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现状.doc_第1页
大班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现状.doc_第2页
大班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现状.doc_第3页
大班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现状.doc_第4页
大班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现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大班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现状编 辑:_时 间:_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为了解我园大班幼儿绘画想象力的现状,课题小组对我园大班105名幼儿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一、调查概述(一)、调查目的:了解我园大班幼儿绘画想象力的现状,挖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期望为幼儿园绘画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二)、调查方法:实践跟踪法、观察分析法(三)、调查对象 :我园大班幼儿105名(四)、调查内容:幼儿园美术教学内容、历年幼儿参赛作品、绘画教学与评价情况。(五)、实施情况:通过对大班105名幼儿、大班教师美术教学活动,历年幼儿绘画作品及参赛作品的调查,共收回幼儿命题画作业 105件、教师绘画教学观摩3节,幼儿参赛作品189份等。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幼儿美术作品现状1、从幼儿命题画热闹的大街调查得出:作品缺乏创意、童趣,普遍存在形象概念化问题。比如:画太阳都是一个圆圈;画树都是一个树干加一个大圆树冠;画汽车都是一个长方形下面化两个轮子;画房子都是三角形的顶等千篇一律。又如用色上,天空全涂蓝色,太阳涂红色,树干涂棕色、树叶涂绿色等。再如构图上,大多表现为零散式和一字排开式。这种概念化的作品并非幼儿自发的、无规范的、没有任何限定的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想象的创造图象。2、从孩子的参赛作品看:95%的作品构图成人化、线条流畅工整、形象概念化、配色成人化。经了解,这些作品大多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幼儿只是依样画葫芦或临摹。3、从孩子的手工作品看:作品形象制作概念化,搭配统一化,材料提供简单、单一化,作品陈列缺乏布局、美感。(二)、从教师集体美术教学活动中得出:1、选材:85%的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90%的内容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2、美术活动形式:临摹主题画较多,意愿想象画偏少,手工制作偏少。3 、教学模式:85%的教师是先重点示范后请幼儿依样画瓢或在范画的基础上让幼儿展开想象。幼儿在作画时,大部分孩子在老师示范的基础上然后再加以模仿,一个班内20% 的孩子能有自己的一点想象,80%的孩子都是照老师示范的样子临摹下来。如大班活动有趣的吸管(用各种不一样的吸管和圆纸片在纸上创作不同号的小人,然后添画,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本来老师创意很好,选材也取决于生活,可在教学中教师作了长达 20 分钟的示范讲解,然后再让幼儿创作,由于孩子对示范的图案印象太深,以至想不出其它的图案来,限制了孩子的思维。4、教师的评价:对画面的评价:95%的教师认为画面丰富、色彩鲜艳,图案形象、有趣就是一幅好画。在活动中,96%的教师都在完成作品后进行评价,绘画过程中评价很少,但评价时,只用画得漂亮不漂亮、美不美、像不像等一些词语,指导性启发性不强。同时,对每个孩子评价的标准基本上是统一的,没有实施因材施教原则。三、原因分析出现以上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受传统幼儿美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幼儿绘画教学存在诸多认识误区,以及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所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一)、教师绘画专业知识欠缺幼儿园的美术教师大部分都是非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自身的美术修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名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理解、欣赏缺乏深入性。(二)、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在关注幼儿美术活动中,常常用成人的眼光,把幼儿美术作品“效果”的好坏,当作衡量美术活动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与情绪流露。特别是在参加“幼儿美术作品比赛”的过程中,为了得奖,让幼儿临摹现成的作品,按照成人的想法和画法画出作品,作品上没有创作与表现的快乐。长此下去,孩子对绘画只习惯于依葫芦画瓢,没有想象的空间。(三)、重讲解轻指导观察。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注重先示范讲解,然后让孩子根据范画进行作业,忽视了绘画前的观察指导,绘画中、绘画后因人而异的适时评价指导。即便有一些评价,评价的形式大多是完成作品后集体展示,教师讲评。不会根据美术作品特征,从孩子所表达的美术语言切入加以针对性指导评价;评价的面很窄,往往从众多孩子的横向比较中挖掘相对具有造型潜能的人才,忽视了孩子发展的纵向性和个体性。这样,对孩子创造力及审美能力的提高都未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四)、重计划轻随机。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往往由于过分强调选材的计划性,从而忽视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没有考虑孩子的需要和发展,偶尔出现内容不能引起幼儿兴趣现象。还要强迫幼儿按自己的步骤进行,这样既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又压制了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常常出现幼儿作品的画面千篇一律的现象。(五)、重绘画、手工活动轻欣赏。美术欣赏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不断的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幼儿审美趣味,丰富想象力,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还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更有助于幼儿的绘画表达。而在幼儿园的选材中欣赏的内容较少,这样有碍于幼儿绘画水平的提高,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总之,美术是发展孩子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创造意识,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