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一五”系列报道刘升篇】坚持发展突出创新实现跨越“十一五”,刘升教育起宏图通讯员:李传峰周正国摄影:习心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盛,教育为先。教育承载了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希望,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是国计,是民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就是为民造福的世纪工程,就是民族腾飞最大的奠基工程。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十一五”期间,刘升镇中心学校承载起刘升教育的重任,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该镇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共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要发展,关键在设施建设,重点在资金投入。多年来,枣阳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教育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确立了教育优先快速发展的战略地位。“十一五”期间,在财政收入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从改造教学危房、改善教学环境、扩大教学规模入手,倾全市之力,在刘升共投入校舍改造资金389万元,新建中、小学校舍5075平方米,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560平方米。在刘升中学投入150万元兴建学生公寓2000平方米;投入97万元兴建学生饭厅;在枣林、大河、榆树等小学投入55万元兴建学生食堂880平方米;全镇校舍建筑面积达15.28万平方米,各中小学的校园环境日新月异,洁白的楼房、宽敞明亮的教室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投入20万元为中小学生配备标准课桌凳1414套。“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项目改变了农村学生早出晚归奔波上学的“苦命”,许多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可以安心地住在学校里生活学习。“农远”项目构建了遍及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截至目前,刘升中学已全部实现“班班通”,各小学都可利用远程网络资源进行授课。使农村孩子逐渐享受到了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催生教育裂变效应“办好每一所学校,关爱每一个孩子”是教育系统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体现。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走改革促发展之路,是刘升中心学校近年来在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的基本做法。一是坚持按照“统筹协调、分布实施、合理配置、规模办学”的原则,加强调研、论证,制定出了科学、合理,比较符合实际的中小学布局结构的实施方案,撤消了王湾、小店、杨湾等15所小学,基本形成了“初中在镇政府所在地,小学在管理区所在地”的学校新格局,进一步整合优化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水平。二是结合教育目标,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为每一所学校选派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切实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加强黄、赌、毒打击力度,净化青少年学习环境;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把教师队伍改革作为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全面推行学校领导干部公推公选、竞聘上岗和校长聘任制、教师全员聘用制,以及组织开展教师队伍教育培训和科研创新活动,进一步增强教育发展活力。逐步提高师队伍的师资力量和合格率。2010年,该镇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100%、100%、初中高一级学历达教师到64%,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10.86、8.84、23.12个百分点。五年来,分期分批对校长、教师进行各类培训672人次,开展各种教育科研活动850多个课时,着力营造了全镇教师的教育科研气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涌现出了侯俊杰、王永清、王永红、习艳、龚本胜、习道勇、刘世玉等先进模范教师,王世兵、李爱华夫妇的优质课分获襄阳市一、二等奖。为全镇的教师队伍带好头,起好步;刘升镇小、榆树小学均获得襄阳市示范家长学校;刘升镇中心学校获得襄阳市家长学校示范乡镇;刘升镇小获得襄阳市学校管理4星级学校;榆树小学获得襄阳市模范教职工之家、襄阳市放心食堂、文明宿舍称号。推动了全镇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成效:实现教育跨越发展机制创新,四两拨千斤。经费投入,推风助浪。行走在枣东大地,一幅“初中教育龙头高昂,幼儿教特色鲜明,义务教育基础扎实,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图景跃入眼帘。刘升教育呈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素质教育快速发展。2010年,中考总分平均分481.25,比2005年的410.5分提高了70.75分;连续五年考入一中、二中、白水高中、和市高级中学上线人数和综合质量考核均取不断提高。几年来,全镇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连年提高,教学效果成效喜人,在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学科竞赛和体育、艺术、科技竞赛中有369人分别获特等、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职业教育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该镇初中向中职学校输送学生数由2005年的672人上升到2010年986人。几年来,刘升中学在九年级毕业生中共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3万余人次,职业教育输送率在全市最高,多次受到市教育局点名表彰,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宏图正在变成现实,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中彰显价值,赢得了社会的尊重。许多毕业生分别贡献在不同的岗位,有的在工厂当技术工,有的在农村发展养殖种植业,有的是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可谓是“桃李芬芳满天下”。学前教育长足发展。2010年,全镇公民办幼儿园已发展到7所(其中公办1所),民办幼儿园比2005年的4所增加了3所;全镇36岁儿童入园(班)儿童达1186人,比2005年增加了406人,入园(班)率达比2005年提高了10.11百分点。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办学的负担和压力,成为该镇多渠道办学拓宽了路子,为全镇小学教育乃至初中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展望:走进教育明媚春天“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方面,继承“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优良传统,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抢抓机遇、用好机遇,特色发展,科学定位的指导原则,继续推行“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十六字方针,继续实施以”三个增长点为抓手,以“人才队伍、重大项目和重大成果、平台建设”为三大突破口,坚持在“实、重、奇”上下功夫,坚持全面提高、重点突破、坚持三个超常规的发展思路与成功经验。在学科建设上,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在队伍建设上,按照“用好现在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工作思路,统筹优化各类人员比例结构,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高水平队伍;在人才培养上,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于高水平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在科学研究上,积极参与省、市创新体系建设,使学校优势学科领域的科技实力达到枣阳先进水平,处于枣阳同行前列。在学校环境建设上,积极争取下拨资金,搞好单位协调,为镇中征地10亩,力争将镇中运动场改建为国家标准的运动场,在镇中兴建图书馆、艺术馆;“农远”项目投入上,各小学基本实现“班班通”;全镇所有学校全部配足标准课桌凳。总的说来,“十二五”发展要有新特点,归纳为“一个深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认识要深刻),一个集中体现(集中体现出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的主导作用),一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学校的全面发展),三个更加突出(突出教育主体地位,突出改善学校环境,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全铜卫浴高档散热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动物用药品法律法规与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国L形手柄转舌式门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PP塑料档案盒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质量检测标准考核试卷
- 城市绿化管理的城市山水与园林景观考核试卷
- 磷肥生产设备智能化发展趋势考考核试卷
- 海底油气管道安全评估技术进展与应用考核试卷
- 检验医学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贵金属加工过程中的生产调度优化考核试卷
- 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Module4Unit11Chinesefestivals单元(教学设计)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五年级下册
- 运用系统观察法评价有效体育教学的研究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 中考物理压强与浮力压轴题20道(解析版)
- 穿脱隔离衣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 (新版)高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实务》(工商管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企业反舞弊知识讲座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件
- 闽教版2023版3-6年级全8册英语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