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五章-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二_第1页
37-第五章-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二_第2页
37-第五章-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二_第3页
37-第五章-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二_第4页
37-第五章-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二)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谷氨酞转移酶( -GT)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五、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六、血清总胆红素(STB)、非结合胆红素(UCB)、结合胆红素 (CB)三、-谷氨酞转移酶( -GT)1.参考范围:连续监测法:50U/L。2.临床意义-GT升高见于:(1)肝胆疾病 肝癌、阻塞性黄疸性胆管炎、胆囊炎(2)胰腺疾病 急、慢性胰腺炎(3)其他疾病 心肌梗死、前列腺肿瘤。(4)用药 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镇静药苯巴比妥或乙醇常致-GT升高。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碱性磷酸酶为一组单酯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其中以骨、肝、乳腺、小肠、肾脏的浓度较高。碱性磷酸酶可催化磷酸酯的水解反应,并有转移磷酸基的作用。当上述器官病变时,此酶的活性增强。1.参考范围:连续监测法:成人:40110U/L儿童250 U/L 2.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增高可见于:(1)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结石、胰腺头癌、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外阻塞。(2)骨骼疾病 骨损伤、骨疾病、变形性骨炎症(Paget病),使成骨细胞内有高度的ALP释放入血,如纤维骨炎、骨折恢复期、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不全等,因为ALP生成亢进,血清ALP升高。(3)用药 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血脂调节药)的不良反应,可导致ALP升高。五、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1.参考范围:总蛋白(TP):双缩脲法6080g/L白蛋白:溴甲酚氯法4055g/L球蛋白:2030/LA/G比值:1.5:12.5:1A/G比值减少至小于1,提示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实质性损害、肾病综合征等。急性肝炎早期,白蛋白量可不变或稍低,-球蛋白量轻度增多。 A/G比值的动态变化,有助于观察病情的发展与预后。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一、血清尿素氮( BUN)二、血肌酐(Cr)一、血清尿素氮( BUN)1.参考范围:速率法:成人1.787.14mmol/L婴儿、儿童1.86.5mmol/L2.临床意义各种肾脏疾病都可以使BU升高,而且常受肾外因素的影响。增高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道结石、肿瘤、前列腺疾病使尿路梗阻等引起尿量显著减少或尿闭时,也可造成血清尿素氮检测值增高(肾后性氮质血症)。其他 脱水,高蛋白饮食,蛋白质分解代谢增高,水肿,腹水,胆道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妊娠后期妇女,磷、砷等化学中毒等。二、血肌酐(Cr)1.参考范围:男性 44132mol/L女性 70106mol/L(二)临床意义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清Cr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仅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30%50%时,血清Cr数值才明显上升。在正常肾血流条件下,血清Cr升高至176355mol/L时,提示有中度至严重肾损害。血清Cr和BUN同时测定更有意义,如两者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已受到严重的损害。第六节 血液生化检查一、淀粉酶(AMS)二、血清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三、心肌肌钙蛋白I(cTnI)四、血尿酸(UA)一、淀粉酶(AMS)AMS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活性增高或降低均有临床意义。1.参考范围:血清AMS总活性:148333U/dl尿液AMS总活性:1001200 U/dl2.临床意义(一)活性增高诊断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AMS增高的最常见原因:血清AMS一般在发病后612小时升高,2048小时达到高峰,35天恢复正常;尿AMS于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比血清AMS慢。其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胰腺囊肿、胰腺管阻塞时AMS也可升高。(2)胰腺癌 胰腺癌早期AMS增高,是由于肿瘤压迫造成胰腺管阻塞和短时间内大量胰腺组织破坏所致。(3)其他 见于急腹症(病变累及胰腺)、乙醇中毒、肾衰竭(肾排泄AMS减少)。(二)活性降低(1)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分别因胰腺组织严重破坏或胰腺组织纤维化,导致胰腺分泌功能下降。(2)严重肾功能不全 排泄AMS障碍,尿AMS可降低。二、血清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一)参考值血清CK活性(酶耦联法):男性:38174U/L;女性:26140 U/L。血清CK同工酶活性:CK-MM 94%96%;CK -MB5%;CK-BB极少或无。(二)临床意义1.血清CK增高(1)心脏疾病 CK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AMI )的灵敏指标之一;其他心脏损伤:见于病毒性心肌炎、心脏手术或创伤性心脏介入治疗等。(2)肌肉疾病 如进行性肌萎缩、皮肌炎、急性脊髓灰质炎等。(3)其他 如急性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非疾病因素(如剧烈运动)。(4)药物性肌损 如服用他汀类药物,或他汀类与贝丁酸类药物联用引起的肌病。三、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cTn)是 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标志物(一)参考值0.020.13g/L0.5g/L可诊断AMI。(二)临床意义(1)诊断AMI AMI发病后36小时,cTnI即可升高。(2)判断微小心肌损伤: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他急性心肌炎。(3)其他 急性心肌炎患者也可出现cTnI低水平升高。四、血尿酸(UA)1.参考范围:男性:150416mol/L。女性:89357mol/L。2.临床意义1.增高(1)诊断痛风的主要实验室依据。(2)UA排泄障碍 如急慢性肾炎、肾结石、尿道阻塞等。 (3)生成增加 如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4)进食高嘌呤饮食过多。 (5)药物影响(长期使用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等)2.血尿酸减少见于重症肝炎、尿酸生成有关酶缺乏等。第七节 糖、脂代谢检查糖代谢检查一、空腹血糖(F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代谢检查一、血清总胆固醇(TC)二、三酰甘油(TG)三、高密度脂蛋白(HDL)四、低密度脂蛋白(LDL)糖代谢检查一、空腹血糖(F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参考范围:空腹血糖(FBG):3.96.1mmol/L。OGTT:FBG6.1 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 7.8 mmol/L服糖后1/2小时至1小时达峰,血糖峰值11.1 mmol/L全部尿糖定性试验均为阴性。2.临床意义(1)空腹血糖增高 FBG 7.0 mmol/L为血糖增高; 6.1 mmol/LFBG 7.0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胰岛素分泌不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导致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增多;应激状态:脑卒中、颅脑损伤、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等;肝糖原代谢异常;胰腺病变:胰腺炎、胰腺癌等;药物影响:如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等;脱水引起轻度高血糖,见于高热、呕吐、腹泻等。(2)空腹血糖降低FBG3.9 mmol/L为血糖减低;FBG2.8 mmol/L为低血糖症。胰岛素分泌过多:胰岛细胞瘤;降糖药过量: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升高血糖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等;肝糖原储存不足:肝炎、肝坏死、肝癌等;其他:特发性低血糖、服用水杨酸等药物。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临床意义(1)糖耐量降低(IGT) FBG7.0mmol/L,OGTT 2小时血糖7.811.1mmol/L,IGT见于:糖代谢正常与糖尿病间的过渡阶段(或糖尿病前期);严重肝病;其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胰腺炎、胰腺癌等。(2)糖耐量增高 多见于内分泌功能低下,如甲减、垂体功能低下等。4.糖尿病诊断标准FBG7.8 mmol/L或OGTT 2小时血糖11.1 mmol/L;或任何时间血糖(随机血糖)11.1 mmol/L。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1.参考范围:竞争免疫比浊法4%一6%2.临床意义(1)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 HbA1c水平与血糖浓度呈正比,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状况的良好观察指标。(2)鉴别高血糖 糖尿病高血糖的HbA1c水平增高,而应急性高血糖的HbA1c水平正常。(3)预测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HbA1c10%,提示并发症严重(4)HbA1c降低 贫血,或红细胞更新率增加。脂代谢检查血清脂质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及糖脂等。脂质不溶于水,必须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LP)才能在血液中存在、转运和代谢。根据密度不同,LP可分为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乳糜微粒(CM)等。一、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TC升高时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参考范围:成人:合适范围5.18mmol/L(200mg/dl)。边缘升高:5.186.21 mmol/L(200239mg/dl)。升高6.22 mmol/L(240mg/dl)。2.临床意义(1)升高血脂异常 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其他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以及阻塞性黄疸等。应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阿司匹林、口服避孕药等。长期高脂饮食。(2)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急性感染及消耗性疾病等。二、三酰甘油(TG)TG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独立危险因素和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1.参考范围:成人:合适范围1.70mmol/L(150mg/dl)。边缘升高:1.702.25 mmol/L(150199mg/dl)。升高2.26 mmol/L(200mg/dl)2.临床意义(1)增高 血脂异常 高甘油三酯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其他疾病 糖尿病、痛风、肾病综合征及阻塞性黄疸等。其他 高脂饮食、运动不足等。(2) 降低原发性-脂蛋白缺乏症。其他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肝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恶性肿瘤晚期、吸收不良等。三、高密度脂蛋白(HDL)HDL被认为是人体内具有抗动脉硬化的脂蛋白。(一)参考值 成人:合适范围1.04 mmol/L(40mg/dl)。升高1.55 mmol/L(60mg/dl)。降低1.04 mmol/L(40mg/dl)。 (二)临床意义1.降低血脂异常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其他疾病 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其他 高糖和素食、吸烟均可致HDL降低;服用噻嗪类、雌激素、受体阻滞剂等。2.升高饮酒或长期足量运动可使HDL升高。四、低密度脂蛋白(LDL)LDL是富含总胆固醇的脂蛋白,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1.参考范围:成人:合适范围3.37 mmol/L(130mg/dl)。边缘升高3.374.12 mmol/L(130159mg/dl)。升高4.14 mmol/L(160mg/dl)。2.临床意义1.升高血脂紊乱 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其他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阻塞性黄疸、肥胖症等药物影响 使用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滞剂等。2.降低 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