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6课《醉翁亭记》课件 鄂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6课《醉翁亭记》课件 鄂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6课《醉翁亭记》课件 鄂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6课《醉翁亭记》课件 鄂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6课《醉翁亭记》课件 鄂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滁州一日游 欢迎大家参加课堂旅行社 认识导游 欧阳修 欧阳修 1007 1072 北宋文学家 史学家 字永叔 号醉翁 六一居士 唐宋八大家 之一 北宋古文运动领袖 谥号 文忠 有 欧阳文忠公集 醉翁亭记 写于庆历六年 旅游风向标 滁州 地处安徽省东部 是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 她有秀美绮丽的自然风光 还有丰富的人文古迹 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 唐宋文人韦应物 欧阳修 辛弃疾等曾先后在此作官 其他诗人如苏轼 王安石等也曾到此游览 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旅游风向标 琅琊山森林公园 在滁州市西南 1985年12月建立 1988年8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总面积17 53万亩 唐宋时 琅琊山地区古木参天 佳木葱笼 欧阳修名作 醉翁亭记 闻世后 文以山丽 山以文传 名扬天下 游人不绝 目前 尚保存有千年古刹琅琊寺 醉翁亭 清流关和300多块碑 碣 摩崖石刻等历史文物 连绵数公里的天然次生林和4万亩人工林 山峦苍翠 蔚然生秀 具有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特色 130多种鸟类栖息于林间 鸣声上下 悦耳动听 琅琊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成立后 为旅游观光 探古寻幽 科研教学等提供良好条件 1 明确本文写景的方式和作用 理解从 乐 和 醉 中抒发的政治理想 2 探讨 太守之乐 所指的内容 和范仲淹的 后天下之乐而乐 比较有什么异同 3 理解文章中涉及的苦乐主题 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旅游目标 滁州 西南诸峰 琅琊山 酿泉 醉翁亭写景特色 利用空间的变幻手法 移步换景 由远及近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 行程 欧阳导游有话要说 作亭者谁 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鉴赏评论 为什么要写作亭者 醉翁的 醉 只是醉酒的 醉 吗 哪两个句子点出了 醉翁 的深意 引出命名者 由景及人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号称醉翁 却不以酒为意 不在意酒 正反衬出在意山水 可见太守是为景而醉 为人而醉 为情而醉 醉是表象 乐是实质 统领下文 你们看到了哪些自然景观 山间朝暮 山间四时 山水之乐 其乐无穷 简述你所看到的欢乐场面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随太守游 其乐融融 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 政治清明 滁地富足 乐在其中 文中还写了哪些 乐 禽鸟的山林之乐游人从太守游而乐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 全篇共用了十个 乐 字贯穿 从第一段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首次出现 乐 字 与结尾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形成首尾呼应 借游山玩水表达思想感情 1 太守之乐 指什么 乐民所乐 与民同乐 为自己使人们生活得快乐的政绩而乐 放情山水之乐 2 概括文章主旨 本文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风光 勾勒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 表现了欧阳修寄情于山水以排遣郁闷的复杂感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3 太守之乐与范仲淹的 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何异同 都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 任重道远 胸怀博大 欧阳修看重的是眼前与民同乐 没有范仲淹那样博大的责任 4 文章中21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