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作文上的双红圈.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作文上的双红圈.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作文上的双红圈.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作文上的双红圈.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作文上的双红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上的红双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并识记下列词语:矜持、赫然、折腾、迫不及待、从头到尾2.品读课文,体会老师的鼓励对作者的影响3.感知作者的感恩之情,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二.教学重点:体会老师的鼓励对作者的影响以及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三.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作文上的红双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惑?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什么是红双圈?作文上的红双圈有什么作用?)【板书:“红双圈”?作用?】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文本,希望这节课下课后我们能找到答案3.作者简介:黄蓓佳,1955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干部,省作协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专业作家。 1984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船,小船这瞬间如此辉煌目光一样透明玫瑰房间夜夜狂欢午夜鸡尾酒何处归程世纪恋情及含羞草等。1985年调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 2003年12月加入民进。现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室主任、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苏省政协 常委,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民进省委副主委、省社会工作委员会顾问。(二)自学要求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矜持 赫然 折腾 偶然 必然 刊物 2.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作者讲述了自己学生时代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成功,作文补考被老师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后陆续刊载。在这次成功的激励下,作者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最终成为了一名作家。文章选材独具匠心,以小见大,九十八个红双圈代表着老师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引领。结尾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老师、对母校的感激之情。3过渡:是的,同学们都很善于提问,作文中的红双圈是如此普通,我们平日书写作文经常能看到,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跟随作者看看这红双圈到底奇特在何处。【板书:不平凡】(三)品读“不平凡”的红双圈1.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画满红双圈的作文有着怎样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我的一篇画满红双圈的作文,首先被贴在( ),然后又发表在( ),接着又发表在( )上,最后发表在( )上。校园报栏县办刊物扬州区刊物上海正式刊物2. 谁来说一说,这篇作文不平凡在何处? 带着双圈的作文在报栏里贴了很久。一天,县文化馆的同志路过这里,偶尔看见了,就揭下来带走了。不久,我的作文发表在县办刊物上。县办刊物送到扬州地区,被地区刊物选中,第二次发表。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竟赫然刊登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预设:从小小的校园出发,一路往外,甚至走出了小县城,走出了江苏省,传到了大城市上海)3. 是的,这不平凡的一篇文章,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出示语段:其时,我已经下乡插队。父亲鼓励我说:既有一,何不能有二?我想想也是,就接着往下“折腾”,后来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1)父亲的“既有一,何不能有二?”是什么意思?他是想告诉我什么?(既然有一篇作文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就,为什么不试着再多写几篇呢?)父亲想告诉我:多写作文,你还是有这方面的天赋的。继续努力,争取发表更多的作品。(2)“折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结合当时的背景,思考为什么打引号?(折腾指的是写作文,对于当时在农村插队从事农业劳动的作者来说,看起来是有点“不务正业的”)(3)下乡插队:插队就是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初中到大学的大部分城市青年,在统一安排下到农村去,从事农业劳动。一开始是住在老乡家里,后来成立了青年点,就集体居住在青年点里。到文革后期和文革结束后,逐渐通过招工、当兵、工农兵推荐上大学以及恢复高考后考大学等方式离开了农村,也有些人在农村成家,就留在了当地。(4)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这篇作文对作者命运的影响力吗?例:假如没有这篇红双圈的作文,作者或许或许一辈子只能做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或许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写作能力可以获得如此多人的认可和欣赏。作者或许不会有信心去考取北大中文系或许也不会发表如此多的作品,在创作上获得如此多的成就(6)是的呀!这个画满双红圈的作文的作用是如此之大,怪不得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出示该语句)是否可以改一改:“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哪个效果好一些?为什么?(反问句,语气更加强烈,表明了作者的信念坚定)(四)感知心情当作者得知自己的作文贴在报栏里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圈出相应的词语,写一写你的阅读体会(1)兴奋:为自己作品能够张贴而感到喜悦和激动为什么会感到兴奋呢?同学说上面打满了双圈,说明作文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认可。从哪里看出了兴奋?我带着心跳,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双红圈。(2)矜持但又迫不及待你从哪些细节看出作者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时间过得很慢,是一种煎熬。)(溜过去速度很快地冲到报栏前)3. 你平时发下来的作文上,老师也会画双红圈,你是否和作者一个细致得将个数都数出来,从这个细节中,你读出了什么?(作者对老师的评价很在意)4. 这是作者第一次获得老师的赞许吗?(不是他总是给我的作文打高分。平时的习作中也经常得到老师的肯定)5.为什么这一次如此激动?(征文比赛,很多人参加,能张贴说明已经获奖了,这是更多人对作者写作能力的认可。)(五)品读作者的“感恩之情”1. 作者在写作方面获得如此大的收获,你觉得这里面有谁的功劳?老师的鼓励母校创设征文机会,让作者崭露头角作者自己不断折腾双红圈作文给作者带来的信心和勇气2.联系生活实际,你的生命之树上是否也有令人记忆深刻的“红双圈”一直激励着你呢?(红双圈,可以是_,可以是_,还可以是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