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银行业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 2013年08月30日 英国金融时报 保罗J戴维斯中国多家银行在上半年采取更大力度的举措注销或出售不良贷款,原因是经济增长放缓和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给处境不佳的借款人造成压力。中国建设银行(CCB)、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中信银行(Citic Bank)、民生银行(China Minsheng)以及平安银行(Ping An Bank)均记入比往年更多的不良贷款相关损失。昨日发布上半年财报的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称,该行已扩大不良贷款处置的渠道,但没有提供进一步细节。这些注销行动,以及其中一些银行在市场上处置不良贷款的措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中国银行业的总体不良贷款水平迄今保持在低于许多投资者或分析师预期的水平。尽管有这些注销坏债的操作,中国银行业总体利润仍好于预期,这提振了某些银行的股价。汇丰(HSBC)持有近20%股份的交通银行,向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出售了51亿元人民币(合8.33亿美元)的不良贷款。这些资产管理公司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成立的,其使命是接手四大国有银行(不包括交行)的坏债。其中两家资产管理公司,信达(Cinda)和华融(Huarong),正寻求向外国投资者筹集资金,以便 加大力度从更多的银行购买新的不良贷款。中信银行在报告半年业绩时表示,该行正在积极接洽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以期在下半年向其出售打包的不良贷款。不过,中国建设银行表示,该行目前未向“坏银行”出售不良贷款。90年代末期成立信达就是为了接手建行的不良贷款。“建行近些年里未向资产管理公司出售不良贷款。与该行自己一笔一笔地解决不良贷款相比,资产管理公司的贷款回收率偏低,”巴克莱(Barclays)分析师颜湄之(May Yan)表示。根据最新的官方数据,中国银行业坏债在今年第二季度连续第七个季度上升,达到5400亿元人民币。不过,这个数字与未偿还贷款之比仍不到1%。分析师们预期,2008年以来中国信贷繁荣留下的问题贷款将继续上升,这意味着其中一些银行必须筹集新资本。目前投资者对不良贷款看法悲观,中国各银行的股价似乎表明,不良贷款的上升空间将远远大于多数分析师的预期。分析:中国银行业坏账处理陷困局 英国金融时报 保罗J戴维斯 2013年08月30日有两个广受认同的观点可以用作几乎所有关于中国银行业讨论的开场白和结束语。第一点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着日渐迫近的坏账问题,其规模将使2008年的美国银行业危机相形见绌。第二点是,坏账问题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因为中国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任何坏账都能魔术般地被变得无影无踪。中国在银行坏账处理上早有一套做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中国通过一轮明显毫无成本的循环融资将四大国有银行的大部分坏账剥离了出来,并将这批坏账按原价值注入四家专门成立的坏账银行,或称“资产管理公司”。经中国财政部之手,这些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又几乎完全来自这几家银行。这些资产管理公司以信达(Cinda)和华融(Huarong)为代表目前正在实施转型,以寻求来自外资银行的股权投资以及在公开市场发行上市。此举显然是为了打造私有化的专业机构,使其在处理下一轮坏账的过程中扮演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角色。但如果坏账可以魔术般地消失,还有什么必要引入市场角色呢?我们需要提出的问题是,中国是否负担得起新一轮不良贷款的处理成本。直白地说,即中国是否拥有解决问题的资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当信达以及其他资产管理公司刚创立时,不良贷款约占四大国有银行表内贷款规模的五分之一。四家坏账银行接收了这些不良贷款的约四分之三价值1.4万亿元人民币。199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8.9万亿元人民币(合1.45万亿美元),而政府债务与GDP之比为11.4%,总额为1万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当时的坏账规模十分庞大。通过借款的方式为银行纾困提供资金,将导致政府债务规模增长一倍以上不过国民经济的总体资产负债情况看起来依然足够健康。如今中国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贷规模已经有了大幅增长。多方估测显示,自从2008年以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项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中国的信贷总量增长超过一倍。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师指出,中国计入银行信贷、影子银行系统融资、债券市场以及政府债务的未清偿信贷总额与GDP之比达到了220%。按实际值表示,这一比率约等同于115万亿元人民币的债务。根据摩根士丹利提供的数据,在剔除中央政府的直接借款之后,剩余信贷总量仍然达到了105万亿元人民币。按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20%的不良贷款率估算,这意味着坏账规模将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与GDP之比高达40%。官方公布的银行不良贷款率略低于1%,相当于5400亿元人民币。但该数据完全忽略了影子银行融资,而银行体系对之存在重大敞口。不良贷款的真实状况或许就埋在这条巨大的暗沟之中。仅就银行而言,近期的股价水平表明,投资者认为银行的不良贷款占银行表内贷款总额的5%至6%。分析师和经济学家不太愿意估测中国的不良贷款规模。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徐然(Richard Xu)就中国金融系统内的高风险信贷规模给出了一个具体的估计值。该数据主要包括了贸易融资、制造业和建筑业贷款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徐然表示,这些高风险信贷的规模达到了10万亿元人民币,在现存信贷总量中所占比重仅为约10%相当于1999年不良贷款率的二分之一但与GDP之比仍然达到了20%。当前的政府债务实际规模(包括省级政府债务)远远超过了1999年的水平。多位分析师估计,中国政府的债务规模与GDP之比约为50%,而高盛策略师Kenneth Ho则认为,该比率高达70%。不管具体数据如何,当前中国政府自身资产负债表上的腾挪空间相对于1999年时大大缩窄。而即便在那时中国政府其实也无力用钱解决问题。在坏账处理方面并没有魔法可言这笔账不过是由普通储户在很多年中慢慢付清了。存款利率上限降低了银行的融资成本,进而帮助银行获得高额利润。徐然指出,去年中国银行业利润达到GDP的2.9%,远高于任何其他国家的峰值水平。另一位专家指出,通过股东分红、对利润征税等方式,政府拿走了银行业80%的利润。但这种局面是不可持续的。中国民众通过可供选择的主要储蓄方式只能获得低得可怜的利息,以至于他们只有储蓄更多、支出更少才能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如果中国想要实现经济再平衡,就不能让储户为更多的坏账买单。外汇储备救不了中国坏账英国金融时报驻香港记者 保罗J戴维斯 2013年09月03日在研究一番中国的坏账问题有多严重之后,许多人仍会转过身来,指出该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就是可靠的出路。这种想法颇具诱惑力。如果特意以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大银行20%的不良贷款率来粗略计算,目前的坏账总规模将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如果使用更合理的计算方法,得出的数字可能约为上述的一半,即10万亿元人民币。这些数字非常之高但等等,中国央行拥有3.4万亿美元(合20万亿元人民币)的外汇资产。棒极了那还有什么问题呢?确实,中国曾在20世纪90年代末动用外汇储备,对银行实施资本重组,而后将银行坏账转移到专门建立的“坏账银行”中。然而,出于多种原因,政府现在不可能仿效过去,大规模动用外汇储备。首先,大规模花费外汇储备相当于中国央行大量印钞票。中国人民银行(PBoC)持有的大多数外汇储备资产对应着中国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债务。如果央行试图在不偿清这些债务的条件下花掉美元,就意味着印钞票。而如果中国希望通过印钞票来吸收坏账,并承担随之而来的风险,那么事实上此决定与外汇储备无关。“花掉”外汇储备的另一个问题,在于这些储备被误认为是中国的资产,就像是通过与外界贸易而获得的留存利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逐渐增加。其中,不少是出售商品和服务的所得,但也有一大部分是外国直接投资。这部分盈余不是外国人交给中国、从此不管不问的钱。重点在于,净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代表中国的对外负债。最后一点是中国严格的资本管制的影响,以及管制可能如何为中国带来一种新的外债即在华经营外国公司的留存利润。西方公司设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都会报告分红方案,但正如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首席新兴市场经济学家阿莉西亚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ia-Herrero)所指出的那样,报告分红方案不代表总部实际上能得到分红,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分红。笔者未发现对留存利润规模的准确估计。但为了对问题有个大致了解,让我们想想苹果公司(Apple)。它仍有500亿美元的现金留在美国国外,因为它不愿将利润转移回国内,否则就要缴纳相应的税款。不过,这笔钱中可能有一部分留在了中国等国家。问题是金额有多少?除美国之外,中国是唯一一个去年对苹果净销售额的贡献率超过10%的国家。苹果去年在华销售额为228亿美元,高于两年前的28亿美元。整个苹果公司的毛利润率为44%,但监管文件没有披露它在中国的盈利情况。苹果将一部分利润重新投资,在中国积累所谓的“长期资产”。苹果在中国的长期资产去年增加两倍,达到73亿美元,超过它在美国持有的长期资产。苹果可能会把在内地赚到的利润更多地转移到香港,从而逃避资本管制。我们很有兴趣知道,苹果在香港和内地的利润会如何分配,以及将从内地流出多少资金。FT社评:中国“信贷宿醉”之困英国金融时报 社评 2013年09月03日中国的某个方面出问题了。金融危机之后出口受阻,于是中国开始通过信贷来刺激增长。中国家庭、企业、政府背负的总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从2008年的130%增加到现在的将近200%。而大部分举债得来的资金都被挥霍了。在本周包含三个部分的系列文章中,英国金融时报生动报道了闲置的工厂、未修完的道路、空置的公寓,这些都是恣意借债留下的经济碎屑。债务如此快速的增长往往会以悲剧收场。从阿根廷到韩国的新兴经济体中反复出现,最近在诸多发达国家也发生的情况是,信贷繁荣滋生了规模超出控制的坏账,在债权人最终逃离时引发危机。然而,在中国这却不太可能发生。严格的资本控制将中国金融体系隔离起来。家庭储蓄者无法撤出,因为他们不知道“逃”到哪。中国经济的另一个大债权人中国政府则控制着这个国家的货币,并持有大量财富,包括巨额外汇储备。因此失控的金融危机似乎不太可能发生。然而,即将到来的“信贷宿醉”可能是痛苦的。中国经济高度依赖信贷。在金融危机后债务还未进入螺旋式上涨时就是这样。正式的银行业和非正式的信贷来源对此都有“重要贡献”。鉴于最近几年它们提供的信贷多用于最终收益低于预期的投资项目,很多可能会成为坏账。尽管总体上来说,金融体系的偿付能力不会受到威胁,但一些贷款人可能陷入困境,从而破坏信贷供应。这可能会严重阻碍增长。只要实体经济中还有能赚钱的贷款项目,就不能让贷款人的困境限制流向实体经济的信贷资金。然而,对悬在中国头上的债务的真正担忧的不是它可能带来的破坏,而是债务这种“病征”所反映出的深度不平衡。经济严重向投资倾斜。2007年的时候就是这样了,当时投资占GDP的42%。信贷繁荣将这一比例进一步推高,2010年达到48%。但不会有足够能够产生收益的投资机会,来吸收所有这些资源,中国大量多余的桥梁就是强有力的证明。这就给政府带来了宏观经济上的困境。短期来看,更大力度地采用旧方法,让信贷继续增长,满足投资热,来维持增长。然而,即使这是经济可行的,也无法长期持续。中国民众向往更好的生活。因此政府不能成为人们眼中“愚蠢行为”的主导者。更加可持续的方式是让经济从投资拉动型再平衡至消费拉动型。由于储蓄率较高,节俭的习惯根深蒂固,这就要求要么个人收入增加,要么政府支出增加。后者有很大的空间。公共医疗服务资金匮乏,设备落后,医生收入过低,往往容易出现失职和腐败。公共医疗服务已不足以满足需要。诸如儿童和老年人的社会保健等其他服务也几乎没有改善,尽管中国已经变得更加富有。在一个城市经常被雾霾笼罩、食物有时被致命污染物污染的国家,或许应该在环保上加大投资。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在民生上的投入来解决经济问题的情况其实很少见。中国政府应该帮助本国民众吞下这样的“糖衣药丸”。中国债务的危险路口2013年08月30日 英国金融时报 欧阳德 贵阳报道 【编者按】本文为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债务困局”系列报道的第一篇。FT中文网将在近期陆续刊发该系列其它文章,敬请关注。中国政府声称,国内债务问题已经得到了控制,但偏坡村的民众却有理由不同意这种说法。在过去一年中,由于当地债务不断攀升,该村曾一度出现供水被切断、街道上垃圾堆积成山、以及村民工资被拖欠的情况。一条高架车道从村民们居住的混凝土房屋上方越过,其本意是把偏坡村与贵州省会贵阳联接起来,后者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然而,通往偏坡的支路却在一个碎石堆处戛然而止。修建这条公路的国有企业借入的债务过多,已无力支付建筑工人的薪水。路段附近的供水管在公路开始修建时被拆除,但由于资金短缺一直没有修复。一天中有好几次,现年75岁的陈秀祥(Chen Xiuxiang,音译)会用一根木棍肩挑两个水桶,步履艰难地爬上一座小山取水约110斤的水和他的体重差不多那里有一个水龙头仍能出水。偏坡村的绝大多数居民都是这么做的。陈秀祥表示:“他们不断许诺会把水管修上,可他们说话不算数。”过去30年,中国的年均经济增速达到了10.5%。在其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中国并没有依靠信贷来推动经济发展。但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于债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依靠银行贷款、债券发行以及一系列监管宽松的机构来维持着经济快速增长。对于债务的依赖把中国带到了一个危险的十字路口。如果中国政府对于遏制金融风险动真格,那么切断对债务的依赖可能导致增长显著放缓,并因此拖累全球经济。但与另一种可能的前景相比,这种情况还不算太严重。如果中国政府不敢出手,那么债务泡沫将继续膨胀,发生经济动荡的可能性将会增大。“威胁中国金融稳定性的风险已经增大,信贷增速大大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今年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时发出了以上警告,这是这家国际大型机构自1999年以来首次做出此类评级下调。根据中国央行提供的数据,中国债务总额(政府、企业以及家庭债务之和)已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合16.3万亿美元),2008年其对GDP的比例达到130%,目前上升到了200%。历史上,从阿根廷到韩国,信贷增长这么快的国家都爆发了经济危机。中国债务问题源于雄心勃勃的政府官员的办公桌,尤其是在地市一级。贵阳是中国西南部省份贵州的省会,其城乡居民收入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但该市近年来发展非常快这是债务驱动型增长模式的典型例子。2011年,时任贵阳市长袁周在一次电台访谈中大声疾呼:“在我们贫困地区,我觉得GDP是个好东西,我们要追求的东西,要奋斗的东西。只有GDP提高了,增加了,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得到改善。”为刺激经济增长,地方官员采取了一种简单的策略,这种办法在中国各地被广泛复制。政府以低价从农民手中征得农用土地,按一定溢价幅度出售给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商随后再建起密集的高层小区楼群。“政府是发动机,市场是助推器”这是贵阳城乡规划展览馆里的一条标语,馆中展示着贵阳未来面貌的立体模型,看起来就像是打了类固醇激素的曼哈顿。贵阳的经济增长依靠的是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为了保持当地经济实现每年15%的增速,贵阳市政府需要房地产公司购买更多土地,建造更多房屋。世纪城(Century Town)是贵阳首批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之一,于2010年完工,计划住户数量达到4万人。而不久之后又推出了未来方舟(Future Ark)楼盘,计划容纳17万名居民。花果园(Garden City)楼盘的高楼正在建设当中,该小区能够容纳35万人占贵阳全市人口比重超过十分之一。花果园将配套建设31条公交路线,10个购物中心,以及8所学校。该楼盘的展示大厅与住宅区仅间隔了一个人工湖,湖中用塑料恐龙作为装饰。今年夏季来此看房的潜在买家络绎不绝。但在该小区之前的楼盘开发则出现了令人警醒的信号。世纪城的销售员郑伟(Zheng Wei,音译)表示,该楼盘一排又一排完全一样的灰色公寓,入住率只有五成。很多位于底楼的商铺已经关门歇业,窗玻璃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郑伟称:“因为小区的居民太少,没有商家敢于在此开业。”未来方舟在贵阳市内大做广告宣传包括公路两旁的巨幅广告牌,花哨的宣传手册、出租车上的宣传标记以及电台广播中的广告歌曲。一名售楼小姐表示:“过去是客户追着我们要买房,现在是我们倒过来央求客户买房。”房屋销售放缓已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商的问题,也开始彰显政府债务在多大程度上为房地产开发热潮提供了支撑。按照官方说法,贵阳的债务负担很低,仅相当于该市GDP的17%。但准确测算债务规模需要越过官方数据,考察所谓的“地方政府融资工具”。按照法律规定,中国地方政府不能借债既不能从银行贷款,也不能发行债券。但相关法律存在一个漏洞,市、县、乡可以设立间接的融资工具。这类机构由地方政府所有,但按公司形式组建,它们拥有借款的自由。而它们的借款行为在将政府所有土地转让给地产开发商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些融资工具筹集资金用于重新安置被征地农民,此外还修建道路,挖好下水道,使地块在投资者看来具有吸引力。在贵阳,至少存在5个政府融资工具,都成立于2008年以后。如果计入这些融资工具的债务总额,那么去年贵阳市的债务与GDP之比将提高两倍,达到58%。中国各地的情况与都贵阳类似:分析师们认为,目前政府债务对GDP的比例在40%至80%之间,较金融危机爆发时至少翻了一番。贵阳规模最大的融资工具是贵阳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City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Group,简称“贵阳城投集团公司”),那条通过偏坡村、目前仅完工一半的公路就是该公司负责修建的。作为一家对于贵阳发展具有极其重要影响的公司,该机构行事非常谨慎。它所公布的地址并不存在。在他人的帮助之下,记者最终追踪到了一个幽静住宅区内的一栋四层别墅,仅能靠一小块门牌进行确认。这家常被称为“贵阳城投集团”的机构拒绝了记者的置评请求,称其工作非常繁忙。信息披露要求迫使贵阳城投在发行债券时提供更多信息。该机构解释称,它是贵阳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主体”。债券相关文件还显示,贵阳城投的资产负债率从2010年的73%降至了今年的51.2%。如果一切顺利,这一降幅本应表明该公司的杠杆水平走低。但事实上,这反映出的是该公司资产(即土地)规模的上升,以及对土地估值水平的上升。该公司的资产规模近乎翻了一番,从2010年的350亿元人民币增至今年的640亿元人民币。不过近段时间,这些土地资产的收益状况不太令人满意。由于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贵阳城投集团未能向房地产开发商售出足够多的土地,进而无法实现自身的财务业绩承诺。中国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Dagong Global Credit Rating)表示:“事实上该机构的偿债能力正在不断下降。”贵阳城投集团的土地储备规模过大,以至于大公国际估计其需要28年时间才能出清。去年年底,对于贵阳城投集团债务的担忧已不再只是一种假设。监管当局认为该机构无力全额偿付利息;而贵阳地方政府的一份通知显示,大型银行国家开发银行(CDB)拒绝再贷给贵阳城投任何资金。穿过偏坡村的公路就是受此影响的项目之一。未能领到薪酬的建筑工人们进行了罢工。身材魁梧的司机文章(Wen Zhang,音译)表示:“我们用卡车把公路封死,拿不到拖欠的工资,我们就绝不走。”偏坡村的居民不具备同样的影响力。首先,他们失去了自来水供应。其次,政府停止了向保洁工人支付薪水,导致街道上垃圾成堆。贵阳城投集团下定决心要完成公路建设,于是再回去找国开行商议融资。在足量土地被用作抵押品后,国家开发银行动了怜悯之心,不过只是在某些方面。该行贷出了人民币10亿元仅为贵阳城投集团请求金额的二分之一。这笔钱足够把公路修到偏坡村,但不足以完成连接该村的支路,以及修复供水管。中国企业遭遇“投资宿醉” 英国金融时报 欧阳德 曲靖报道 2013年09月02日中国化学品生产商云维股份(Yunwei)的大门两旁放有木雕的两只大象和一只雄鹰,本意是象征智慧和繁荣。可如今,这组工艺品似乎传递出大不一样的涵义:沉重的债务负担以及对公司剩余资产挑挑拣拣的秃鹫。云维股份一名语调温和的高管表示:“很多中国企业都急于扩张,力争在规模上做到世界第一。这曾经是使我们倍感自豪的原因。而现在则成为了令我们头痛的问题。”他刚刚出差归来,出差是为了销售硬焦煤;在该公司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曲靖市的贮存场地上,硬焦煤堆积如山。这家上交所上市公司从未真正跻身于中国化工行业的第一梯队,更不用说走向世界了,但这并不是因为该公司缺少尝试。云维股份在过去十年中通过大力投资将资产规模扩大了29倍,建起了一座醋酸乙酯厂、一条电石生产线、一家煤焦油蒸馏厂以及很多其他设施。问题在于,该公司的竞争对手也采取了同样举措。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化学品的需求下降,云维股份过度扩张的问题暴露了出来。该公司去年亏损12亿元人民币(合1.96亿美元),产能利用率有时仅为三分之二。该公司迄今避免了大规模裁员,但只是通过实行无薪长假制度才勉强做到这一点。为保持正常周转,云维股份不断借入资金,资产负债率在过去的十年间增长了两倍,达到目前的90%。来自中国数据供应商万得(Wind)的数据显示,该公司现已成为中国100家债务负担最重的企业之一。这种负债率不断攀升的趋势在化工企业中到处可见。中国最大化工企业中国化工(ChemChina)的总经理任建新表示,企业错误地对中国经济抱有过于乐观的预期。而这仅仅是中国企业债务问题的冰山一角。对于钢材、涂料、塑料、纺织品等各类产品来说,化学品都属于关键原料。因此,化学品企业所面临的压力,反映出财务麻烦已经传导到中国的各行各业。中国政府负债水平的上升近年来受到了较多关注,但中国企业债务的增幅其实更大。摩根大通(JPMorgan)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企业债务高达64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124%,远高于2007年的9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测算显示,去年中国企业的平均债务股本比升至约110%,这使中国企业部门的杠杆水平高于其他所有大型新兴市场国家。巴西企业的债务股本比低于100%,印度接近于80%,俄罗斯则为60%。中国政府为对抗全球金融危机而出台的刺激政策,在当时被视为对企业的救助,但现在很多人责怪此举导致了企业负债率的上升以及产能过剩。上文提到的云维股份高管在匿名的前提下表示:“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被政府拖上了借债扩张之路。”竞相投资以扩大规模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的势头。虽然钢材产量严重过剩,但只要还有那么多的工厂和住宅在建造过程中,就有人为扩大的市场吸纳这些钢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企业的杠杆水平被不断抬高,侵蚀了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稳健性。债务问题传播广泛,难以避开。方佩文(Fang Peiwen,音译)在上海市郊经营一家汽车部件企业,他的办公室里充斥着油脂气味和金属切割机发出的刺耳声音。他的企业规模太小,无法从中国的银行获得贷款,银行通常青睐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但近两年来,方佩文企业账目上的债务也以一种在中国普遍得不寻常的形式扩张起来。方佩文的客户(其中一些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向他支付的现金款项变得越来越少。相反,他们给他银行承兑票据(bankersacceptance)这是一种由银行担保的本票(promissory note),能在到期时兑换成现金,期限通常为6个月。方佩文表示,银行承兑票据占到了公司所收账款的三分之二。而这意味着他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给自己的供应商付款,除非他们同样愿意接受债务凭证而非现金。他耸耸肩说:“有些企业拒绝接受银行承兑票据,他们坚持要求现金付款。我的企业规模太小;我别无选择。”方佩文的会计拿出了一张银行承兑票据,金额略微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出票方是中国东北部省份吉林的一家汽车企业,并且在辗转到方佩文这里之前已经两次被用于支付每一次就会有一家不同的企业在票据上加盖公章。就中国整体而言,2008年这类银行承兑票据的金额仅占GDP的3%,去年它们所占比重上升到了11%以上。政府在试图控制风险。它在很久之前便命令银行停止向产能过剩的领域放贷,但信托公司等“影子银行”填补了空缺。监管机构近期加强了这些实体获得融资的难度。中国政府还开始限制银行承兑票据的发放,自5月以来,银行签发的承兑票据数量已大幅减少。这些收紧措施的效果结合起来,引起融资成本上升,进而迫使从体育服装到重工业的各行各业的公司开始减少负债往往通过缩减经营规模。化工企业云维的那名高管表示,当地银行要求它支付高达8%的利息,高于基准利率约30%。这是严峻的新现实。该高管称:“过去我们以基准利率得到贷款,因为上市国有公司的信誉一直受到好评。”云维今年7月宣布,它希望出售一系列设施,筹集8.7亿元人民币。被挂牌出售的一些资产几年前才刚刚建成,当时资金成本低,乐观情绪高涨。“当然,我们知道经济有周期,有衰退和低谷。但我要说,我们在景气时期没有料到情况会这么糟,”这位高管表示。随着形势恶化,云维至少还有可以依赖的缓冲层。它的母公司为云南省政府所有,而中国官员也三番五次表态,他们极其不希望本地的龙头企业破产。造船厂商熔盛(Rongsheng)、纺织品生产商山东海龙(Shandong Helon)和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尚德(Suntech)是去年年初以来获得政府支持的三个令人瞩目的案例。但这解决不了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纾困,名义上的企业债务很快成为政府债务。这可以让中国避免违约的痛苦,但债务仍然存在于体系中,只是披上了略微不同的外衣罢了。某家跨国大型化学品公司的一名中国高管表示,问题大爆发的日子不远了。“冬天即将到来。你可以脱掉大衣,假装天气还暖和,但事实上已是寒冷刺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质押与房地产投资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智能化生产设备租赁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办公家具定制设计与采购合同
- 二零二五版高端铝合金模板施工安装质量保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抗滑桩施工设计与施工图审查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光盘驱动器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河砂、碎石生态农业材料采购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用柴油供应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防火门窗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化肥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合作协议
- SB/T 10460-2008商用电开水器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B/T 29414-2012散热器恒温控制阀
- 2023年黔西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PCB线路板基础知识课程课件
- 断亲协议书范本
- 口服化疗药精品课件
- 外科学课件-创伤总论
- 同安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2022年—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