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到民间采风去.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到民间采风去.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到民间采风去.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到民间采风去.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到民间采风去.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题: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关注家乡特色,介绍地方文化 授课教师:周萍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南照镇中心学校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关注家乡特色,介绍地方文化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梳理课文,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2、围绕家乡特色,了解地方文化,让学生学会感受、学会积累、学会思考,学会组织语言表述。3、学会欣赏、尊重民俗文化,增强保护传承民俗文化意识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梳理课文,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难点:学会欣赏、尊重民俗文化,增强保护传承民俗文化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地方美食图片、地方文化记录的相关书籍和照片。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法、质疑探究法、分组研讨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背景介绍: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一个描写民俗的散文单元,其作品有沈从文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萧乾的吆喝、琦君的春酒、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适合学生学习借鉴的文学单元。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我利用幻灯片展示我国各地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民风民俗的了解和热爱。接着在学生兴致高昂的氛围中,我特意结合阜阳地方特色,设计了一场“关注家乡特色,介绍地方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二)、梳理课文内容、明确学习目标本单元课文都是著名作家的作品,内容都是表现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我和学生一起梳理课文内容,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概括这些文章留下的印象。结果多数同学说出来的是“吃”字,针对这个词,我问同学们:我们阜阳有哪些好吃的?这些食品背后有什么文化内涵?接着,我出示了本次活动的课题及学习目标“关注家乡特色,介绍地方文化”(三)、寻找阜阳特色、了解地方文化说到好吃的,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话,各种食品纷纷“上桌”,干鱼腊肉香肠,水饺米酒汤圆-我忙打断了他们:请关注阜阳特色!大家立即哑口无言。是啊,这些东西似乎别的地方都有哈!哪些是阜阳特有的呢?还是一些去过外地的同学见识广些,大家一致认为有几样东西不仅北京、上海、广州没有,就连阜阳周边如:霍邱、亳州也极少见,它们是撒汤、枕头馍、八大块、格拉条等。这些在阜阳可是天天见,人人爱吃的大众食品,绝对算是阜阳的特产。接着了解地方文化,阜阳的八大块、格拉条还有文化?同学们面面相觑,我提醒他们,八大块、格拉条是什么做的?体现了阜阳的什么特色?皖北平原、滨临淮河的并不只有阜阳,以面粉、肉或糯米为原料的各种小吃和菜肴有无数种,何以八大块、格拉条成了阜阳的特产?同学们纷纷思考,小心求证,从八大块、格拉条的形状、寓意、做法、吃法等方面说开去,从阜阳的地理位置,阜阳人的性格特点等方面说开去。这样,自然就形成了关于八大块、格拉条的“地方文化”,当然每一样阜阳特色的食品背后都有独特的文化。(四)、描述关注对象、提升语文能力随便说不行,还要上升到语文学习的层面上。接着,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要求在小组内分工完成:(1)描述格拉条,做到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2)说明格拉条的做法,让人一听就会(3)设计格拉条的吆喝语和广告,让人听了就想买。面对“要让人”的要求,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思考,果然是人人有话说,特别是吆喝语,不仅有文采,更有特色,再加上当场吆喝,想不笑都难。(五)、重温大师作品、抒写个性文章接下来布置作文题目,半命题作文,要求关注阜阳特色,介绍地方文化,但总不能都写阜阳的“八大块、格拉条”吧,“阜阳的特色在哪里”?于是,我带领同学们重温本单元作品,开启智慧:云南有歌会,我们有三月二十八庙会;汪曾祺的高邮有鸭蛋,我们有粽子;过去北京有吆喝声,现在我们有叫卖声;琦君的家乡请喝春酒,我们乡下摆流水席喝喜酒.粽子非阜阳独有,鸭蛋也非高邮专利。汪曾祺笔下有了高邮端午的习俗,有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情感,那鸭蛋也似乎只是高邮的了。喝春酒不仅仅是琦君家乡的特色,但因为有了琦君对家乡特别是对母亲的思念,才让人甚为感慨!可见,融入对家乡、对亲人的感情,写出家乡的特色就可做到“关注家乡特色,介绍地方文化”了。学生思路豁然开朗,各种符合要求的文题纷纷出笼:“端午的粽子”、“奶奶的四喜丸子”、“外婆的糖酥角”、“南照的吆喝”、“家乡的三月二十八”“阜阳的格拉条”我并没有要求学生下笔,仍是带着他们分析本单元的文章特色,从内容到结构、从主题到情感、从语言到手法,力求有效借鉴,同时要求他们利用周末放假回家时间去调查了解所写对象的相关知识,力求文章写出对象的特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果然,有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学生们都有内容可写,又有现成的范文,知道如何去写,交上来的文章大多达到要求,后来,有几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还发表在各类刊物上。板书: 综合性学习 (到民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