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多种场景下小区驻留、重选、切 换参数设置研究.doc_第1页
LTE多种场景下小区驻留、重选、切 换参数设置研究.doc_第2页
LTE多种场景下小区驻留、重选、切 换参数设置研究.doc_第3页
LTE多种场景下小区驻留、重选、切 换参数设置研究.doc_第4页
LTE多种场景下小区驻留、重选、切 换参数设置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TE多种场景下驻留、重选、切换性能验证测试方案中国电信股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华为公司中兴公司朗讯公司2014年6月目录1概述51.1背景51.2测试目的62测试环境62.1关键场景分析62.1.1TDD和FDD叠加组网G和2.1G插花组网82.1.3室内外协同82.2测试区域选择92.3测试资源要求92.4测试方法103驻留、重选、切换及关键参数103.1小区驻留准则103.2重选过程介绍113.2.1RRC空闲态下的小区重选-同频113.2.2RRC空闲态下的小区重选-异频123.3切换过程介绍133.3.1RRC连接态下基于覆盖的切换-同频133.3.2RRC连接态下基于覆盖的切换-异频143.4关键参数说明153.5驻留、切换参数初始值153.5.1驻留153.5.2切换173.6KPI评估184测试计划185用例设计195.1室外异频插花组网195.1.1室外异频插花驻留195.1.2室外异频插花重选215.1.3室外异频插花切换(考虑各种切换策略的组合)225.1.4测试结论245.2室外异频叠加组网245.2.1室外异频叠加驻留245.2.2室外异频叠加重选265.2.3室外异频叠加切换(考虑各种切换策略的组合)275.2.4测试结论285.3室外同频组网285.3.1室外同频驻留285.3.2室外同频重选285.3.3室外同频切换295.3.4测试结论305.4TDD和FDD叠加组网305.4.1TDD和FDD叠加驻留305.4.2TDD和FDD叠加重选325.4.3TDD和FDD叠加切换(考虑各种切换策略的组合)335.4.4测试结论345.5室内外协同345.5.1室内外协同场景-低层345.5.2室内外协同场景高层355.5.3测试结论365.6室外异系统场景365.6.1LTE/EHRPD切换策略(考虑A2+A3、A2+A4、B1、B2等)365.6.2LTE与eHRPD异系统场景重定向375.6.3LTE与eHRPD异系统场景重选385.6.4测试结论396测试总结401 概述1.1 背景随着浙江电信LTE网络建设与发展,出现了多种场景的组网结构。为了摸清各种场景下终端驻留、重选及切换性能,浙江省网优中心组织了本次专题研究,希望理清各种场景的网络参数配置原则及门限、网络建设指导意见。针对浙江电信的网络结构看,存在如下几种组网场景:其中室外组网上分为:异频插花、异频叠加(叠加内部及叠加边界)、同频,如下:具体每个场景的优缺点需要进行评估,评估方法是:首先提出每个场景的思路和策略、其次梳理相关参数及建设要求,最终确定参数策略及门限。为此,需要制定各个场景的测试用例进行论证。1.2 测试目的本次验证的目的在于评估各场景组网在驻留、重选、切换三类参数设置策略及门限,同时结合覆盖要求指导网络建设。浙江电信LTE网络结构基本情况:1、 广域覆盖为FDD,存在部分热点采用TDD;2、 FDD站点主要采用1.8G,但杭宁存在部分2.1G站点,导致存在插花,后续可能演进为叠加网;3、 室分采用FDD 2.1G建设,同时部分地市可能存在1.8G情况;为此,梳理出了上述六大类场景:室内外异频、室内外同频、室外异频、室外同频、室外叠加、TDD/FDD。具体每种场景可以进行细分,如室内外异频可以区分为室内单RRU及室内多RRU场景。另外涉及eHRPD的相关重选及切换在本专题中不进行论述。Tips:异频搜索对于上下行业务的影响分析.根据36.133-对Gap的定义,GAP模式0的测量窗口是6ms,测量周期为40ms; GAP模式1的测量窗口是6ms,测量周期为80ms.另外,根据协议,GAP测量前4ms,是不能进行下行初传数据传输.因而,在单用户满缓存下载时,下行吞吐量在GAP模式0时,最大损失25%(4+6)/40);GAP模式1下,最大损失12.5%(4+6)/80).2 测试环境2.1 关键场景分析2.1.1 TDD和FDD叠加组网一、空闲态驻留策略备选方案 方案名称 方案优缺点说明 驻留策略一 FDD优先驻留 优点:FDD是广覆盖,能够保障用户空闲态移动连续性和接入性能。 缺点:与集团宣传口径不一致。 驻留策略二 TDD优先驻留 优点:与集团对终端的规范要求一致,优先驻留TDD。 缺点:由于TDD不连续覆盖,终端空闲态异频切换增多,对接入性能有一定影响。 驻留策略三 FDD和TDD驻留优先级相同 网络侧配置FDD和TDD驻留优先级一致,由终端决定驻留策略。根据集团对终端的规范要求,终端在有TDD的区域会优先驻留TDD。 二、驻留和切换策略1 空闲态驻留策略: FDD设置较高的驻留优先级,所有支持FDD的终端优先驻留FDD。 FDD 2.1G和1.8G驻留优先级设置相同,UE根据覆盖情况进行频段间小区重选。 连接态负载均衡及切换策略: 打开基于RB占用率的负载均衡,实现FDD和TDD之间基于负载均衡的切换,优化用户体验。 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基于TDD热点覆盖组网场景,建议参数控制只实现从TDD向FDD的单向切换。异频切换门限需要根据路测和用户使用情况进行优化。 三、驻留和切换策略2 空闲态驻留策略: TDD设置较高的驻留优先级,所有支持TDD的终端优先驻留TDD。 FDD 2.1G和1.8G驻留优先级设置相同,UE根据覆盖情况进行频段间小区重选。 连接态负载均衡及切换策略: 打开基于RB占用率的负载均衡,实现FDD与TDD之间基于负载均衡的切换,优化用户体验。 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基于TDD热点覆盖组网场景,建议参数控制只实现从TDD向FDD的单向切换。 异频切换门限需要根据路测和用户使用情况进行优化。 2.1.2 1.8G和2.1G插花组网一、驻留和切换策略 空闲态驻留策略: 2.1G和1.8G驻留优先级设置相同 2.1G和1.8G混合组网,LTE终端根据覆盖情况进行频段间小区重选 连接态切换策略: 基于覆盖的切换,保证覆盖效果。 2.1G和1.8G覆盖区域间的切换,保障业务连续性。2.1.3 室内外协同一、驻留策略针对不同的组网场景,对终端的驻留策略进行了分析推荐,并依此来确定相应的无线参数及其取值,参见表格1.3-1。室内高层与低层说明1. 室内高层:一般来讲,收不到室外站点信号,即便能收到,也不稳定;因此室内高层推荐驻留在室分系统2. 一般情况下,室内高层与低层属于不同的室分小区3. 如果室内高层与低层属于相同小区,则统一按照“室内低层”来对待二、切换策略针对不同的组网场景,对切换策略进行了分析推荐,并依此来确定相应的无线参数及其取值,参见表格1.4-1。室内高层与低层说明1. 室内高层:一般来讲,收不到室外站点信号,即便能收到,也不稳定;因此室内高层小区不配置室外的邻区,只做单向从室外小区到室内小区的切换(比如窗户口走向室内)2. 室内低层:从室外进入室内要求切换“慢进快出”,双方互配邻区3. 一般情况下,室内高层与低层属于不同的室分小区4. 如果室内高层与低层属于相同小区,则统一按照“室内低层”来对待2.2 测试区域选择(待补充)一、室内外协同:1、室内外协同场景需选择同频、异频场景测试,针对同频场景,还应选择楼层垂直PCI分割和楼层水平PCI分割等情况测试;2、分出入口切换、重选关系和非出入口(高层)相关事件关系的设定;3、还应针对室分周遍切换场景做验证。二、室外同频、异频场景(区域图层描述)1、选择异频插花、异频叠加、异频边界三种场景2、选择室外同频组网场景(要考虑室分是同频和异频两种情况)三、FDD/TDD试验场景及LTE/EHRPD试验场景的参数确定。2.3 测试资源要求编号内容要求1人员待补充2车辆1辆3便携与“人员”同,便携含路测软件4终端待补充5后台维护1人2.4 测试方法 本次测试采用路测的方式进行,针对每种场景,测试过程如下:1. 确定该场景的驻留策略与切换策略2. 确定该场景涉及的关键参数,针对每个关键参数,给出初始建议值x3. 在系统轻载与重载条件下,分别进行路测,得出系统整体性能与表现4. 针对关键参数,调整取值(必要是可以多次调整)5. 重复步骤36. 分析测试数据,给出关键参数的最终推荐值上述描述中,轻载表示测试区域小区均加载30%,重载表示测试区域小区均加载70%。3 驻留、重选、切换及关键参数3.1 小区驻留准则根据协议要求,终端驻留小区需要满足右侧的S准则: 说明:华为产品目前默认配置SIB1中不下发小区最低接入信号质量,根据协议,此时UE默认为负无穷大,即认为RSRQ驻留条件永远满足。 参数介绍:Srxlev Cell selection RX level value (dB) 小区搜索接收功率值 Squal Cell selection quality value (dB) 小区搜索信号质量值 Qrxlevmeas Measured cell RX level value (RSRP) 小区测量接收功率值 Qqualmeas Measured cell quality value (RSRQ) 小区测量信号质量值 Qrxlevmin Minimum required RX level in the cell (dBm) 小区最小接收功率值 Qqualmin Minimum required quality level in the cell (dB) 小区要求的最小信号质量值 Qrxlevminoffset Offset to the signalled Qrxlevmin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Srxlev evaluation as a result of a periodic search for a higher priority PLMN while camped normally in a VPLMN 相对 Qrxlevmin的偏移值,当驻留在VPLMN中周期性搜索更高优先级的PLMN时用于计算S准则 Qqualminoffset Offset to the signalled Qqualmin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Squal evaluation as a result of a periodic search for a higher priority PLMN while camped normally in a VPLMN 相对Qqualmin 的偏移值 Pcompensation max(PEMAX PPowerClass, 0) (dB) (PEMAX PUMAX)和0之间的最大值 PEMAX Maximum TX power level an UE may use when transmitting on the uplink in the cell (dBm) defined as PEMAX in TS 36.101 TS 36.101定义的上行最大发送功率 PPowerClass Maximum RF output power of the UE (dBm) according to the UE power class as defined in TS 36.101 TS 36.101定义的根据UE功率等级而规定的RF最大输出功率 3.2 重选过程介绍3.2.1 RRC空闲态下的小区重选-同频同频测量启动规则: 1、如果系统不在SIB3中下发同频测量启动门限该参数,则UE不管当前服务小区信号质量如何,都将进行同频/同优先级小区测量。2、否则,则UE根据信号质量决定是否启动同频小区测量:当前服务小区信号质量很好,Srxlev值大于SIntraSearchP并且Squal值大于SIntraSearchQ时,UE不进行同频小区测量;其他情况UE将进行同频小区测量。 同频小区重选规则(R准则): 1)在小区重选时间内,满足R准则,邻区测量的信号质量Rn一直高于当前服务小区测量的Rs。 2)UE在当前服务小区驻留超过1s。 同频涉及的主要参数都在SIB3中广播,如下: SIntraSearchP同频测量启动RSRP门限,默认29*2dB+最低接收电平-128 = -70dBmSIntraSearchQ同频测量启动RSRQ门限,默认5dB+邻区最小接收信号质量-18 = -13dBQhyst 服务小区重选迟滞,默认值4dBTreselEutran 小区重选时间,默认值1sQoffset同频邻小区偏置,默认值0dB。3.2.2 RRC空闲态下的小区重选-异频说明: 1、从同等优先级向同等优先级的异频重选,其异频测量启动规则与从高优先到低优先级异频测量启动规则一致;其重选规则与同频重选规则一致。 2、异频重选时,如果存在多个异频频点,终端只有在高优先级频点和同等优先级频点都不满足条件时才会去测量低优先级频点。异频重选涉及的参数: 服务频点重选优先级,在SIB3中广播; 异频重选优先级,在SIB5中广播; EutranReselTime(异频邻区重选时间,默认1s); ThreshX-high 异频频点高优先级重选门限,在SIB5中广播,默认11*2dB-128=-106dBm; SNonIntraSearchP异频异系统RSRP测量启动门限,在SIB3中广播,默认10*2dB-128=-108dBm; SNonIntraSearchQ异频异系统RSRQ测量启动门限,在SIB3中广播,默认4dB-18 = -14dB;ThrshServLow 服务频点低优先级重选门限,在SIB3中广播,默认10*2dB-128=-108dBm;ThreshX-low 异频频点低优先级重选门限,在SIB5中广播,默认11*2dB-128=-106dBm;异频小区从低优先级到高优先级重选: 测量规则:对于高优先级异频邻区默认启动测量。 重选规则:1)在异频邻区重选时间内,被评估邻区的Srxlev大于SIB5中广播的threshX-High。2)UE在当前服务小区驻留超过1s。 异频小区从高优先级到低优先级重选: 测量规则:如果当前服务小区的Srxlev值小于或等于SnonIntraSearchP,或者当前服务小区的Squal值小于或等于SnonIntraSearchQ时,则UE将对异频或异系统小区进行测量。重选规则:1) 高优先级异频异系统小区都不满足重选条件。 2)在异频邻区重选时间内,服务小区的Srxlev值小于threshServingLow并且被评估邻区的Srxlev大于threshX-Low。3)UE在当前服务小区驻留超过1s。 3.3 切换过程介绍3.3.1 RRC连接态下基于覆盖的切换-同频同频切换通过事件A3触发。事件A3的触发,即邻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一定偏置值。参照3GPP协议36.331规定事件A3的判决公式:触发条件: Mn+Ofn+Ocn-HysMs+Ofs+Ocs+Off 取消条件: Mn+Ofn+Ocn+HysMs+Ofs+Ocs+Off 这个公式中的参数很多,实际上简化后就是右图章描述的:目标小区-服务小区的差值满足一定门限。 参数: Ofn和Ofs:频率特定偏置,默认都是0Ocn和Ocs:小区特定偏置,默认都是0Hys:事件迟滞,各类事件的默认迟滞一般都是2*0.5dBOff:A3事件偏置,默认值2*0.5dB3.3.2 RRC连接态下基于覆盖的切换-异频 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有两种方式:事件A2+A4触发、事件A2+A3触发。在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中,相关事件的说明如下: 事件A2用于异频测量的触发,表示服务小区的质量已经低于一定门限值。 事件A1用于停止异频测量,表示服务小区的质量已经高于一定门限值。 事件A1和A2的判决公式一样,只是门限不同。触发条件:Ms+HysThresh事件A4/A3用于触发异频切换,表示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值。 事件A4的判决公式如下:触发条件:Mn+Ofn+Ocn-HysThresh取消条件:Mn+Ofn+Ocn+HysThresh取消条件:Mn-Ms+HysThresh3.4 关键参数说明3.5 驻留、切换参数初始值3.5.1 驻留序号场景描述驻留策略参数与取值参数及初始值调整值1调整值21室外1.8G同频站间驻留信号强的小区Qhyst=2dB,Tresel=1s2室外1.8G与2.1G异频边界优先级相同,驻留在信号强的小区Qhyst=2dB,Tresel=1s3室外1.8G与2.1G异频插花优先级相同,驻留在信号强的小区Qhyst=2dB,Tresel=1s4室内外1.8G与1.8G同频间室内高层:UE驻留在室分系统室内低层:驻留信号强的小区室分1.8G高层:Qhyst=4dB,Tresel=2s室分1.8G低层:Qhyst=4dB,Tresel=1s室外1.8G:Qhyst=2dB,Tresel=1s5室内外2.1G与1.8G异频间(室内2.1G)室内高层:UE在2.1G,不配置1.8G邻区室内低层(出入口、窗边):优先驻留在室分2.1G假设重选优先级的设定,TDD 2.6G和FDD 2.1G均为3,FDD 1.8G为2,eHRPD为1室分2.1G高层:不配置异频/异系统频点。室分2.1G低层:低优先级异频测量启动门限-105dBm(最小接入电平-128dBm,Snonintrasearch=23dB);重选判决门限-105dBm,即ThreshSrvLow=23dB; 室外1.8G异频邻区ThreshX,Low=26dBm,Tresel=1秒。室外1.8G:室内2.1G异频邻区ThreshX,High=28dBm6室外TDD与FDD异频站间FDD广覆盖,TDD吸热。TDD优先级高,优先驻留TDD假设重选优先级的设定,TDD 2.6G和FDD 2.1G均为3,FDD 1.8G为2,eHRPD为1TDD 2.6G:低优先级异频测量启动门限-100dBm(最小接入电平-128dBm,Snonintrasearch=28dB);重选判决门限-100dBm,即ThreshSrvLow=28dB;室外1.8G异频邻区ThreshX,Low=32dBm,Tresel=1秒。室外1.8G:TDD 2.6G异频邻区ThreshX,High=32dBm7室外FDD与eHRPD异系统间FDD优先级高假设重选优先级的设定,TDD 2.6G和FDD 2.1G均为3,FDD 1.8G为2,eHRPD为1室外LTE小区:低优先级异频测量启动门限-108dBm(最小接入电平-128dBm,Snonintrasearch=20dB);重选判决门限-122dBm,即ThreshSrvLow=6dB; eHRPD异系统邻区ThreshX,Low=-7dB,Tresel=2秒。室外eHPRD小区:LTE异系统邻区大于-118dBm则重选回LTE3.5.2 切换序号场景描述切换策略参数与取值参数及初始值调整值1调整值21室外1.8G同频站间同频切换,分析覆盖、容量与切换是否成功A3偏置=1.5dB,A3迟滞=1.5dB,TTT=256ms,CIO=0dB2室外1.8G与2.1G异频边界异频切换策略,分析覆盖、容量与切换是否成功A3偏置=1.5dB,A3迟滞=1.5dB,TTT=256ms,CIO=0dB,A1门限=-95dBm,异频测量A2门限=-100dBm3室外1.8G与2.1G异频插花异频切换策略,分析覆盖、容量与切换是否成功A3偏置=1.5dB,A3迟滞=1.5dB,TTT=256ms,CIO=0dB,A1门限=-95dBm,异频测量A2门限=-100dBm4室内外1.8G与1.8G同频间室内低层:慢进快出,分析覆盖、容量与切换是否成功室内高层:单向室外往室内(窗边起呼)室分1.8G高层:不配置室外邻区室分1.8G低层:A3偏置=1.5dB,A3迟滞=1.5dB,TTT=256ms,CIO=0dB室外1.8G:A3偏置=1.5dB,A3迟滞=1.5dB,TTT=256ms,CIO=0dB5室内外2.1G与1.8G异频间(室内2.1G)室内低层:分析覆盖、容量与切换是否成功室内高层:单向室外往室内(窗边起呼)室分2.1G高层:不配置室外邻区室分2.1G低层:A3偏置=1.5dB,A3迟滞=1.5dB,TTT=256ms,CIO=0dB,A1门限=-90dBm,异频测量A2门限=-95dBm室外1.8G:A3偏置=1.5dB,A3迟滞=1.5dB,TTT=256ms,CIO=0dB,A1门限=-95dBm,异频测量A2门限=-100dBm6室外TDD与FDD异频站间异频切换策略,分析覆盖、容量与切换是否成功A3偏置=1.5dB,A3迟滞=1.5dB,TTT=256ms,CIO=0dB,A1门限=-95dBm,异频测量A2门限=-100dBm7室外FDD与eHRPD异系统间异系统切换,分析时延与切换是否成功盲重定向,LTE小区RSRP小于-126dBm3.6 KPI评估通过测试如下内容,初步评估各场景组网的KPI性能:1) RRC建立成功率2) E-RAB建立成功率3) 切换成功率4) E-RAB异常释放率(掉话率)4 测试计划本次测试计划在2014.5.19开始,到2014.6.26结束,具体测试时间安排如下:时间工作内容责任人208确定测试方案2014.5.286.4测试场景选择、确定与计划安排200测试执行与分析206测试总结5 用例设计5.1 室外异频插花组网5.1.1 室外异频插花驻留驻留策略两个FDD频点的重选优先级均设置为3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异频插花组网下,终端用户的驻留频点测试目标在插花组网的两个站点下,用户的驻留频点,处于站点规划覆盖范围内需要能驻留到相应站点的频点。测试仪表1. 测试UE设备1套;2. 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 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 选择2个典型异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2. 每个小区近、中、远点各测试3次(以RSRP为准)测试步骤1. UE上电启动;2. 待UE初始化完成后,开始记录UE的驻留频点,保持3分钟后停止记录;3. 重复上面步骤n次测试数据1. UE驻留频点;2. 是否发起了测量或重选;数据分析测试说明驻留策略两个FDD频点的重选优先级不一致,1.8G为3,2.1G为2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异频插花组网下,终端用户的驻留频点测试目标在插花组网的两个站点下,用户的驻留频点,处于站点规划覆盖范围内需要能驻留到相应站点的频点。测试仪表1. 测试UE设备1套;2. 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 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 选择2个典型异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2. 每个小区近、中、远点各测试3次(以RSRP为准)测试步骤1. UE上电启动;2.待UE初始化完成后,开始记录UE的驻留频点,保持3分钟后停止记录;3.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UE驻留频点;2.是否发起了测量或重选;数据分析测试说明驻留策略两个FDD频点的重选优先级不一致,1.8G为2,2.1G为3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异频插花组网下,终端用户的驻留频点测试目标在插花组网的两个站点下,用户的驻留频点,处于站点规划覆盖范围内需要能驻留到相应站点的频点。测试仪表1.测试UE设备1套;2.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选择2个典型异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2.每个小区近、中、远点各测试3次(以RSRP为准)测试步骤1.UE上电启动;2.待UE初始化完成后,开始记录UE的驻留频点,保持3分钟后停止记录;3.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UE驻留频点;2.是否发起了测量或重选;数据分析测试说明5.1.2 室外异频插花重选驻留策略两个FDD频点的重选优先级均设置为3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异频插花组网下,终端用户的重选过程测试目标在插花组网的两个站点下,用户的服务小区重选过程,重选过程需要在两个站点中间位置完成。测试仪表1.测试UE设备1套;2.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选择2个典型异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2.每个小区近、中、远点各测试3次(以RSRP为准)测试步骤1.UE位于1.8G近点,上电启动;2.待UE初始化完成后,观察UE的驻留小区是否是1.8G站点,移动至2.1G站点观察重选过程。当重选至2.1G站点后,移动至1.8G站点,观察重选至1.8G过程;3.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UE驻留频点;2.是否发起了测量或重选;数据分析测试说明驻留策略两个FDD频点的重选优先级不一致,1.8G为3,2.1G为2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异频插花组网下,终端用户的重选过程测试目标在插花组网的两个站点下,用户的服务小区重选过程,重选过程需要在两个站点中间位置完成。测试仪表1.测试UE设备1套;2.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选择2个典型异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2.每个小区近、中、远点各测试3次(以RSRP为准)测试步骤1.UE位于1.8G近点,上电启动;2.待UE初始化完成后,观察UE的驻留小区是否是1.8G站点,移动至2.1G站点观察重选过程。当重选至2.1G站点后,移动至1.8G站点,观察重选至1.8G过程;3.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UE驻留频点;2.是否发起了测量或重选;数据分析测试说明驻留策略两个FDD频点的重选优先级不一致,1.8G为2,2.1G为3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异频插花组网下,终端用户的重选过程测试目标在插花组网的两个站点下,用户的服务小区重选过程,重选过程需要在两个站点中间位置完成。测试仪表1.测试UE设备1套;2.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选择2个典型异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2.每个小区近、中、远点各测试3次(以RSRP为准)测试步骤1.UE位于1.8G近点,上电启动;2.待UE初始化完成后,观察UE的驻留小区是否是1.8G站点,移动至2.1G站点观察重选过程。当重选至2.1G站点后,移动至1.8G站点,观察重选至1.8G过程;3.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UE驻留频点;2.是否发起了测量或重选;数据分析测试说明5.1.3 室外异频插花切换(考虑各种切换策略的组合)切换策略采用A2+A3、A2+A4事件异频切换方式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异频插花组网下,终端用户的切换过程,1.8G站点切换至2.1G站点测试目标测试室外异频插花组网下,终端用户的切换过程,包括A2、A3事件的启动位置,掌握插花场景的参数设置。其中1.8G由于带宽更大,可以考虑连接态时间长点。测试仪表1. 测试UE设备1套;2. 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 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 选择2个典型异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其他小区去激活测试步骤1. UE接入1.8G LTE小区,进行FTP下载(多线程,下同);2. 待UE业务正常后,开始记录所有UE下行PDCP吞吐量;3. 记录A2事件启动地理位置;4. 记录A3、A4事件启动地理位置;5. 判断A2/A3、A2/A4门限设置的合理性;6. 调整A2/A3、A2/A4门限,使1.8G往2.1G切换的处理合理位置;7. 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 UE侧记录:GPS信息、下行SINR、下行RSRP、下行RSRQ、下行iBLER、MCS,RB,空口信令,上下行吞吐量;2. E-NodeB侧记录:测试2小区的小区级吞吐量;数据分析测试说明切换策略采用A2+A3异频切换方式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异频插花组网下,终端用户的切换过程,2.1G站点切换至1.8G站点测试目标测试室外异频插花组网下,终端用户的切换过程,包括A2、A3事件的启动位置,掌握插花场景的参数设置。其中1.8G由于带宽更大,可以考虑连接态时间长点,而2.1G切换至1.8G可以考虑稍早切换。测试仪表1. 测试UE设备1套;2. 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 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 选择2个典型异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其他小区去激活测试步骤1. UE接入1.8G LTE小区,进行FTP下载(多线程,下同);2. 待UE业务正常后,开始记录所有UE下行PDCP吞吐量;3. 记录A2事件启动地理位置;4. 记录A3事件启动地理位置;5. 判断A2/A3门限设置的合理性;6. 调整A2/A3门限,使1.8G往2.1G切换的处理合理位置;7. 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 UE侧记录:GPS信息、下行SINR、下行RSRP、下行RSRQ、下行iBLER、MCS,RB,空口信令,上下行吞吐量;2. E-NodeB侧记录:测试2小区的小区级吞吐量;数据分析测试说明5.1.4 测试结论5.2 室外异频叠加组网5.2.1 室外异频叠加驻留驻留策略一个站点的两个FDD频点的重选优先级均设置为3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异频重叠组网下,终端用户的驻留频点测试目标在重叠组网的两个站点下,用户的驻留频点测试仪表1. 测试UE设备1套;2. 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 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 选择2个典型异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2. 每个小区近、中、远点各测试3次(以RSRP为准)测试步骤1. UE上电启动;2. 待UE初始化完成后,开始记录UE的驻留频点,保持3分钟后停止记录;3. 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 UE驻留频点;2. 是否发起了测量或重选;数据分析测试说明驻留策略一个FDD站点1.8G频点的重选优先级均设置为3,2.1G重选优先级设置为2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异频重叠组网下,终端用户的驻留频点测试目标在重叠组网的两个站点下,用户的驻留频点测试仪表1. 测试UE设备1套;2. 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 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 选择2个典型异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2. 每个小区近、中、远点各测试3次(以RSRP为准)测试步骤1. UE上电启动;2. 待UE初始化完成后,开始记录UE的驻留频点,保持3分钟后停止记录;3. 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 UE驻留频点;2. 是否发起了测量或重选;数据分析测试说明驻留策略一个FDD站点1.8G频点的重选优先级均设置为2,2.1G重选优先级设置为3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异频重叠组网下,终端用户的驻留频点测试目标在重叠组网的两个站点下,用户的驻留频点测试仪表1. 测试UE设备1套;2. 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 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 选择2个典型异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2. 每个小区近、中、远点各测试3次(以RSRP为准)测试步骤1. UE上电启动;2. 待UE初始化完成后,开始记录UE的驻留频点,保持3分钟后停止记录;3. 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 UE驻留频点;2. 是否发起了测量或重选;数据分析测试说明5.2.2 室外异频叠加重选驻留策略两个FDD频点的重选优先级均设置为3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叠加组网下,终端用户的重选过程测试目标在叠加组网的两个站点下,用户的服务小区重选过程。测试仪表1.测试UE设备1套;2.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选择2个典型异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2.每个小区近、中、远点各测试3次(以RSRP为准)测试步骤1.UE上电启动,观察驻留频点;2.将驻留频点的RS功率逐步降低,观察重选至叠加频点的过程;3.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UE驻留频点;2.是否发起了测量或重选;数据分析测试说明驻留策略两个FDD频点的重选优先级不一致,1.8G为3,2.1G为2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叠加组网下,终端用户的重选过程测试目标在叠加组网的两个站点下,用户的服务小区重选过程。测试仪表1.测试UE设备1套;2.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选择2个典型异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2.每个小区近、中、远点各测试3次(以RSRP为准)测试步骤1.UE上电启动,观察驻留频点是否为1.8G;2.将驻留频点的RS功率逐步降低,观察重选至叠加频点的过程;3.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UE驻留频点;2.是否发起了测量或重选;数据分析测试说明5.2.3 室外异频叠加切换(考虑各种切换策略的组合)切换策略采用A2+A3、A+A4事件异频切换方式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叠加组网下,终端用户的切换过程,其中1.8G频点是基础频点,而2.1G是叠加频点,观察连接态由2.1G切换至1.8G过程测试目标测试室外叠加组网下,终端用户的切换过程,包括A2、A3事件的启动位置,掌握叠加场景的参数设置。其中2.1G由于为叠加载波,可以在异频切换成功率和切换频次上追求平衡,也就是在保证切换成功率的基础上,尽量让2.1G异频切换晚点。测试仪表1. 测试UE设备1套;2. 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 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 选择2个典型异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其他小区去激活测试步骤1. UE接入2.1G LTE小区,进行FTP下载(多线程,下同);2. 待UE业务正常后,开始记录所有UE下行PDCP吞吐量;3. 记录A2事件启动地理位置;4. 记录A3、A4事件启动地理位置;5. 判断A2/A3、A2/A4门限设置的合理性;6. 调整A2/A3、A2/A4门限,使2.1G往1.8G切换的处于合理位置;7. 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3. UE侧记录:GPS信息、下行SINR、下行RSRP、下行RSRQ、下行iBLER、MCS,RB,空口信令,上下行吞吐量;4. E-NodeB侧记录:测试2小区的小区级吞吐量;数据分析测试说明5.2.4 测试结论5.3 室外同频组网5.3.1 室外同频驻留驻留策略两个1.8GFDD频点的重选优先级均设置为3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同频组网下,终端用户的驻留小区测试目标在同频组网的两个站点下,用户的驻留小区,处于站点规划覆盖范围内需要能驻留到相应站点的频点。测试仪表1. 测试UE设备1套;2. 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 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 选择2个典型同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2. 每个小区近、中、远点各测试3次(以RSRP为准)测试步骤1. UE上电启动;2. 待UE初始化完成后,开始记录UE的驻留小区,保持3分钟后停止记录;3. 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 UE驻留小区;2. 是否发起了测量或重选;数据分析测试说明5.3.2 室外同频重选驻留策略两个1.8GFDD频点的重选优先级均设置为3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同频组网下,终端用户的重选过程测试目标在同频组网的两个站点下,用户的服务小区重选过程,重选过程需要在两个站点中间位置完成。测试仪表1. 测试UE设备1套;2. 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 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 选择2个典型同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2. 每个小区近、中、远点各测试3次(以RSRP为准)测试步骤1. UE上电启动;2. 待UE初始化完成后,开始记录UE的驻留小区;3. 从驻留小区移动至另外一个小区,观察重选位置;4. 评估重选位置的合理性,调整重选启动门限等参数;5. 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 UE驻留小区;2. 是否发起了测量或重选;数据分析测试说明5.3.3 室外同频切换切换策略采用A1+A3、A5切换方式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同频组网下,终端用户的切换过程,观察连接态由服务小区切换至相邻小区过程测试目标测试室外同频组网下,终端用户的切换过程,包括A1、A3事件的启动位置,掌握同频场景的参数设置。目标是保证切换的及时性,同时避免乒乓切换。测试仪表1. 测试UE设备1套;2. 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 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 选择2个典型异频相邻小区,小区配置默认,其他小区去激活测试步骤1. UE接入1.8G LTE小区,进行FTP下载(多线程,下同);2. 待UE业务正常后,开始记录所有UE下行PDCP吞吐量;3. 记录A1事件启动地理位置;4. 记录A3、A5事件启动地理位置;5. 判断A1/A3、A5门限设置的合理性;6. 调整A1/A3、A5门限,使同频切换处于合理位置;7. 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 UE侧记录:GPS信息、下行SINR、下行RSRP、下行RSRQ、下行iBLER、MCS,RB,空口信令,上下行吞吐量;2. E-NodeB侧记录:测试2小区的小区级吞吐量;数据分析测试说明5.3.4 测试结论5.4 TDD和FDD叠加组网5.4.1 TDD和FDD叠加驻留驻留策略FDD驻留优先级高于TDD,分别为3和2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叠加组网下,终端用户的驻留频点测试目标在叠加组网的1个物理站点下,用户的驻留频点。测试仪表1. 测试UE设备1套;2. 连接测试UE的笔记本1台,安装路测软件,安装FTP工具等业务应用软件;3. 用于笔记本供电的电池1套预置条件1. 选择1个包含TDD和FDD的物理小区,小区配置默认2. 在小区近、中、远点各测试3次(以RSRP为准)测试步骤1. UE上电启动;2. 待UE初始化完成后,开始记录UE的驻留频点,保持3分钟后停止记录;3. 重复上面步骤2次测试数据1. UE驻留频点;2. 是否发起了测量或重选;数据分析测试说明驻留策略FDD驻留优先级和TDD一致,均为3测试项目测试室外叠加组网下,终端用户的驻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