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外阅读理解(四)A卷_第1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外阅读理解(四)A卷_第2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外阅读理解(四)A卷_第3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外阅读理解(四)A卷_第4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外阅读理解(四)A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外阅读理解(四)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1 . 课外阅读松树的风格我对松树怀有敬仰之情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的树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树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1找出文中描写松树用途的句子,读一读再填空。松树的树干_;松树的叶子_;松树的脂液_;松树的根和枝_。2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3“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4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说明松_。(2)“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说明松树_。2 . 阅读天地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漏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下面的说法哪个更准确,在括号后面打对号。这段话写了荷叶的美丽。( )这段话写了荷叶和荷花的美丽。( )这段话写了荷花的美丽。( )(2) 文中“有的有的有的”用得很好,请照样子写一句话。3 . 阅读段落,完成练习。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1)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2)外祖父坚持把“我”和妈妈送到船上,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3)外祖父为什么要送给“我”一块绣着梅花的手绢?4 . 阅读练习。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拣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的碗里,剩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上的肉好吃。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妈妈买了家乡很名贵的鲑鱼。吃饭时,妈妈把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说:“你忘啦,妈妈喜欢吃鱼头。”外婆眯缝着眼,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刺,放进我的碗里,并说:“伢呀,你吃。”接着,外婆就夹起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吃着,不时吐出一根根小刺。我一边吃着没刺的鱼肉,一边想:“怎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1妈妈真的喜欢吃鱼头吗?为什么?2在下面的( )里填进一个字。妈妈把鱼肉( )进外婆的碗里。外婆慢慢( )去几根大刺,( )进我碗里。然后用没牙的嘴( )鱼头,不时( )出一根根小刺。3读一读写外婆的这一段,外婆说的两句话让你懂得:_快乐阅读。看完电视后,老王一夜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儿子,昨晚的天气预报你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让你妈给你寄”“知道了,知道了。”可能是老王的絮(x)絮叨叨让儿子不耐烦了,没说几句话就撂(lio)下了电话。他准备再拨过去,电话铃响了,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他正要回答,一股凉风从窗缝里乘虚而入,使他打了个大喷嚏(t)。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是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呢?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七岁时的“劣(li)迹”一直讲起老王赶紧截住她的话头:“妈,您那边天气怎么样?”“雪还在下呢!”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5 . 短文叙述事情的时间是_,地点是_,主要人物是_和_。6 . 文中共写了两次通话:第一次是_。第二次是_。7 .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不由自主:_8 . 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是因为( )A老母亲怎么连自己小时候的事情都记得那么清楚。B天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