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部新区生态智能城示范区规划设计条件.doc_第1页
重庆北部新区生态智能城示范区规划设计条件.doc_第2页
重庆北部新区生态智能城示范区规划设计条件.doc_第3页
重庆北部新区生态智能城示范区规划设计条件.doc_第4页
重庆北部新区生态智能城示范区规划设计条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重庆北部新区生态智能城示范区规划规划设计综合条件重庆市规划局北部新区管委会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2010年3月 目 录一、规划背景3二、规划目标及原则4三、规划范围及主要任务5四、规划内容与深度要求6五、规划总体要求7六、规划技术要求7七、附件9(一)综合现状分析9(二)附图12(三)附表一16(四)国内外生态城案例与借鉴19(五)生态智能城示范区建设的指标体系22(六)附表二23(七)相关基础资料26一、规划背景上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到了生态城市的理念。随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对生态城进行了探索性的规划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了更广泛的共识,特别是近年来气候变暖问题日益突出,生态、低碳更是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国家战略的重点关注对象。1994年2月,中新两国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推进了中新苏州工业园的运营开发;2007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协议,确定中新政府合作建设天津生态城;2008年11月,新加坡与南京市共同签署了推进“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城”建设的合作谅解备忘录;2009年3月,广东省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合作签署了关于合作建设“知识城”项目的备忘录(广州)。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我国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都在逐渐开展具有生态示范意义的重大建设项目,这对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督促城市产业向生态科技方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构建生态城是探索创新性地解决城市发展与环境制约问题的重要途径。并且,重庆又是西部开放的重要高地,可以整合全球一流生态城规划、建设技术及高端智能技术,打造生态智能城,成为全国可借鉴、可示范的生态城。重庆市北部新区管委会多次与美国盖尔公司洽谈协商,初步意向在北部新区礼嘉片区开展生态智能城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北部新区礼嘉片区属于城市新区,位于嘉陵江上游,山、水、林、城汇于一体,生态环境敏感,客观上具有建设生态智能城的可行性。二、规划目标及原则(一)规划总体目标和原则1、总体定位:打造内陆山地城市在生态人居规划建设方面的典范,树立行业标杆,创造山地生态人居建设新模式,提升城市建设档次,助推“五个重庆”建设。2、总体原则:保持规划建设总量不突破原规划要求、对原规划确定的功能进行生态优化和布局。(二)具体规划目标和原则1、体现自然生态,以“保护”为核心 规划目标:开发建设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使自然环境得到最大限度保护。规划原则:优先考虑自然生态条件,以自然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作为开发建设的基准;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合理利用规划范围内自然资源,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2、体现社会生态,以“宜人”为核心规划目标:市民拥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规划原则:推崇生态价值观和自觉的生态意识;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建立自觉保护环境、促进人自身发展的机制。3、体现经济生态,以“高效”为核心规划目标: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居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推广生态产业和生态工程技术。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节约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矿物燃料使用率,开发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自然能源。规划原则:采用高效、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区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积极开发和推广生态环保的适用技术。4、体现复合生态,以“和谐”为核心规划目标: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规划原则:整体效益的最优化。三、规划范围及主要任务本次规划包含二个层面:(一)总体规划(6.69平方公里范围)1、规划范围:礼嘉中心区域由金通大道与金渝大道围合的6.69平方公里用地。2、主要任务:打造重庆生态社区典范。从宏观上对生态智能城进行规划。包括用地功能布局、用地性质、内外交通、建设规模、各用地生态控制指标等。(二)示范区规划(.19平方公里范围)1、规划范围:在总体规划范围中内选取.19平方公里作为前期启动示范区用地。2、主要任务:把先进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技术率先运用到实践中,优先启动生态智能化的城市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城典范。重点体现以下6大理念:一是区域自然生态理念二是集约高效的用地布局理念三是绿色交通理念四是生态社区模式五是水资源利用:节水、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六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利用)同时,用“三低”原则来规划建造该区域。即低碳、低容积、低密度;要求规划区内的未来建筑应100%为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空间、功能、形态和绿化配置采用先进的生态规划技术。规划应明确地块性质和生态化开发强度,提出强制性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四、规划内容与深度要求1、土地使用和建筑用途规划对区域内的土地使用和建筑用途进行详细安排,对各地块的建筑总量、建筑密度、容积率、车行交通的出入口方位、建筑限高、绿地率等提出具体控制要求。2、建筑空间和形态设计(1)通过研究公共空间的平面和竖向形态,空间的主次、联系、方向、尺度和风格特征,空间的出入口、人流和车流的流线,提出空间系统组织、功能布局、形态设计、景观组织、尺度控制、界面处理等方面的控制和引导要求。(2)对建筑群体组合的形态、建筑造型、位置、尺度、体量、高度等提出控制与引导要求。(3)对建筑提出生态化、智能化的技术要求。特别是低碳先进技术的运用要求。3、交通规划采用绿色慢行交通理念,提出车行交通、步行交通和交通设施的规划方案,协调道路交通设施与建筑群体、公共空间的关系。4、公共空间设计(1)对绿地、广场、眺望平台等的位置、性质、规模和空间形态进行规划设计,提出控制引导要求。(2)制定公共空间的规划方案与场所氛围设计要求,对绿地布局与风格,植物选择与配置,环境小品位置、风格等提出控制和引导要求。(3)制定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方案。五、规划总体要求(一)处理好生态智能城区域与周边发展区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周边现状居住建筑和厂房的关系。(二)规划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与自然景观特色,突显重庆山水风貌特征,力求将该区域塑造为生态智能化与山地特色化的社区。(三)保持建设总量(不包括已建成和在建的)不突破已编控规确定的533.35 万平方米。(四)根据多方上位规划对该区域发展的统筹考虑,该区域人口是呈现上升趋势,本规划应在已编控规基础上作相应考虑。(五)。(六)根据新规划,对公共绿化、市政、社会停车场用地及控制要求可进行适当调整。(七)充分考虑相应配套设施布局。(八)规划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要求。六、规划技术要求1、规定性技术要求(1)规划区域中部白云湖水库、龙塘湖水库周边为景观生态高敏感地区,须加以重点保护和慎重改造。(2)严格保护和控制主要山脊线,禁止除地标性建筑外的建筑侵犯主要山脊线。而对次级山脊线应控制周边建筑,尽量避免建筑物过度侵犯山脊线。(3)要尊重并合理利用区域内现有自然生态景观。区域内河流水体及坡度较大的地区为高生态敏感区,须注重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必须通过自然植被及人工绿化方式保护和修缮好水体周边的生态环境。(4)应适度进行开发,严禁破坏生态,严禁污染水体和对山体继续破坏性开发。2、建议性技术要求(1)建议在规划区域内主要山脉附近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时,应进行视线分析,严格控制通江垂直江岸的景观视线通廊的开敞和通透。(2)七、附件(一)综合现状分析1、用地基本情况拟规划建设的生态智能城示范区,位于北部新区礼嘉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6.69平方公里(669公顷),前期拟先启动2.19平方公里。该规划区北临嘉陵江水道,西毗渝合高速公路,南靠金渝大道。距离江北机场约15公里;距离火车站约10公里;距离朝天门码头约18公里。规划用地边界完整,四周由现状和规划道路(环状金通大道,东西向金渝大道)围合而成。现状用地范围内为山地浅丘地形,绝大部分现状为自然未破坏的原生地形和植被,并有多处中小型自然湖泊,分布散落。其中最大一处为面积约100亩的龙塘湖自然水库。规划范围内地形高程在200400米不等,且以渝武高速公路为分界,东部区域高程基本都在300米以上,西部区域高程在300米以下。规划区内坡度从5%30%不等,绝大多数坡度在15%以下。规划区基地范围内90%以上的用地都属于近期地质灾害一般防护区,适宜开发建设,仅东北角有少量用地属于地灾重点防治区。2、现状建设情况北部新区礼嘉区域,现状公共建筑有礼嘉镇镇府、礼嘉镇派出所、卫生所和礼嘉敬老院。公共服务设施有礼嘉中学、小学以及经开区礼嘉白马小学。现状公园有白马社区公园和已编控规中确定的龙塘湖公园及白云公园。市政设施有白云消防站、中石油加油站。生态城拟建规划区及周边区域,目前已建成的居住建筑主要为白马新村(白马花园)小区,是政府打造的农转非民心工程。目前规划区内开发在建楼盘为龙湖的悠山郡项目。该项目为高档居住小区,占地近400亩,紧邻龙塘湖,以高档别墅为主,周边配有少量洋房和高层。3、现状及周边交通情况一是现状交通。规划区项目周边现状交通格局主要框架已初步形成,但并未成体系。项目用渝武高速南北走向的渝武高速将项目分隔为东西两个地块,向北接马鞍石大桥;。规划区项目东边为金通大道;项目南边为金渝大道,向西延伸在纱帽河处为断头路,周边整个路网格局与用地呈“中”字型,西段路尚未开建。片区内现有六条规划道路正在开工建设过程中。二是交通规划。项目用地被主要干道围合,对外交通发达;用地平整的地块路网成方格状,规划路网主次合理。规划区附近有两条轨道线运行,其中近期建成的为轨道交通六号线,走向为南岸茶园北碚五路口,南北向穿越规划地块,穿越路线位于地块东边,在规划区范围内共设站两座,规划在2013年全线通车;远景建成的为轨道交通16号线,位于规划区项目南侧,基本走向与金渝大道共线,礼嘉站点为6、16号线轨道相交的枢纽点。4、对上位规划指导的理解(1)主城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在主城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北部新区礼嘉区域(属于大竹林礼嘉组团)被定位为城市北部核心功能拓展区的战略性节点,处于新型产业发展带与科技、人文、旅游功能拓展带的交点上。它的具体定位是专业的服务中心创新研发中心,也是属于战略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并且,该区域所在的大竹林礼嘉组团整体上在战略规划中规划的人口为40万人,在07版城乡总规基础上增加了2万人。(2)主城区“二环时代”大型聚居区规划在09年新近编制的主城区“二环时代”大型聚居区规划中,礼嘉区域被单独划定为20个人口规模在2030万左右的大型居住聚集区之一,规划人口20万。并且,规划将大竹林礼嘉区域居住人口定为50万人,更进一步增加了居住总量。综上2个规划可以看出,该区域应突出发展创新性专业产业(如生态科研),适当增加居住人口。5、该区域已编规划情况的梳理(1)已编礼嘉中心区城市设计(20052006) 三区合一后,该城市设计停止。目前只有中期设计资料,且为20052006年的设计,与后来新编的上位规划存在一定的定位和规划偏差,因此其实际参考价值不大。(2)周边规划情况(两江四岸滨水地区北部新区礼嘉段城市设计)别点和定位,着重区最目标的城市曹妃甸输出技术的必要支持。曹妃甸该城市设计范围为19平方公里,环礼嘉半岛滨水区域,边界紧临本规划区域,仅金通大道一路之隔。规划定位是将该区域打造成两江四岸滨水地区具有生态开发潜质的区域,其遵循的规划原则是要符合区域基本功能定位,体现生态宜居内涵,坚持生态优先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因此从功能定位及规划目标上,其与本生态智能城规划区是协调一致的,无其它要求。(3)对暨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析暨有控规对规划区内的水体进行了保护,特别是白云湖和龙塘湖周边区域,控规将其划定为公共绿化用地1(公园)。控规将两湖东侧周边区域规划为高尚居住用地(1、2)。规划了5块中小学用地,分布在规划区的东、西、北三个区域。规划区已编控规各类用地的情况统计如下:商业用地:6.71公顷 控规建筑总量:28.05 万平方米商住用地:48.76公顷控规建筑总量:175.83 万平方米居住用地: 未开发建设用地:75.18 公顷控规建筑总量:99.82 万平方米开发在建和建成总用地:49.66公顷,建筑总量:? 万平方米(白马花园建成部分A28-1/02、A28-2/02:10.29 公顷,建筑总量:?万平方米) (白马花园三期:12.07公顷,建筑总量:21.65万平方米)(渝兴用地A28-3/02:2.6 公顷,建筑总量:?万平方米)(龙湖悠山郡一、二、三期:24.7公顷,建筑总量:62.02万平方米)学校用地:36.62 公顷 建筑总量(不包括建成的礼嘉中小学):13.35 万平方米 其中,已开发建设用地:26.06 公顷(礼嘉中小学)未开发建设用地:10.56 公顷 科研用地(不包括汽车研究院26.73公顷):130.98 公顷 控规建筑总量196.47万平方米绿化总用地(1+3+5):172.67 公顷 社会停车场用地(S3):1.16 公顷 市政用地(12+2+21+9):2.58 公顷 医疗用地(5):13.22 公顷 控规建筑总量:19.83 万平方米综上,暨有控规在该规划区内的总建设用地为:572.74公顷暨有控规要求的未来建设总量为(不包括已建成和在建的):533.35 万平方米(二)附图1、区位图2、规划区现状航拍正投影图3、现状地形、地灾分析图4、现状坡度、高程分析图5、暨有控规土地利用图1、区位图2、规划区现状航拍正投影图(09年8月31日卫星影像图) 3、现状地形、地灾分析图 4、现状坡度、高程分析图5、规划范围与暨有控规土地利用图(三)附表一规划区暨有控规用地指标统计表用地类型用地性质实际地块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总量绿地率公共配套居住R1A28-7/027.711357710035A28-8/0228.1813528180035R2A28-9/021.861.5352790030A28-11/0220.781.53531170030社区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开闭所、公厕A07-2/026.811.83512258030A27-1/020.871.8351566030A06-1/028.971.83516146030规划总计75.18998200A28-1/028.45备注:白马花园一、二期部分建成区A28-2/021.84A28-3/022.6备注:渝兴用地A03-1/023.6921.65备注:白马花园三期A04/028.38A51/028.6362.02备注:龙湖悠山郡A52/02A53/0211.34A55-2/024.73在建/建成总计49.66总 计124.84学校R22A28-10/022.861352860035小学A05-1/024.261354260035中学A05-2/023.441353440035小学规划总计10.56105600A54-3/0219.8礼嘉中学A56/026.26礼嘉小学建成总计26.06总计36.62 133500商业C2A50-2/025.284.54523760030开闭所A39-1/041.433404290030总计6.71280500商住C2R2A49-1/0219.0544076200030A58-1/0214.513.54550785030社区中心、开闭所、幼儿园、垃圾转运站A57-1/026.493.54522715030A40/023.223409660030A47/022.533407590030A48/022.963408880030总 计48.761758300医疗C5A28-4/0213.221.53519830035医院、疗养院、公厕教育科研C6A29-2/039.261.53513890030A29-1/035.251.5357875030A37/036.031.5359045030A45/036.71.53510050030A31/0318.071.53527105030A41/04121.53518000030A06-3/0411.471.53517205030A07-4/044.851.5357275030A09-4-1/0412.011.53518015030A10/0418.651.53527975030A14/044.61.5356900030A09-2/0422.091.53533135030规划总计130.981964700汽车研究院 26.73 总计绿地G1A50-1/0216.11公厕A28-5/0290.35G3A58-2/020.57A57-2/020.46A49-2/022.54A20-2/033.63A17/040.88A27-2/027.63A03-2/027.07A15/040.59A16-2/045.54G5A06-2/028.76A07-3/026.76公厕、垃圾转运站A09-3/0221.78总计172.67市政设施用地U12G3A07-1/020.67变电站U2A41-2/041轻轨站U21A39-2/020.5公交站场U9A10-3/040.41总计2.58社会停车场用地S3A49-3/020.38A41-3/030.3公交站场A10-2/040.48总计1.16(四)国内外生态城案例与借鉴1、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城马斯达尔生态城位于阿联酋阿布扎比市,距阿布扎比市中心东南11公里,邻近该市的国际机场。该生态城位于沙漠中,面积约6平方公里,由官方机构统筹规划,世界一流企业参与战略合作。该生态城的定位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碳污染区域;依靠以太阳能为主的无排放能源设施;采用先进的生态建筑;优化污物循环处理;运营先进的公共交通体系。马斯达尔生态城重点在建筑设计、交通运输、电力供应、水资源利用、减废与减费、永续发展等方面体现生态特色。该生态城的用地开发构成是:居住占30%,办公占24%,商业占13%,学校占6%,交通占18%,文化娱乐占8%。2、韩国松岛新城松岛新城位于韩国第二大港口城市仁川,距首都汉城约 65公里,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其定位是成为韩国未来型城市的最佳典范。该新城开发由美国盖尔公司和韩国钢铁制造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合资开发。松岛新城采用U城概念规划,体现数字理念。该城的社区、医院、公司和政府机构将全方位信息共享;数字技术深入住户、街道和办公楼。该生态城规划有知识产业园区、尖端生物科技园和国际商务中心等园区。重点引进 IT、BT相关项目;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际组织地区总部;着重发展会展业和贸易业。并且,通过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认证的五星级喜来登酒店入驻松岛新城。韩国仁川大学松岛新校区具备环境和谐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征,充分展现出最尖端先进的教育科研环境。3、天津中新生态城中新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地处塘沽、汉沽之间,距城市中心区45公里,规划总面积约3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5万。该生态城的开发建设坚持依法取得土地、不占耕地、节地节水、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选址于自然条件较差、土地盐渍、植被稀少、生态脆弱且水质型缺水的地区。同时考虑有大城市依托,故基础设施投入较少,且交通便利,利于生态恢复性开发。中新生态城规划使用了“先底后图”和生态主导的规划方法。从公共政策、平面布局理念、控制导则三个层面突出了“生态主导”的规划特色。特别是该生态城建立了一套独有的生态指标体系和配套政策。其指标体系以“经济蓬勃”、“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作为分目标,提出26 项指标,其中控制性指标22 项,引导性指标4项。指标突出了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节约与重复利用、社会和谐、绿色消费和低碳排放等理念,既体现了先进性,又注重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该生态城规划总结了7 大平面布局理念,包括:自然生态格局、用地布局模式、绿色交通、生态社区模式、文化传承、水资源利用和能源利用。在控制导则层面,对道路断面、新型交通工具、坡地景观、绿色建筑、供水工程、排水工程、再生水利等具体工程进行了控制。中新生态城的起步区为3.91平方公里,包括生态环保大学、商业园、居住配套以及地方特色保留区。规划住户2.65万户,其中居住290万平方米,商业31.4万平方米,产业24万平方米。并且,该生态城中对低收入群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根据规划,到2013年前其公共租赁屋的比例将超过20%。4、唐山曹妃甸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距离唐山市中心区80公里,规划总面积15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00万,定位为“蓝色港湾、生态城市”,”,重点发展房地产、科技研发、港口服务、国际教育、休闲旅游、行政管理服务等产业。该生态城的建设总体上分三个阶段,新城空间布局和开发时序遵循“功能分区、分散布局、综合配套、组团发展、有机融合、由西向东、由南到北”的原则,逐步推进,最终完成全部用地的开发。曹妃甸该生态城的分期建设情况是:近期(20082010),为基础设施和起步区建设阶段,起步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形成6万人左右的人口规模。中期(20112020年),为加速建设阶段。在74.3平方公里的建设区内完成生态城建设示范模式,构建起唐山南部核心城市雏形,形成80万的人口规模。远期(2020年以后),全面完成生态城建设内容,形成100万人口、150平方公里面积的城市规模。该曹妃甸生态城亦拥有自己的一套指导生态城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指标体系。该生态城采用了共生城市理念和多学科综合的规划方法。规划确立了以指标体系为目标的规划建设方法,包括规划指标和管理指标在内的共计141项指标。该生态城其规划建设模式为中瑞技术合作,目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产业带动、民间投资和外资合作。(五)生态智能城示范区建设的指标体系参照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生态城的指标体系经验,结合考虑重庆山地特色及实际情况,经过筛选,拟定了适合重庆本生态智能城的指标体系,包括:强制性规划控制指标36项、引导性参考指标12项。(见附表二)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六)附表二基于生态要求的规划管理指标 47 项(总体6平方公里范围)(强制性指标 32 项、引导性指标 15 项)强制性指标 32项(作控制条件)类型序指标单位限 值 指标对比天津中新生态城指标唐山曹妃甸生态城指标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指标生态社区模式规划(规划部门)1低碳绿色智能建筑(注)的比例%100100-2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人100-93-3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人2012-404人均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平方米/人3-4.1-5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2-2-6每千人享有健身活动场所的面积平方米/千人500-500-7每千人拥有医院病床数张/千人6-4-8为残疾人设立无障碍设施公共区域和住宅都达到100%100%100%公共区域100%,住宅20%9地表透水率%50-5010容积率-2-分区域组团不同,从1.25-11建筑密度%30-12绿地率%45-5013地方性本土植物的运用比例%9070-80绿色交通(规划及交通部门)14就业住房(职住)平衡指数%50-50-15居住区与公交专线和站点的距离米500-50016居住区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米1500-便捷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部门)17300米内有基本便民设施(幼儿园、商业设施网点等)的居住区比例%100-100-18400米内有公共开敞空间的居住区比例%100-10019500米内有公共服务设施(小学、社区中心等设施)的居住区比例%100-10010020500米内有免费文体设施(文化站、健身、休闲设施和小型运动场地)的居住区比例%100100100-211000米内有公共场所和设施(中学、公园、居住区级服务设施等)的居住区比例%100-100-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模式(以环保及市政管理部门为主)22生活水达标%100100-23污水处理率%100100100-24地表水达到类要求%100100-25用水来自非传统或循环再利用途径的比例%5050-9026居民室内生活用水量升/天/人120120-11027固、危废物、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0010010028垃圾回收利用率%606090-29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太阳能/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