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阶段性检测三.doc_第1页
高一语文阶段性检测三.doc_第2页
高一语文阶段性检测三.doc_第3页
高一语文阶段性检测三.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阶段性检测三一、语基积累(28分)(一)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共8分)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3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同上)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5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二)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迷惘(wng) 炫耀(xun) 晨曦( x) 溺爱( n) 干瘪(bi)B.怪癖( p) 抹煞( sh) 憎厌(zng) 累赘(zhui) 翱翔( o)C.磕绊( k) 颤抖(zhn) 巷道(hng) 敷演(f) 沉湎(min)D.量具(ling) 藐视(mio) 犄角(j) 瞠目 (chng) 摭拾(zh)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跋涉 斑斓 麻痹 再接再厉 B、消遣 慰籍 彷徨 出类拔萃C、锦缎 精彩 恪守 按步就班 D、魅力 显赫 沉溺 百轲争流3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 ,随处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存于永恒之中。(2)最重要的途经之一,就是 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3)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 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A鼓励 研读 不是/而是 B鼓励 阅读 不仅/而且C激励 阅读 不仅/而且 D激励 研读 不是/而是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B. 挂着露滴的鲜花,是那样娇弱纤巧,我似乎和庄严的题目开了个玩笑。但我真是如此地挚爱它们,觉得它们不可或缺。 C. 巡天一百一十五个多小时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不孚众望,10月17日上午,回到北京航天城,回到他们日常训练和生活的航天员公寓,五千多名各界民众,以欢度节日般的热烈场面迎接飞天英雄。 D.“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亏一篑,并没有做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B.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休冠军。C.最近一段时间,中科学院以及北大、清华等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D.许多世界经典名著对我们现在的高中生是非常熟悉的。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古代六本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时又指古代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C.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是他的学生。荀子今存32篇, 劝学是其开篇之作。D.韩愈,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华丽文风,主张“文以载道”。师说是他的代表作,在文中作者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7阅读卞之琳的诗,其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A第一节写“你”在桥上看风景,不自觉的成了从楼上看风景的人的一道“风景”。B第二节写皎洁的月亮成了“你”的窗子的装饰品,而“你”成了别人(楼上的人)的梦境的装饰品。C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了深刻的哲理: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有可能变成主体。人们只要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哀乐,就可以获得精神的自由和超越。D作为一首象征诗,这首诗用朴实单纯的语言,展现出一幅明丽的生活画面;语言明白如画,内涵却丰富深邃,达到了明与隐、实与虚、具体与抽象的和谐统一。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117题(14分,每小题2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明白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卑:卑鄙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 惑:糊涂1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出人也远矣 超出一般人 B、而耻学于师 以为羞耻C、小学而大遗 学制的初级阶段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竟然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14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圣人之所以为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相同,相同 B、不同,不同C、相同,不同 D、不同,相同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跂而望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16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A、不拘于时,学于余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二)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二专题)一、语基积累(28分)(一)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共8分)略(二)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1C颤抖(chn)2A3D4. B(A应为“无可非议”;C项“不孚众望”应改为“不负众望”,前者指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孚,使信服。后者指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D应为“功败垂成”。)5C6.C7B(两个“装饰”均为动词,分别表达“照进”和“进入”的意思。此外,“别人”为“楼上的人”太实,与全诗意境不谐。)二、阅读理解(22分)(一)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117题(14分,每小题2分)11-17题答案:C C B B D C B(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