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单元课标1 了解 权利法案 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 德意志帝国宪法 的主要内容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本专题导语分析 1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基础 2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确立过程 3 各国民主政治 代议制 的形式 4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历史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英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1871 1918年德国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法国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美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稳定秩序 缓和矛盾 保证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享有政治 经济权利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殖民主义 民主和专制斗争间的曲折 反复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复习策略1 抓住一条主线 关注两种政体 理解三个原则 突出四个重点 1 一条主线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2 两种政体 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3 三个原则 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制 分权和制衡原则 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4 四个重点 一是英国 权利法案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民主制度的完善 二是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基本原则 联邦制特点及两党制的发展完善 三是法国的共和之路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四是德意志国家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 2 利用分析比较的方法 注意从概念入手 如区别总统制和责任内阁制 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单一制和联邦制 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等 结合相关史实进行理解和分析 把握各种政体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将各国代议制既要纵向比较 看出继承与发展 创新与质变 也要横向比较 理解其多样性 各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各具特色 统一性 各国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 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 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民主化 制度化 法律化成为社会原则 3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 充分理解英 美 法 德各国尽管民主政治形式和发展程度有差异 但都属于以代议制为核心的民主制度 它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 对人类的历史进程和各国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4 注意与古代 现代文明的链接 立足于各国的国情 分析探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历史渊源 适当联系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分析各自政治文明的不同特点及历史根源 5 启示 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发展与完善几经曲折和反复 从宏观角度看 从代议制的出现到制衡宪法的诞生 再到民主政治的扩展 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又是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各种民主政治力量长期斗争的结果 从微观角度看 无论是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还是法国共和制的巩固 都经历了长期的演变与斗争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 课程目标 了解 权利法案 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考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课外阅读内容 王位继承法 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与 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资产阶级代议制 含义 又称议会制 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 议会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 特点 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实行三权分立和分权制衡原则 实行政党政治 本质 资产阶级力图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 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 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经济基础 政治前提 历史传统 理论依据 正式确立 发展完善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光荣革命 英国启蒙思想家的宣传 权利法案 的颁布 责任内阁制建立 议会传统 有限王权 英国代议制 君主立宪制 确立和发展 一 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 1640 1688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 反对斯图亚特王朝 进口 的国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复辟王朝的詹姆士二世实行反动统治 遭到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发动一次政变 结束詹姆士二世的统治 他们开始同荷兰国王威廉谈判 要求他对英国进行武装干涉 威廉是英王詹姆士二世的女婿 他的妻子玛丽是詹姆士二世的长女 由于詹姆士二世没有儿子 她是王位的继承人 1688年6月30日 英国议会向威廉发出邀请书 请他立即到英国来保护他们的自由 1688年11月5日 威廉率600艘军舰和1 5万名士兵 在英国西南部的托匀基海港登陆 随即向伦敦进军 威廉进入英国后 受到了贵族和乡绅们的支持 许多高级军官亲自到威廉的驻地表示支持 甚至詹姆士二世的第二个女儿和女婿都背叛了詹姆士二世 投向威廉 詹姆士二世逃往法国 议会宣布威廉为英国国王 玛丽为女王 实行双王统治 麦考莱在 英国史 一书中说 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 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 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 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敛最好的一次 材料一 17世纪初 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 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 君权神授 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 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 只是换了国王 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 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 既然创造了国王 主权当然在议会了 钱乘旦许洁明 英国通史 光荣革命 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素以尊重传统 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 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 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 复辟解决 两方面的教训 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 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 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 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 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 超越传统 程汉大 英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材料中 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 指的是什么 据材料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方向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原因 英国具有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 英吉利民族崇尚中庸 光荣革命 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并取得成功 启示 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需要结合政治传统 适合本国国情 要讲究改革策略 采取灵活的斗争方式 有人说 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 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 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a 革命后国王拥有制定宪法等立法权 而议会负责行政事务b 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 两者之间是平等的c 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 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d 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 而且还发生了质变 解析 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说明议会受国王的控制 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说明议会的权力增大 可以限制国王的权力 答案 d 较少的腥风血雨 较少的声色惧厉 较少的深思高论 只有一路随和 一路感觉 顺着经验走 绕着障碍走 怎么消耗少 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 温和中包含着刚健 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哪国政治制度的演进符合材料中的描述a 法国共和政体b 美国民主共和制c 英国君主立宪制d 中国民主共和制解析从 较少的腥风血雨 温和中包含着刚健 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来判断 符合的是英国 故选c 法国 美国 中国的共和政体都经历了比较多的腥风血雨 a b d三项皆排除 答案c 有学者认为 光荣革命 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 也不是一次以建立 平衡宪法 为归宿的政治妥协 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 转折点 指的是a 通过 权利法案 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 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答案 b 二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 发展过程 一 奠定基础 内容 制定限制王权 扩大议会权力的法案 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 英国政治制度史 中说 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 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 而且视野拉的越长 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意义 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 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权利法案 主要内容 1689年 凡未经议会同意 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 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 借口国王特权 为国王而征收 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 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 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 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 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 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 皆属违法 立法权 征税权 司法权 军事权 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 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 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 并为修正 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 议会应时常集会 选举权 言论自由权 集会权 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力 国王 议会 权利法案 国王 权利法案 国王 权利法案 国王 议会 国王 议会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君主权力受法律限制 权利法案 载 凡未经议会同意 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为非法权力 对上述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a 国王与议会商讨国家大事成为一种制度b 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c 议会权力超过王权 国王 统而不治 d 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解析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较易排除a 而议会权力超过王权 是 权利法案 公布后逐步形成的 可排除c 权利法案 主要目的确立议会主权 限制王权 手段是通过制定法律来实现的 因此d正确b错误 答案 d 从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 权利法案 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a 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b 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逐渐取代了王权 c 国王处于 统而不治 地位 权力被架空 d 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b 英国王位的继承是根据长子继承权来决定的 即王位应先由现任君主的长子继承 然后才依次序轮到其他儿子 最后才轮到女儿 但是根据法律 英国王位的继承不是自动的 1701年通过的 王位继承法 actofsettlement 规定 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决定的 而非君主本人 王位继承法 安妮女王没有子嗣 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 光荣革命 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因此 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 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 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a 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b 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 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d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本质特点 英国1689年通过的 权利法案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材料主要说明英国通过修改继承法以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a b c三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演变特点 但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特点 故排除 答案d 二 正式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 议会 内阁的权力演变 1 前身 光荣革命前 枢密院是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2 1689年 权利法案 颁布后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议会主权至上 立法权 财政权 威廉三世国王掌握行政权 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3 汉诺威王朝时 乔治一世国王不出席会议成为惯例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 无嗣继承 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 但他不熟悉英语 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 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 1721 1742年 政府工作由罗伯特 沃尔波尔主持 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摘编自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 国王失去行政大权 内阁掌握行政权 4 1721年 沃波尔开创组建内阁的先例国王失去行政权 议会行政权加强 5 18世纪中叶 英国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形成内阁遭反对 首相须辞职的惯例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获得行政监督权国王成为虚君6 19世纪70年代以后 内阁权利不断膨胀 成为英国议会中的 第三院 凌驾于议会之上 内阁分享了议会的立法权和财政权 责任内阁制度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 下院议员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的党领袖为首相 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 送交国王批准 组成责任制内阁 即名义上对国王负责 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 责任制内阁 首相身兼政府首脑 议会党团领袖和多数党领袖数职 手中握有行政 立法大权 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内阁的权力主要表现为控制立法程序 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 作为政府和内阁的最高首脑 首相的权力主要表现为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 高级文官任免权 内阁会议主持权 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 48小时首相 1746年 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 配兰的提案 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 乔治二世恼羞成怒 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 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 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 时称 48小时首相 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 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摘编自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 原则一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 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 与首相共进退 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782年秋 诺思 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 被迫集体辞职 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 再遭议会不信任 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 解散了议会下院 重新选举 最终取胜 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摘编自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 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 如何解决 原则二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内阁就要垮台 首相也可不辞职 提请国王解散议会 重新选举 三 完善 1832议会改革 光荣革命 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 旧制度 根据这种制度 少数贵族掌管政权 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 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 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 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 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 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 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1 根本原因 工业近代化推动政治民主化工业资产阶级要求享有政治权利的局面 新兴工业城市要求增加议会的席位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 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 31个2000 4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 余出的143个议席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 在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方面 城市居民收入房租或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 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叔 2 内容 第一 选举资格的改革 有产阶级获得更多的选举权 第二 议会名额重新分配 新兴的工业城市增加席位 3 积极作用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英国议会制度更趋民主化 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13世纪 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 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 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 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 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 19世纪70年代 议会先后颁布了 秘密投票法 取缔选举舞弊法 19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 20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 世界历史 解说词依据材料概括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利的分配的变化 议会地位由专制王权的御用工具 到限制王权执掌立法大权 再到议会至上无所不能 议会权利分配由贵族阶层垄断 到资产阶级参与分享 再到普通民众获得机会 四 强化 内阁专横 世纪 年代后 立法方面 几乎垄断立法提案权 控制部分立法权 财政方面 篡夺议会的财政权 行政监督 加强对议会下院的控制 使得行政监督的有效性减弱 内阁权力膨胀 形成议会中的 第三院 从1887 1897年 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 5 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 在许多重大问题上 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 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 上述现象表明a 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b 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c 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d 议会对内阁起到了限制作用 答案 a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 1 确立标志 权力从国王转移到议会 1689年 权利法案 和1701年 王位继承法 2 发展 责任内阁制形成 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3 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 选举权扩大 4 强化 19世纪末 内阁权力膨胀 凌驾于议会之上 形成 第三院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历经数百年 其基本趋势是什么 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趋势 国王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内阁后来居上 成立权力核心 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到公民民主 方式 革命 立法 改革 君主立宪制度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 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 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 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 光荣革命 为不断的变革打开了通道 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 大国崛起 较少的腥风血雨 较少的声色惧厉 较少的深思高论 只有一路随和 一路感觉 顺着经验走 绕着障碍走 怎么消耗少 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 温和中包含着刚健 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 资产阶级和人民掀起了一次要求议会改革的运动 1832年 英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 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 19世纪后期 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 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20世纪初 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了半数 这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特征 1 连续性 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 从 大宪章 到 权利法案 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 2 渐进性 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渐进式的 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 以后逐渐发展完善 3 创新性 内阁从国王的咨询机构变为独立行事的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 议会选举制度不断完善启示 政治制度的确立应符合本国国情 不断创新才有活力 三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 上院 下院 内阁 选民 司法独立 任命 大贵族 选举 组成议会 多数组阁 形式上任命 负责 权力中心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 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责任内阁 首相 与议会 国王的关系 首相 议会下院 内阁 政府 形式任命 对议会负责 提出名单组成责任制内阁 对议会集体负责 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监督内阁 从而控制行政 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形式任命 不对国王负责 不对国王负责 女王 权力中心立法权 行政权 最高行政长官 国家象征 司法独立 司法权 三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 君主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 1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 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2 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议会监督内阁 3 国王是国家元首 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但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 虚君 作为国家象征 探究 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 内阁跟议会的关系又如何 内阁掌握实权 国王 统而不治 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 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 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 对议会负责 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 议会可以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 内阁可以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英国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内阁掌握实权 不对君主负责 君主统而不治 虚有其位 中国 封建君主专制内阁权力很轻 只负责日常事务 君主专制 大权独揽 材料一 朱元璋 因考虑到 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 不可无辅臣 遂于是年九月 置四辅官 要求他们 宜体朕怀 心常格神 行常履道 佐理赞化 以安生民 魏千志 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 明朝 大学士叶向高言 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之职 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 皆上窃君之威灵 下侵六曹之职掌 终以取祸 臣备员六年 百凡皆奉圣断 分毫不敢欺负 部务尽听主者 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 光荣革命 后的一段时间里 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 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 汉诺威王朝的 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 不谙英国事务 很少出席内阁会议 时间一长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 而且 从1714年之后 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 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 这样 内阁会议先就某事作出决定 然后提交国王认可 如此 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1 据材料一 三 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形成的原因 明朝 废丞相后 皇帝无法处理所有的政务 英国 资产阶级不满国王把持行政权 汉诺威王朝国王不谙英国事务 为内阁摆脱国王的控制提供了有利时机 2 据材料二 三 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明朝 内阁不是法定的一级中央行政机构 或皇帝的顾问机构 内阁对皇帝负责 英国 内阁是最高行政机构 内阁对议会负责 3 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中 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明朝 进一步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英国 使君主立宪制更加完善 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总统先生 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 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而另一方面 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 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支持 以上材料反映出 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英国首相必须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议会负责 英国内阁阁员必须联合起来集体负责 美国总统及其内阁要对国会负责a b c d 答 c 英国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珠海市斗门区富山学校教师招聘16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南宁学院公开招聘博士21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风力发电行业低碳转型实践与效益评估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业绩影响评估报告
- 2025年主题公园沉浸式体验设计创新理念与项目开发成本效益分析报告
- 2025年食品行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与食品质量追溯系统比较报告
- 现金券协议书
- 协议书加定增
- 2025年垃圾焚烧发电与地热能利用结合模式研究报告
- 协议书差权字
- 2025广西崇左凭祥市委宣传部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西赣州南康赣商村镇银行招聘4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社保协议书模板6篇
-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书范本大全
- 工艺设备变更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 红星照耀中国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离婚起诉状民事诉状(离婚案件用)
- 前端Vue3项目实战教程
- 国开(河北)2024年秋《现代产权法律制度专题》形考作业1-4答案
- 运用PDCA循环降低住院患者雾化吸入的不规范率品管圈成果汇报
- 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七年级作文大全6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