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我国古代道教就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据此完成12题。1该思想体现了()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定胜天的思想C因地制宜的思想 D天人合一的思想2符合该思想的做法是()A跨流域调水B毁林开荒C过度抽取地下水D在草原地区大量捕杀鸟类解析:1.D2.A第1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第2题,该理论主张人类应主动地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从选项中四种做法可以看出只有A项是正确的。分析下图所示的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回答34题。3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过程的是()A BC D4下列做法符合模式的是()A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C竭泽而渔,焚林而猎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解析:3.B4.A第3题,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环境对人类社会影响较大,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如模式所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大规模地开发环境资源,如模式所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人类认识到人类社会应与环境协调发展,也就是开发与保护并重,如模式所示。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模式体现了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选项中只有A选项体现了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甲、乙两圈表示的是人类社会和环境,箭头表示两者之间的影响力。据此完成56 题。5下列各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A甲表示环境,乙表示人类社会B在阶段,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C在阶段,人地矛盾最尖锐D箭头b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6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演变过程对应组合正确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涸泽而渔,焚林而猎C伐木为薪,围湖造田D科技发达,人地矛盾达到顶峰解析:5.A6.C第5题,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很有限,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此时人们受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支配,只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的作用;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认为自然是人类可任意开发和利用的对象,一味夸大人类社会的作用,这是人类中心论思想;阶段,人类体味了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但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因为自然对人类也有制约作用,这是人地和谐论思想。第6题,“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阶段显然是不具备的;“涸泽而渔,焚林而猎”、“伐木为薪,围湖造田”都是人类中心论思想,且此时人地矛盾达到顶峰;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人地和谐论,人地矛盾缓解,环境得到改善。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J.博丹认为:北方寒冷,使人们体格强壮而缺少才智;南方炎热,使人们有才智而缺少精力。据此完成78题。7J.博丹的主张体现出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A人定胜天论 B地理环境决定论C可持续发展论 D人地协调论8J.博丹的思想类似于以下哪一位学者的思想()A孟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P.白兰士: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CF.拉采尔: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D贾思勰: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解析:7.B8.C据材料可以看出J.博丹主张各地区的人类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这与F.拉采尔的近代“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类似。读下面两幅图,回答910题。9甲图中的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海平面上升 B酸雨危害C全球变暖 D草原退化和荒漠化10人类文明进入到乙图所示阶段时产生的人地关系思想有()人生天注定自然主宰人类人定胜天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A BC D解析:9.D10.B第9题,甲图中的人类活动为畜牧业生产,过度放牧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草原退化和荒漠化;海平面上升、酸雨危害、全球变暖与工业生产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有关。第10题,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的本领增强,产生的人地关系思想为人定胜天,结果造成了环境破坏,然后开始思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一、选择题如今“我们给大自然一份礼物,大自然便赋予人类一方乐土”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据此回答13题。1上述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A人定胜天论的思想 B人地协调论的思想C适应论的思想 D环境决定论的思想2下列中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涵了上述思想的是()A以人为本,人定胜天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C盛世滋丁,永不加赋D斩伐养长,不失其时3下列活动对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有利的是()A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C取缔小煤窑,关闭小火电厂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解析:1.B2.D3.C第1题,解答本题要深刻理解材料的含义。判断人地关系思想要根据“我们给大自然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就是保护好自然环境,“大自然便赋予人类一方乐土”,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第2题,“斩伐养长,不失其时”可以保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3题,取缔小煤窑,关闭小火电厂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45题。4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A BC D5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解析:4.A5.D第4题,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狩猎采集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化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第5题,阶段是工业化社会时期,人类想征服自然,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全面激化。“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就是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的。“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态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完成67题。6“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定胜天思想C人地对抗性思想 D和谐论思想7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使()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D人地关系和谐,地理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解析:6.D7.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宇宙飞船经济”强调人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社会活动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8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不同表现是()A农业社会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范围小、强度小,出现的环境问题对人类没有影响B农业社会对地理环境的破坏范围大、强度大,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C工业社会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范围小、强度小,出现的环境问题若干年后才会对人类有影响D工业社会对地理环境的破坏范围大、强度大,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解析:选D工业社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方式、范围和强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农业社会。二、综合题9下列景观图分别代表了人类四大文明时期人类活动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图阶段中,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2)环境问题从哪幅图代表的阶段开始出现?(3)如果图所示人类行为成为一种普遍行为时,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这能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提示: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4)图体现了人类怎样的对待环境问题的道德观?解析:第(1)题,图反映了原始人的活动场景,属于采猎文明时期,那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靠采猎才能维持生命。第(2)题,环境问题是在农业文明时期开始出现的,四幅图中代表了该阶段。第(3)题,图所示为滥砍滥伐导致植被的大量破坏,甚至消失。第(4)题,图反映了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行为,说明人类意识到对后代应承担着道德的义务与责任。答案:(1)依赖自然(或畏惧自然、崇拜自然)。(2)。(3)生态环境失衡、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启示:环境具有提供物质、能量和消纳废弃物的能力,但其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