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_第1页
经济生活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_第2页
经济生活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_第3页
经济生活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_第4页
经济生活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生活第一次月考试题一、本卷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经久耐用”,“经济实惠”往往是厂家和商家在推出自已的产品时始终不变的承诺.这是因为:A商品本来就是价值和价格的统一体 B商品的价值终究要通过价格表现出来C商品的首要属性是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D人们总是把商品当做一个二重性的东西来对待2.如果一双皮鞋换两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现在如果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那么一双皮鞋可换几件上衣? A. 1件 B. 4件 C. 8件 D. 16件3.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里所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创造的价值总是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受供求关系影响.4.生产同样一只茶杯,甲耗费了3小时劳动时间,乙耗费了4小时劳动时间,丙耗费了2小时劳动时间,三只茶杯在同一市场上出售,这时 A甲生产的茶杯价值量大 B.乙生产的茶杯价值量大 C.丙生产的茶杯价值量大 D甲、乙丙生产的茶杯价值量一样大5.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一的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这是因为他们生产同一种商品的 A劳动生产率不同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C劳动积极性不同 D产品质量不同6.下列关于纸币的认识正确的是纸币是一种货币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纸币完全能代替金属货执行金属货币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依据。 A. B. C. D7.在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规律对生产和流通等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引导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通过A人们自觉地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来实现的 B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来实现的C商品生产者互相竞争来实现的 D社会劳动生产率高低变化来实现的8.纸币之所以能够买到一定数量的商品,是因为A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 B纸币是劳动产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纸币就是货币 D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9.“金钱是毒蛇,是陷阱,是一切罪恶的渊源。”这一说法 A是正确的,因为它与金钱万能论是对立的 B是正确的,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货币的本质 C是错误的,因为它夸大了货币的作用 D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货币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10商品房的销售中经常出现“买涨不买落”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价格下跌,购买力一定增加 B价格上涨,购买力才会增加 C消费行为由价格水平决定 D消费行为受到心理预期的影响11“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史记。货殖列传),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 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 C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 D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12假定某一地区,鞋业生产出现以下三种情况,1、甲鞋厂劳动生产率首先提高,该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2、鞋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甲厂劳动生产率没有变3、甲厂与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在上述三种情况下,甲厂的鞋价值总量依次变化是A:提高、不变、降低 B:提高、不变、降低C:降低、提高、不变 D:提高、降低、不变13蔬菜有营养价值,音乐有欣赏价值,文物有考古价值,这里所说的“价值”是指A凝结在物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不同商品相互比较的交换价值C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 D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14“物丰价廉”和“物美价廉”分别表明了A供求与价格互相制约,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最佳结合B供求与价格相制约,商品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C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最佳结合,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D商品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15纸币,货币,一般等价物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币是货币的符号,能代替货币执行各种职能B纸币,货币与一般等价物都有本质的区别C纸币,货币与一般等 价物没有本质区别D纸币是货币的符号,货币与一般等价物没有本质区别16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5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3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 亿元:当年由于该 国政府多发纸币使商品价格上涨25%,商品价格上涨后流通中的货币量是 亿元,当年该国需要多发行 亿元纸币。下列正确答案是A 1000,1250,250 B 1200,1350,300C 1000,1200,200 D 1400,1300,27017街上卖冷饮的老太太说“我总订着广播电视报,听着天气预报,刮风下雨气温低,谁还想买冷饮?晚是电视里要有足球,好电视剧歌星演唱会什么的,我心里有谱,每天进多少货就看它了。”老太太的话反映A价值规律的要求 B价值决定价格的要求C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要求 D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价值的要求18张某花2万元购买一套进口组合音响,这2万元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现实的货币观念中的货币一套组合音响的价值一套组合音响的价格A B C D19。2008年,某商品价值为11元。2009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10元B.9元C.8元D.11元下图为建国60周年纪念币图案。回答20纪念币上正面的10000元执行的是_职能( )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21该套纪念币( )a.能收藏,但不能在市场流通 b.是商品,其买卖价格是固定的c.其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 d.是法定纸币22汽车的销售中经常出现“买涨不买落”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 ) a价格下跌,购买一定增加 b价格上涨,购买才会增加 c消费行为受价格的影响 d消费行为受人们的心理预期因素影响23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看( )纸币的发行量是否过多 物价是否持续攀升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 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变大a b c d2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其原因是( )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的代表 能够方便购物消费可以增强消费安全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良好的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abc d25现实生活中,尽管轿车的价格有时下降很多,自行车的价格上涨幅度很大,但轿车的价 格总是高于自行车的价格。这说明商品价格( ) a与价值总是保持一致 b高于商品价值 c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d是由价值决定的26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a b c d27.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2005年7月21日,100美元能兑换811元人民币;2007年5月,100美元能兑换756元人民币;而到2009年11月22日,100美元能兑换682.78元人民币。这表明( )a.人民币汇率升高 b.人民币贬值 c.美元升值 d.美元汇率升高28. 今天,有的家庭消费已经达到富裕水平,大部分家庭进入了小康生活,可还是有不少家庭还停留在温饱状态,居民消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因素是( )a.居民的收入b.物价水平c.收入差距的大小 d.未来收人预期29油价上涨以后,对于本来就不景气的航空业无疑是“雪上加霜”,燃油加价要由每个乘客来分担,出于经济的考虑,人们出行由乘飞机改乘火车,这是因为 ( )两种商品的结合共同满足人的一种需要 火车与飞机互为替代品两种工具的功能相近,可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火车与飞机是互补商品a bc d30人民日报载文说,寻常的西红柿、豆角、小白菜一装进泡沫塑料盒子再蒙上一层薄薄的保鲜膜,身价顿时翻了几个筋斗,寻常蔬菜“一装”、“一蒙”便身价倍增,其根本原因是( )a包装过的蔬菜使用价值增加了 b包装过的蔬菜营养价值增加了c包装过的蔬菜价值增加了 d包装过的蔬菜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0分)2009年4月,江苏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6,比3月回落01个百分点。4月份,食品价格上涨压力仍在,但肉、蛋、油、菜价格普遍下跌。猪肉价格延续3月的跌势,环比下跌18,连续两个月累计下跌52。在猪肉的带动下,4月份牛肉、羊肉价格分别下跌29和13。请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1)江苏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会对生产带来什么影响?为什么?(2)猪肉价格下跌为什么会带动牛肉、羊肉价格下跌?32(14分)高中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在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总平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合理消费”的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第一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本校同学对目前消费的看法。甲说:“现在物价涨幅那么大,以后还不知能长到什么程度,有钱就赶快花。”乙说:“物价上涨已经使得人们手中的钱无形中贬值了,现在更不能消费。”丙说:“消费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情况和需要,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1)如果该班邀请你参加讨化,请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别对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第二小组在社会调查中发现,若干年前,人们普遍存在“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然而,社会的高速发展却以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吃饭追求营养,穿衣追求时尚,精神追求愉悦、享受”已为更多人所赏识。(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们观念变化的原因。第三小组在调查中发现,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燕尾服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人中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如何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3)请你为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33(16分)芦笋由于含有人体所需的高营养价值,具有高药用疗效和高经济效益而成为风靡全球的保健蔬菜。山西省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全国芦笋主要生产基地。2006年、2007年,受国际国内货源供应紧张的影响,不少省内外加工企业,加价抢购原料,达到每公斤6元8元。在一般田块,亩产量达600750公斤,亩效益达3500元4000元,高产的可达7000元8000元,全年总产量约15万吨,仅此一项全省农民增收5亿元。葱这种特定条件下,由于缺乏组织引导,给农民一个错觉:品种好坏一个样都能获得好效益。巨额的收益,使农民种植芦笋面积成倍增加。2008年5月,还是一样的产量,每公斤的收购价格最低时只有15元,价格直落近5倍。价格的直线跌落,为芦笋行业的发展亮起“红灯”,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1)分析上述材料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2)分析说明应如何发展芦笋业。参考答案序号123456789答案DCCDABBDD序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DADDADAAB。19 - -24 AACDDB 25-30 DBAABC31(1)商品价格变动可以调节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因此,江苏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会刺激消费品生产者增加生产。(5分)(2)在可以互相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猪肉与牛肉、羊肉是互为替代品,猪肉价格下跌会使消费者增加对猪肉的需求,减少对牛肉、羊肉的需求,从而带动牛肉、羊肉价格下跌。(5分) 32(1)甲:看到了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但盲目消费是不可取的。(2分)乙:看到了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预期未来收入会减少,从而节制当前消费有一定合理之处,但过分抑制消费是不可取的。(2分)丙:根据自己的收入和需要适度消费,是理性的消费者。(2分)(2)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2收入是消费的基本和前提,居民收入的增长促进了消费观念的转变。(2分)(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限制耗能大污染严重企业的生产等,理由是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2分)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制定减少浪费的政策措施等,理由是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推动作用。(2分)33(1)(6分)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芦笋由于含有人体所需的高营养价值,具有高药用疗效和高经济效益而成为风靡全球的保缝蔬菜,说明了这一道理。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2006年、20()7年,受国际国内货源供应紧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