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与健康论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班级:09级日语班学号:200903064102姓名:周伟关键词:环境,污染,健康,可持续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大,对生态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因此,当代的人类整天都在与污染打交道。环境是我们生存的空间,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突出地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今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才能让我们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喝上放心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拥有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并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广义的环境指人体以外的各种因素。 我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一般来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层面上的与人发生作用的因素的总称。 如果仅仅以人的个体考虑,对应于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之分。 原先地壳有100多种化学元素,由于人为活动影响,破坏了地壳元素平衡状态。人为的地质活动把这些元素扩散,迁移,富集,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身上,影响人的健康。具体说它怎么转移,比如说开矿,这地方开金矿,用一种药,含砷,在开矿过程中扩散,经过水转移,再经食物链转移到人体。所以说环境污染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它所产生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来看一些联合国的统计数据。1998至199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共同出版的一本书-世界资源报告。报告中指出,地球上四分之一的疾病与环境因素有关。也就是说,疾病并不全是由病毒引起的。有病毒或遗传因素,至少有四分之一是与环境变化有关。因为环境污染,据他们的统计,全球有一千一百万的儿童活不到5岁。另外,因空气污染引发的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每年夺去了4百万儿童的生命。这样的数据已经是很严重。国内外的种种研究表明,目前地球上大约有80%到90%的高危病种是由环境严重污染引起的。高危病种主要有,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这三个病种统称为高危病种。我国的统计数据显示:每13秒钟有一个人死于心血管病;我国的台湾省每年有三万多人死于癌症,大陆地区每年有130万人死于癌症,而且癌症在我国自1997 年上升为死因的第一位。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镉的毒性。不要小看镉,镉是一种剧毒元素。日本一个医生,在四十至五十年代发现疼痛病,病人最后疼的都不想活了,最后自杀。第二,它能引发心血管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猝死。第三个,它能引发癌症,骨癌、肠胃癌、直肠癌、食道癌、前列腺癌。癌症村,它那里镉含量比较高。所以它那里食道癌多发很可能就是因为镉含量高。第四个,会是糖尿病。这就是镉,一个剧毒的元素。 下面我说一下铅,铅是一种古老的污染元素,铅工业早就发展了,镉是现代的工业。但是镉比铅厉害。下面我介绍一下铅的毒性,你要关注你自己的健康,保护自己。铅污染会引起心血管功能发生严重的障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肥大,心肌损伤、心肌坏死;第二个呢,男女不育症;第三个婴儿对铅的吸收比成人多10倍。儿童消化道吸收比成年人高5倍,铅影响大脑发育,造成青少年智力低下。有的小孩开始挺聪明,成绩很好,后来慢慢的学习跟不上去了,成了低能儿,可能两个原因,一个是他不努力,还有一个就是铅中毒。但是不一定,就要去检查一下,检查很简单,一个就是血铅测试,血铅是否超标。二是用头发,看看头发里的铅是否超标了,如果超标你就要采取措施了。我们就介绍四种特别毒的元素。 再说说砷,砷污染,我刚才说了,它使泰国的西南部整个地区的人丧失劳动力。类似的不光是泰国的这个地区,国外的还有津巴布韦、新西兰,智利的北部、日本的宫崎县,我们国家的内蒙,湖南,台湾,山西都有砷中毒的现象。砷中毒会引起皮肤癌、肺癌,还有诱发心血管病,还有糖代谢紊乱,糖尿病和砷中毒是有关系的。还有神经功能紊乱。 下面讲汞。大家知道汞是一种很毒的元素。我之所以要很详细地向大家介绍汞的毒性,就是要让大家对它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汞的毒性。 汞中毒,通常又叫水俣病。首次出现是在1933年的日本九州熊本县。刚才所提到的5号病,实际上就是汞中毒。汞中毒有一定的征兆性,开始是走路不稳,面容痴呆,尔后耳聋眼瞎,重者全身麻痹,最后精神失常,以至死亡。这是因为汞中毒,可以造成全身性的神经损害。但是汞中毒又是可以预测的。还有就是,在香港有一些人发现自己经常感冒,总感觉很累,经常头痛、失眠、颈椎痛、腰痛,而且久治不愈。经过化验,发现这些人体内的汞比一般人都高,病因就是这些人爱吃海鱼。类似的情况在日本水俣,农民的发病率就要比鱼民低的多。概括地讲,在被污染的海域浅水域的汞含量较高,深海鱼类相比较来说则低得多。 有人预测,本世纪将流行精神病,因为汞的中毒主要是损伤神经,所以说体内汞含量太高,就有可能得精神病。七十年代中国精神病发病率是3.2%,现在上升到15.56,大约是一千五百万人。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1595-2025安全与韧性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GB/T 30146使用指南
- 2025解除合同公函示范文
- 刀口愈合护理方法
- 贫血常见症状及护理指导手册
- 2025版急性肾小管坏死诊疗与护理指南
- 保安消防安全培训
- 2025版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解析及护理计划
- 2025年上海安全知识竞赛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2025版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知识检测答案及解析
- 幼儿科普紫荆花
- 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总结
- 饮料销售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贵州省遵义市中小学生“π”节数学思维竞赛初赛ZYMC2数学试卷(六年级)(含解析)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招聘3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佛山地库信号覆盖施工方案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应用写作》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学堂在线 高技术与现代局部战争 章节测试答案
-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蓝豚医陪陪诊服务发展研究报告2025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课件
- 住培教学病例讨论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