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山茶花 2教案 鄂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山茶花 2教案 鄂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山茶花 2教案 鄂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山茶花 2教案 鄂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山茶花 2教案 鄂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山茶花 2教案 鄂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能力目标: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韧、顽强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2通过朗读感受山茶花的美和“一股特别的劲儿”。教学过程:一、 熟悉学生。1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同学们真精神!我夸你们真精神,你们夸夸我吧!(老师真精神!)我们再来一次,一起大声说好吗?同学们真精神!同学们真可爱!夸老师能换个词吗?2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那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它呢?(学生说)3其实我也是爱花的人,今天我把最喜欢的花带来了,想看看吗?一会保证让你欣赏个够。二、 激情导入。1现在我来告诉大家,我最喜欢的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的“山茶花”。见过它吗?那就让我们一同来领略它的风采吧?(放课件)2看过了山茶花,你想说点什么呢?(学生说)三、 通读课文 理清层次。1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赞美过山茶。就连本文的作者也为之倾倒了。那么他笔下的山茶花怎样美呢?清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用心去感受一下好吗?2请几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山茶花哪美?3. 山茶花哪美呀?谁能具体说说从哪到哪写的是颜色美?哪里写的是形态美呢?4如果你在课文上标注出来,你就更会读书了!四、 精读课文 体验感悟。1在花的世界里呀,山茶的色彩之美可谓是首屈一指。下面大家就把颜色美这部分仔细的、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你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花?为什么喜欢它?你能读出来,让大家也感受到吗?2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3指名说,要求:先说你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花,然后给大家读读,最后说说为什么喜欢它。4学生汇报:A“白”:理解“晶莹”、“沁人心脾”的含义,“沁”是生字,你能联系课文内容记住它吗?(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B“粉”:什么是“轻绡”?丝织品有什么特点呢?这样的丝织品是用什么织出来的呢?(同桌互相读男生读女生读)C“墨”:“千尺清潭”什么样?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的想一想:在明媚的阳光下,千尺深的潭水是怎样的清澈呀!宁静的水面上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你感受到这与众不同的美了吗?(小组读指读)5我们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一读。6这么美的句子我们是不是应该记在心里呀?(引导背诵)7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下“红山茶”和“黄山茶”吗?8山茶花这么多颜色,真可以说得上是“色彩缤纷”哪!它不但颜色美,花形也很美呢?(指名读)这么多颜色用个词来形容就是“形态万千”。五、 研读课文 升华情感。1真不愧是十大名花呀!无论是缤纷的色彩,还是多姿的花形,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它为什么这样美呢?清大家读读课文剩下的部分,找一找原因。2(学生说)是啊!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须充分的准备。山茶花不就是这样吗?它每时每刻都在积蓄着力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有一天能把最美的花朵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更喜欢它了呢?六、品读课文 学会做人。1学生配乐朗读。2同学们,我们做人不也应该有股特别劲吗?就像山茶那样,在风雨中,学会坚定和执着,在追求中,显出生命的本色!板书: 山 茶 花色: 色 彩 缤 纷形: 形 态 万 千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山行 1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要求:知识目标: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情感目标: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教学难点: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课前准备:课件、学生书写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音乐)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1.齐读诗题。2.配乐范读。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顺。2.同桌互读。3.指名读诗。重点指导“生”“斜”。4.齐读全诗。三、再读想象,整体感知。1.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学生自读想象。2.同桌互说。3.指名说。(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四、以画为媒,研读感悟。1.课件出示图画。(图画内容:石径不斜,人家太显,枫叶不红,人物不见)这幅画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边读诗边思考。(1)学生个人自读思考。(2)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反馈,读中悟诗。根据学情,相机指导:(1)指导朗读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根据学生指出的“小径太直、人家位置错误”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多媒体演示:小径由直变曲、人家移至白云生处。) 个人读、学生练读、师生共读、齐读相结合。重点体会“斜”“生出”。教师引读:白云人家,蜿蜒石径,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时节啊,诗人远远望去,感叹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2)指导朗读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根据学生指出的“人物马车不见”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多媒体演示:马车出现。)a.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b.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操作:枫叶变红。诗人没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红红的枫林,他停车就是因为爱这美丽的枫林!c.师生齐读。引导学生角色换位体验:你就是诗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交流个人感受,进一步体会“坐爱”、“红于”、“晚”。练读,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小组共读、师生读、两人读等。配乐齐读。3.配乐背诵。(1)描述画面。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约约,秋意绵绵啊,当那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花还红的枫叶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留恋忘返!指名读。(2)指名看画面背诵诗。(3)配乐齐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