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3—6岁幼儿体验式阅读的方法_第1页
探究3—6岁幼儿体验式阅读的方法_第2页
探究3—6岁幼儿体验式阅读的方法_第3页
探究3—6岁幼儿体验式阅读的方法_第4页
探究3—6岁幼儿体验式阅读的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36岁幼儿体验式阅读的方法阅读是多年来幼教界一直比较敏感的话题,很长一段时间,幼儿园对早期阅读、识字教学不敢轻易介入。涉及早期阅读、识字教育,往往被评定为小学化倾向。归根其原因在于:对早期阅读的认识不全面,存在偏差。有些人认为早期阅读就是对幼儿进行的识字教育;有些人觉得幼儿园的孩子比较小,不识字,根本不能开展阅读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前阅读和前书写的兴趣。”脑科学家指出:在学前期,儿童大脑迅速发展,孩子大脑的发展水平已为其接受、处理、加工储存信息提供了条件。以上迹象表明:早期阅读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使幼儿能亲身参与阅读活动,体验、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即:培养幼儿参与阅读,快乐阅读。体验,也称体会,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人或物、事情进行了解,感受。在课题中主要是指幼儿的学习方法(3-6岁的幼儿大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比较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借助动作、图片、环境来学习),因而在活动中我们需要幼儿的亲身参与、亲自体验。快乐阅读是幼儿的学习状态。我们认为凡是纳入幼儿眼帘的一切事物都是幼儿阅读的素材如文字、图画、标记、广告孩子面对这些素材阅读时情绪是愉快的、开心的、没有任何负担的。所谓的体验阅读我们认为就是在引领幼儿阅读过程中,不要只注重内容的熟悉、理解,把成人的观点、思想说教给孩子,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思维,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鼓励其将自己对阅读独特的感受、体验以语言的方式予以表达。有了对理念的深刻认识,我们提出:在幼儿园教育纲要的引领下,根据本园的教育实施的基础情况,幼儿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这一发展特点,视儿童为教育主体,通过体验阅读方法的探究,在教师教育基础上建立起追求自身专业发展和多方参与合作的专业共同体,有效深入循序渐进探究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对阅读作品体验和理解。具体策略一、大胆实践,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兴趣与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为其创设一个丰富的、科学的、趣味的阅读环境,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自主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促其自主阅读,让其轻松、自然地进行阅读活动,从中体验到阅读带给自己的快乐及独特的思想。我们以孩子日常生活为内容,在各种环境和活动中渗透阅读内容,通过开发和利用与幼儿密切相关的环境,使幼儿阅读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使幼儿达到:从兴趣上讲,能够喜欢读书;从习惯上讲,能够找书读,常读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能力上讲,能够分角色表演故事,认识常用汉字,能够初步形成阅读儿童读物的能力。就环境创设方面,我园是这样实践的:1、创设幼儿园温馨书吧。为了充分利用幼儿园有效场地,我园利用门厅回廊处创设了一个温馨、浪漫的幼儿书吧。书吧里的陈设都是充满了童趣的儿童家居,书柜里放置了各种丰富多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及书籍,还有以班为单位放置了幼儿及和家长共同绘制的图画小书。孩子们每天在户外活动时间可以分组到书吧自由选择喜爱的图书阅读,当灵感来到时可以绘制故事小书挂到“神奇的故事树”树上。“书吧”虽小但却像家一样的温馨、亲切,孩子们在这儿会很随性、愉悦、自主地阅读。2、创设教室图书角、阅读区。各班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开辟或设立了富有情趣的可供幼儿相互交流、操作实践的图书角、阅读区,主要由幼儿轮流自带一些图书,幼儿园也会定期添置、更换一些图书及故事磁带,增强了幼儿的吸引力。墙上、及玩具柜中教师还准备了各种手偶、头饰及表演道具并根据孩子的需要及时提供材料,在阅读活动中满足了幼儿听听、说说、演演各种语言活动的需要,在活动中自由选择喜爱的读物,用自己的思想去体会、解读图书的内容,或独立、或合伙进行着演绎。3、创设可以阅读的主题墙。对幼儿进行阅读教学除了使用幼儿体验阅读的内容外还把图画、标记、汉字、动作表演等都用于阅读教学,这样幼儿生活的各个环境都成为了进行阅读教育的有利场所,环境就是无声的教育,幼儿阅读的环境不仅是物质的、固定的,还应该是隐性的、流动的、随机的如同空气一样自然。我们在各班的主题墙创设中,除了有画面,还要配上相应的文字。例如;人成长的主题,教师们会粘贴上“我怎样长大”的字宝宝,孩子们在欣赏、观看的同时会三三两两进行讲述,对于汉字我们没有强求去认读,但如果孩子有兴趣会像看图画一样去熟悉汉字,这样不仅丰富了阅读资源开拓了视野,更提高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种开放的图书角、阅读区让幼儿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自主、随机地接触到文字、画面,帮助其阅读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二、努力求新,进行丰富的阅读集体教学活动。我园的阅读教学主要以集体教学为主,区域学习、自由学习为辅的模式。教学中教师注重运用多种形式帮助、引领幼儿进行阅读活动,但如果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孩子积累的信息、社会经验有限,因此我们应用了一些有效的教学具辅助幼儿学习,以帮助幼儿有更丰富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其充分“体验”的空间,方法如下:1、注重教学具的运用、创新,求得体验。教师大书的绘制。在课题实践初期,教师根据幼儿图书内容绘制了图文并茂的大书,当幼儿看到比自己的图书大许多的教师图书时,情绪一下子兴奋了起来,兴趣点也被激发了,纷纷主动要求看看里面的内容。当图画被放大后孩子平时只有自己关注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和同伴一起观察、猜想、探讨、讲述,甚至有的孩子比较了自己的课本后还找出了教师大书的细微差别并骄傲地指正了出来。大书的制作及运用虽然平凡但在教学中起到了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其观察力、表达力的作用,特别是在课题实践初期对帮助幼儿积极参与阅读,大胆在集体前表现自己的看法及意见,对于“体验阅读”有了一个良好开端。教学具的多样化、生态化。随着孩子思维的不断活跃,单一的教学具已满足不了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更深层次的体会和感悟。毕竟36岁的孩子对事物的兴趣会随着新鲜事物的产生而发生改变。课题组成员经过研讨,共同制作了一些头饰、手偶、立体玩偶及插片、桌面式教学具,为幼儿进行阅读活动提供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例如:在挤呀挤教学中,教师运用插片式教具,依次出示了故事中的角色,让幼儿逐步对故事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记忆,在幼儿自由讲述的时间里,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边操作边讲述故事。在大嘴巴鱼活动中,教师使用了饮料盒制作了可以张嘴、闭嘴的鱼,当孩子看到后,觉得很新奇,废弃的东西也能做成有趣的道具,既可以当玩具把玩又可以用来表演。教学具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孩子的学习兴趣,他们比原来更愿意参与活动,更喜欢操作这些有趣的教学具(在孩子眼里这就是玩具),他们边演边讲,用自己的语言述说着故事,在成人看来他们的讲述显得不那么规范,但孩子乐意动手操作,愿意讲述自己看到的内容,那一份快乐、那一份自信正是我们所要的;教学具的废物利用,不仅有趣,还随机进行了生态教育让幼儿增加了环保意识,可谓是一举多得。结合时代发展,大力运用多媒体教学。随着时代迅猛发展,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广泛,我们现在教学中,充分应用Powerpoint(简称PPT)、Flash(动画制作)制作课件,使阅读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具有更强的可视效果,因而多媒体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的用于教学中。当故事像动画片一样绘声绘色地呈现在孩子眼前,没有一个孩子不愿意参与这样生动的阅读。在进行老鼠嫁女阅读活动中,借助于投影仪的观看,其中吹吹打打的乐器声,诙谐形象的动画,一下子让幼儿活跃了起来,他们或模仿其中感兴趣的动作,或模拟形象的声效,还在老师提示下双数组队抬起了花轿,玩起了游戏。实践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补充着传统教学具静态、缺乏生动的不足,激发着孩子更为生动的想象,从而使得其对阅读内容的感受、体验更加丰富了起来。孩子们在学习了大班老鼠嫁女的故事后,有的孩子告诉老师世界上没有最强的人和动物,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例如列举了蚂蚁,小男孩认真地告诉大家说:蚂蚁那么弱小但它能抬起比自己身体重几倍的食物,这就是他最强的本领这就是孩子从阅读活动中得到的最直接的体会和感悟,这比单一的说教幼儿理解的更为直接和深刻。2、讲究教学中的“演读”,求得体验。所谓演读,就是表演式地阅读。教学中创设与图书和谐的“真实情境”,让幼儿摹仿书中角色,一边表演一边朗读,直接体验阅读内容。如学习诗歌春雨活动中,教师准备了传统的绸扇并粘贴上了银色的亮光纸,当孩子们边朗诵边抖动绸扇时,银光纸的随风飘洒、绿色绸扇的自由舞动,仿佛在眼前浮现了淅淅沥沥的春雨、绿意葱葱的大地,在抒情音乐的配合下孩子的朗诵充满了真情实感。再如中班故事土壤是谁翻的的学习中,孩子们经过自荐有的装上长鼻子扮大象、有的戴上了长长耳朵扮成兔子、有的背上了美丽的翅膀变成了蝴蝶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转换了角色,变成了书中的角色模样,他们在有声有色的演读中,进入到读本有趣的情境中去了,与故事中的人物的相会、相融,真切地感受到小动物们的嬉戏、游乐,也理解了自己无意中是在帮助土壤的的松动,是在帮助他人。演读活动中孩子会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模拟动物的声音、动作和神态(这些都是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而做出的表现)演绎着故事内容、再现着故事情节,有时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着表演,孩子们在惟妙惟肖的情景中体验着故事中小动物的快乐、体验着读本带给自己的快乐!3、让幼儿自己动手创编图书,求得体验。对幼儿开展阅读活动我们不单单只是停留在引导幼儿理解、感知读本内容,获取相关经验和感受,还要培养其学会思考、勇于创造的能力。在活动中教师会根据故事主题引导幼儿思考,例如:故事朵朵长大了活动中,教师会提问:你们从朵朵身上了解自己是怎样长大的吗?孩子们先是静静思考,之后窃窃私语,继而各抒己见,一步一步地进行着思考和交流,继而教师要求:请你们把刚才说的画出来做成小书可以吗?孩子们用惊喜的欢呼声代替了回答。在独立绘制图书前,教师帮助幼儿摸清做书简单程序(有封面、内容、封底),使得幼儿从亲身实践中体会读书的乐趣和读书带给自己的感悟。小书制作可以是:确立主题的绘制、故事续编的绘制;其形式可以是独立完成、同伴合作、家幼(师幼)合作。创编小图书使幼儿的创造意识得到了释放,有了取得认可的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制作小图书使幼儿知道了如何观察画面,安排合理的情景,学会讲述其中内容,在讲述时显得是那么自豪和愉悦,因为这小小的书是自己的辛勤付出,它记录着孩子的想法、情感和憧憬。让幼儿自己动手创编图书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机渗透了其它学科教学,培养了孩子的绘画兴趣及能力,体验在幼儿的亲历亲为中得到了积累。4、开展丰富实践活动,求得体验。开展阅读亲子活动。幼儿的早期阅读,需要每个家长的积极参与。我们会定期请家长来园参加幼儿园或班级组织的阅读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表演、一起制作小书,孩子依偎在亲人怀里、小手被大手握着指看图书时的那个场景、那份幸福时常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参与者,孩子们无不体验着共读带给他们的幸福和快乐。通过亲子活动,使家长也意识到自己应成为孩子阅读的启蒙老师(而不是仅仅依靠老师),幼儿的很多习惯都来源于家长,所以家长的言行举止文化素质都影响着幼儿,家长爱书、爱读书,幼儿在其耳濡目染下也会对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带幼儿参观图书馆。图书馆是阅读的好去处,是引领幼儿真正爱上阅读的一个有利场所,每学期我们会组织幼儿到市图书馆开展实践活动。孩子们被工作人员引领着安静有序地参观了图书馆的功能室,(因为孩子们知道阅读时需要安静),向我们介绍了图书的种类及分类、编码。看到那一排排陈列的书籍时孩子们是那么好奇、羡慕,有的忍不住伸手摸一摸,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孩子们有序的在幼儿图书架上取出了自己喜欢的图书坐在桌旁认真地翻开了起来,他们从封面一一翻阅一直到封底,看完后放回原地再换另一本,连工作人员也忍不住夸奖孩子们有好的阅读习惯(这也是在平时日常活动中一点点培养的)。图书馆的实践活动,使幼儿进一步延续了对阅读更多的热情和兴趣,感受到了阅读带给他们更多的不知道的东西。师幼共同修补图书。随着孩子对阅读兴趣的日益增长,自主到阅读区看书的时间越来越来频繁,与纸张的频繁摩擦有的书籍出现了损坏。在过去出现了这种现象往往是老师、家长全权负责补补修修,孩子则完全置身世外,并没有感觉修补行为是为了给阅读带来更多便利。在开展了课题研究后,我们把修补行为纳入到了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中,每每出现图书损坏时,老师会请孩子在工具柜取来剪刀、固体胶、透明胶、白纸等工具,和他们一同进行修补工作,从刚开始的不知所为帮忙递工具动手粘贴,孩子们一步步体验着劳动的不易和劳动带给他们的成就感,这种亲身体验也促使孩子们在以后的阅读活动中倍加爱惜图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