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双辽一中 张静静 教材分析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因其“博闻强志,明于治治乱,娴于辞令”,应对诸侯,后又任三闾大夫,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宠姬郑袖和大臣靳尚等旧贵族集团的人物,包围了怀王,后怀王又受到秦国使臣张仪的欺骗,与齐绝交,使楚陷于孤立,两次派兵攻秦,结果损兵折将,失去汉中六百里国土。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就在他两次被放逐的前后,写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泰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写了哀郢、怀沙两首诗后,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泪罗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一)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四)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法讨论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及特殊句式。【教学难点】理解和学习本课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来源: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沅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屈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主要作品:史记屈原列传做中提到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五篇。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二十五篇”,但未指出具体篇目,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以(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等二十五篇为屈原作品。所列篇数与汉书艺文志相合,但未列入招魂。现代学者认为,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招魂等二十三篇,基本上可以肯定为屈原所作。对招魂一篇尚有异说。卜剧、渔父是根据屈原传说敷衍而成,非屈原所自作。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仅见的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通篇洋溢着爱国热情和为坚持真理、理想而斗争的精神。九歌原为古代乐曲名,屈原用作这一组诗的名称,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她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是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前九篇是祭神的歌曲,各祭一自然神,以神名为乐章的篇名。国殇所祭是为国捐躯的战士。末篇礼魂是祭把结束时的送神曲。 二、难点重点分析1.识通假“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遭受。人穷则反本“反”通“返”,返回。靡不毕见“见”通“现”,表现。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意义,含义。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污浊。皭然泥而不滓“泥”通“涅”,染黑。屈平既绌“绌”通“黜”,指免除官职。齐与楚从亲“从”通“纵”,合纵。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见面礼。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接纳。被发行吟泽畔“被”通“披”,披散。2.辨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染黑)(2)名词作状语蝉蜕于浊秽(像蝉那样)其后楚日以削(一天天地)(3)名词的意动用法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以为祖先,即“效法”)(4)动词的使动用法复释去张仪(使离开)(5)形容词用作名词方正之不容也(端方正派的人)3.分古今(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欺诈的言论。今义:无理狡辩,动词。(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4.明句式(1)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句)(2)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断句)(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4)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5.积名句(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2011湖北高考)(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3)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三、掌握各段主要内容来源:Z&xx&k.Com1关于第一大段。 (1)难句解释: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平不与。”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疏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2关于第二大段。 (1)难句解释: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市委质事楚” 让学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市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市”,是指丰厚的礼物,“市”,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贽”,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心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汨罗。 3关于三、四两大段。 (1)难句解释: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拨: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四、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细、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写作特点: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I 614-2024COB小间距显示屏可靠性测试与评估规范
- 2025江苏无锡市妇联实验托幼中心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粤规科技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培训活动的感想
- 资阳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一般员工市场化招聘(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培训标语课件
- 线上线下数据联动-洞察及研究
- 2025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劳务派遣工勤人员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版男科疾病常见症状及护理技巧
- 运动饮食养成之道
- Kappa测试数据分析报告
- 安吉汽车物流运输优化方案全套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 变更董事股东会决议
- 02jrc901b电子海图操作jan中文说明书
- 精选幼儿园体能大循环方案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实验考查
- 例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开展(讲座)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优秀课件【最新】
- 《认识分式》教学课件【初中数学】公开课
- 制造企业物料试用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