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大自然的语言__导学案(稿).doc_第1页
_大自然的语言__导学案(稿).doc_第2页
_大自然的语言__导学案(稿).doc_第3页
_大自然的语言__导学案(稿).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大自然的语言编辑设计:孝感市毛陈中学:黄志华 2010-12-15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词语;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物候现象。3、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4、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课前预习导读:1、有关资料:竺可桢(18901974),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2、阅读课文(可训练快速默读)1-2次。要求:标出自然段;识记生/重点字词;画出重点句子或中心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课堂导读导学: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预习反馈。全文共有个自然段;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然后朗读识记。销声匿( )迹 连翘( ) 农谚( )差( )异 风雪载( )途Shui( )草连天 pin( )然 yn()育 草长yng( )飞 海tng()二、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1题解。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从文题看,采用_的修辞方法,它是把_比作大自然的语言,这样既抓住了说明对象的_又使其显得具体生动。2、整理思路,划分层次。(先在课本上划、批)本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3 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 _。第二部分(第 4 5 段):说明观测对 _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_-_段):说明决定_来临的_。(文章的主体部分。)第四部分(第_ -_段):说明_的意义。三、研读探究,解答问题1、朗诵第1段,感受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然后填空: 第1段将大自然一年_的物候景观写得_形象,这是运用了_的表达方式,给读者展现了一幅_风景图。2、默读第2-3段,回答: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提示:在原文中画出或根据原文归纳。)3、读第4-5段,回答: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读第6-10段,边划出中心句或重点句子,回答:(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这几个因素的?(这几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颠倒?Wye?)4、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回答: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第二课时一、说明方法:本文用得频繁或较多的说明方法有_,_,_等。试在文中画出并简析之。(在下面试举一例,指出其说明方法并简析其作用。)二、说明语言: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中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南京的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中的“许多”、“只”、“就”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处理课本课后练习第二题。三、课堂小结四、课外拓展:课后练习三。五、课堂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2、一般说来,说明文对事物的说明方式是平实的,但有时也会运用生动说明的方式。试区分下列各题所用的说明方式(A.平实说明 B.生动说明)。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松鼠)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 )3、判断正误,正确画“”,错误画“”。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手法。(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以满怀豪情跨世纪,龙腾报春庆振兴为主题的2000年春节联欢晚会由:a.笑口常开闹今宵,b.国盛家和万事兴,c.中华儿女团聚情,d.人逢喜事精神爽,e.龙禧千年多英豪五个篇章构成”。这段话是生动说明。( )六、课外阅读。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一)南极海洋生物链(1)南极海域生物繁茂,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海区里阳光照射充足,便于海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二是南极海域里有海水上升流存在,使得海水中营养盐类格外富足。有人把这里的营养丰富的海水(甲)“肉汁汤”,为海洋动植物生存与繁殖提供了良好环境。南极海洋生物链很短,它仅有三个环节,即:(乙)(2)硅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通常呈黄色、褐色和绿色,是南极浮游植物中主要的成分。硅藻的繁殖能力极强,在理想状态下,一个硅藻在一个月之内可繁殖10亿个后代。(3)硅藻的大量生长为海域的几亿吨至几十亿吨磷虾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磷虾用途甚广,它将是人类大有希望的蛋白质来源之一。磷虾是南极生态中一个关键性的生物,没有它,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鲸类、企鹅和海豹等。1. 文中(甲)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应是( )A. 引伸为 B. 比喻为 C. 假设为 D. 解释为2. 文中第二自然段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是3. 文中第三自然段“它将是人类大有希望的蛋白质来源之一”中的“将是”的意思是指4. 根据文中所说的南极海洋生物种类,文中(乙)处应该填入的生物链的三个环节是 5. 根据文章的意思,给第三自然段选择一个最佳结尾。应该是( )A. 有人认为,把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作为南极动物的象征十分恰当。B. 有人认为,硅藻、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都是南极生物的象征。C. 有人认为,把企鹅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鲸类、海豹来更为恰当。D. 有人认为,把磷虾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企鹅来说更为恰当。(二)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当你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对大自然的斑斓色彩欣喜感叹之际,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这其中很有一番道理呢!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单色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绿叶只反射绿光,看上去呈绿色;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的;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水晶和水晶般的冰都是这样。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的光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当阳光通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时,其他波长较长的光,不受大气中的碳粒、尘埃、水蒸气的影响,而蓝色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是蓝的。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1这篇短文围绕中心,主要从哪三方面来说明?(1)_。(2)_(3)_。2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不得超过20个字):3给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