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最新).doc_第1页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最新).doc_第2页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最新).doc_第3页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最新).doc_第4页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最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地球与地图一、 地球1. 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2. 大小: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4万km,表面积5.1亿km2二、 地球仪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形状半个圆,且都不平行一个圆,且都平行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180度从赤道向南、北各分90度实质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角)地表某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代号东经(E)、西经(W)南纬(S)、北纬(N)分布规律东经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的度数愈向西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图示规律总结:1、南北半球分界线:0o纬线,即赤道2、东西半球分界线:20oW、160oE 20oW 0o 160oE 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3、 两条正相对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正相对的两条经线度数相加等于180o (东西经相反)4、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度数相加等于180o(但东、西经不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不同)5、东经度数增大的方向(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三、经纬网的应用1、定坐标2、定方向(1)同一经线上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同一纬线上两点为正北、正南关系(2)不同经纬线上,经线确定南北,纬线确定东西方向定东西: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o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定南北(极点)(3)根据经度判断东西:A两经度同为东经,则度数大的在东,度数小的再西 B两经度同为西经,则度数大的在西,度数小的在东 C一东经一西经,则两经度相加a若和大于180o,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B若和小于180o,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3、定距离(1)同一经线上,纬度间隔1o的间隔长度都相等,约是111千米。(2)同一纬线上,经度间隔1o的间隔长度为111*cos(为该纬线的纬度数)60o纬线是赤道的一半。4、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过地心且经过两点的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就在经线上(2)同一纬线上两点 A两点经度间隔等于180o,则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极点为最短距离:若两点同位于北半球,则过北极点;若两点同位于南半球,则过南极点 B两点经度间隔小于180o,则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向极点凸:若两点同位于北半球,则向北极点凸;若两点同位于南半球则向南极点凸四、地图1、三要素(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A图幅面积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B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C比例尺放大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到倍数的平方。(2)方向A指向标 B经、纬线定方向 C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图例2、等高线地形图(1)坡度大小: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2)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弯曲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河谷呈字型 高原:海拔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处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四周高,中部低(3)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 山脊:等高线由高向低凸,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又叫分水岭山谷:等高线由低向高凸,山脊之间低洼部分,河流在山谷处发育,山谷线也叫集水线(总结: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4)应用A求陡崖相对高度:(n-1)dH(n+1)d(n表示穿过陡崖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两条等值线间的闭合等值线区域,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较小值B确定公路、铁路线:一般情况,选择坡度较缓、线路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沿等高线修建。C工业区、居民区的选址: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的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地形剖面图绘制步骤:1、确定剖面线2、确定比例尺,建立剖面图坐标系,并在剖面图的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3、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4、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第二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组成宇宙的物质统称为天体。如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星云、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2、天体系统(1)概念:邻近的天体彼此相互吸引,形成了以质量大的天体为中心、其他天体围绕这个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科学家称他们为天体系统。(2)结构:地月系太阳系总星系地球月球银河系其它行星系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3、太阳系(1)中心天体:太阳(2)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八大行星公转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八大行星分类:A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B巨行星:木星、土星C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1)自身条件:A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形式存在 B体积和质量适中保证了适当的引力吸附大量气体包围在地球表面,形成大气层 C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适中,温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不大,有利于生命新陈代谢。(2)稳定的宇宙环境A太阳光照稳定 B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影响:A直接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 B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如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直接利用太阳能)重点:1、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1)纬度因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2)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3)天气状况: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所含的尘埃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多。四川盆地成为我国太阳辐射的低值中心原因: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2、影响年日照时数的因素:(1)纬度因素: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 (2)地势高低: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3)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2、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构成:由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耀斑,活动周期为11年对地球的影响:A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如引发水旱灾害等 B对地球磁场的影响:a扰乱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出现极光 C对电离层的影响: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基础内容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北逆南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自转3600,23时56分4秒,为1恒星日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为1恒星年速度角速度:各点均为150/小时(N、S极点除外)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递减(N、S极点除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二、地球自转意义1、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为1个太阳日)(1)晨昏线:昼夜半球分界线(晨线: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2)晨昏线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3)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2、产生时差(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上,地方时不同。 地方时计算步骤:求经度差(同异+)求时间差=经度差/15o东加西减(2)时区:15o一个时区,共24个时区 中央经线=15o*时区数(3)区时:每个时区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标准时求区时步骤:求时区:经度/15o,若余数大于7.5o,则该经线所在时区为所得整数商+1,若余数小于7.5o,则该经线所在时区为所得整数商求时区差(同异+)求时间差=时区差东加西减(4)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0时所在经线 人文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近似看作180o经线求日期范围题型:1.求0时所在经线 2.画图3、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o26 黄道平面: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 赤道平面:与地轴垂直的平面南北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度数,南北极圈度数=90o-黄赤交角度数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叫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连续两次春分日的时间间隔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一回归年。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3、昼夜长短的变化(1)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其他地区随纬度的增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加大;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2)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极昼范围达到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内都有极昼现象。(3)北半球冬半年(9月23日前后至来年3月21日前后)昼夜长短情况与夏半年正好相反。(4)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5)每年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昼长=日落日出;昼长=昼弧/15o,夜长=夜弧/15o;日出=12昼长/2,夜长=12+昼长/2技巧:(1)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日出6点之前,日落18点之后。春分夏至,北半球日出时间渐早,日落时间渐晚;夏至 秋分,北半球日出时间渐晚,日落时间渐早。(2)北半球冬半年(9月23日前后至来年3月21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日出6点之后,日落18点之前。秋分冬至,北半球日出时间渐晚,日落时间渐早;冬至次年春分,北半球日出渐早,日落渐晚。左倾左冬;右倾右冬4、季节更替天文四季: 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是夏季。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是冬季。四季成因:5、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随纬度变化: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o-太阳直射的纬线与某地所在纬线的纬度差(同异+)重点题型: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求热水器的安装角度楼间距确定房屋的朝向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总结1、关键时刻:(1)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2)平分昼半球经线地方时为12时,平分夜半球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2、求太阳直射点坐标:(1)求纬线a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则为春分或秋分,太阳直射赤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