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3 元素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元素的概念第二课时:元素符号的书写、意义和元素周期表的简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设疑自探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世界上的万物是由什么形成的?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就不断探索的问题。在人们认识了原子和原子的结构之后,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元素的相关知识更加便于理解万物的组成。根据课题你能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即使评价、鼓励、补充并板书。出示自探问题:(1)元素的概念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你是如何理解的?(2)观察课本59页的两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3)地壳中、生物圈中含量较大的元素有哪些?(4)你能用图示归纳出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和物质的关系吗?学生自探与方法指导:阅读教材P59-62,独立解决以上问题,思考后仍有疑问的地方圈下来。二、解疑合探学生自探后检查自探效果及师生合探点评要点:1、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如: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所以就把它们统称为氧元素。同样把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把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等。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课本P56小注指出: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2、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有千千万万种,是不是元素也有千千万万种呢?物质的种类很多,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3)氢、碳、氮等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对较少。很多的资料表明,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物质,均由有限的一百多种元素经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可见,正是这100余种元素组成了我们周围绚丽多彩的世界。3、请大家结合前面有关分子的知识与本节课有关元素的知识,共同来看下面的讨论。第一个反应中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分别由硫原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生成物是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第二个反应中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构成;生成物是水和氧气,由水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在第二个反应中过氧化氢和氧气中的氧都属于氧元素,水中的氢和过氧化氢中的氢同属于氢元素。可见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元素并没有发生变化。前面我们学过物质的构成可用原子表示,现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用原子表示物质的构成和用元素表示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区别呢?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原子时只能对应微观粒子,而用元素时只能对应宏观物质。请看下列表格: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原子概念间的联系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分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即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使用范围及举例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如可以说,“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里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构成”,描述物质宏观组成时一般用“组成”,对应关系如下: 宏观物质元素组成 微观分子原子构成4、用图示归纳出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和物质的关系吗?宏观上说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分子可以再分三、质疑再探回顾本节课学习,你还有哪些困惑?四、运用拓展学生自遍习题拓展练习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1、水是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2个元素。3、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4、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5、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板书设计课题3 元 素一、元素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银行2025葫芦岛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各地真题】附答案详解
- 中国银行2025宁波市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带答案详解(综合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测试卷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卷含答案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第一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卷(含部分解析)-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歌乐山下的英烈课件
- 涉警舆情应对课件
- 2025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赛事承办协议书
- 美术绘本创作教学课件
- 2025无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表申请书(模板)
- GB/T 7031-2025机械振动道路路面谱测量数据的报告
- 新材料研发开发合同
- 矿山支护工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