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4课一厘米教案.doc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4课一厘米教案.doc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4课一厘米教案.doc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4课一厘米教案.doc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4课一厘米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情节。2能说出本剧的主题,学习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的主题。能力目标 1、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理解、明白女主人公的行为。2教育学生体谅父母,学会宽容,做一个正直、诚实、善良、有责任感的人。 情感目标 1、 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伟大,从内心激起对母亲以及亲人的热爱。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以及发展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摈弃从社会中沾染的不良习惯与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 1借一件小事来折射人性的光辉,映照平凡中的伟大这一深刻的主题。2领会小说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民族进度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教师拿出一把尺子,问:尺子上的一厘米会引发你哪些联想呢?导语:一厘米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长度,但这一厘米却引发了一场风波,今天我们就走进毕淑敏的一厘米去探个究竟。二、检查预习:1说说你所了解的毕淑敏。(学生把课前从互联网上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在班级内交流。)2检查生字词:三、情节与结构四、课文分析阅读全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阅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文章思想内容分析:1.小说写一个经常逃票的母亲形象,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成为孩子做人的榜样呢?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为什么一定要买票呢?就是没有她,车也要一站站开,也不能因此没有司机和售票员,也不会少烧汽油。”“当然她很有眼色,遇上认真负责的售票员,她早早就买票。只有对那些吊儿郎当的,她才小小地惩罚他们,也为自己节约一点钱。”2.尽管如此,陶影还是为不够1.1米高的儿子多买了一张票,为什么?3.陶影自己在做事上并不完善,为什么在儿子面前表现得截然相反?4. 课文第一部分还有哪些情节表现了陶影为此做的艰辛努力?作为一个普通女工,一个普通母亲,她为什么要这样做?5.陶影自己吃西瓜时啃得很苦,为什么不让儿子这样做?语言特色以及人物心理刻画分析:1.“就是没有她,车也要一站站开,也不能因此没有司机和售票员,也不会少烧汽油。”2. “她很普通,对谁都不重要,可有可无,唯独对这个男孩,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如何理解? 3. “她很看重两毛钱的,它等于一根黄瓜两个西红柿如果赶上处理就是三捆小红萝卜或者干脆就是一堆够吃三天的菠菜。”4.“其实地应该把票根保存起来。这样以后哪次集体活动或开食品卫生会,她骑车去,回来后可以用这张票报销,夫妇都是蓝领工人,能省就省一点。”5.“油漆皲裂的车门上,有一道白线,像一只苍白的手指,标定一一米。”6. “为自己再塑一个金身”是什么意思?7.“现有的家境要培育出具有大家风度的孩子,需要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这很难,就像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一样,但并不是做不到。”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熟悉了课文的故事情节,课后请大家认真阅读文章,想想陶影在你心目中是个怎样的母亲形象。五、布置作业探究练习1、2第二课时一、诗歌导入: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总是给予子女最无私最博大的爱。课文中的陶影,也全力以赴地给孩子以正面教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伟大的母亲,去感受她心中对儿子那份挚热的爱情。二、阅读第二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文章思想内容分析:1.陶影带儿子参观寺院,因什么事而受到儿子的误解?2.简要叙述这个误会过程。3.在这个误会过程中,陶影的心理变化过程怎样?4.面对这种情况,陶影对这场纠纷采取了什么态度?5.如果没有儿子在跟前,面对寺院门口查票的红衣青年的所作所为,陶影会如何做?6.为什么陶影对这场纠纷采取了忍的态度?7.陶影为什么想去买票?她最终补票了吗?为什么?8. 如果小说不加入买冰棍的老太太称量小也身高的情节,会对文章内容有何影响?9. 你怎样看待红衣青年?为什么?语言特色以及人物心理刻画分析:1.“陶影突然有些伤心。不就是一座庙吗?怎么连妈妈都不等了,旋即又释然,带儿子出来,不就是要让他快乐嘛!”2. “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硬的蚕丝从茧中袖了出来。”怎样理解?3.“在孩子面前,她要保持一个母亲最后的尊严。”三、阅读第三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文章思想内容分析:1. 陶影通过了怎样地不懈的努力,终于讨回了公道,挽回了自己作母亲的尊严,保住了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美好印象?2.即使陶影什么也不做,随着时间地流逝,小也也会忘记那一幕,但陶影仍然积极努力着,为什么?4.陶影对红衣青年的态度表现了她什么品质?5. 小说最后,对于两毛钱都很看中的陶影,为什么拒绝赔偿?为什么说“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告诉他,妈妈没有错儿”?语言特色以及人物心理刻画分析:1.“陶影很内疚,她对工作还是很负责的,这两天常常走神。”2.“日子像雪白的面粉,毫无变化地流泻过去。”3. “是的,陶影在这一瞬,也在问自己。她是个生性平和的女人,别说是两位素不相识的老年人登门致歉,就是红衣青年本人来,她也不会刁难他的。”四、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陶影的部分。看后请思考:你认为陶影是一位( )的母亲形象?A、 她很普通,对谁都不重要,惟独对这个小男孩,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B、 陶影充满感情地指了指小也。她想所有的人都会喜欢她的儿子的。C、天班上下来,累得不想动弹,真想凑合凑合算了。 D、(掏了张纸币)买一根冰棍就成了,妈不吃。自己把西瓜皮啃得很苦,儿子把瓜皮啃得太苦时却勃然大怒。E、(轻松但是极坚决)他不够1、1米的!我不知道国际米尺是什么造的,可我知道我的儿子是没有那么高,我知道我们没有逃票。F、不要车票报销 “为了小也,她忍”陶影独自坐公共汽车时,经常不买票。G、(执拗地)如果再设有音讯,我就直接去找! (郑重地)小也,你离两位爷爷再近点,我什么都不图,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同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 H、陶影的手像折断的翅膀僵在半空中。五、提高升华,理解主题1陶影,可以说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她却给孩子树立了完美的形象,你认为她可敬吗?谈一谈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新的认识和体验。(学生先讨论,然后再点名发言)2通过陶影这个人物,你受到什么启发呢?(主题探讨) (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收获)六、总结全文这是一篇反映母爱无私、伟大的文章,虽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