,让教育学生的管道更为完整。第六节 情绪教育的实施除了生命教育之外,鼓励各级学校也纳入情绪教育。学生因情绪困扰而常见的行为包括:没有动机上课、偏差行为、人际关系欠佳、偏差行为、没有责任感,甚至更进一步做出自我伤害的行为(例如:自残、自杀)。因此,实施情绪教育有其必要性。情绪教育所谈的就是情绪智商(EQ)。情绪智商乃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与控制,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力。情绪教育的内涵包括:教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反应、了解他人的情绪、学习处理情绪的技巧、维持人际关系的方法,同时探讨个人对人生的乐观程度与挫折忍受力。学校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与发展外,更不能忽略学生的情绪智商。因此,鼓励各级学校,将情绪教育纳入课程中,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老师需觉察出学生行为与情绪之间存在的因果互动关系,应主动、积极加强这方面的信息,参加相关的研习,并且针对班级学生的次级文化、班级气氛随机设计活动,带领学生在每一则事件中学习了解别人,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懂得解决问题。才能全面进行预防胜于治疗的观念。第七节早期介入-筛选量表简介与筛选后的处置 筛选是二级预防很重要的工作。二级预防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各级学校需落实预防筛选制度,筛选出哪些人属于高危险群,早期介入。此时,学校各处室有其责任一起协助寻找出校园高危险族群。校长需要积极推广进行筛选工作,整合校园各处资源;教务处协助辅导中心及导师进行高危险群筛选,总务处重新评估校园是否存有造成危险的环境,并加以改善;卫生保健组与辅导中心筛选学生,并针对高危险群拟定辅导方案,建档追踪其身心状况。高危险群的对象包括:学生、老师、校园行政人员。 本章节分别介绍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自杀危险程度量表,很适宜用来发现需要早期介入的当事人。在此简介量表的目的、功能、量表题目以及信效度等相关内容,以供各校参考。壹、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使用手册一、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广义的自我伤害行为,包括下列五种:(一)有情绪困扰,如忧郁。(二)有生理疾病、容易生病或请假次数过多。(三)采攻击行为。(四)容易发生意外事件或违纪、旷课次数较多。(五)曾企图自残、自杀。吴英璋与许文耀(1993)根据上述五列的自我伤害行为,编制了一份自我伤害行为筛选表,他们的研究结果指出:自我伤害行为较多的学生比自我伤害行为少的学生,面临较多的压力事件,具有较多的死亡扭曲概念与因应方式,及较不满意社会支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在自我伤害行为筛选表中共分为五个分量尺,分别为忧郁、孤独、攻击、违纪、行为改变与意外事件、自残、自杀及退缩与自我批评五部分。每一部份均是由学生的外在表现来进行观察,不必约谈学生就可以进行。因此,老师们学习如何辨识这些行为,对于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现及预防是很重要的。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的使用目的,是让老师们能有效地迅速觉察哪些孩子有不利己的行为,因为此种不利己的行为如果继续发生,则容易发生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因此,此份筛选量表并不是用来判断学生是否会自杀,而是透过此量表的筛选工作,能及早对那些有不利己行为的学生进行预防处置,使得校园自我伤害防制工作展现积极的一面。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之评估,可从下列管道观察学生情绪、行为、认知上的变化:(一) 导师时间与学生面谈。(二) 学生周记或作业。(三) 上课或班会讨论。(四) 班上同学的反应、看法。(五) 与该生家长谈话。这些管道可以协助老师评估学生的情绪状态、忧郁想法、行为,其藉由直接观察或他人报告评估学生这些行为是否发生。由于此筛选量表又分为五个量尺,分别为忧郁、孤独、攻击、违纪、行为改变、自残、自杀与退缩与自我批评,若学生状况符合该题的题意,则获得一分,如果老师评估发现某位学生只要在某一量尺的得分高出该量尺平均值一个标准偏差时,则需注意学生状态。以下是国中与高中学生样本在五个量尺的得分平均值与标准偏差: 表1-3 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国、高中样本平均值与标准偏差忧郁 孤独攻击 违纪行为 改变自残 自杀 退缩与 自我批评国 中样 本平均值2.262.05标准偏差2.642.881.370.661.90高 中样 本平均值2.040.900标准偏差2.661.561.290.572.12 由上表数据可知,如果一位国中生只要在其中一个分量尺的得分上超过该分量尺平均值一个标准偏差以上,如:忧郁、孤独分量尺的得分在5分以上,或攻击、违纪分量尺上的得分在5分以上,或行为改变分量尺的得分在3分以上,或自残、自杀分量尺的得分在1分以上,或是退缩与自我批评分量尺之得分高于4分,则此位学生的身心状态是处在不良状态,需加以注意。同理,某位高中生经评估后,若其于忧郁、孤独分量尺上得分高于5分,或攻击、违纪分量尺得分高于3分,或行为改变分量尺得分高于3分,或自残、自杀分量尺得分高于1分,或是退缩与自我批评分量尺之得分高于5分,则此位学生的身心状态同样是需要加以注意的。以下说明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的五个量尺内容。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教师观察评量表一、忧郁与孤独忧郁与孤独分量尺测量的内容设计有:情绪方面、行为方面、想法方面。以下是有关此分量尺的题项:(一)情绪方面:1.这孩子是否情绪低落郁闷。2.这孩子是否变得不安,无法静下来。3.这孩子是否感到非常的寂寞、孤独。(二)行为方面:1.这孩子是否会哭泣或想哭泣。2.这孩子是否会无缘无故地觉得身体疲劳。3.这孩子是否不想做他以前常做的事。4.这孩子是否变得犹豫不决。5.这孩子是否头脑变得不像以前那样清楚。 (三)认知方面:1.这孩子是否觉得将来没有希望。2.这孩子是否觉得他的烦恼无人可以倾诉。 3.这孩子是否觉得别人对他冷淡或排斥。4.这孩子是否觉得无助、惊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5.这孩子是否觉得自己很渺小、很不重要。二、攻击与违纪在此分量尺的内容可分为三部分:情绪变化、攻击行为、违反校规。这分量尺的题项如下:(一)情绪变化:1.这孩子是否脾气暴躁。2.这孩子是否情绪变化大。 3.这孩子是否没有内疚感或责任感。4.这孩子是否善妒或多疑。(二)攻击行为:1.这孩子是否常与别人顶嘴。2.这孩子是否常打架。3.这孩子是否喜欢骂人和说脏话。4.这孩子是否喜欢嘲笑或欺侮人。5.这孩子是否会破坏别人或自己的东西。6.这孩子是否爱说谎或欺骗别人。(三)违反校规:1.这孩子是否曾逃学、逃家。2.这孩子是否在学校不守规矩、喜欢干扰别的同学或破坏教室秩序。 三、行为改变与意外事件此分量尺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请假旷课、行为变化、意外事件。题目内容如下:(一)请假、旷课:1.这孩子是否较常旷课。2.这孩子是否怕上学。3.这孩子是否请假过多。4.这孩子是否想要休学。5.这孩子是否经常生病或感到身体不舒服。(二)行为变化:1.这孩子是否较好动。2.这孩子是否变得较安静。 (三)意外事件:1.这孩子是否经常发生意外事故。2.这孩子是否经常生病或感到身体不舒服。四、自残与自杀此分量尺的内容计有两部分:表达自杀念头、伤害自己的行为。以下是此分量尺的题项:(一)表达自杀的念头:1.这孩子是否在作文或游戏中表现出想死的念头。2.这孩子是否曾想过要自杀。3.这孩子是否曾讨论自杀的方法。(二)伤害自己的行为:1.这孩子是否有伤害自己的行为。 2.这孩子是否曾使用酒精、药物或安非他命等具伤害性的物质。3.这孩子是否曾表示要以伤害自己的方法对某人或家人报复。在自残或自杀行为观察中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一)若学生出现上述自杀或伤害自己的行为时,老师们需格外的注意并随时的陪伴之。学生不一定会直接表达想死的念头,然而从自杀的研究报告显示自杀是有征兆,用学生出现的征兆评估较为精准。有关自杀征兆的危险讯号,详阅第四章的内容。(二)学生出现伤害自己的行为包括:不停的拔头发、不停地打自己的头或头撞墙壁、不愿意吃任何东西,甚至喝开水都会吐出来、自己弄伤自己的身体、失眠等。这类行为相当多,而伤害自己的行为与自杀是有差别的,前者指的是以任何方式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但该生并没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清楚意愿,他可能因如此做而造成意外;后者则是任何剥夺自己生命的方式与行为,个体通常有足够的意愿或意识,后果便是死亡。五、退缩与自我批评此分量尺的内容有:退缩独处、怕做错、缺乏自信。以下是此分量尺的题项:(一)退缩、独处:1.这孩子是否比较喜欢独处。2.这孩子是否比较冷漠、退缩。3.这孩子是否与别人在一起时就觉得不自在。(二)怕做错:1.这孩子是否不曾说出自己的困难或问题。2.这孩子是否过度守规矩。3.这孩子是否会因一些不好的事发生而责怪自己。 4.这孩子是否常害怕做错事情。(三)缺乏自信:1.这孩子是否缺乏自信心、感到自卑。2.这孩子是否感到自己笨拙。贰、自杀危险程度量表使用手册一、量表使用目的自杀危险程度量表的目的旨在筛选出具有自杀危险性的学生,使老师能够提高敏感度,早做预防。此份量表并不是判断学生是否真的会去自杀,或是具有自杀企图,而是评估该学生是否已达到怀疑他可能具有自杀意念或企图的危险性。因此借着此份量表的筛选,早点过滤出目前正处于身心不利状态的学生,而后再借着晤谈及观察,分析其自杀危险性,以能发挥自杀防治的效果。二、量表编制 本量表题目内容主要是根据过去有关自杀危机衡鉴内容而来,问卷内容包括死亡意念(例如:我有自杀念头)、死亡动机(例如:我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脱我目前无法忍受的处境)、过去的自杀行为(例如:我是否曾经发生过自杀行为)、自杀计划(例如:我是否想过用任何工具来伤害自己)与临终安排(例如:我是否准备写下遗书或立下遗言)等,评量方式依自杀危险程度的高、中、低而编制。三、量表的信、效度经由因素分析的结果,自杀危险程度量表在国、高中样本中,均可取出三个因素,分别命名为自杀意念与安排、先前自杀企图及自杀动机,其总解释量在国中为55.2%,在高中部分为50.7%。本量表之内部一致性cronbachs系数值在国中部份为.93(n=15670),在高中部分为.90(=9997)。自杀意念与安排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系数值在国中部份为.91,在高中部分为.86;先前自杀企图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系数值在国中部份为.89,在高中部分为.88;自杀动机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系数值在国中部份为.83,在高中部分为.80。此种结果显示本量表具有不错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本量表的再测信度方面,于国中生部分的相关值为0.88,而高中生部分的相关值为0.90,显示此量表具有良好的稳定度。四、施测方式、时间及注意事项本量表的施测可采用个人施测或团体施测,施测的时间为5分钟至10分钟左右。如果某位学生在此量表的填答,漏答了3题以上,请施测者对此学生做简短的了解,就其漏答的原因加以澄清,而后判断此位学生在本量表的填答是否可用,或是鼓励该学生填完未完成的部分。五、本量表分数的计算及解释本量表共有24题,计算方式采总和计分,亦即将24题的分数加总,总分得出之后,可参考表1-2、表1-3的平均数、标准偏差及表1-4、表1-5的原始分数和百分等级对照表,依学生的年级、性别,得出某位学生的得分百分等级。本量表参考Cull与Gill(1982)的概念,将自杀危险程度,分成四个等级:若该学生的得分百分等级位于75或75以上者,其自杀危险程度属重度,百分等级介于50-74者,其自杀危险程度属中度,百分等级介于25-49者,其自杀危险程度属轻度,百分等级位于24或24以下者,则不列入筛选考虑。根据这些等级,本量表建议如果某位学生的得分是在中度的严重度以上,就得注意,需评估其自杀危险性。表1-4 国中样本群中,不同地区、年级、性别的学生在自杀危险程度量表得分之平均数及标准偏差 地区性别年级北部中部南部东部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国一30.45(8.97)34.25(11.21)29.13(8.75)31.90(9.61)29.90(8.52)31.73(9.29)29.66(8.39)31.56(9.57)国二30.72(9.35)34.29(10.57)29.47(8.64)32.49(9.35)29.93(7.74)33.36(10.4)30.65(10.35)33.03(10.3)国三33.28(11.05)36.34(10.53)31.06(9.15)35.69(11.20)31.79(10.29)33.85(10.46)29.26(7.02)34.57(10.42)注:括号外为平均数,括号内为标准偏差。表1-5 高中样本群中,不同地区、年级、性别的学生在自杀危险程度量表得分之平均数及标准偏差地区性别年级北部中部南部东部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高一31.67(7.55)34.71(8.51)31.22(8.29)32.84(8.12)30.91(7.73)33.24(8.43)31.59(9.47)高二31.40(7.73)34.28(7.94)31.86(7.61)33.81(8.23)31.59(8.40)34.09(9.71)31.20(7.04)33.26(7.84)高三31.76(7.56)33.37(7.31)31.35(8.18)33.13(8.79)30.61(7.31)33.21(7.00)34.06(10.18)注:括号外为平均数,括号内为标准偏差。六、重复检核之必要性自陈式的自杀危险程度量表虽然与撒谎量表的相关不是很高,但是仍存有自陈式量表的缺点,例如:反应倾向(response set)(一个人偏好回答对或错)作假,或者因一时的状态所呈现的反应,而未必是具有自杀危险性。因此,有必要由专业人员(例如:辅导老师、临床心理师)再做详细的评估,以确定某学生在自杀危险程度量表得分高时,其代表的意义为何?而辅导老师亦可藉由下列评估量表,进一步评估学生自杀的危险程度有多高,以利介入,而减弱自杀的危险。表1-6 自杀危险程度量表原始分数和百分等级对照表(国中)年级性别百分等级国一国一国二国二国三国三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9997959390858075706560555045403530252015107531655449454137353230292827272626252525242424242424247160555248444138363433313028272726252524242424242471605552484441383634333130282727262525242424242424686156534944413937363432312928272726252524242424247356524845403735333130292827272626252524242424242469615654504644413937353432313028272626252524242424表1-7 自杀危险程度量表原始分数和百分等级对照表(高中)年级性别百分等级高一高一高二高二高三高三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9997959390858075706560555045403530252015107531615147454239373433323029292827272626252525242424246153504845434039373635343231302928272726252525242459504644413937353432313029282727262625252424242424595249474542403937363534333130292827262625252524245950474542393735343231302928282726262525252424242459504745434139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62525242424七、量表内容以下说明自杀危险程度量表之内容。自杀危险程度量表教师观察评量表1.他想活下去的意愿有多高?0.很想活下去。 1.不太想活了。 2.完全不想活了。2.他有想过要自杀吗?0.没有想过。 1.有一点想自杀的念头。 2.非常想自杀。3.他想自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