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学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doc_第1页
2017小学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doc_第2页
2017小学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doc_第3页
2017小学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doc_第4页
2017小学二年级语文一、二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等15个生字。会写“两、就”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3、学会准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动词。4、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体会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了解青蛙成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2、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出现的表示动作的词在运用上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1、师引语: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猜猜它是谁? 2、ppt出示谜面3、生交流,说谜底。(板书:蝌蚪) 4、板书:蝌蚪,引导学生观察词语的特点。5、出示小蝌蚪图片,说说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模样? 6、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咱们要不要帮忙?7、揭题板书(二)初读识字1、出示自读提示,指生读要求:(1)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圈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字形。(3)标出课文自然段,说说每一自然段的大意。2、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学生多种形式认读,师相机点拨。(2)出示会写生字,指导观察字形,正确书写,评议鼓励。3、巩固生字,同桌互相检查 (三)再读感知1、师读课文,生边听边用“”标注文中的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的。2、填空回顾课文_里有_小蝌蚪,大大的_,_的身子,_长长的尾巴,_地游来游去。 3、小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检查字词2、听写词语3、引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二)感知课文。 1、播放情境朗读,学生认真倾听,想一想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小组交流 ,出示画面,帮助学生说话3、自读课文,用“”在课文中画出描写小蝌蚪身体变化的句子。 (三)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说说。(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2)他们是怎样接近这些小动物的?(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话? 2、引导学生体会“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区别。 (1)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 (2)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 (3)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游过去。 3、分角色朗读。 (1)、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分角色朗读。要求:戴上头饰,配上动作,表演朗读。 四、启发思考。 引语:为什么小蝌蚪认定大青蛙就是他们的妈妈? 1、点拨朗读。 鲤鱼和乌龟是怎样向小蝌蚪描述他们的妈妈的?用“”画一画,读一读。 2、小蝌蚪见到的大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3情境填空,配上动作朗读 (五)发散思维。 1、引语: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变成了青蛙,听到了妈妈的招呼,他们是怎么做的? 2、找出相应句子,体会蹦、跳、蹬 3、播放青蛙的叫声,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小青蛙和妈妈都说了些什么? 4、你们喜欢小青蛙吗?能夸夸他们吗? 5、当妈妈不在你们身边的时候,你们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 (六)课外延伸。 1、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青蛙的知识? 2、出示有关青蛙的资料。 3、欣赏歌曲小蝌蚪九、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家长听板书设计: 1、 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 鲤鱼 乌龟 青蛙大脑袋 长后腿 四条腿 头顶大眼睛 绿衣裳灰身子 长前腿 宽嘴巴 身披绿衣裳 白肚皮 长尾巴 尾巴变短 捉害虫是益虫 2、我是什么教学目标 1、 认识14个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认识水的不同形态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水的变化。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猜谜导入:1、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云)2、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雨)3、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根无枝来又无叶,此花源自天上来。 (雪)4、小珍珠,光又亮,噼里啪啦从天降。小孩捡起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 (雹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些自然现象有关,请同学齐读课题(板书:2、我是什么)。我是什么呢?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有的同学还不知道,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看看我到底是什么。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拼读叶子上的生字及课文中的词语,然后想想我是什么?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带拼音生字指名认读,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 ,抽读。读词语,指名读,齐读,用生字扩词。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大家一块回答:我是什么?(板书:水)三、精读课文1-2自然段,了解水的变化及过程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指名说。相机板书:汽、云、雨、雹子、雪2、水是怎样变化的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1)轻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我”变成了什么?(2)“我”是怎样变成汽的?又是怎样变成云的?课件出示:(太阳一晒水就变成汽;升到天空就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就形成了云。)(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课件出示:图片及相关段落。)在生活中你在什么时候见过云穿着白衣服?什么时候穿着黑衣服?什么时候披红袍?(4)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云是怎样变成雨的?又是怎样变成雹子和雪的?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在文中画出答案来。 指名汇报。动画演示:云遇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成了雨;变成硬球打下来成了雹子;到了冬天变成小花朵飘下来成了雪。(引导学生讨论“落”“打”“飘” 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能不能互换使用,为什么?)(2)课件出示:我会填空 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 ),就变成水珠( )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 )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 )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云是怎样变成雨、雹子和雪的吗?说给同桌听。(4)指导读好第二自然段,要求读好云的不同变化。4、同学们在生活中看见过水在变吗?谁来说一说。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获得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4-5自然段,了解水的用途和危害。1、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我们每天都要睡觉,现在请你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吧。好,该“起床”了。刚才,同学们睡觉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乱动,没有人讲话,这就叫做安静。咱们去看看池子里的水安静不安静好吗? 课件展示:这里的水好象正在睡觉,安静吗?谁能把这句话读得让大家觉得很安静?指名读。(2)大家再看,它在小溪里散步的样子。(课件演示)谁能说它是怎样的散步的?(慢慢地散步)你能读出水慢慢地散步的语气吗? 指名读。(3)水在江河里是怎样奔跑的,在大海里是怎样跳舞、唱歌、开大会的?(看课件)你能说说哪个词语是写大海里的水多的吗?为什么?(开大会,因为开大会时人很多。)(4)请你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水在不同地方的样子。指导学生读好几个关键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2、学习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想一想水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又做了哪些坏事?指名说 (课件出示:好事:浇灌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2)怎样才能让它们为人们光做好事,不做坏事呢?同学们讨论讨论吧。指名说,课件出示:三峡大坝工程,使学生了解人们治理水的办法。(3)齐读第四自然段二、感情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1、自由背诵2、指名背诵三、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读一读)2、仔细观察,看哪个字难写,应该提醒同学注意什么?指名说。3、教师范写,重点教学“变、片、带”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业、评议。四、总结拓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多了一些关于水的科学知识,知道了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就没有我们人类,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同时还要想办法去治理水,让它帮助人类做好事,不做坏事,因此,同学们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有真本事建设祖国。五、课后作业设计: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试着画一画水的变化图,并在画下写上文字说明。3.试着设计一幅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并配上宣传语。 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 1、学生会认14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2、引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3、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生会认14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2、指导学生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2、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趣味导课同学们,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1、 自由读文,并给每一小节的标上序号,把生字画上圈,不会读的字或者是词语画上波浪线。 2、指名分自然段读文。3、齐读全文,要有感情,有节奏。4、认读词语: (1)开火车让学生认读词语。旅行蒲公英降落伞乘风娃娃纷纷苍耳刺刀铠甲山洼豌豆豆荚炸开炸开相信观察(2)引导学生开火车读14个生字:并给生字组词找朋友。5、学习我会写的十个生字. 强调“如”的写法和“他”“她”“它”的区分。四、作业布置: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1.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2.听写会写的字。二、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出示阅读提示: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正确。2、引导学生读第一小节: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2)教师着重指导“得”的读音:di(就得)d(得到)de(打得好)。 3、教师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学习第二四小节: (1)植物要旅行,靠的是什么办法呢?温馨提示:自读第二、三、四节,用笔画画,小组讨论诗中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2)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引导他们读第二节诗歌懂理解:a.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b.教师引导学生看看“蒲公英”图片然后理解“降落伞、纷纷”。蒲公英种子,就像一把小伞(理解降落伞),可是要想走遍天涯,还要谁来帮助他?(3) 引导学生读第三节诗歌理解: a.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理解: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b.教师用“苍耳”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说一说其特点。(有刺,扎手,椭圆形,灰色的)引导学生理解“铠甲”,她要送走自己的娃娃还要谁来帮忙?c.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4) 教师引导学生读第四节诗歌理解: a.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它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b.教师在学生会读句子之后,引导孩子们思考植物妈妈是怎样想办法传播种子的?学生说出是“太阳晒豌豆种子后炸开传播”的,教师指导学生看幻灯片中的豌豆炸开的图片,理解植物妈妈的传播“妙法”。 c.比较句子:(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2)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第一句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动作及心情)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该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d小结: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5)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诗歌2-4节,完成下面的表格,知道植物妈妈有办法:植物名称种子的样子传播种子的方法蒲公英像降落伞风吹苍耳 像穿着铠甲动物带豌豆 豆荚 太阳晒 (6)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歌第5节指导: 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朋友能得到它? A.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读诗歌第五节: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b.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五节诗歌后提问: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许许多多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朗读: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它。细心的小朋友能得不到它。 三、拓展延伸: (1)教师过渡语: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她们的办法都很好,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还有什么办法呢?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之后我们再交流。 (2)学生通过先前预习查资料后思考回答: a.当学生回答到有关植物妈妈通过“水传播种子”的办法后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看看有关“椰树的传播依靠流水,所以椰树一般长在江河海洋的沿岸。”的图片,激起学生的想象。 b.当学生回答到还有关植物妈妈通过“风传播种子”的办法后教师出示幻灯片柳树就是靠柳絮飞扬来传播种子的图片,让学生看看。 c.当学生回答到有关动物吃了植物的种子后通过“粪便传播种子”的办法后教师出示幻灯片张幻灯片引导学生看看“樱桃,野葡萄,石榴靠小鸟把种子吃进肚里由于消化不掉,随粪便排出来传向四面八方”的图片,激起学生的想象,知道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多。 (3)当学生已经知道植物妈妈的办法多之后,有了兴趣,在此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歌,仿照诗歌的形式引导学生拓展说一说: a.你能照课文的样子,将你知道的用诗的形式说出来吗?如:樱桃樱桃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红红的皮袄。只要小鸟将他吞下,就能带他去田野、山洼。b.孩子们同座交流仿说自编诗歌,然后上台展示交流,在此教师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四、作业布置: 通过植物妈妈有办法的仿说练习,教师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收集植物的种子,了解它们的传播方法。每人准备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在日记本上写一写。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教学目标 1、 能学会表达的方法,正确流利地表达,做到声音响亮,态度自信大方。 2、在交流、倾听中了解一些有趣的动物知识。 教学重点 打开思路,激发兴趣。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表达。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做到互相交流,学会认真倾听和大胆交流。 教学过程 1、 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放映动物图片,揭示课题:有趣的动物。说说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2、 介绍有趣的动物。 1、小狮子自我介绍(课件出示:录音介绍) 小狮子:大家好!我是小狮子,号称“万兽之王”。我的头大大的,长着锋利无比的牙齿。我有粗壮而有力的腿脚,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我整天练习滚、扑、撕、咬这些本领。力大无穷的我最爱吃新鲜的肉,森林里没有我的对手!别怕,从今以后,保护大家是我的职责!希望大家喜欢我,和我交朋友哦! 思考:小狮子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生点评、师板书:名字、样子、特点、习性。 2、练习说话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鸭子的外形、叫声、动作 (2)出示图2,引导学生说鸭子的本领和习性 (3)结合两幅图,学生试着连成一段话 3、狮子带来了参加森林动物派对的邀请函,你们想参加吗?生戴上动物头饰,互相打招呼问好。指名一位学生做自我介绍,生评价。师板书:说话声音响亮,态度热情有礼貌,动作。 4、齐读口语交际要求,做到(1)交谈有礼貌(2)表达有条理 (3) 倾听有耐心 5、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自我介绍 6、指名自我介绍 7、参加森林派对,自由向同学或听课老师进行自我介绍。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哈哈!黑猫警长够神吧!有趣吗? 三、小结 回顾介绍动物的方法,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识字加油站。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3、识字游戏“开火车”。二、字词句运用。1、读一读: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2、在小组内演一演。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4、句子练习。(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三、书写提示。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1、 谈话揭题, 齐读课题。 播放课件, 板书课题, 学习 “花” 。 二、初读诗文 感知大意1、 教师范读古诗。 2 、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 流利! 3、 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 、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 节奏! 5、认识二类字 6、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人们都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读了这么多遍古诗, 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习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 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 3、学习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一朵朵梅花 被雪压住了, 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 答。谁愿意来读读这两行诗?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4、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 5、师配乐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读诗,想象画面。 6、生配乐读: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朗读,再次把我们带到 那个梅花开放的地方? 7、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的吗?(摇头晃脑地 读)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一学古人,用你的表情,用你的动作来表演这首古诗。 四、 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快乐读书吧) 1、 我爱阅读: 企鹅寄冰1、认读“寄”,给他组词。2、认读“企鹅”和“狮子”,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3、听老师讲故事,边听边猜。4、学老师讲故事。5、请你给狮子大王或企鹅解释解释,是什么原因。二、快乐读书吧。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识字1、场景歌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难点)。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请你给我招招手,(我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板书:(海边、乡村、公园)三、随情境学文、识字.学习第四小节: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说,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示图片: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师: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出示:“铜号”、“红领巾”)认识生字“铜、号、领”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读对了,这张参观卷就送给你了。我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的去郊游。大家是多么高兴啊!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互相读,指名读,齐读)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出发喽!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出示:海边景色)预设学路:师:(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小朋友说的真好!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的(引导识记生字方法),记好了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卡片:海、鸥、滩、军、舰、帆)师: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的沙滩上玩耍。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出示图片: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你想读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预设学路:师:前面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师:(出示:乡村景色),你看到了什么了?(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这里的生字宝宝也想考考你。通过了,我们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稻(禾字旁跟禾苗有关)自主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师: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向你们招手呢,小村子美吗?谁想用朗读来表现它。(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自由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赛读)。预设学路:师: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出示:公园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你会读这两个词语吗?(出示:石桥、翠竹)并且认识“桥”“翠”。特别注意“桥”的右边是“乔”而不是“交”。师:瞧,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出示图片: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同学们,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那那些认识的生字宝宝,你能认的出吗(开火车认读,玩摘苹果游戏,检查生字)四、诵读全文.师: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景色呀,都在我们的课文里。快来读读吧。(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评价).多种形式读(对读,拍手读,男女生读)师:让我们想象着刚才看到的美景,尽情地读一读。(齐读)五、课堂小结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六、板书设计场景歌海边乡村公园活动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出示词,认读词语2.出示课文,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二、创境学文,培养语感1.出示图片,感受美景。教师不由自主状随着学生一起说出:海鸥,沙滩,军舰,帆船;垂柳,稻田,鱼塘,果园;翠竹,小溪,石桥,飞鸟。21教育网2感受美景,导入数量词。(1)感受美景,感受数量词。师:这些东西美吗?我们再次来欣赏。师口中念念有词:啊,一只漂亮的海鸥;啊,一片美丽的沙滩?(2)导入数量词,出示课题。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板书:数量词)。你们能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吗?3.指名用我们书本中的数量词来说一说呢?4.我还能说(看谁说的多)师:“一只海鸥、一群海鸥?”除了书中的数量词,你还知道哪些?三、指导书写,练习背诵;.(课件出示“园、旗、领、群”等字。)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笔顺。学生照样子书写。写完后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和结构美。.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师生“对口令”游戏:老师说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事物。.(课件出示全文),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试着背诵课文。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游戏“找朋友”2.谈话激趣。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数量词学的这么好,老师有一首“数量词”歌也不错,想送给你们。大家听听吧?(出示课件)一盆花、一杯茶、一棵树、一台电视、一辆车、一幅画、一双鞋、一件衣服。3.大家想生活中的例子,也学着说说。(视时间灵活处理要作为课内延伸或作业)4.出示图片,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什么。(课件出示)。5.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一说。(小练习)五、师总结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学习了数量词,掌握了几种识字方法,还写了一手好字,下面请看作业: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 识字2 树之歌 教学目标:1. 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1. 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 教师谈话。 2. 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1. 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2. 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3. 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4.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梧 桐 掌 枫 松柏 装 桦 耐 守疆 银 杉 化 桂5读一读,记一记泡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桂花 枫叶 松子 白果6. 指导书写。(1)仔细观察P19,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指名读树之歌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1. 全班齐读儿歌。2. 你读懂了什么呢?3. 结合课件,边读句子边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树木。4. 指导背诵。四、课后理解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句意: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2.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意思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3.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意思是:就是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五、课后作业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儿歌讲了几种树木,用“”画出。“梧桐树叶像手掌”,用“手掌”比喻梧桐的( )。“披绿装” ,用“绿装”来比喻松柏的( )。 识字3拍手歌教学目标:1.认识“世、界、雀、锦”等13个生字,会写“歌、深、六、猫”等10个生字。2.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4.利用拍手歌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5.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能读准13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教学难点:了解生字的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造句。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听歌曲,一边听一边想: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幸福拍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拍手歌这首儿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随机学习“歌”字。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并标上小节数。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会认字和会写字,然后反复拼读。(1)圈出课文中会认和会写的字。(2)同学合作读生字,看看同桌都会读了没有?如果同桌读不准或读不对,请你帮他纠正。(3)汇报读字情况,教师纠正。3.同桌之间互读儿歌,互相正音。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好,现在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儿歌里面去了,它们想考考大家是不是还认识它们呢。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一起读儿歌,互相正音。4.检查读文情况。5.再次学习生字。(1) 儿歌中的生字宝宝又跑出来和我们见面了,大家还认识吗?(出示课件:带拼音的会写字。)(2) 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3)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a.领读。b.小组读。c.开火车读。6.认清字形。(1)请学生观察字形,想办法识记字形。(2)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三、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课件(生字课件),学生齐读。2.齐读儿歌一遍。二、学习诗歌,指导朗读。1.引导学生接力读课文。(1)师生接力读课文。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读前一句,同学们读后一句。例如:老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人靠大树好休息。(2) 男生读前一句,女生读后一句。(3)全班同学拍手齐读。2.小组比赛读。(1)指名2或3个小组读儿歌,看哪一组读得好。(2)师生点评。3.读完了儿歌,聪明的你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生:这些生字有一部分由偏旁和独体字组合而成。例:拍扌白=拍。师:同学们真会观察!添上“扌”后的字,它表达了什么意思?拍:要用手,所以加上提手旁。4. 教师小结。5.拓展说字。师: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扌”旁的字?6.玩“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例如:一生:上面是“合”,下面是“手”,这个字是?另一生:我知道这个字是拿。3、 指导编儿歌。1.齐读儿歌。2.学生小组交流编儿歌。3.教师范读新编儿歌。4.学生汇报。5.师生评议。6.师小结。4、 学生谈学习收获。 识字4田家四季歌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17个生字;正确书写“季、吹”等10个字。 2.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词语;正确读写“播种、施肥、插秧”等8个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词语;正确读写“播种、施肥、插秧”等8个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大国。我国从南到北,种植农作物不一样,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也不一样。关于我们这儿四季的农事你又知道有哪些?学生讨论交流。 2.今天,我们来学习田家四季歌。3.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4田家四季歌) 二、检查预习 1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3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带拼音生字,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季蝴蝶麦苗蚕桑肥农归戴场谷粒虽辛苦了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舌音“桑、虽”,后鼻音“场、洋”。 3.检查课文朗读(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2)指名朗读课文 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同学端好书,仔细听读对了吗?大家看这个字“嫩”是前鼻音“nn”,不要读成“ni”;注意儿化音“桑叶儿”谁来读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还要注意读好长句子“花开/草长/蝴蝶飞”的停顿节奏。(课件出示):长句子“花开/草长/蝴蝶飞”读准停顿和节奏,加点的字重读。 指名读第二节 这里的“勤耕作”能读准吗?出示长句子“采了/蚕桑/又插秧”能读通顺吗?自由练读,指名读。 指名读第三节,出示长句子:“谷/像/黄金/粒粒香”自由读,指名读。注意读通顺。(课件出示):长句子:“谷/像/黄金/粒粒香”。读准停顿和节奏,加点的字重读。 指名读第四节。 这一自然段来看看多音字“了”在这里读“lio”是“完,结束”的意思,另外,还有一个读音“le”练一练,读给同桌听。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肥辛年用田字格课件出示,仔细观察字形结构。“肥”字第五笔是横折钩,第八笔是竖弯钩。“辛”三横中最长的是第二横,最短的是第三横。“年”字第四笔与第五笔不要连在一起写。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2)教师范写“肥辛年”,(板书:肥辛年)(3)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4)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这些词语宝宝要回家,你能不能帮帮他们?出示:麦苗采桑农事打谷辛苦 2.农民伯伯一年四季都在()地忙()。 3.江南的农民,春天忙着给()除草,夏天忙着()、插秧,秋天忙着()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2. 复习词语:出示生字卡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2)开火车认读词语。3.齐读或背诵儿歌。 4.继续学习识字4。(板书:识字4) 二、精读儿歌,学习四个季节的主要农事活动。 1.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探究第一小节:(课件出示图画):春天麦苗儿多嫩,桑叶儿多肥。 (1)春天里庄稼怎么样了?(麦苗儿多嫩,桑叶儿多肥。)(2)想一一下春天江南一带该有什么农事活动?(除草)(板书:除草) 探究第二小节: (课件出示夏季农事活动图):采蚕桑、插秧。 (1)夏季里人们都忙着做什么农事活动?(采蚕桑、插秧)(板书:采蚕桑、插秧) (2)“早起”的反义词是什么?(晚睡)(3)夏天里人们很忙碌,用“_”画出相应的词句。“又”字说明人们很忙碌,采蚕桑又忙着去插秧,一刻不得闲。 你能不能用“又”写一句话?讨论交流,全班展示。 “早起勤耕作”,“戴月光”,也说明人们起早贪黑地干活。在夏天里,人们还有什么农事活动?(割麦子)(板书:割麦子)师范读,生自由读,指读本节,读出人们的忙碌和辛苦。 探究第三小节:(课件出示秋收图)谷像黄金粒粒香。 (1)秋天到了,庄稼怎么样了?(稻子成熟了,谷子也成熟了。) (2)找出本节的一个比喻句,找出本体和喻体。“谷像黄金粒粒香。”这里把谷粒比作黄金。说明谷子的金黄美丽,还说明粮食的珍贵,来之不易。 (3)面对丰收,人们的心里怎么样?(高兴)从哪里看出?(心里喜洋洋)“喜洋洋”是ABB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乐呵呵、乐哈哈、美滋滋、气呼呼等)自由读,指读本节,读出人们的丰收的喜悦。 探究第四小节:(课件出示冬季图片)新制棉衣暖又轻,大家喜盈盈。 (1)从哪里看出人们生活富足安乐?(从“新制棉衣暖又轻”,看出人们吃得饱,穿得暖。“大家喜盈盈”看出人们又清闲、满足。) (2)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安乐、闲适。三、总结延伸,朗读巩固。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郑板桥)麦浪翻飞,又早是秧针半吐,看垄上鸣槔滑滑,倾银泼乳。脱笠雨梳头顶发,耘苗汗滴禾根土。更养蚕忙杀采桑娘,田家苦。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2、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读儿歌,导入新课。1、学生读儿歌: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3、提示新课:查字典。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1、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 巡视。2、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3、老师把字典放在平台上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首检字表”页码上的“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4、练习(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艹( ) 糸( ) 犭( ) 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