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学论文初稿.doc_第1页
词汇学论文初稿.doc_第2页
词汇学论文初稿.doc_第3页
词汇学论文初稿.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中词义发展的共性 摘要:词义的充实与深化是词义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人类认知深化和思维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追求言语的经济性的产物。义位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的演变单位,各语言之间义位的演变的模式有相通之处,也有差异。我们主要通过对义位的分析探讨语言中词义发展的共性。 关键词:词义的充实与深化 言语的经济性 多义词 义位 共通的发展模式讲到词义演变,我们会想到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然而词义的发展演变并非只包含这三方面,词义的充实和深化也是词义发展很重要的方面。(此外,蒋绍愚先生提出,词的“相因生义”是词义发展的一个途径。在这里我们对此不多作讨论。)词义的发展是人类认识不断深化和思维方式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人们追求言语经济性的产物。人的生理惰性决定了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遵循着“经济性”的原则。语言在语音上追求经济性,如发音“省力”原则(体现为语流音变等);在语法上也追求经济性(如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就是一个例子);当然,在词汇上也必然追求经济性。就词汇来说,人类所要表达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而词语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要想表达新的事物,一个途径是创造新词,另一个则是发展原有的词,在原来的基础上,找到旧词与要表达的新义之间的联系,并赋予其新的意义。然而随着创造的词的增加,言语的经济性受到的破坏越大,人们的交际难度则越大。所以,新词的创造并不是词汇发展的主流,词义的充实与深化则是较为发达的语言词汇发展的主要趋势。词义的继承、充实和深化最主要地体现为一词多义,即多义词。多义词有多个义项,即有多个义位。(关于义位有大中小三种概念,我们这里也取中观概念,即义位指一个义项,而非指一个词的所有义项或指一个义项的语义成分。) 首先,词义的充实与深化体现着人类从初级的物质活动如衣、食、住、行,到高级的行为活动;从初级的感官活动或感受,如听、看、冷、硬等,到高级的情绪、情感,如服从、理解、冷漠、坚强等。词义的演变的总体趋向为“由具体到抽象”,此外还有“由近到远”,“由平面向立体”,“由此维度向彼维度”等多种模式。例如,汉语中,“逾”字本义为“跨过、越过”,后又有“逾期”这个意思,即从空间维度向时间维度引申,而后又有“胜过、超过”之义,则为更进一步的抽象化。英语里,“may”一词在“May I invite you to dinner?”中表“允许”,而它在“He may be having lunch.”中则表“或许”。这便是词义由“行动”域向“认知”域的虚化,也是一种具体到抽象的引申。其次,在这种演变趋势的前提下,我们应当注意各语言中词义发展的共性。张志毅、张庆云教授夫妇所著的词汇语义学中提出了词义演变研究的新趋势从个体、孤立、分散的研究推进到系统研究。就是说,在研究语义演变时,我们不能只局限于某种语言的历时的研究,也要站在共时的角度上,通过对多种(尽可能多地)语言的研究,探寻词义发展的共通模式。在这里,我们通过几个义位的例子来说明这种共同模式的存在。在颜色义位的发展上,各语言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如,“黑色”在汉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等语言中都有象征“邪恶”的意思;“白色”在大多数语言中都有“纯洁、美好”之义。例如,在蒙古族语言中,“白色”是吉祥而美好的象征,除了白色此种颜色的本质外,这与游牧民族喜爱与崇尚奶乳色是紧密相关的。但汉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即丧葬时着白色丧服,赋予了“白色”以“不吉祥”的不好的意义。有意思的是,汉语中的“黄色”曾在汉民族的语言及心理中扮演着极为高贵而重要的角色,英语中的“blue”也曾以“神圣、高贵、深沉”之义为人们熟知,而后来,它们都与“色情”挂了钩,这其中无不显示了人们在运用颜色词的历史上心理的变化,且这种心理造成的变化很可能是共通的,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再例如,在人体部位的义位演变中,多种语言大多演变出一些相对应的大体相同的义位,比如“头”,在汉语、英语(“head”)、法语(“tte”)、德语(“Kopf”)、俄语(“”)中都引申为“顶端,领导人”的意思。“近取诸于身”,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总是从自身开始的,由身体部位推向世间各种或具体或抽象的概念。在感觉义位上,多种语言中词义发展也有着相通的模式。如李行健先生在他的文章中谈了词义中的通感现象,这是词义引申的一个“奇特”的途径。通过“通感”的方式,词的义项增加了。但是李先生在文章中没有谈及的是,其实通感在词义中的运用在许多语言中有着极其类似的体现,即感觉义位发展的共通模式。如,“冷”这个词本指感觉上和触觉上的温度低,后来引申出视觉上或嗅觉上的“冷”,例如:冷色-cool color-belle coulleur(法)- 。再如“甜”字,甜言蜜语-sweet words- ,这则是味觉与听觉的沟通所引申出的词义。语言中词义演变之共性乃是人类这个物种所具有的共性的体现,而差异之处则是特定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因受到各种不同因素(自然环境、生活及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等)影响而形成的特有的思维方式的产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