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教材文学文化常识检测_第1页
必修教材文学文化常识检测_第2页
必修教材文学文化常识检测_第3页
必修教材文学文化常识检测_第4页
必修教材文学文化常识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必修教材文学文化常识检测必修教材文学文化常识检测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必修一必修一 1 诗歌 古代文学体裁之一 起源于古代劳动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开创 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 开创了我 国诗歌 的先河 以 五四 新文化运动为界 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五 四 以前的诗歌统称为 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 和 唐代以 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 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 方面 即能否押韵 讲究平仄 对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 绝句和排律 律诗都是 的 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 绝句都是 的 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五四以后兴起 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 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 像毛泽东的 沁园春 长沙 其它的称为自由诗 像徐志摩的 再别康桥 戴望舒的 雨巷 和 艾青的 大堰荷 我的保姆 等 2 词是诗歌的一种 词的全名为 是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词 词起源于隋唐 之际 隋代已有声腔 曲调 但不见曲子词 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发间曲子 也就是有了 乐谱后而按谱写词 名为曲子词 后简称为词 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 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 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 忆秦娥 和 菩萨蛮 因而李 白被尊为 词发展于五代 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 根据风格特点 词 有 和 之分 按照字数 词有 中调和长调之分 3 左传 的作者 相传是鲁国的史官 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 的 编年体历史著作 为 十三经 之一 因为 左传 和 公羊传 谷梁传 都 是为解说 春秋 而作 所以它们又被称作 左传 又名 春秋左氏传 左传 以 春秋 的记事为纲 以时间先后为序 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 交等大小事实 起于鲁隐公元年 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记事比 春秋 详细而具体 字数 近二十万 超过 春秋 本文十倍 4 战国策 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 体历史著作 也是一 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 经过汉代 整理编辑 始定名为 战国策 全书 共三十三篇 战国策 长于议论和叙事 文笔流畅 生动活泼 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 要的地位 8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 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 全书由十二 十 表 八 书 三十 七十 五部分组成 计一百三十篇 五十二万余字 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 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 2 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 鲁迅先生曾誉它为 这正说明了 史记 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必修二必修二 3 诗经 本只称 诗 后又以 为代称 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 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 分为 三大类 开创我国文学 传统 4 屈原 名平 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 浪漫主义诗人 开创 新诗体 被列为世 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为 九歌 西汉刘向编成 楚辞 一书 以屈作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 故称 楚辞 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 楚辞体 骚体 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 离骚 和 诗经 中的国风并称 成为文学的代 名词 5 乐府诗 主要作品 陌上桑 长歌行 十五从军征 出自宋代郭茂倩编的 乐府诗集 孔雀东南飞 见南朝徐陵编的 是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 诗 与北朝乐府 合称 乐府双璧 6 曹操 字孟德 与 合称为 三曹 代表作有 苦寒行 龟虽 寿 短歌行 观沧海 等 属乐府歌辞 开创 新风 鲁迅称他是 一个改 造文章的祖师 7 陶渊明 名潜 字元亮 自号 谥靖节 我国第一位杰出的 诗人 有 陶渊明集 代表作有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 归园田居 饮酒 等 8 王羲之 年代 书法家 文学家 字逸少 官至右军参军 世称 论者称其笔势 以为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后世誉之为 9 王安石 1021 1086 北宋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字介甫 晚号 抚 州临川 现江西省临川县 人 封荆国公 世称 卒谥文 他强调 权时之变 反 对因循保守 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 反映社会矛盾之作 体现 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散文雄健峭拔 被推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诗歌遒劲清新 词 虽不多但风格高峻 他的作品今存 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 等 必修三必修三 1 林黛玉进贾府 红楼梦 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 体例 小说的巅峰之作 中国四大名著 之首 全书共 回 后 40 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 所补 本文节选自第三回 红楼梦 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十八世纪上 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缩影 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 的真实写照 曹雪芹 1715 1763 代小说家 名霑 字梦阮 雪芹是其号 又号 芹圃 芹溪 3 2 蜀道难 原本是乐府古题 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 出示 蜀道难 博得 谪仙 雅号 李白 701 762 字太白 号 唐最杰出的诗人 他继承了我国古 代诗歌自 诗经 楚辞 以至六朝诗歌的优秀传统 形成了歌行所特有的飘逸 奔放 雄奇 壮丽的艺术风格 李白也是五七言绝句的圣手 五绝含蓄 深远 只有王维可以相 比 七绝则韵味醇美 音节和谐流畅 感情真率 语言生动 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标举的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的标准 和王昌龄的七绝 被评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 他是 继屈原而后我国最伟大的 诗人 他以惊俗骇世的笔墨 恣意挥洒 描写了壮丽奇谲 的世界 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与不平 他鞭挞封建社会的魑魅丑怪 淋漓尽致 真所 谓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5 杜甫诗三首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 自号 杜少陵 杜工部等 我国 古代最伟大的 诗人 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 史过程 被称为 以古体 律诗见长 风格多样 而以沉郁为主 被后世诗家尊 为 诗圣 6 琵琶行 并序 行 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是指那些流走自然 可歌可唱的诗篇 琵琶行 是一首长篇 诗 白居易 772 846 字乐天 号 白居易诗的 风格 深入浅出 以平易通俗著称 尤其是古体诗 意到笔随 没有雕琢拼凑的痕迹 他 是 运动的倡导者 7 李商隐 字义山 号玉溪生 又号樊南生 晚唐著名诗人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 他和 合称 小李杜 与 合称为 温李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 风格浓丽 尤其是一 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 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 难于索解 8 孟子 约前 372 前 289 名轲 字子舆 时期邹 今山东邹城东南 人 著 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孟子 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 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 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 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9 荀子 约前 298 前 238 名况 末期赵国人 当时人们尊重他 称他荀卿 荀子是先秦 的最后代表人物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 气势浑厚 语言质朴 句法简 练绵密 多作排比 又善于用喻 他一生 序列著数万言 后人编为 荀子 劝学 是其中的第一篇 10 过秦论 分上 中 下三篇 课文选的是上篇 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揭露 秦始皇的暴虐无道 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 写这篇文章的目 的是劝谏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贾谊 前 200 前 168 西汉洛阳 今河南洛阳 人 西汉杰出的政论家 文学家 所著政论以 过秦论 陈政事疏 论积贮疏 最有 名 其文议论风发 挥洒自如 气势磅礴 雄辩有力 颇有文采 感染力很强 4 11 师说 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 作者韩愈是 公认的领袖 这篇文章是 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 耻学于师 的坏风气写的 韩愈 768 824 字退之 唐代河阳 人 每自称 祖籍昌黎 故世称韩昌黎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和诗人 是 的倡导者 所谓的 古文 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 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的 即奇句 单行 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 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 后世称唐代的韩愈 和 宋代的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 必修四必修四 1 窦娥冤 节选自 关汉卿戏曲集 全名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共四折一楔子 关汉卿 号己斋叟 代戏曲家家 著有 望江亭 单刀会 救风尘 拜月亭 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 数量超过了英国的 戏剧之父 被称为 中国 的 2 元曲分为散曲和 前者属于诗歌 后者属于戏剧 散曲在体裁上又可分为 小令和套数 散曲没有动作 说白 便于清唱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 3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关汉卿 窦娥冤 汉宫秋 白朴 梧桐雨 郑光祖 倩女离魂 4 元杂剧剧本一般由 和一至两个楔子构成一本 杂剧的角色分为旦 末 净三大类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 或正旦 或正末 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 由正末主唱的叫末 本 一些次要的男女角色被称为 外旦 外末 冲末 等 反面的角色男的叫净或副净 女 的叫搽旦 其中 孤 对应的角色名目是 官员 孛老老年男性 卜儿老年妇女 徕儿 儿童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 曲词 舞台动作 人物 台词 三部分组成 4 窦娥冤 是由正旦主唱的 称作 戏 窦娥冤 中的角色 外 指外末 扮老年男子 净 指花脸 公人 扮打锣者 刽子手 正旦 指 女主角 扮窦娥 卜儿 指老年妇女 窦娥的婆婆 窦娥的三桩誓愿是血飞白练 六月飞雪 三年亢旱 文中引用的四个典故是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六月飞霜 东 5 词产生于隋唐 盛行于宋朝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 58 字以内 中调 59 90 字 长调 91 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 单调 双调 三叠 四叠 等 按作 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 派 苏轼 辛弃疾 和 派 柳永 秦观 李清照 周邦 彦 姜夔 前者视野开阔 气概豪迈 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后者多为闺阁艳词 抒写 离愁别绪 6 柳永词两首 选自 乐章集 柳永字耆卿 原名三变 福建崇安人 北宋 朝 代 词人 世称 柳三变 或 柳七 宋仁宗景祐年间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 又称 柳郎中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 长于抒写 5 羁旅行役之情 词风绮丽缠绵 通晓音律 多为教坊乐工 歌伎填写歌词 其词再在当时 流传甚广 形成 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 的局面 被称为 才子词人 慢词圣 手 7 苏轼词两首 选自 东坡乐府笺 作于元丰五年 苏轼北宋 朝代 词人 文学 家 书画家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谥号文忠 诗与 并称 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 称 苏辛 散文与 并称 欧苏 书法与黄庭坚 米芾 蔡襄并称 宋四家 与 其父苏洵 其弟苏辙并称 三苏 开创了豪放派 8 辛弃疾 南宋 朝代 词人 字幼安 号 著有 稼轩词 又名 稼轩长 短句 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他写的诗词甚多 至今留存六 百多首 被誉为 词中之龙 其词题材广泛 风格以 为主 与苏轼接近 世称 苏 辛 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 9 李清照词两首 当中写于早年的是 醉花阴 写于晚年的是 声声慢 李清 照 号 宋代 朝代 词人 她的词以南渡为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词作多 写离愁闲愁 词风是清丽柔媚 南渡后多写国愁家恨 词风是凄恻哀婉 10 廉颇蔺相如列传 作者司马迁 朝代 著名史学家 文学家 字子长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 课文叙述了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廉蔺和欢三个故 事 11 苏武传 作者班固 字孟坚 朝代 著名史学家 文学家 汉书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史 12 张衡传 作者范晔 字蔚宗 朝代 著名历史学家 选自 后汉 书 张衡传 张衡 东汉 朝代 著名天文学家 其作品 灵宪 算罔论 课文 中记载了他发明了浑天仪 候风地动仪 13 五经 指 六艺指 14 第一部国别体是 第一部纪传体 第二部纪传体 汉书 第一部断代史 第二部断代史 后汉书 春秋三传是指 公羊传 和 谷梁传 必修五必修五 1 水浒 也称 水浒传 忠义水浒传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其作者历来 说法不一 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 水浒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小说热情讴歌了农民的反抗精神 揭露了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 败 6 2 王勃 649 675 唐代诗人 字子安 与 以诗文齐名 并称 初唐四杰 3 庄子 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 共三十三篇 分 内篇 外篇 杂 篇 三个部分 中国学术界通行的看法是 内篇为庄子所著 外 杂篇可能掺杂了庄子门 人和后学以及道家其他派别的作品 庄子 在魏晋时期与 周易 老子 并称为三 玄 到唐代正式成为 教经典之一 又称 庄子 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庄子 约前 369 年 前 286 年 名周 字子休 时代宋国蒙 今河南商丘东北 人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哲学家 文学家 曾在漆园当过小吏 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当时诸侯混战 争霸天下 他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便辞官隐居 潜心研究道学 他大 大继承和发展了老聃 杨朱学说 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 老庄 他们的哲学为 老庄哲学 6 李密 224 287 字令伯 年代 初散文家 文化常识文化常识 必修教材一必修教材一 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万户 一般指 万户侯 用来表示高官爵位或食邑万户 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交租税 服劳役 B 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它除了补充 阐述 春秋 的内容 思 想外 本身也有较高的历史 艺术成就 C 战国策 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了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的重要事件 D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因其历史 文学价值较高 被称为 史家之绝唱 无 韵之离骚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道主 有多种含义 原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也指请客的主人 活动的举办方 B 谒者 是古代官名 一般指掌接待宾客及赞礼 上传下达的官吏 C 郎中 在古代有多种含义 指医生 大夫 也可指皇帝附近的侍臣 D 子 在古代有多种含义 可指男子尊称 也可指五等爵位中的第三等 3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右 有多种含义 如表示方位 支配等 也指身边跟随的将士或官员 B 涕泣 在古代一般指人们过于悲伤 哭泣而流鼻涕 C 变徵之声 是悲凉的音调 古音分宫 商 角 徵 羽 变宫 变徵七音 D 宗庙 一般指帝王 诸侯等祭祀祖先的地方 也可代指朝廷或国家政权 7 4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忠节 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观念 多指忠贞而有节操 忠诚而坚定不移等 B 东乡 指站在东方 面朝西 在古代礼仪中是比较尊贵的位置 C 平旦 指 12 时辰中的寅时 又称平明 五更 是日夜交替 天刚刚亮的时候 D 车驾 在古代指马驾的车 也可代指皇帝的座驾 皇帝 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箕踞 坐在地上 两脚张开 形状像箕 是一种平视 尊敬对方的姿态 B 坐 在古代指膝盖跪在地上 席上 臀部坐在脚后跟上 跪 则类似于 坐 但伸直腰 板 臀部离开脚后跟 跽 则把上身挺得很直 C 顿首 指跪下 头碰地后不停留而抬起 也指书信中的敬辞 稽首 是古代跪拜礼中最隆 重的一种 跪下后双手伏地 头碰地后停留一段后缓缓抬起 D 拜 也属跪拜礼的一种 跪而双手伏地 但头不碰地 再拜 指拜了又拜 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 共 20 篇 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也是儒家文化最经典的代表作 B 独尊儒术 是汉代推行的政策 统治者把儒家文化作为整个社会的正统思想加以推广 C 礼 是 论语 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 也是统帅整部 论语 的核心思想 D 知命 是 知天命 的简称 来自 论语 中 五十而知天命 即五十岁时想明白了命运是 怎么一回事 必修二必修二 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诗歌 305 篇 分为 风 雅 颂 三大类 赋 比 兴 是其常用写作手法 B 楚辞 主要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等人的作品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 楚辞体 或 骚体 其中常用香草比喻高尚的德行 C 总角 代指少年时代 因为古代少男少女把头发扎成丫髻 叫总角 结发 指成婚之 夕 男女左右共髻束发 D 初阳 表示时令节气时指的是初春三月 因春天刚开始 有些地方又称之为 小阳春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朕 在古代是第一人称代词 专门用来做皇帝的自称 B 区区 有多种含义 可指愚拙 也可指情意真挚 C 六合 指结婚选好日子 要年 月 日的干支都相适合 8 D 承籍 是古代一种职官制度 指继承祖辈的仕籍 继续为官 3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便言 指很会说话 有口才 孔子曾将 友便辟 友多闻 友便佞 列为损者三友 B 黄昏 是戌时 相当于现在的 19 时至 21 时 人定 是亥时 相当于现在的 21 时至 23 时 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C 初七 指农历七月七日 旧时妇女在这一晚上乞巧 下九 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 九为上九 初九为中九 十九为下九 某些朝代的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D 青衿 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可以代指有学识的人 4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癸丑 古代用干支来表示年 月 日的顺序 天干指 子 丑 寅 卯 等 地支指 甲 乙 丙 丁 等 B 非常 有多种含义 可指意外的变故或非同寻常 C 禊事 是古代的一种风俗 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 嬉游 以祈福消灾 D 暮春 指春季的末一个月 农历三月 初春 孟春 是春季第一个月 农历正月 仲 春是春季第二个月 农历二月 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谨诺 表示遵命 答应 是一种表示敬重 尊敬的礼节 B 望 指每月的农历十五日 因为此时月圆人尽望 既望 指农历十六日 C 美人 在古代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D 古人可能有名 有字 有号 名是谦称 上级对下级 长辈对晚辈 平辈之间可直接称 呼其名 字是敬称 下级对上级 卑对尊时 要称对方的字 表示尊敬 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放浪 有多种含义 可指放纵 无拘束 B 齐彭殇 是老子的观点 把长寿和短命的等同起来 彭 是彭祖 传说曾活到 800 岁 殇 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C 赤壁之战的地点有多种说法 苏轼所游览的黄州赤壁 并非赤壁大战处 D 蜉蝣 是一种小飞虫 生存期很短 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比喻人生 必修三必修三 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敕造 奉皇帝之命建造 敕 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 长辈对晚辈的用语 南北朝 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 一射之地 即一箭之地 大约 150 步 9 C 便宜 有多种含义 如对国家有好处 有利益的事情 价钱低 也指灵活处理 不必 请示 D 待漏 指旧时大臣们在五更前到朝房里等待上朝的时刻 漏 指铜壶滴漏 古代计时 器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宸 指北极星 也可代指皇帝 论语 中记载 譬如北宸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B 乖张 有多种含义 可指乖巧 偏执 不驯顺 与众不同等 C 请安 即 问安 清代请安礼节要求男子打千 女子双手扶左膝 右腿微屈 往下蹲 身 D 隐语 是为了避讳 不明确说出要说出的意思 而借用别的话来表示 如用 老了 代替 死了 3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四书 是指 论语 孟子 这两本书 加上 礼记 中的 大学 中庸 这两篇 B 五经 是 周易 尚书 诗经 礼记 左传 这五本书 加上失传的 乐经 合 称 六经 C 六艺 有多种含义 可指六种经书 也可指古人上学所学的六门技艺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D 三言 是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这三本书的合称 4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牲醴 中的 牲 原是指祭祀用的牛 羊 猪三牲 后泛指祭祀用的肉类 醴 是 甜酒 B 星宿 是古人为观测日 月 星位置而提出的学说 有四星 二十八宿 后广泛用于 天文 地理 文学 宗教 风水等领域 C 四纪 是四十八年 因为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 十二年 为一纪 D 青衫 黑色单衣 唐代官职较高的服色为青黑色 后人常用 司马青衫 形容悲切的 情感 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民贵君轻 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 这种思想认为人民是根本 比国君更重要 B 河内 是河南省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河东 是山西 山东境内黄河以东的地方 C 百越 是古代居住在桂 浙 闵 粤等地的越族部落的统称 D 九州 指古时天下分为九个大的区域 兖州 冀州 青州 徐州 豫州 雍州 荆州 扬州 梁州 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A 合纵连横 是战国时期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合纵 是南北六国联合抗秦 连横 是 东西方向 秦国与其他诸侯国间的联盟 B 朱拓 是用银珠等红色颜料从碑刻上拓印下的文字或图形 C 监生 是国子监生员的简称 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 封建时代中央最高学府 读书的 人 D 理学 是 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