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文库道德经读书笔记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能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犹如天空中的繁星,而又名老子的道德经更是被誉为万经之王。在国内,它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国外,也被广为传诵。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人都多人都接触或学习过老子的道德经的内容,但在真正阅读完全书后,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和内涵。“道可道,非常道”。提到老子,道教或是相关学说时,人们总是在第一时间想起来。这句话让人觉得道德经是都是些深奥难懂的长篇大论,却不曾想到它只是一本薄薄的书。书虽然薄,它包含的知识却不少,这短短五千多字,包含了哲学、政治、军事、伦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难怪诸多皇帝都在阅读后发出喟叹,甚至外国读者也连连称赞。作为大学生,我认为这本书对于我们也有着一定帮助。我从学校图书馆借阅阅读的这本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道德经全鉴对道德经的内容进行了细分,分为了“道”的总论、修身之道、养心之道、处世之道、待人之道、谋事之道、为上之道和避祸之道共八大章,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了解每一章的中心思想。道德经开篇即提到了“道”。老子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由生及灭的规律,“道”无处不在,但是我们摸不着、看不到,也很难拿言辞来解释。道家主张“无为”,老子开篇就阐明了“无”是天地万物本始,与“无”相对的“有”则是万物根源的观点。归根结底,“无”与“有”都来源于相同的源头道。正如人同时有着积极与消极两种思想一样,“有”与“无”总是同时存在的。“祸福”是相对的,我们永远无法避免与“祸”的正面接触,居安思危才能减少“祸”的风险。同时,我们也要明白,“祸”与“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我们总是认为刚与强总是能战胜柔与弱,而老子则辩证的认为越柔弱的东西就越坚强。我们平时总说“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其实,老子早就提出了要以大道看“简繁”。“治人、事天,莫若啬”,如果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做事就会很有效率,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第一章中,老子提出了引人深思的观点:“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不仅要学习,更要明白为什么学习。如果我们盲目且毫无目的地学习,不仅浪费了大好青春,最终也会一事无成。老子在道德经中用很多篇幅来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完美的,就算是圣人也是经过后天修得的。我们也许不能成为圣人,但是必须成为“君子”。老子认为君子有着这几大特点。首先,要学会内敛。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傲慢自负,因为这样必定不能长久。其次要做到少说多做,具有不与人争的精神。言多必失在当下社会并不是错的,我们要拿捏好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说的恰到好处。善与恶之间往往只有一念之差,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提醒自己,防止因不经意走上“恶”的道路。人存在的一大目标是追寻幸福。早在几千年前,老子就看透了幸福的真正意义:简单,自然的人生就是快乐的人生。面对困难与挫折,要做到宠辱不惊。人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又时令人感到绝望。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将永远与它们为伴。我们不应该太悲观,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水滋养万物的同时也身处污垢之地,却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本性。老子提出我们要跟水一样,顺应自然,这就是养心的道理。“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人的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欲心总是阻止我们追寻简单,自然人生。我们不能受名誉、地位等身外之物的影响,不要为它们而活。“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心灵需要自由,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对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操心。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自然的,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心去感受,就一定能体会到幸福。我认为第四章讲的“处世之道”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有着莫大帮助。从古至今,社会都是一个整体,没有谁能独立生存,更不能成就伟业。虽然老子自己选择过归隐山林的生活,但是他仍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通过阅读这一章,我们会学习如何游刃有余地立足于社会。“人无信而不立”,在社会上首先要讲诚信,诚信不足就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做到诚信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需要培养自己诚信的品格,在平日就以诚信为立身之本,不做有违诚信的事情。其次要学会不轻易许诺。俗话说“一诺千金”,如果对别人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实现,否则就不要轻易承诺。如果轻易许诺,就会面临失信的风险。几年来在社会上失信的人不乏曾经风光一时的人物,他们拿到投资者的资金不善加利用,造成亏空甚至负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负债人员的打击力度。在法院要求下如仍不偿还,就会被列入“老赖”名单,限制其进一步消费和出行。在平时生活中失信会被别人认为你说话不算数,只能表示遗憾,而在社会上失信,是一种犯法的行为,为此,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信守诺言。第五章“待人之道”向我们介绍了对待别人方面的知识。就像物理中学过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你如何对待别人,反过来别人也会这样对待你;你尊重别人,别人同样也给予你相同的尊重。如果受到了别人的冷漠对待,先不要去埋怨别人,先想想自己对待别人是否热情,自己是不是在待人上做到了位。对待别人,我们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同时我们也要发行反省自己在对待别人时是否做到了“道”的要求。如果我们在待人和处事上都做的出色,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谋事之道。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一定知道如何谋事。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收获事业上的成功,首先要有梦想。梦想就是事业的第一步。明确的梦想是我们成功路上的灯塔,在我们迷茫时为我们指引航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难事也是由一个个易事所组成的,如果我们能做好易事,难事对我们就不再是一个挑战。细节决定成败,做大事更要注重细节。做大事疏忽细节造成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能成就大事业的人都具有踏实稳健的作风,这便是“道”所要求的。在治国层面上,老子认为,只有对百姓一视同仁,遵循“无为”而治,才可以治理好天下。这些治国思想同样适用于现代的管理上。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为了最大程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必须要做到对员工一视同仁。同时也要多关心员工,不要只追求最大的利益,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团队的建设。在团队管理上,就是要顺应人性。管理者如果不了解人性,就不可能发挥管理的作用。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办公室墙上的条幅写着:“无为而治”。在这四个字下面有英文注译:“最好的领导者是能帮助人,却让人感到不需要他”,及“领导人的责任要做到你在领导,又要做到别人并没有意识到你在领导。”简化一下,其含义就是多领导少管理。最后一章讲述的是“避祸之道”。人人都想平平安安、无忧无患的生活下去,可真正能善始善终的人少之又少。如何避免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老子认为,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隐藏在繁华中危险的种子,面对功名利禄保持一颗淡泊的心,就能够趋利避害。阅读完道德经全书后,我真正觉得这是一本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当然,并不是道德经这本书中所有的观点都适用于当今社会。老子认为一切都应该顺从自然,遵循“道“来行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医学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融入与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研究报告
- 建筑装饰设计与材料检测结合实习报告
- 标准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立项备案项目申请)
- 2025年科创大数据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影像扫描仪项目提案报告
- 校园暴力预防与性侵工作计划
- 旅游行业主要设备材料供应计划
- 金融行业会计与统计核算实习报告范文
-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定制版)
- 2025年人机交互领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春季招聘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西晟诚环美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整沟治理项目报告书
- 《酒店业运营管理》课件
- MOOC 儿科学-四川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10kV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改造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 七人学生小品《如此课堂》剧本台词手稿
- 110kV升压站土建监理实施细则
- GB 25595-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糖(高清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