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3《马说》对比.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3《马说》对比.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3《马说》对比.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3《马说》对比.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3《马说》对比.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23课马说复习课马说文言文知识梳理与拓展训练与毛遂自荐对比阅读 红庙乡中学 冀九月学习目标:1.巩固马说中的重点实词与虚词的含义与用法。2.自主合作翻译毛遂自荐,明确重点实词的含义。3.正确看待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教学方法】朗读法、开放式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教材分析】马说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却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对统治者埋没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充溢其中。本节课是对文章中出现的重点文言知识梳理,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毛遂自荐作对比阅读,拓展学生的文言知识阅读面,也培养学生【教学设想】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目标是1. 巩固马说中的重点实词与虚词的含义与用法。2.自主合作翻译毛遂自荐,明确重点实词的含义。3.正确看待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所以前二十分钟课堂立足于课内重点实词、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考察,及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是对毛遂自荐的理解。这是一篇比较简短的文言文,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共同攻破难题,掌握文章大意,能够比较准确的解决优化训练习题。最后是正确看待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伯乐相马”与“毛遂自荐”是否矛盾?你怎样看待人才的成长?你知道哪些“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佳话。让学生明白人才的成长既需要伯乐的发现、认可、赏识、重用,也需要自我的不放弃,自我能力的展示,为自己赢得更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与平台。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温故而知新。自有朗读课文。【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二背诵课文,对课文重点实词与虚词的含义及课文内容进行梳理。(1)重点字解释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骈死于槽枥之间:3、不以千里称也: 4、一食或尽粟一石: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6、才美不外见: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8、策之不以其道:9、食之不能尽其材 : 10、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1、执策而临之: 12.其真无马邪:(2)重点句子翻译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3、骈死于槽枥之间。4、不以千里称也。5 、一食或尽粟一石。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7、才美不外见。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9、安求其能千里也。10、策之不以其道。11、食之不能尽其材。1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 虚词用法1. 之: 策之不以其道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之千里者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 其: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3. 以: 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4. 而: 而伯乐不常有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 词类活用1. 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之不能尽其材3. 策之不以其道(5) 通假字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 才美不外见3. 食之不能尽其材(6) 一词多义1. 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 策: 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3. 能: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7)理解性背诵1、指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2、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必然性的句子:3、描绘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的句子:4、强烈谴责食马者无知的句子是:5、全面总结食马者不知马的表现:6、写食马者洋洋自得,以“知马者”自居的神情:7、贯穿全文,点明中心:(8)【马说】与【毛遂自荐】对比阅读【乙】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具备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门之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便遂蚤得处囊中耳,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1)才美不外见 (2)策之不以其道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3. 【甲】文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认为伯乐对发现千里马起着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