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讲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基本单位 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2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 3 神经元功能特性 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 二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1 神经冲动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1 未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呈 状态 即静息电位 表现为 极化 外正内负 2 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呈 状态 即动作电位 表现为 3 局部电流的形成 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 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4 电流方向 在膜外 在膜内由兴奋区域流向未兴奋区域 反极化 外负内正 电位差 由未兴奋区域流 向兴奋区域 三 突触的信号传递1 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 完成的 突触 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 突触信号的传递过程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 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 就会释放 并扩散到突触后膜处 和 结合 引发突触后膜去极化 形成电位变化 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受体 2 兴奋传递过程中信号的转变 3 兴奋传递的特点 即只能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单向性 四 反射与反射弧1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2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 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 具有 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 3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 规律性反应 神经系统 反射弧 五 大脑皮层的功能1 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 它除了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 还具有语言 学习 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 2 言语区 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中与语言功能有关的区域为言语区 1 受损 可以理解语言 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 也不能书写表达思想即表达性失语症 白洛嘉区 2 受损 可以说 但不能理解语言 即可以听到声音 却不理解它的意义 3 运动区 位于 一般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 4 体觉区 位于 一般支配对侧肢体的感觉 韦尼克区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六 体温调节1 主要产热组织 肌肉 等 2 人体的散热 1 主要散热器官 2 散热方式 有传导 对流 等物理方式 其中 是非常有效的散热方式 内脏 脑 皮肤 辐射 蒸发 蒸发 3 在35 以上的环境中 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是 出汗 1 反射 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分为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和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 2 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特别提醒 1 反射活动的进行除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外 还需要适宜的刺激 2 没有感觉产生 可能是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或反射中枢受损伤 而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受损伤都有可能导致无法完成反射活动 即时应用1 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 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 只要反射弧完整 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解析 选b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是动物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对内 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 通常构成反射弧的五个环节是 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2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 b处注入麻醉剂后 在 处检测不到动作电位c 若在 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 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 内负外正 内正外负 内负外正d 在 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解析 选d 观察反射弧结构图 上有神经节 判定其为传入神经元 伸肌肌群既连有传入神经元又连有传出神经元 判定其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处注入麻醉剂后 兴奋的传导被阻断 在 处检测不到动作电位 若在 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 兴奋向两端传导 a处膜电位变化由静息电位 内负外正 动作电位 内正外负 静息电位 内负外正 在 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 原因是没有完整的反射弧 1 膜电位 1 极化状态 细胞内 外各种离子浓度不等 膜内k 浓度高 膜外na 浓度高 静息时由于细胞膜上k 通道开放 造成k 外流 而膜内带负电的蛋白离子则不能透出细胞膜 于是形成细胞膜 外正内负 的静息膜电位 如图 2 反极化状态 当细胞受到刺激时 na 通道开放 使na 内流超过了k 外流 导致膜形成 外负内正 的动作电位 如图 3 极化状态的恢复 动作电位产生后 通过na k 泵 细胞排钠保钾 再恢复到静息膜电位 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电传导 1 过程 2 特点 生理完整性 神经传导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 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 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 冲动不可能通过断口传导下去 双向传导 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 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3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传递 1 突触 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 由此可分为两类 2 过程 突触小泡释放化学递质 如乙酰胆碱等 到突触间隙 再扩散到突触后膜并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 形成动作电位 3 特点 单向传递 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易误警示轴突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触概念的比较 即时应用3 2012 嘉兴市测试 果蝇的某种突变体因动作电位异常而易发生惊厥 右图表示两种果蝇的动作电位 据图分析 突变体果蝇的神经细胞膜异常的是 a 钠离子通道和去极化过程b 钾离子通道和复极化过程c 钠离子通道和复极化过程d 钾离子通道和反极化过程 解析 选b 动作电位的形成包括上升值 峰值 下降值 其中上升值是去极化过程 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 下降值是复极化的过程 是由钾离子外流形成的 分析该图可以看出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动作电位的下降值不同 即复极化过程异常 是钾离子通道异常导致的 4 2012 丽水市等三市联考 右图是神经元和神经末梢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在 处给予适当刺激 该处膜电位会从外负内正转变为外正内负b 在 处给予适当刺激 神经冲动能沿箭头 和 方向传导c 神经末梢 小泡内含有的物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 能引起突触后膜反极化 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过程 d 若该细胞是下丘脑的神经细胞 它是通过神经调节方式来控制腺垂体的分泌解析 选b 处受刺激 该部位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神经递质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引起突触后膜反极化和去极化过程 若该细胞为下丘脑的神经细胞 它是通过体液调节方式来控制腺垂体分泌促激素 1 调节过程 通过神经 体液的反馈调节 机体实现了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 从而维持了体温的恒定 但是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度的 如果环境温度长时间地剧烈变化 或机体内调节过程发生了障碍 就可能出现中暑或体温过低等病症 2 通过体温调节 使机体产热量 散热量 维持体温恒定 易误警示 1 寒冷环境中 人体体表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温差大 散失热量快 所以机体才需要增加产热 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恒定 2 寒冷环境中机体虽减少散热 但其散热量远远大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3 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也会使体温升高或降低 即时应用5 2012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联考 下列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体温的调节也是人体稳态调节的一部分b 体温因年龄 性别等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 c 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高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d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能增加代谢产热的激素主要是肾上腺素和胰岛素解析 选d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能增加代谢产热的激素主要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6 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恒温动物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b 体温升高都是由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c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舒张d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同时还对某些腺体活动具有调节功能 解析 选d 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 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 体温升高是由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体温的变化应该考虑两个方面 产热和散热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是寒冷刺激所造成的 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收缩 兴奋的传导方向 特点的判断分析与设计1 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的判断与分析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 只能由传入神经元传入 传出神经元传出 2 兴奋传导特点的设计验证 1 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 电刺激图 处 观察a的变化 同时测量 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结果分析 若a有反应 且 处电位改变 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若a有反应而 处无电位变化 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2 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 先电刺激图 处 测量 处电位变化 再电刺激 处 测量 处的电位变化 结果分析 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 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 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图甲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 a 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 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 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电表 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的d表示 最简单的反射弧由 种神经元组成 2 若将该反射弧放入较低浓度的钠盐培养液中 传入神经元静息时 膜内na 浓度将 高于 低于 等于 膜外 3 用a刺激神经 c测到的电位变化如乙图 膜电位从 到 变化时 膜上打开的离子通道是 4 正常时 分别用a b刺激神经和骨骼肌 会引起骨骼肌收缩 某同学用a刺激神经 发现骨骼肌不收缩 是传出神经元受损 d部位受损还是骨骼肌受损导致骨骼肌不收缩 为探究骨骼肌不收缩的原因 该同学利用图甲中的反射弧 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注 只考虑一个部位受损 请根据该实验步骤预测现象及结论 第一步 用a刺激神经 观察c的电位变化和骨骼肌是否收缩 如果 则说明传出神经元受损 如果 则要继续往下做实验 第二步 用b刺激骨骼肌 观察骨骼肌是否收缩 如果 则说明部位d受损 如果 则说明骨骼肌受损 解析 1 图中d是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的接点 即由神经与肌肉形成的突触 最简单的反射弧也应含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 2 静息状态下 神经细胞内na 低于细胞外 但k 高于细胞外 3 图2中 是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 即兴奋过程 是兴奋后的恢复过程 此时k 外流 4 若传出神经受损 则刺激a处 c处不能测得电位变化 若骨骼肌受损 则刺激b处 骨骼肌不收缩 答案 1 神经肌肉接点或突触2 2 低于 3 钾通道 4 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骨骼肌不收缩在c处记录到电位变化 骨骼肌不收缩骨骼肌收缩骨骼肌不收缩 对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情况不同 引起效应器的不同效果辨析不清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药物后 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 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 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 a 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 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 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 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解析 由于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说明该药物不可能作用于突触前膜 不会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也不会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所以选项a d均错误 如果该药物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则不会引起神经冲动传导被阻断 因此选项c也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 该药物只能作用于突触后膜 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影响了神经冲动的传递 答案 b 纠错笔记 1 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 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 2 异常情况1 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 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3 异常情况2 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 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 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 阻断信息传导 答题不规范氨基丁酸 ga ba 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 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有关问题 1 ga 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 贮存在 内 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破坏 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 ga ba释放 并与位于图中 上的ga ba受体结合 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 当ga ba与受体结合后 通道开启 使 离子内流 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 上述过程体现出细胞膜具有 功能 2 释放的ga 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 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 ba的量不正常 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 可缓解病情 这是由于 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3 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 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 ba一样的功能 从而可 缩短 延长 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 产生麻醉效果 常见错误 错因分析 本题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第一空基本概念记忆不牢 掌握不准 不能正确地掌握 突触小泡 这一专业名词 而错答成 突触囊泡 囊泡 等 第四空审题不清 在做该问题时 只看到 细胞膜具有 功能 却忽视了 上述过程 体现出 这一关键要求 从而将 信息交流 答成 选择透性 或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该过程强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然资源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写作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影视概念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美术学院《学前儿童发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体育学院《绿色设计与循环利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业大学《大数据分布式计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工程制图及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工商学院《形体基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公差与技术测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JJF 1343-2022 标准物质的定值及均匀性、稳定性评估
- 水文学习题和答案解析
- 高效课堂新授课评价量化表
- 信和SDS2MS使用说明书
- 维修手册震旦218现场
-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复习题(DOC)
- 螺旋密封的设计及在流体机械中的应用
- 青岛市失业人员登记表
- 《中国好声音》全国校园海选招商方案(冠名)
- 广西安全文明施工费使用管理细则桂建质新版
- 存货质押贷款业务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