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到现代(一)_第1页
从传统到现代(一)_第2页
从传统到现代(一)_第3页
从传统到现代(一)_第4页
从传统到现代(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方艺术与审美的比较 从传统到现代 中西方艺术与审美的比较 重点 了解中国和西方由于各自文化的差异而反映在艺术审美上的特点 难点 学会比较中西方的艺术作品 一 走进西方 中西方艺术 是两种艺术形态 指 中国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东方艺术和以爱琴海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西方艺术 人类的原始先民们 他们在塑造对象时 都是以线作为基本的造型手段 这也说明 中 西方先民们其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但自从 哲学轴心时期 指西方的古希腊和中国的先秦时期 之后 中西方艺术观念逐渐形成了差异 西方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 提出了 数 量 的概念 认为 数 是万物的本源 是一切事物的原则 认为 美是和谐的比例 并提出了 黄金分割1 1 618 的理论 以此来阐明建筑 雕刻各部分之间的科学比例关系 为造型艺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因此 表现数的感性形式和数学逻辑则构成了西方艺术 科学的再现客观世界形式主义的基础 在古希腊 几乎所有的美学家和艺术家都认为 艺术的美是由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认为 美并不在于各种成分 而在于各个部位的比例 此后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 艺术就是模仿 的理论 并占据了西方的统治地位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 古希腊米隆 掷铁饼者 意大利米开朗琪罗 大卫 西方艺术创作讲求科学性 逻辑性 注重真实反映客观对象 把一切形态都真实地再现出来 因此 在绘画中 西方确立了以焦点透视为基础的观察方法 追求对光影 色彩以及客观物象自然形态的描绘 画家的主观思想要服从客观思想 西方艺术创作中 无论是表演艺术还是造型艺术 都是表现客观对象的真实性 被表现的对象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形象 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荷兰霍贝玛 密德哈尼斯的村道 俄国列宾 伏尔加河纤夫 二 感悟中国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的定居 采集 农耕的民族 形成了一个善于等待的民族 他不重视体量而重质量 故而他用很多眼睛看问题 吸收经验 远看叫望 近看叫睹 拿起来看叫察 所以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往往带有神秘的直觉性和感悟性 中国的哲学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 道家和儒家 道家讲求 道法自然 出世无为 有老子的 道德五千言 传世 儒家讲求 入世为仕 身居庙堂 有 四书五经 成为古代文人必修科目 中国美学是一种 层累美学 因为中国人的语言和思想很有意思 很多事情不愿言明 而靠感悟 这些依据于言语不太明确的 原典 而丰富的暗示性 正是 层累 形成的前提 庄子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因为 原典 言语的不太明确性 而致使每个人都可以对此有自己的理解 而最终形成某一个时代的主流意见 每个时代又各不相同 故而中国的美学总是围绕 丰富着 原典 这条主线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中国哲学思想认为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 是一个实体 一 即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 但又不虚诞乌有 只是不能具体描述 形容而已 二 指天地 三 指由天地产生的阴气 阳气和阴阳混合之气 万物均由这三者生成 故而万物均内涵着阴阳两股势力 并以其混合适中为和谐 故而 中国人十分崇尚 自然 把大自然之美看做造化之灵 把自我看做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中国美学和哲学思想认为 自然宇宙是永恒运动不息的 与宇宙自然相适应的艺术创作也应当如同自然本身那样 自由自在 轻松自然 这一思想早萌发于 易经 南朝宗炳认为 绘画的目的是为了求得 畅神而已 畅神 是指一种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 这意味着中国画创作不是完全依赖于所描绘的对象 而是客观对象在画家心中的主观反映 唐代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只师造化是不够的 必须对物象进行分析 评价 改造 经过大脑的加工而表现出来 北宋中后期 以欧阳修 苏轼 沈括等人提出了绘画创作重神似 意蕴 淡化形似的文人画理论 更加深远的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 苏轼说 论画以形似 见于儿童邻 沈括认为 书画之妙 当以神会 欧阳修认为 写意比写神更为重要 而且更难 他说 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 画着得之 览者未必识也 三 中西方艺术的比较 中国艺术是一种表现 表现的事物是一种意象 其合情但不一定合理 是由生活的真实上升为艺术的真实 如南宋梁楷的 泼墨仙人图 齐白石的 荷影图 西方的艺术是一种再现 是对现实生活中典型美的特征的再现和反映 达芬奇的 蒙娜丽莎 安格尔的 泉 中西方艺术的比较 西方的审美在于 不管反映什么事物 都要以明确的形态把它再现出来 荷兰凡高的 星空 法国米勒的 拾穗者 中国的艺术并不注重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绘 正如唐代诗人所说 妙悟不再多言 以形似之外求其画 书画发于情思 清代金农的 月华图 唐代张萱的 虢囯夫人游春图 中西方艺术的比较 中国绘画中的文人画 把 诗书画印 作为画面的组成部分 有时款大题而特题 文字往往多于所画的对象 这也是一种特点 清郑燮的 丛竹 北宋米芾的 珊瑚笔架图 元代王冕的 墨梅图 清代金农的 自画像轴 西方绘画 大多在画面中隐藏自己的签名和年月日 德国丢勒的 自画像 西班牙毕加索的 手持画板的自画像 中西方艺术的比较 中国绘画创作上讲究 造境 留白 空白 是造境的一种表现方法 起到 此处无声胜有声 的作用 他不直接把环境描绘出来 而是通过物象神韵的描绘来映示出背景 联想出背景 从而让欣赏者有无穷尽的遐想空间 清朱耷的 安晚帖 金张瑀的 文姬归汉图 西方绘画讲 空间 结构 塑造 而不讲究 空白 认为空白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 其总是很真实的 直接的把物象描绘出来 法国籍里柯的 美杜萨之筏 意大利乔尔乔内的 暴风雨 小结 1 了解了中国和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反映在艺术审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