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五柳先生传》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1).ppt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五柳先生传》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1).ppt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五柳先生传》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1).ppt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五柳先生传》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1).ppt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五柳先生传》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 2 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1 借助工具书进行课文注释 感知文章 2 反复诵读 了解人物形象 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 不慕荣利 守志安贫 的优秀品质 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背景 材料 体悟作者情感 难点鉴赏文章语言 学习用简明语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同学们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 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件的看法 追求 评定他的品性 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 世人甚爱牡丹则透露其追求荣华的心态 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 菊 追求高洁 隐世避俗的品性 他的作品中 哪些反映了此个性 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 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 走近 五柳先生 陶渊明 约365 427 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 现在江西九江 人 东晋著名诗人 中国田园诗派的鼻祖 他29岁出仕 做过祭酒 参军一类的小官 后因仕途坎坷 又不愿 为五斗米折腰 回柴桑归隐 现存作品130余篇 其中 归园田居 饮酒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诗并记 五柳先生传 等都是著名篇章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 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因他的屋边有五棵柳树 所以自号为五柳先生 本文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 虽然用了传记体裁 却又颇似一幅人物画像 作者以 五柳先生 为这位隐士的名号 实际上是以他自况 艺术地再现自我形象 用客观描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 1 听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初步感知课文 要求 学生边读边体会本文朴素 自然的语言风格 2 学生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 延长 掌握节奏 4 翻译下列句子 1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 希望一定喝醉 2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 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 3 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 以这样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 4 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 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5 学生结合注释和老师讲解的内容 翻译全文 6 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 他沉默寡言 淡泊名利 家境贫寒 嗜酒如命 读书作文 不拘小节 7 你能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一句中看出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五柳先生只是个出身平凡之人 8 五柳先生把名利看得很淡 文中用一句话来概括 这句话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9 五柳先生 之号是如何得来的 五柳先生 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 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 姓甚名谁也不知道 因此便只称 五柳先生 作者说不知他是谁 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10 五柳先生有哪些特点 1 好读书 好读书 不求甚解 这是读书方法 即读书时不死抠字句 他读书的目的 是为了求知和满足精神享受 所以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他的不求甚解 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2 爱饮酒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 上节课 我们梳理了文章的内容 看到了一个爱读书 饮酒 写文章的五柳先生 五柳先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我们一起继续走进文章去探究 1 陶渊明 好读书 为什么 不求甚解 呢 这与他 不慕荣利 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 是求知和满足精神享受 所以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他既不求名 也不求利 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 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2 应如何理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的含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 便沉醉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 这形象地说明了前文中的 好读书 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3 欣然 萧然 中 然 的用法有什么特点 在文言文中 然 的用法有多种 可作 然而 样子 这样 解 这里的 然 是用作形容词的词尾 意思是 的样子 欣然 是高兴的样子 萧然 是冷冷清清的样子 4 怎样理解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亲友请客 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 而且喝醉方休 醉后就走 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 而且不拘小节 性情豪爽 把世俗的繁文缛节置之脑后 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5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又怎么能 晏如 五柳先生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 他却能处之泰然 安之若素 这与古代圣人先贤的激励是分不开的 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 颜回箪瓢屡空而 不改其乐 说明他安贫乐道 五柳先生亦是如此 6 请同学们寻找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 并思考这个字体现出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出现次数最多的是 不 字 1 淡泊名利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2 爱好读书著文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 3 嗜酒如命 率真放达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4 安贫乐道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7 赞 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文后的 赞语 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 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 不慕荣利 相照应 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 传赞一体 互为补充 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8 通过课文中的介绍 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五柳先生 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我们看到一个自别于名门望族 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 2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我们看到一个沉默寡言的五柳先生 3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我们看到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4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 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我们看到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5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晏如也 我们看到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6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我们看到一个卓尔不群 不随世俗的五柳先生 9 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点 五柳先生对名利看得很淡 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多的追求 安贫乐道 文中反映他这种思想性格特点的句子是 闲静少言 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是作者的自画像 因此这样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现了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安于贫穷的生活 以及 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崇高气节 10 本文写人的方法与特点 文章虽短 但抓住了五柳先生的主要特点 并围绕其主要思想性格特点来组织材料 因而写得栩栩如生 寥寥几句话 五柳先生的鲜明形象便跃然纸上 本文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围绕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 记叙了他 好读书 性嗜酒 常著文章自娱 这三个爱好 这样的爱好正体现了其淡泊名利 不汲汲于富贵 文中在表现五柳先生安于贫穷的方面 也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描写了他的住宿的简陋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描写了他在吃穿方面的简陋 文章把记叙与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象地刻画了人物 11 文中最为详写的是他哪方面的特点 写五柳先生的喝酒 最为传神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 即主体部分 叙述了五柳先生的生平行事 第二部分 第2自然段 作者对五柳先生的评价 1 多用于否定句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正如钱钟书说 不 字为一篇眼目 作者言 不 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不仅让读者为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 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 读来生动活泼 引人入胜 2 语言平淡自然 不事雕琢 本文语言朴素 不讲究辞藻的华美 全篇采用白描的手法 用平常的语言叙述 不刻意雕饰 笔端带情 字里行间流露出安于贫穷 诗酒自娱 悠然自得的乐趣 五柳先生传 是一篇文言文自读课文 在课文翻译上不要求逐字逐句解释 只求意译 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主要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以及人物精神境界的体会 基于以上要求 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处理 文言文的读是很重要的 读通 读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让学生听读 自由读 朗读 适时点评 在读的过程中 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