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登高学案(鲁人版必修五)_第1页
3.6登高学案(鲁人版必修五)_第2页
3.6登高学案(鲁人版必修五)_第3页
3.6登高学案(鲁人版必修五)_第4页
3.6登高学案(鲁人版必修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6 登高 学案(鲁人版必修五)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的生平和他的诗歌风格。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写作背景: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接)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v整体感知品味鉴赏(提问 讨论 答问 点拨 解疑)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明确: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探 导: 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吗?明确: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毛泽东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每一位诗人笔下的鸟都是他们的化身。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明确:落木萧萧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3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首联、颔联的画面秋风凛冽,天空高远,清猿长啸,声音哀戚;江渚清冷,岸沙净白,孤鸟盘旋,无傍无依;树叶凋零,萧萧而下,飘飘洒洒,漫天遍地;长江奔腾,滚滚而来,浩浩汤汤,永不停息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2)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明确: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艰难苦恨繁霜鬓”(2)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3) “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国难当头,杜甫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他的心情一定是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多病。而“新停”又是“刚刚放下”。 “新”与“苦”都是副词,两相对应。这两句,词相应,句相同。“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分别是“非常痛恨两鬓染霜”“刚刚放下浊酒杯”之意。(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练习提高:1、阅读杜甫江汉,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 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尤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1)“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怎样一种感情?(2)“落日心尤壮,秋风病欲苏”表达了作者怎样一种精神?“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参考答案: 一、(1)作者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抒发了自己跟一片浮云齐飘远天,与一轮孤月共度长夜的飘零落寞之感。(2)第5、6句表达了作者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最后两句的言外之意指自己虽已年老,但自信还有一定的才识。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的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3、下面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就此做简要赏析。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解析:本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6、下面这首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 诗中的几个意象哀猿:“猿啼”,声噭噭(音叫),高急之声,似哭似号,闻之令人伤心。郦道元三峡:“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韩愈答张十一:“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归目并随回雁去,愁肠正遇断猿时。”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王昌龄送魏二:“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无以出之,故借猿啼而写出。落叶: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有怀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李商隐北青萝仙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唐庚文录秋风落叶满空山,古寺残灯石壁间。皎然秋晚宿破山寺中国古文化中有“女伤春,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