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2.doc_第1页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2.doc_第2页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2.doc_第3页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二一选择题1、物体具有一定的亮度,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引起视觉感觉。这种视觉感觉的清楚程度称为()。A.照度 B.光强 C.视度 D.亮度2、( )是指不考虑特殊的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被照面积而设置的照明。A.一般照明 B.局部照明 C.综合照明 D.特殊照明3、下面不是控制和防止眩光的措施是( )。A.限制光源亮度 B.合理分布光源 C.光线转为射线 D.适当提高亮度,增大亮度对比4、下列哪个条件要求照度标准值分级提高一级()。A.进行很短时间的作业时 B.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能力时 C.作业精度或速度无关紧要时 D.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较低时、照度均匀的标志是:场内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均匀照度之差小于等于平均照度的( )。A.1/2 B.1/3 C.1/4 D.1/1、不属于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的是()A硫氧化物 B氢气 C氮氧化物 D卤化物和有机物质气体7、悬浮颗粒物又称飘尘,是漂浮在空气中粒径在( )以下A1 B 11 C17 D188、以下不属于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的是( )A新车内装饰材料 B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 C 外界污染 D人体自身的污染9、当儿童体内铅含量超过( )时,儿童脑发育就会受不良影响,称为铅中毒A0ug/L B80ug/L C100ug/L D120ug/L10、以下不属于从建筑物中的天然材料里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是()A镭 B苯 C钍 D钾1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嗅觉异常、刺激、过敏和肝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A甲醛 B苯 C丙酮 D氟化氢12、体内能量的产生、转移和消耗称为() A 能量代谢 B基础代谢 C 安静代谢 D 机能代谢13()是人在绝对安静下维持生命所必须消耗的能量 A 基础代谢量 B 安静代谢量 C能量代谢量 D 代谢量14、基础代谢量的符号 ( ) A R B1、安静代谢量与基础代谢量的关系().与无关11常用( )指标衡量劳动强度安静代谢量能量代谢量基础代谢量D相对代谢量17单位时间所需的氧量叫做() A 养需 B养债 C 养耗量 D养耗18动强度是指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 )及紧张程度。A、体力消耗 B、脑力消耗 C、体力活动 D、脑力活动19、依作业时的相对代谢率(RMR)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RMR的值为( )时可以持续作用。A、小于4 B、4 C、4到7 D、大于720、体力劳动强度指数的计算公式 I=T*S*W*10。其中M的含义是( )A、8小时工作日能量代谢总值B、8小时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C、一个工作日24小时代谢总值D、一个工作日24小时平均代谢率21、人体的最佳工作负荷是指正常情况下,人体工作8小时不产生( )的最大工作负荷值A、疲劳感觉 B、不适感觉 C、过度疲劳 D、疲劳积累22、体力疲劳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出现劳动机能衰退。作业能力( ),有时伴有疲劳感觉 的自觉症状现象。A、下降 B、上升 C、消失 D、增强23作业工程分为四个阶段,顺序为( ).1工作适应期2最佳工作期3疲劳期4疲劳积累期A、1324 B、1342 C、1234 D、213424、人体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不包括( )A.力量 B.耐力 C.能量代谢 D.体力代谢2、根据施力部位可把人体力量分为() A.手部力量,脚部力量 B.脚部力量,背部力量力量C.背部力量,颈部力量 D.手部力量,背部力量,脚部力量,颈部力量21、手部力量不包括() A.握力B.受操纵力C.卧姿手操纵力D.手背力27、工作负荷不可以从下列哪个方面评定( ) A.生理变化 B.生化变化 C主观变化 D.表情变化28、操作频繁的作应考虑那种作业( )A.双脚交叉 B.双脚平行 C.双脚相交 D.双脚并拢29、人在安静的时候,血糖含量为( )A.100mg100ml B. 101mg101ml C. 101mg100ml D. 100mg101ml30、以下不属于疲劳产生机理的是()A力源耗理论 B中枢神经变化理论 C生化变化理论 D工作绩效理论31、以下属于疲劳测定方法应满足的条件的是()A 测定结果应当是主观的表达 B 测定结果应当定型化的表示 C 测定方法能导致附加疲劳 D 测定疲劳是,不能导致被测者不愉快或造成心理负担或病态感觉32、以下不属于疲劳测定方法的是( )A 脑力劳动 B生化法 C 工作绩效测定 D 生理心理测定33、以下不属于生理心理测试方法的是( )A 两点刺激敏感阈限检查法 B 频闪融合阈限检查法 C 连续色名呼叫法 D 蛋白质含量34、以下不需要测定反应时的是( )A色名呼叫实践测定法 B 购消符号数目测定法 C 反应时间测定法D 皮肤电流反应测定法3、以下不属于疲劳一般规律的是()A 疲劳可以通过休息恢复 B 疲劳没有有累积效应 C 疲劳程度与生理周期有关 D 人堆疲劳有一定适应能力31、工作记忆编码效果受许多因素影响,不包括一下哪项( )A.觉醒水平 B.工作记忆的组块 C.加工深度 D.编码技巧37、认知系统的信息储存方式包括( )A.工作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A和D38、从功能上说,工作记忆是思维过程中( )保持的地方 A.结果 B.记忆 C.过程 D.感觉39、觉醒水平即大脑皮层的( )水平A.绩效 B.记忆 C.兴奋 D.保持40、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 )以上、数月、数年乃至终身不忘的信息。 A.一分钟 B.一小时 C.一天 D.一个月41、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不包括( ) A. 语义类型编码 B.语言特点编码 C.主管组织 D.客观组织4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听觉和嗅觉接触远距离的刺激 B.长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工作记忆的中间阶段C.感知记忆随时间的消逝而衰退 D.人的知觉过程所包含的信息和加工方式主要体现为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两种方式 43、下面不是注意的功能的是( ) A.选择功能 B.保持功能 C.调节及监督功能 D.抵抗内外环境的功能44、关于模式识别过程中,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的匹配实现方式不包括() A.模板匹配模式 B.原形匹配模式 C.特激愤析模型 D.周期分析模型4、人的信息处理的第3个阶段是( )A.感觉 B.中枢信息处理 C.反应系统 D.直觉信息处理41、信息在信息源和信宿之间传递过程理想模式( )A.完全接收 B.消耗殆尽 C.有损耗 D.混有其他信息47、传信率最低的是( )A.人机 B.机机 C.人人 D.以上都不对48、影响信息处理的的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 )A.大脑信息处理能力的界限 B.内部因素 C.外部因素 D.社会环境因素49、下列.影响反应时的因素中其中是刺激信号性质影响的是( )A.刺激的强度 B.精神准备程度 C.年龄因素 D.刺激物数量0、下列不影响定位运动时间的因素是( ) A.运动方向 B.操作者体质 C.空间介质 D.操作者年龄1、下列选项中不是启发性策略的是( )A.手段-目的分析 B.逆向搜索 C.爬山法 D.算法策略2、下列选项中不是线性推理模型的是( ) A.操作模型 B.语言模型 C.心理模型 D.空间表象模型3、下列有关长时记忆信息储存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存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B.从量的方面来讲,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的迁移而逐渐下降C.从质的方面来讲,存储的信息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化D.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再认和回忆4、声压是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用( )表示。A、P B、q C、m D、n、将声源发出的声音强度按频率顺序展开,使其成为频率的函数并考察变化规律,称为( )A、频谱分析 B、频率分析 C、声谱分析 D、声频分析1、当声压级一定时,频率(),人耳感觉()A越高 、越轻 B、越高 越响 C、越低 越响 D、越低 越轻7、通过计权网络测得声压级称为( )A、计权声压 B、网络声级 C、计权声级 D、网络声压8、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出的噪声一般在( )A、80100 B、80120 C、9010 D、40809、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71年提出的8h噪声暴露 的听力保护标准为等效连续声级( )dBA、80100 B、80120 C、890 D、1012010、一个声音的听阀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现象称为( )A、掩蔽 B、蔽护 C、声控 D、声蔽二判断题1、明度较高而鲜艳的暖色,容易引起人疲劳;明度较低、柔和的冷色,是人有稳重和宁静的感觉。( )2、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相同。( )3、依作业时的相对代谢率(RMR)指标评价劳动强度标准时,RMR越高,规定的作业率就越高。( )4、为了劳动持久,减少体力疲劳,人们从事的大部分作业有应低于氧上限。( )5、体力劳动强度指数由于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指数越大,反映体力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体力劳动强度小。( )1、T 米勒研究认为,一般人连续劳动240分钟而不至于造成疲劳积累的最大能量消耗界限为11.7kj/min.( )7、疲劳是指人的生理反应,不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 )8、营养物质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用于维持体温。( )9、营养物质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用于维持体温。( )10、作业时养的消耗量 可以在作业中直接测定 ( )11、杨旭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与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12、对确定的个体,能量代谢量的大小与劳动强度关系不大。( )13、安静代谢量是计算作业者一天的能量消耗和需要补给热量的依据。( )14、人体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有三个,分别为力量、耐力、新陈代谢。( )15、手的操纵力包括坐姿手操纵力、立姿手操纵力、卧姿操纵力。( )16、体力工作负荷可以从生理变化、生化变化、主管变化等三个方面行测定。( )17、操作频繁作业应考虑双脚平行作业( )18、手的操纵力包括在手部力量中( )19、人在安静时,机体的血糖含量为100mg100ml.( )20、疲劳测定方法应满足的条件中测定结果应该主管的表达。( )21、积极休息必消极休息是工作效率恢复提高率低( )22、脑力劳动一般采用消极休息方式。( )23、不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最先、最敏感的反映出来的是中枢神经的疲劳( )24、疲劳测定应以定性化方法表达。( )25、较长时间从事轻或中等强度劳动引起的疲劳,既有局部疲劳,又有全身疲劳。( )26、飘尘主要来源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建筑工地等( )27、粉尘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爆炸性,其危害极大( )28、长期接触高浓度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 )29、儿童铅含量过高的反应是面色发黄,生长迟缓等( )30、当空气中CO2浓度到达0.2%时,人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感( )31、空气污染主要可以分为有害气体、固体尘粒、可溶性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 )32、明适应的过程是人眼感受随时间慢慢降低的过程。( )33、眼睛观看物体可分为静视野、注视野和动视野三种状态。( )84、视力是评价眼睛分辨细小物体的能力。( )35、一般照明是指为增加某一指定地点的强度而设置的照明。( )36、光视野内出现过高的亮度或过大的亮度对比时,人们就会感到刺眼,影响视度。这种刺眼的光线叫做眩光。()37、间接照射比直接照明节省能源。( )38、1910年正式成立了国际人类功效学会(IEA) ()39、中国最早开展工作效率研究的是物理学家 ( )40、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 )41、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 )42、人-机-环境子在其构成的综合系统中没有关系 ( )43、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能力限度,是人-机-环境系统优化的基础 ( )44、人眼所能感受的光线波长为200180 ( )45、人体骨骼肌约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