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范围小组讨论记录表.doc_第1页
知识产权的范围小组讨论记录表.doc_第2页
知识产权的范围小组讨论记录表.doc_第3页
知识产权的范围小组讨论记录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组讨论记录表小组数(510人)5人小组成员小组长讨论题目知识产权的范围讨论人员讨论时间2012年3月7日3月25日讨论主持人自我发言提纲(300字以上)知识产权的范围知识产权的定义,可以是概括式的,也可以是列举式的。本节一开始所说的,“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某些智力活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就属于概括式的定义。然而,相关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和大多数知识产权法教科书,都是以列举的方式来为知识产权下定义的。例如,1967年的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就是以列举的方式来为知识产权下定义的。根据该公约的第2条第8款,知识产权包括以下的一些权利: (1)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有关的权利; (2)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录音制品和广播有关的权利; (3)与人类在一切领域中的发明有关的权利; (4)与科学发现有关的权利; (5)与工业品外观设计有关的权利; (6)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有关的权利; (7)与防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权利; (8)以及产生于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的其他智力活动的权利。Convention Establishing 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1967, article 2 (8).“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虽然是以列举的方式为知识产权下定义的,但如果我们仔细体味,其中又蕴含着概括式的定义。具体说来,如果我们排除具体的权利内容,如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有关的权利等,那么该定义中剩下的就是,“知识产权产生于工业、科学、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智力活动。”或者说,知识产权是关于工业、科学、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智力活动成果的权利。显然,“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在为知识产权下定义的同时,已经划定了知识产权的大体范围。这就是版权、邻接权、专利权、科学发现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商标权、商号权和其他商业标记权,以及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其中的科学发现权,一般理解为是指发现者享有精神权利,而不享有专有权。其中的第8项“其他权利”,属于一个弹性条款,为新的知识产权内容留下了空间。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协议),也从贸易的角度出发,界定了知识产权的范围。根据协议的第1条和其他条款,知识产权包括以下内容: (1)版权与相关权; (2)商标权; (3)地理标志权; (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5)专利权;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7)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其中的“相关权”,即通常所说的邻接权。其中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在美国又称为“光罩作品”,在欧洲被称为“拓扑图”,但其含义都是指体现在半导体芯片上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其中的“未披露过的信息”,是指商业秘密,是第一次被纳入国际公约之中。在此之前,很多国家都没有将商业秘密纳入知识产权的范围,而是通过合同法或侵权法的方式加以保护。随着知识产权协议的缔结,商业秘密属于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定论。知识产权协议在界定知识产权的范围方面,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有一些不同之处。例如,协议所划定的范围,包括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这属于新的知识产权内容。又如,协议突出了地理标志权,这是因为地理标志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中,地理标志仅仅是各种商业标记之一。再如,协议剔除了“科学发现权”和作者的精神权利。这是因为,这两项内容与贸易基本无关。大体说来,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所界定的知识产权及其范围,更多地是从学理的角度做出的,而知识产权协议所界定的知识产权范围,则更多地是从贸易的角度做出的。这样,二者在知识产权界定和范围划分上的不同,也就很容易理解。 其他人员发言摘要(500字以上)知识产权是私权这里的私权,就是指民事权利。如同私法是指民事法律一样,私权也是指民事权利。“知识产权是私权”这句话,出自知识产权协议的序言。当然,这并不是说直到知识产权协议作了这样的规定,人们才承认知识产权为私权。应该说,“知识产权是私权”,不过是对于既有事实的一个描述而已。例如在西欧,版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个人财产权而受到保护的。或者说,当社会和法律将某些智力活动成果划分出来并给予保护的时候,就是将它们作为个人财产予以保护的。这样,人们就某些智力活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是一种私有财产权利。而受到保护的作品、技术发明和商标等,也都是权利人的个人财产。不仅西欧的法律如此。以西欧的知识产权法律为样板而制定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的法律,都是将版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作为民事权利予以保护的。中国近代从日本和欧洲引入知识产权法律的时候,也是把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作为民事权利来规定的。到了1986年的民法通则,又在第五章第五节中,对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作了原则性规定。邹琦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利,不同于人们就有形财产权所享有的权利。然而,如何理解知识产权的无形,却不是一个很容易说清楚的问题。知识产权的“无形”特征,取决于它所保护的智力活动成果的特征。大体说来,人们就土地、房屋、汽车和衣物等有形财产所享有的权利,是有形财产权利。这是因为,土地、房屋、汽车和衣物等,是有形的物质或财产。与此不同,人们就某些智力活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则是无形财产权利。这是因为,人的智力活动成果是无形的,表现为某种信息,而非有形的物质。或者说,受到保护的智力活动成果,如作品、技术发明、商业标记,是无形的财产,是就某些信息所享有的权利。人的智力活动成果,产生于人的大脑与有形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或者说,当人的大脑与客观的有形物质相互作用时,就已经有了智力活动,并且有可能产生相应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智力活动成果,可以是作品,也可以是技术发明,还可以是商业标记及其所代表的商业信誉。同时,人的智力活动成果又是无形的,不同于有形的物质。或者说,人的智力活动成果虽然产生于人的大脑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但又不同于有形的物质或物品,总是表现为某种信息或创意。这种信息或创意是无形的,完全不同于有形的物质或物品。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人的大脑所产生出来的智力活动成果,或者说某种信息或创意,又必须体现在一定的有形物质上,才能够为人们所感知,并且受到保护。例如,作品应当体现在一定的物质媒介上,技术发明应当体现在一定的产品上,商业标记也应当以某种方式体现出来,才能够受到保护。那些停留在某人的大脑之中的,那些没有体现在一定有形物质上的智力活动成果,要么不能受到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要么难以受到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无形的智力活动成果与有形的物质载体区别开来,就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作品必须体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如纸张、画布、胶带、磁带或光盘上。但是,纸张等有形物质是作品的载体,不是作品本身。著作权法所保护的是作品,而不是作品的物质载体。即使作者将自己的手稿或者画稿转让给了他人,作者仍然对自己的作品享有版权。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二条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下列各项有关权利:1)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2)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3)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4)科学发现;5)工业品外观设计;6)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7)制止不正当竞争;8)在工业、科学、文学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创造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其他权利。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第一部分第一条所规定的知识产权范围中,还包括“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这主要是指工商业经营者所拥有的经营秘密和技术秘密等商业秘密。此外,该协议还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列为知识产权的范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不断涌现新型的智力成果,如计算机软件,生物工程技术,遗传基因技术,植物新品种等,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公认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 知识产权的称谓来源于18世纪的德国,将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概括为知识产权的主要是著名比利时法学家皮卡弟,这一学说被广泛传播,得到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承认。对我国来说,知识产权是个外来语,是对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一种翻译。对知识产权的概念或定义和其特点,我国学术界各种观点和争论颇多。有的学者主张从知识产权的范围了解该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应当用概括式给知识产权下定义,还有的学者建议在民法学研究中建立大于知识产权范围的无形财产权体系。从国际上看,对规范知识产权领域立法、执法和一般民事行为影响重大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本身并未给知识产权下概括性的定义,它们只是规定列举了知识产权应当包括的范围和权利种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著的知识产权法教程则从知识产权保护客体的角度提出:知识产权是同情报有关的财产,这种情报能够同时包含在全世界任何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